金牛山位置,金牛山遗址具体位置

历史上的茬山在哪里?

茬俗作茌。地理志。泰山郡茬县。应劭曰。茬山在东北。音淄。东郡茬平县。应劭曰。在茬山之平地者也。司马彪郡国志。茬平属济北国。注曰。本属东郡。茌山,位于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据传茌平县是因茌山而得名,意思是茌山及周围的平地。 关于茌山的位置说法不一,据考证,茌山即是县城南40里处教场铺村西北的`大沙丘,当地群众称之为“金牛山”。此山高6米,东西250米,南北宽畅200米,总面积极5万平方米。整座沙丘东高西低,壮如卧牛。明清时期,此山被称作牤牛山,绿林义士周三曾在此山占山为王。当时山上树木参天,山下泊水环绕。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曾在此修筑炮楼。长期以来,当地老百姓对此山心存敬畏,称之为“神山”,对山上出产的细沙称之为“神沙”。 关于此山的由来,当地百姓流传,从前,山西南的仇陶村有一家财主喂养了九十九头牛。当赶牛到山前喝水时,查点数成了一百头牛,放牛的人纳闷,怎么会多了一头牛呢?财主和村里的人也觉的奇怪。后来,一位江南术士打这经过,说是一头金牛隐藏其中,卧居此山,每到更深夜静出来吃草,混在牛群里一起喝水。据说这头牛是在王菜瓜庄跑出来的,断了一只角,从此人们便把此山叫作金牛山了。

大连有几处古人类遗址

金牛山遗址年代最久远在辽东半岛发现的古人类遗址,年代最久远的是今营口地区的金牛山遗址,距今约28万年前,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金牛山遗址发现了人骨化石和人工打制的石器,其年代虽然较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和距今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为晚,但却是东北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古人类遗址,它证明人类由直立人(猿人)向早期智人进化的旧石器时期的早期,辽东半岛就有古人类居住。在辽东地区发现的古人类遗址还有:今本溪地区的庙后山遗址,距今24万年前,属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今海城地区的仙人洞遗址,距今约2万~4万年前,属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今丹东地区的前阳遗址,距今18000年前,属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大连地区没有发现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但在1981年于瓦房店市古龙山发展了距今17000年前旧石器晚期的古人类遗址。古龙山遗址是大连地区迄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古人类遗址,在原始人居住的山洞里发现了人工打制的石器和大量的兽骨,并有人工用火的痕迹,兽骨中有马骨、鹿骨、猛犸象骨、棕熊骨、野猪骨、羊骨,其中马骨的数量十分惊人,仅马类牙齿就有六七千枚,因此古龙山人又被称作“猎马人”。它证明距今17000年前的旧石器晚期,大连所处的辽南地区就有以狩猎为生的古人类居住。金牛山、仙人洞、庙后山、前阳、古龙山遗址的发现,证明旧石器时代辽东和辽南地区就有古人类繁衍生息,就其生存状态和打制的石器看,与50万年前的北京地区周口店遗址有很大的一致性和传承关系,许多学者认为他们是中国猿人向濒临大海气候适宜的东北南部地区迁移而形成的古老的土著种族。最初的源头始于古龙山人文化是随人而生的,文化的最原初的含意就是“人化”、“人类化”,有了人,就开始有了文化,尽管原始人的文化是最初始的文化,但它们从根本上使人与动物产生了本质的区别,因而成为人类文化的发端和最初的源头。因此,根据迄今为止的发现,大连文化最初的源头,当始于距今17000年前的古龙山人,大连的古文化萌生于旧石器时代的晚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化,由萌生到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瓦房店古龙山遗址的发展,证明了大连地区的古文化萌生于旧石器时代,但是,古龙山遗址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是十分有限的,它仅提供了一个起点和萌芽时期的十分简单的物证,此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民们如何相传,萌芽后的古文化如何演变,这一时期的先民们属于哪一个古老的种族,其文化属于哪种类型,都有待于我们进行深入细致地考证。现有的资料和考古发现证明,萌生于远古的大连古文化,也是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历史时期,从距今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早期开始,最终形成于距今3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晚期和青铜时代,大约经历了4000年左右。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大约在距今12000年前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根据考古发现,大连地区也较早地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是东北地区新石器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早在六七千年前,大连地区的先民们就已经走出山洞,走近大海,非常聪明地在黄、渤海沿岸发现了这块冬暖夏凉、海产丰富、适于生存的“棒打獐子瓢舀鱼”的风水宝地,开始了以渔猎为主兼作农耕的定居生活。大连地区现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多分布于黄、渤海沿岸和沿海岛屿,其中以长海县广鹿岛小珠山遗址最为典型,它完整地堆积了距今7000~3000年前的古人类的遗物,年代层次清晰,像连续的画片一样展示了几千年间古人生活的轨迹,因而成为大连地区史前时期历史分期的坐标,被考古界称为大连地区“第一缕炊烟升起的地方”。小珠山文化详解小珠山下层文化距今约7000年左右,属新石器早期文化。大连地区和小珠山下层同期的遗址,还有大长山岛上马石(下层)、獐子岛沙包子、庄河黑岛北吴屯、普兰店碧流河塔市屯、旅顺北海王家屯等多处。这一时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由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房屋由穴居变为方形圆角半地穴型,出土的遗物除大量人类食后遗弃的贝壳外,还有兽骨、石器、陶器、骨器、玉器等。出土的石器仍以打制的石器为主,有尖状器、刮削器、石网坠等,磨制的石器有石斧、石刀、石锄和用于粮食加工的石磨盘、石磨棒等,出土的陶器胎质较厚,种类较少,压有装饰性的席纹、之字纹,玉器中有玉斧等,兽骨有獐骨、鹿骨和少量的狗骨。这些发现透露的信息表明,当时大连地区的先民们已经学会了农耕,过着以渔猎为主兼作农耕的定居生活。小珠山中层文化距今约5000年,同期的遗址还有旅顺郭家村(下层)、北海王家村(下层)、长海县广鹿岛吴家村(上层)和庄河黑岛北吴屯(上层)等。这一时期的文化已较前期有了很大的发展,一是生产工具在不断进化,打制的石器在减少,磨制的石器在增加;二是农业生产工具的品种在增加,并且发现了相当数量的猪骨,说明农业生产的比重加大,家畜饲养已经普及;三是陶器的种类增多,制作技术有新的发展,虽然多为手工制作,但已出现轮制技术,陶器的装饰纹也由前期比较简单的压印纹发展到线条复杂的刻划纹;四是这一时期的大连地区和隔海相望的山东半岛发生了较为密切的关系,开始接受山东半岛文化的影响。由于当时的古人已经学会制造船只,掌握了航海技术,大连地区和山东半岛之间已形成了古老的航道。在旅顺郭家村下层出土的陶器,如实足鬶、罐形鼎等,和同一时期山东蓬莱紫荆山、烟台白石村、长岛县大黑山岛北庄的同类器物相类似。在山东半岛上述遗址中也发现了由辽东半岛传入的以刻划纹为特征的直口筒形罐和玉器制品。特别是在这一时期大连地区的遗址中发现了最早产生于山东大汶口文化的红地黑彩、红地红彩具有艺术性的彩陶器和作为大汶口文化标志的陶鬶,说明大连文化开始接受大汶口文化的影响,一股由南而北跨海而来的文化源流开始注入大连地区,使当地的土著文化发生了新的变化,开始显露出与东北其他地区的区别。小珠山上层文化距今约4000年,属新石器晚期文化。同期的遗址还有瓦房店长兴岛三堂村、旅顺郭家村(上层)、老铁山积石墓、甘井子区四平山积石墓、长海县大长山岛上马石(中层)等多处。这一时期的特点,一是遗址较多,说明古人已长期在大连地区繁衍生息,人口在不断增多;二是房屋比较密集,墓葬规模较大,说明当时已形成氏族部落;三是出土的石器基本上都是磨制的,打制的石器已很少见,并发现了贮藏粮食的窖穴和炭化的黍类与大量的猪骨,说明当时的经济类型已以农业为主,已有剩余的粮食可供贮藏,家畜饲养已相当普遍;四是发现了大型的渔具、大型的鱼骨,说明当时已有较为发达的渔业,已由近海捕捞发展到可以捕捞深海鱼类;五是在旅顺郭家村(上层)还发现了舟形陶器,这种仿真陶器与近代的木船相仿,说明当时已有了较为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六是在这些遗址中发现了与山东龙山文化相同的多种陶器,特别是发现了山东龙山文化创造的制作精美的蛋壳黑陶。蛋壳黑陶制作技术高超,胎盘很薄,仅有1mm~2mm,有光泽,敲击有金属声,是山东龙山文化创造的中国古代最精美的陶器,许多专家认为可以和宋代最精美的瓷器比美。这些发现说明了至新石器晚期,大连地区的经济文化都有了重要的发展,形成了农业为主、农渔并重的格局,并且有了较为发达的制陶业、捕捞业和航海业,并已成为中国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由于越来越多地接受了山东半岛古文化的影响,既与东北地区仍然保留着狩猎游牧习俗的古老种族产生了差别,也与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如沈阳地区的新乐遗址产生了差别,开始形成了具有海洋气息的自身特色和地域特点,成为东北地区文化的一个特殊类型。

淄博有哪些比较好玩的地方?

博山片的樵岭前(里面的淋漓湖,天星湖,溶洞景色都不错,属于山上的水库,山水相依,路不难走不过规模都不大,适合自驾玩个半天,雨季水边隔个十几米就得有那么家农家乐,可以家庭或者同事聚餐,男女老少都有的玩),姚家峪(没进去过,休闲度假村,看装饰应该要更正规些偏酒店式了),镇门峪、蝴蝶裕(开车相对来说难走些,路比较陡比较窄,每年去镇门峪写生的学生不少,偏山村生活范儿),开元溶洞夏天去很凉快,附近多吃虹鳟鱼,鲁山、原山、如月湖、五阳湖(正规公园性质,个人觉得鲁山自然风光好,原山有点石林但就在市区基本是人工景色,五阳湖如月湖都叫湿地,不过这山上的湿地能算湿地么?囧,言归正传,五阳湖更自然质朴些适合环湖骑行散步,如月湖算开放式动物园可能更适合带小孩去)。当然,去博山除了玩还能吃个博山菜,另外,山里的采摘和乐瞳、幽幽谷等农家乐性质的地方也挺适合聚会或者亲子游吧。琉璃博物馆还是什么中心貌似也不错,不过都玩不了多长时间。 淄川片主要也是山,景色的类型山村古村为主。整体来说交通相对不便。潭溪山的景色不错,不过门票一直也不便宜,刚上的玻璃栈桥估计又加重了人工痕迹,附近的峨庄、云明山有些借地势形成的小瀑布和古村,来学习写生的孩子也不少,如果不收费进去散散心还是不错的,缺点是太远路也不好走,去峨庄从淄川忘了坐几路终点就是小景区里,下车应该也不用买票了。梦泉、涌泉是大山两侧的两个村子,山上有齐长城遗址,两个村子的主打 旅游 主题就是齐长城,没见过齐长城或者山村啥样的可以去看看,梦泉较陡爬山多,涌泉是马向阳下乡记拍摄地,比较平缓植被多,去之前最好跟里面农家菜老板联系下让他们带进去,不然交的门票会让你觉得不太值,再就是这两个地方交通不太方便,坐车要导几次或者坐小火车下车后做个黑面包。牛记庵也是个古村落,打的称号天上的村落,开发的程度比前两个要好一点,自驾来说路比较好走。蒲松龄故居说起来就是间大点的茅草屋的感觉,私底下觉得门票贵,聊斋城没去过,听说来的时间也比较久了但没啥好玩的。1954陶瓷文化园是老昆仑陶瓷厂的旧厂房改造的一小片区域,里面有家哈利波特魔法餐厅和水碾酒吧啥的,有点798或者工业 旅游 的意思,奈何位置比较偏(大概博山和淄川中间吧),人气不行,地方也不大,外地人专门去那玩不了三小时吧,本地人打发时间还凑合。 周村的大街算是当地名气打的最响的景点了,中规中矩的古商城,跟其他的古街风格近似,里面有些旱码头拍摄的场地,再就是有个周村烧饼的博物馆可以边看边吃,算个中规中矩的景点,外面朋友来一般会带去看看,不过规模也不大。文昌湖(萌山水库)据说在进行2次开发,打造成个休闲公园还是怎的,看同学刚拍的视频感觉还好,还是适合当地人亲子游吧(类似五阳湖,红莲湖,太公湖,孝妇河湿地的风格)。 临淄片的遗迹博物馆居多,车马馆啊蹴鞠博物馆齐文化博物馆之类的,兴趣不大去的也就不多。山水有马莲台和太公湖吧,山水都介于中间水平,特色不太明显。 桓台的马踏湖五六年前去过一次以后就一直在装修,据说今年十一开门,弄成了当地第一家5A景区,靠什么评上5A的想不出来,原来除了可以坐船在芦苇荡里转一圈外感觉没记得有什么别的玩的,不过看这架势开业后的门票貌似便宜不了了。周围的饭店有做全鱼宴的,多鱼多吃。红莲湖1期2期是免费的人工湖公园,植被还可以,好多带孩子去的。王渔洋故居好像是个4A,木有进去过不晓得好不好玩。果里那片有个叫常青藤采摘的小农场么,里面除了采摘烧烤篝火的场地外还有个拿绿皮火车皮做成的小餐厅,有点意思。 高青片沂源片至今还没机会去野,一个靠近黄河有大芦湖有温泉,一个有鲁山山水牛郎织女溶洞618电台,应该也都还好。 大张店作为中心城区,无特色。因为各个城市建出来都差不多吧,吃饭 娱乐 的选择多点而已。东边的玉黛湖新加了小吃城(刚开业还没啥东西)和某种树上拓展(记不得叫啥,一整条索道独木桥等架起来拓展项目,小学生年纪适合玩吧),西门不要门票还可以去看看,买票就算了。南边孝妇河湿地还在建,喷泉刚弄好据说还可以,原以为张店没有河流过还一直挺失落。北边齐盛湖加2期在建,属于市民休闲公园,加上往南一直到 体育 中心形成的水系公园整体还好,比其他的颜值略高,适合市内散散步健健身,要是两边的剧院影院能建起来应该就好点了,大淄博至今没有个像样的剧院看看演出啥的,囧 。 啰嗦了这么多,全都是小规模的景点,而且都比较零散,交通不十分方便(轻轨等了这么多年也没啥动静,浪费了这么多 旅游 资源了 )。每个地方玩起来也就三四个小时,加吃饭半天多点,加自驾来回的时间刚好一白天,所以多数适合本地和周边人休闲游,大老远跑来玩的不太值。另外有些村子里的景点收门票实在有点目光短浅,就不能学学杭州景点免费带动点当地 旅游 产业么?不知道市里有没有统一规划下的意思。 另外就是还有个绿皮小火车了。不算个地方,辛泰线淄博发车到泰安,沿途经过淄川博山莱芜都是山区,口头、北牟、西桐古三站在太河水库旁边能见到水景,票价便宜(全程不到12,一般到淄川博山4块)后来直接成了驴友公交专列,周末浩浩荡荡的驴友各种爬好不热闹,上过几次央视新闻,也算一种体验游了(夏天太热不想自虐的等等再试了)。 淄博作为中国 历史 文化名城, 旅游 地点确实很多,淄博为了做好转型升级和打造齐鲁大地文化名城突出齐文化的特点,特意给东南西北给予了明确的定位“南山北水东古西商”来打造属于自己特点的 历史 文化 旅游 名城。下面我给大家讲解下哪些方向有哪些 旅游 景点。先从南山说起:淄博的特点就是北部大平原南部是高山,所以南部的山在淄博是很有名的。主要景点有原山国家森林公园、鲁山国家森林公园、鲁山国家地质公园、五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国家公园,开元溶洞、樵岭前溶洞、沂源溶洞等绵延数十里的溶洞群,以及齐长城遗址、沂源猿人遗址等。这些都属于南部的博山区和沂源县的景点。下面北水:黄河从这里经过,也有漫漫芦苇荡,所以淄博的“北国江南”也是说的这里。景点大芦湖、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分别在北部的高青县和桓台县。东古:东部齐国故都、世界足球起源地所以 历史 气息更加浓厚,景点有后李遗址、桐林(田旺)遗址、东周殉马坑、田齐王陵、孔子闻韶处、西天寺造像和齐国故城排水系统、交通干道、宫殿建筑遗址、手工作坊遗址等,其实临淄博物馆也很多的。西商:西部以百年文商埠重镇著称,素有“金周村”、“旱码头”之誉。有保存完好的周村古商城并且是是电视剧《东方商人》《大染坊》《旱码头》《闯关东》故事的发生地和拍摄地,也是张艺谋执导电影《活着》的拍摄地。中部也是现代化大都市和人文聊斋景区的发生地,景点有:作者蒲松龄的故居以及峨庄古村落国家森林公园;座落于张店区的中国陶瓷馆、淄博市博物馆荟萃中外陶瓷精品和省级文昌湖度假区等。景点实在太多如果精细介绍起来可能得要几天几夜才说的完。唉~总之~好客淄博欢迎您的到来。 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淄博没有一个好玩的地方,淄博是个工业城市,环境和城市建设一塌糊涂,别想着有好玩的地方了。能有个新鲜空气呼吸就不错了。他们说博山好玩那都是骗人的,因为在淄博人眼里博山是他们唯一可以玩的地方,但是对于外地人来说,博山哪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你如果去了,让你怀疑你是不是到了90年代。乱七八糟,都是穷山僻壤。不信的话你可以去看看。 淄博有很多地方都是很不错的,虽然淄博暂时还没有一所国家AAAAA级 旅游 景区,但国家AAAA级 旅游 景区倒是不少,下面仅仅介绍其中的一小部分。 鲁山森林公园 鲁山森林公园位于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与沂源县南鲁山镇交界处,鲁山有“小泰山”的美称,鲁山森林公园包括植物园、观云峰、鸣石崖、花林、东海、北海这六大景区以及天人合一、天云观日、天市神音、补天石海等140多处景点。它的森林覆盖率很高,达到95%以上。门票价格是每人50元,它也是山东的四大高山之一,所以不妨去看看。 聊斋城 聊斋城位于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它也是国家AAAA级 旅游 景区之一。听到聊斋这两个字,想必你也猜出来了,这里是蒲松龄的故乡,景区内比较著名的景点包括柳泉、聊斋宫、狐仙园等等,门票价格算是挺贵的了,每人80元,聊斋城主要是以聊斋故事为主题的组群式的景区,而且还获誉山东五大 旅游 景区之一。 花山公园,有图为证 淄博好玩景点很多 鲁山溶洞 开元溶洞 鲁山国家森林公园 马踏湖,王渔洋故里 临淄古车博物馆 潭溪山 淄川聊斋城 原山公园 博山五阳湖湿地公园 文昌湖,姚家峪,桓台红莲湖 淄川太河水库,淄川齐山 周村大街,博山五阳山景区 博山金牛山景区 博山颜文姜祠 博山泉河头景区 淄川梓童山 博山莲花山 张店玉黛湖 淄博动物园 人民公园 齐盛湖公园 高青大芦湖 高青扳倒井 淄川马鞍山 桓台四世宫保坊 临淄古墓群 淄川杨寨塔 还有很多,可以网上搜一下 淄博是我门山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好玩的地方自然也很多。 鲁山国家森林公园 鲁山是我们山东四大高山之,走进鲁山仿佛使人进入了山清水秀的江南水乡。 鲁山国家森林公园规划为六大景区,集山、水、林、泉、石、洞为一体。云海日出、四雄竞秀、一线天等景点都非常值得一去。除自然景观外还有驼禅寺,是鲁山地区香火最旺的寺院。鲁山国家森林公园还为游客提供了免费的 娱乐 设施,滑索、吊床、秋千、水车、钢丝、晃桥、栈道等,是休闲度假的胜地。 旅游 的最佳时间是在3月到11月。这个期间可以在鲁山植物园看到不同季节花卉植物,还可以观赏到鲁山内瀑布山色的不同景象。 蒲松龄故居 松龄故居在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是一座幽静古朴的庭院,坐北朝南,院落前后四进,西有侧院,门楣上悬挂着郭沫若题写的匾额“蒲松龄故居”。院内月门花墙,错落有致,山石水池,相映成趣。北院正房三间,是蒲松龄诞生地,也是他的书房“聊斋”。园内的景点主要有蒲松龄艺术馆、狐仙园、石隐园、满井寺、观狐园、柳泉、松龄墓园、聊斋宫等,其建筑独特新颖,恢宏壮观,为华夏一绝。既能看到好的风景,又能感受蒲松龄的文化,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地方。人文气息浓厚,虽然不大,但别致有韵味,很古朴雅致的庭落。 沂源九天洞 岩洞在灯光的照射下都很漂亮,而且溶洞的景观很奇特,各种石花以石珊瑚为基座,有针尖状、球粒状、葡萄状、蘑菇状、菌块状、树丛状、晶块状等,千姿百态、应有尽有。其中大部分仍在生长中,质地纯净、组合精巧、高贵细腻,在五颜六色的彩灯照耀下,仿佛一座正值盛期的天宫花园,美轮美奂。 玉黛湖 玉黛湖是集休闲 娱乐 、现代游乐、农业观光、餐饮服务为一体的景区。景区分东西两区,东区设有淄博动物园、现代游乐园、海棠园、采摘园。西区设有餐饮服务区、滑雪场、湖滨 娱乐 区、慧圆寺等部分。 除此之外还有陶瓷博物馆,潭溪山,周村大街,聊斋 旅游 区,梦泉,开元溶洞等等都是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 淄博作为齐国故都,有着悠久的 历史 ,是一个文化名城,世界足球发源地,还是焦裕禄、孔繁森的故乡;即是老工业城市,又是 旅游 名城,好客的淄博人欢迎大家来 旅游 做客。 说到 旅游 淄博既有自然景观,又有 历史 人文古韵。 从北到南,有高清的温泉,桓台的马踏湖,王渔洋纪念馆,周村的古商城,曾经的旱码头,临淄的古战车,齐长城,齐国故都,也是世界足球的发源地,淄川的潭溪山,玻璃栈桥,蒲松龄的故居,南部的博山作为丘陵地形,更是山清水秀,有十里桃花的桃花溪,各种采摘节,如月湖,4A景区原山,还有沂源,那里有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发源地。淄博还是中国北方的陶瓷城,有一年一度的陶瓷博览会,而博山是中国的琉璃之乡,琉璃艺术品唯妙唯俏,巧夺天工。 说到 美食 那是更多了,有天下第一村的周村烧饼,桓台的白莲藕, 博山的特色:酥锅,曾多次登上央视,豆腐箱子,炸春卷,博山三炸,猕猴桃,桔梗,山泉水养殖的虹鳟鱼,淄博博山是鲁菜中的鲁菜,独树一帜,砸鱼汤更是色。 还有沂源的沂源红苹果,各种瓜果桃李,美不胜收。 淄博交通便利,境内有济青高铁,济青高速,滨莱高速,往来方便,食宿方便,经济实惠,是个值得 旅游 的好地方。 所知有限,欢迎来过的朋友补充。 看看我们淄博人生活的环境吧,天上地下吃的喝的呼吸的没有不污染的,还好玩的地方。一个最低端的工业地区,落后的思维。就拿张店南定镇来说吧,区区一个小镇,有以央企山东铝厂为代表的有着60多年 历史 的国营企业数家,我们作为其中员工生活的环境就像棚户区。都是建国初期从全国各地来到南定镇的,现在已经老少三、四代人了。 来淄博,这些景点别错过。 周村古商城景区 聊斋城 中国古车博物馆 鲁山国家森林公园 开元溶洞 齐国 历史 博物馆 蒲松龄纪念馆 梦泉生念 旅游 区 潭溪山。泱泱齐风,多彩淄博欢迎您。

金牛山人的探究

找到最早“辽宁人”金牛山海拔高度不足70米,周长仅1200多米,是辽宁南部渤海之滨的一座小山丘,是千山山脉伸向辽河平原南端的余支。这座山位于营口市大石桥永安乡西田村。别小看这座小山包,自古以来这里便流传着关于“金牛”的美丽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寻宝的道士来到金牛山,而打开山门的钥匙在一个老婆婆种的葫芦里,待到八月十五葫芦长成之后,方可摘下葫芦取出钥匙。可是八月十三那天,由于日夜看护这只葫芦,老婆婆熬不住,又担心葫芦被盗,于是摘下葫芦将其藏于柜中。等到十五那天道士来取时,方知葫芦已被摘下,只好拿着没有完全成型的钥匙打开山门。山门只裂开了一道缝,道士看到里面有一头小金牛在拉磨、碾金豆。还没等道士进去,由于钥匙撑不住山门的巨大压力,折在了山石中,山门随即“轰隆”一声关上了。从此人们便称这座山为金牛山。千百年来,人们一直笃信着这个传说。金牛山人长啥样?判断男女性别的最大的根据是骨盆,女性骨盆因适应分娩的需要,与男性的骨盆存在明显区别。金牛山人虽未发现完整的骨盆,但发现了完整的左侧髋骨(骨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态和测量结果都显示出女性的特征。因此最终敲定金牛山人为女性。她究竟多大年纪?金牛山的这位女性上颌齿弓完整,牙齿保存较全,其左右两侧第3臼齿齿尖十分尖锐,几乎没有什么磨耗,显然是刚萌出不久。现代人的第3臼齿一般是在成年期前后萌出,故又称智齿。因此这位金牛山女子应该成年不久,大约20岁至22岁。至此,神秘的金牛山人揭去了面纱,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一位体格矫健、具有几分野性的美女形象。金牛山人正处在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过渡阶段,填补和连接了人类进化系列中的重要缺环。虽然与北京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却比北京人进步。她身材较矮,体格强健,头部与猿人相似。上肢和手比现代人原始,不能像现代人那样灵活地从事各种活动。下肢虽然具备现代人的形状,能直立行走,但仍有些屈膝。时空穿梭,金牛山美女爱吃烧烤。金牛山人处于人类发展的童年期。这位金牛山美女过着穴居生活,会用火。在考古中发现洞穴堆积自上而下分为8层,人骨化石就处在第8层,第8层下含丰富的文化遗物和动物化石,其中包括用火遗迹,说明当时已经能够控制火源。但是这位金牛山美女还不会人工取火,只懂得使用自然火。那么,她是怎样保存火种,使之长时间不灭的呢?在金牛山人居住的洞穴里面发现了丰富的用火痕迹,包括为数不少的烧骨和灰堆。最能说明问题的是灰堆,在洞穴里共发现了11个灰堆,灰堆的平面和剖面都比较规整,显然是为了控制火而精心准备的。金牛山人在生火之前先在地面用石头垒起一个圆形的石头圈,以控制篝火的范围,类似后来的“灶”,然后在“灶”里烧烤食物。从遗迹可看出,灰烬分布于石圈内,灰烬层在剖面上首尾相连,说明当时的火种基本没有熄灭过。灰烬层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分布许多石块,表面由于长时间烧烤而层层剥落呈粉末状。这种保存火种的方法叫“土石封火”。和剑齿虎打交道?28万年前,那时的辽宁人——也就是金牛山人生活时期的气候湿润,属于干湿交替的季风气候。在杂草丛生、茂密的森林之中有凶猛的剑齿虎、棕熊、洞熊、中华貉、中国鬣狗等野兽出没。以剑齿虎为例,它是一种与狮子差不多的大型猫科动物,因生有两颗细长的、呈剑形的犬齿而得名。它还具有发达的前肢和锐利的爪子,攻击猎物时,先用前肢将猎物按倒,然后用锋利的剑齿刺入猎物的喉部。从1500万年前到20万年前,剑齿虎一直是动物界的主宰,老虎、狮子一直生活在它的阴影之下,直到剑齿虎灭绝后,它们才成为山林大王。狮子、老虎尚且如此,更何况刚刚脱离动物界的金牛山人呢!挑战“非洲起源说”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聪明的金牛山人已能熟练地控制火源,以强健的体魄率先跨入早期智人阶段。与元谋人(早期直立人)、北京人(晚期直立人)构成了人类进化史上的三个连续发展的阶段,为驳斥人类“非洲起源说”又添一有力证据。早在20世纪60年代的人类学界流行观点认为:非洲是早期人类的起源地,人类祖先是埃及古猿,因在埃及发现其化石而得名。后来,埃及古猿的一支从非洲走向各大陆,逐渐演化成人。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所有现代人都是2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一位妇女的后代”,即“夏娃学说”。金牛山人的发现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有力的挑战。因为金牛山遗址地处亚洲大陆东部,在地理位置上与非洲相去甚远;而其距今至少有28万年,相对于“非洲起源说”不但不晚,还要早将近10万年。

泰安冬天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泰山: “五岳之首”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灿烂东方文化的缩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托之地。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泰山自古便被视为是社稷稳定、政权巩固、国家昌盛、民族团结的象征,历朝历代,无论谁当上皇帝,第一件大事就是朝拜泰山,泰山也因此成为中华人民唯一受过皇帝封禅的名山。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名人宗师,都对泰山仰慕备至。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传为佳话,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泰山的路线:上泰山的路有四条,东路是登山盘路从红门起步至玉皇顶石阶6566级,沿途多庙宇、多碑刻、多古树名木,历史传说,是泰山旅游的精华所在,也是最能体现泰山的雄伟与博大。走完全程需四个小时。西路是游览公路,从天外村乘车上山,一个小时到中天门,与车路汇合,从中天门即可乘坐游览索道,也可徒步攀登十八盘至岱顶。桃花屿是泰山西大门,从泰安城乘车西北去至界首进山至桃花源,从桃花源乘索道亦可到达岱顶。天烛峰步游路为泰山东大门,从泰安城乘车至艾洼,上达天烛胜境坊进山。徒步攀登至后石坞,乘后石坞索道达与岱顶,一般需5个小时。 泰山气候,四季分明,各具特色。夏季凉爽,最热的七月平均气温仅17℃,即使酷暑盛夏登山,在青松翠柏掩映下,亦感阴凉舒适,到山顶时,还需携带寒衣。夏天虽是泰山的多雨季节,不过若能赶上夏季的雨过天晴,就可在山顶上领略到山上红霞朵朵,脚下云海碧波的壮丽景色。春秋两季较温和,平均气温10℃,但春季风沙较大。秋天则风雨较少,晴天较多,秋高气爽,万里无云,为登山观日出的黄金季节。冬季虽天气偏冷,但可看到日出的机会较多。 最佳旅游时间:游泰山,4月~11月为佳,观日出则以秋季为最佳。岱顶夕照比之日出更吸引人,据说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见黄河。冬天要待下雪时,景色才出奇。雨天不要轻易放弃登山,此刻山上常会遇到云海奇观,若遇上日出云海就更幸运。黄金周期间泰山人太多,不过泰山上的缆车和盘山公路的管理工作确实做的很不错。岱庙: 岱庙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称东岳庙或泰山庙。位于泰安市区北,泰山南麓。其南北长406米,东西宽237米,总面积9.6万平方米,是泰山最大、最 完整的古建筑群,为道教神府,是历代帝 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创建历史悠久,有“秦即作畴”、“汉亦起宫”之载。唐开元十三年(725)进行增修,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再次进行大规模的扩建,据《重修泰岳庙记碑》所载,时有“殿、寝、堂、阖、门、亭、库、馆、楼、观、廊、庑八百一十有三楹。”金代部分建筑被毁,元时又有增修,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庙内大部分建筑遭到焚毁,清代再次修缮。岱 庙城堞高筑,庙貌巍峨,宫阙重叠,气象 万千。岱庙创建于汉代,至唐时已殿阁辉 煌。在宋真宗大举封禅时,又大加拓建, 修建天贶殿等,更见规模。其建筑风格采 用帝王宫城的式样,周环1500余米,庙内 各类古建筑有150余间。徂徕山: 徂徕山,又称龙徕山,驮来山,是泰山的姊妹山。地理坐标东经117°20′,北纬36°03′。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横亘连绵29公里,总面积250平方公里。其主峰太平顶,海拔1027米,相对高度800多米,与泰山玉皇顶的直线距离为30公里。 徂徕山,位于泰山东南20公里,新泰城西40公里处,总面积250平方公里,大小峰峦97座,游览景点100余处。徂徕山山势雄伟,幽深绵延,俨然如岱宗之屏障。早在2500多年前,《诗经·鲁颂》就歌颂了"徂徕之松"。 徂徕山岩石为太古界泰山杂岩,周边地带有灰岩出露,山体突兀峻拔,峰峦嵯峨,沟谷幽深,绵延起伏。山上奇峰怪石遍布,恣态万千。山西、山北两面有大汶河,南有小汶河,三面环水,山水相映。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山下四季分明,山上春秋相接,山上气温比山下低3-6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水源充足,涝泉分布广,涧水清澈见底,四季长流。山区无工业,属绿色农业区,无空气、水资源、噪音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源,生态环境没有破坏,山区空气含氧量明显高于周边,是天然吸氧保健场所。1992年9月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是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 山区生物物种多样,温带物种基本俱全,动植物种类达上千种。共有植物资源449属789种。植被以常绿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为主,覆盖全山,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水土保持较好,发生水土流失的小部分地区,流失程度在轻度以下。徂徕山多美松,《诗经??鲁颂》称“徂徕之松”,《水经注》记“山多松柏”,《邹山记》载“犹有美松”。野生动物资源有狼、獾、山猫、雕、鹰、山鸡、斑鸠等200余种。物产丰富,出产大量名贵中药材、山珍、茶叶和多种干鲜林果,其中樱桃居全国第一的优势地位。 徂徕山古迹众多。据初步普查,今存寺庙3处,碑碣54块,摩崖刻石113处,古树名木千余株。《诗经》、《史记》对此山有多处记载,历史名人多有题咏,民间传说更是数不胜数。吴王阖闾、孔子、汉武帝、汉光武帝、李白曾亲自登临,司马迁也曾到达此处,汶河沿岸是春秋时鲁国人才辈出之处。山上有吴王驻跸的中军帐,有西汉赤眉军起义的根据地天胜寨,有北齐时的映佛崖摩崖刻石,有唐代大诗人李白与山东名士孔巢父等6人隐居处,有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遗址等,历史文物古迹丰富。 传说:徂徕山是八仙之一张果老欲与碧霞元君只泰山比高低,倒骑驴从各地驮众山叠在一起,后因山太高妖精众多祸害百姓,被玉帝降罪,张一气之下挥鞭抽之,所以成现在粗徕山。东平湖: 东平湖古时称蓼儿洼、大野泽、巨野泽、梁山泊、安山湖,到清朝咸丰年间才定名称为东平湖,她是《水浒传》中八百里水泊唯一遗存水域,1985年被山东省人民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同时也是山东省推出的水浒旅游线路中的重要景区。 东平湖,三面环山,景色优美,素有“小洞庭”之称。沿湖文物古迹遍布。湖东岸是水浒英雄头领宋江攻打东平府城驻地,有后汉东平国宪王刘苍及其后代墓葬地,有称为东平古八景之一的“黄石悬崖”。西岸有我国古代著名的京杭大运河故道,有水浒英雄晁盖等好汉初聚地司里山,有国家森林公园腊山,有明朝万历七年修建的寺院“月岩寺”。北岸有唐朝大将程咬金的“程公祠”,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楚霸王”墓地,有风景秀丽的铧山景点,有北齐名僧安道一书写的洪顶山摩崖刻经。湖东南方有宋朝时东平郡太守刘敞修建的乐郊池亭遗址。“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泛舟梁山泊,登上乐郊池亭曾写道:“乐郊何所乐?所乐从公游……有山在其东,有水出逶迤。有台以临望,有沼以游嬉。仰俯迷上下,朱栏映清池,草木非一重,青红随四时。”“乐郊池亭”是当时一处公园,欧阳修到公园游玩数日发出感想。在乐郊有何乐呢?乐就到此地来游玩,可见在古代东平湖就是一处游玩的好去处。东平湖水下还淹埋着隋代建筑清水石桥,由于黄河决口,形成水泊,淹埋水下,已无法看到它的真面貌,据考证,此桥建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桥长四百五十尺,比河北赵州桥还早5年,唐代诗人高适看到此桥之后就留下了:“沙岸泊不定,石桥水横流”的诗句。据记载:石桥是在宋咸平三年被淹没的。 东平湖中的小岛叫“土山岛”,岛呈椭圆形,据说历史上曾是九省御道,设有重兵把守,历代都是军事要塞,更是水浒传中水浒英雄出没之地,传说“智取生辰纲”之后,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氏三雄七个水浒头领为了躲避官府缉拿,便来到此岛寺院聚义,所以也称“聚义岛”。晁盖死后,就葬于此岛,岛上原有一寺庙叫“观音堂”,由于晁盖生前喜爱梅花,为纪念晁盖,后人便把观音堂改称为“藏梅寺”。寺内原有口大钟,与东平府院内的大钟合称为“姊妹钟”,撞击其中一个,另一口大钟则应声而和。现如今寺院已毁,仅存钟架、残垣、断碑。岛上还留有“洄源亭”遗址。洄源亭是唐朝著名诗人,东平郡太守苏源明所建。建成之后,他曾邀请濮阳太守、鲁郡太守、济南太守、济阳太守一同来洄源亭饮酒赏景,他们看到这么美好的景色,就把东平湖誉为“小洞庭”,吟诗作对中苏源明这样说到:“小洞庭兮牵方舟,风袅袅兮离平流;牵方舟兮小洞庭,云微微兮连绝”,意思是说船随纤绳驶进“小洞庭”,轻柔的风吹拂在水面上,淡淡的白云连着岸边的绝壁形成一幅壮观的图画。宋代文学家苏辙夜过东平湖(梁山泊),为“小洞庭”美妙的夜色所陶醉,也留下了“更须月出波光净,卧听渔家荡桨声”的美好诗句。 东平湖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历代众多的文人墨客,李白、韩愈、白居易、李商隐、辛弃疾等文人都曾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东平湖是《水浒传》中八百里水泊遗存水域,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这部书中的开头语就写道:“宛子城中藏虎豹,蓼儿洼内聚蛟龙”,当年的蓼儿洼就是现在的东平湖。水浒英雄战官军、仗义疏财,杀富济贫、都曾在这片水域中出没,几百年过去了,虽不见当年水兵厮杀场景,但是有关水浒英雄,梁山泊好汉的故事传说,至今还在当地广为流传。 昔日的梁山泊是水浒传中的古战场,今日的东平湖便是旅游观光好去处,当游客划水桨,乘舟艇观赏湖光山色的同时,可联想到八百年前水泊旧观,体味出当年梁山好汉泛舟之意趣。肥城牛山: 牛山又名金牛山、郁葱山。位于山东省肥城市新城北15公里。北邻济南市长清区,横跨老城镇、王瓜店镇各一部,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2.5公里,总面积19平方公里,主峰海拔5 24米。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肥城县志》载:“金牛山在城(指老县城)西北,其东北麓距城三里,蜿蜒而西距城十里、二十里不等,俗呼牛山。宋真宗东巡临幸赐名郁葱山。翠柏千嶂,流泉百叠,为肥邑第一名胜。山之中峪距城八里,初入山为文昌峰,有文昌阁在焉。不一里一高岗当路,是为印山。由印山沿溪北行,不一里为资圣院。院西高亢处为同川书院。下有牛山洞,深远不可测,相传与陶山通。又西为龙沼,亦名五龙池。东北有泉,自山岭而下,所谓落石泉也,适当资圣院之后。西北为獐猴崖,上有老鹰石,屹然如鹰立。西岭为穆柯寨,又名木头塔。俗传为黄巢负隅所,然不可考。其西有石曰仙人石,又西曰迎仙石,如人举袂相揖状;寨之西南麓为大红涧、小红涧,土石皆赤。大红涧之北曰小寨山,山西麓有石高数丈, 四面各丈余,红黑色,击之作金铁声,三小石支其下,名垛子石。小寨山南有石,如老翁形,面目酷肖,长髯垂胸,是为老叟峰。东南里许为黑龙潭,发源于山后云山,至此陡起瀑布数十丈,奔流之声可闻数里;小寨山之西为红山头,其上多土少石,色赤,故曰红山,与陶山东崦之小泰山相连,此皆山之阳也。山之北为云山,在穆柯寨后,前有大刹曰回佛寺,山阴为书堂峪,与长清接壤。而山之东北麓窈然而深者为樱桃峪,距城最近。乃全山之胜概焉。”现牛山仍存牛山寺大殿、八角琉璃井、文昌阁、牛山洞、樱桃峪等胜景。主峰穆柯寨建有寨墙,并分东、西、南、北寨门。寨内西半部房屋旧址残存。 建国后,县人民在此设立牛山林场。至1995年,林地面积发展到1.58万亩。主要树种有赤松、油松、黑松,并引进火炬松、湿地松等优良品种。如今,山上山下郁郁葱葱,秀丽宜人。清乾隆癸丑科进士,历官陕西布政使、护理陕西巡抚唐仲冕曾写《牛山叠翠》诗曰:“烟林弥望与峰齐,扪葛缘崖径欲迷。才历深坳层嶂转,辄登危石翠岚低。斜阳烂映霞千树,空岫寒生月半圭。共坐苍茫独怊怅,萦怀更在郁葱西。”大汶口遗址: 大汶口遗址在山东省泰安市大汶村南,大汶河东西贯穿,将遗址分为南北两片,北片在卫架庄东,为大汶口文化的代表遗址和命名地。 大汶口文化属新石器朝代晚期,其分布范围主要在山东境内,北入旅大地区,南达江苏、皖北,西抵河南中部,东至山东半岛,西北见之于黄河北岸。该遗址面积达82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一般2~4米,清理出墓葬189座,出土房址14座、灰坑120多个,绘有彩色花纹的陶器2000件,还有精致的石器、骨器和象牙器等。 大汶口遗址的意义:丰富的文化遗存,显示出它与中原仰韶文化有显著差别,反映了一种新的独特的文化类型。因首先发现于大汶口,人们遂把以大汶口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命名为“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的发现,使黄河下游原始文化的历史,由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证明山东龙山文化是继承大汶口文化发展而来,它不仅为山东龙山文化找到了渊源,为黄、淮流域及山东、江淅沿海地区原始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且对研究史前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在大汶口文化的后期墓葬中,出现了夫妻合葬和夫妻带小孩的合葬,它标志着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会的结束,开始或已经进入了父系氏族社会。大汶口地理位置 大汶河北岸,距东岳泰山60华里,是驰名中外的大汶口文化发祥地和历史上著名的商埠重镇。大汶口属自古有名的土质肥沃、水源充足的“汶阳田”,地下资源丰富,104国道、京沪铁路穿境而过,处于山东省“一山一水一圣人”旅游热线上。大汶口名胜古迹众多: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汶口文化遗址;有县级以上文物景点3处(明石桥、清山西会馆、文姜城遗址);有远近闻名的自然景观汶河古渡口、文亭山等多处。新泰莲花山 莲花山东西锦延15公里,南北兼跨新泰、莱芜两市,大小山脉十余条,主峰海拔994米。景区面积17平方公里,山顶以水为界,南麓属新泰,北麓为莱芜。有公交车直达,交通十分便利。莲花山因汉武帝访仙到此,在山顶建“迎仙宫”,故又称宫山。有三十六山头,七十二深谷之称。主要山头有新甫山、万丈崖、鸡鸣山、天竺峰、香炉山、莲花尖。因群山拱围莲花,尖状如莲花,所以叫莲花山。 莲花山山峰突兀,穿云摩天,气势磅礴,巍然壮观,山中危岩嶙峋,沟壑纵横,奇石幽洞,高瀑险潭比比皆是,可谓移步换景。山中松青柏翠,花木繁茂,风景绚丽,历史文化遗迹丰富,著名的“宫山夕照”和即将落成的百米巨型观音像,山顶湖泊——南海,将成为莱芜乃至山东的特有景观。“莱芜山水大观园、齐鲁第一观世音”莲花山是名副其实的具生态和费文化旅游亮点。莲花山现已修建6米宽公路10华里,筑登山台阶3000米。有莲梗峪、魔幻峪、天瀑峪、白云岭构成三大景区,共120余个景点。它以其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历代的文人墨客,并逐步发展成为佛家圣地,现有较完整的历代碑刻150多面,历代石刻200多处,现存古建筑遗址有云谷寺、行宫、太平庵、高泉寺、王禅寺、八 封殿、甘露堂等。云谷寺是规模最大的古建群体,主体建筑大殿、三佛殿气势雄伟,十分壮观。莲花山省级森林公园主要林种为风景林和防护林,现有古树名木120余株,主要旅游景点60多处。分为六大旅游景区:行宫景区、太平庵景区、云谷寺景区、北天门景区、响铃碑景区、魔子坊景区。有三条主要游览线路:中路主要景点有汉武行宫、补天石、看天石、云门、古柏一株、十八盘、南天门、快活二里、云谷飞瀑、圣水瓶、两山排闼、五大夫松、云谷寺、红云洞、白云洞、兴云洞、对松山、北天门、东高峰、西高峰;西路主要景点有初入佳境、老汉推车、风动石、通天河、太公石、姊妹松、奇观、太平庵、青龙潭、五云涧、一线天、水帘洞、子母泉;东路是盘山公路,直达主峰西高峰,时而盘旋于悬崖峭壁之上,时而穿行于茂密的森林之中,自然景色变幻无穷,让人心旷神怡。 莲梗峪,因山峪弯曲似梗而托起山顶之莲花而得名。谷中飞瀑流泉,野花成片,鸟儿成群,别有天地。洗心池意为洗心绝尘,开始步入佛门净地之意,为进山第一景。莲花门,上刻莲花图案,下刻汉字“门”,别有意味;群狮出山,龟探头,径书岩,护法门神等怪石惟妙生动。淌银岭,光亮如白银下涌,气势壮伟。玉女潭,传说汉武帝女儿小玉慕此潭幽静而在此沐浴,潭中石壁上有天然少女裸体浴像。玉女飞瀑高约二十米。飞花碎玉雄奇中透出柔美。继续前行,路有两门:一曰“爱情门”,二曰“财福门”,游者任选其一,只走一门,昭示一种人生哲理,意为“鱼与熊掌不能兼得”,耐人寻味。天门,威赫耸立,气势壮美,门内青翠欲滴,如梦如幻,给人以无限遐想,激发人们进门一睹为快之欲望。天门瀑高挂山腰,飞流直下,碎玉叠珠,景色十分诱人。瀑下有巨石,曰“瀑流砥柱”,经千年冲击,光滑洁白,使人蒙生启迪。沿阶而上是龙王庙,有三潭三瀑,真乃三瀑成串,三潭连珠,人劳累顿消,而兴致盎然。而红石湾和红石瀑则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传说汉武帝驻跸莲花山“行宫”,其女儿小玉迷恋山色到处游玩,这一天在“千年榆”上甩秋千,因山风大,小女的一只绣花红鞋刮落到此,后来这里石头变成红色,所以叫红石湾。据说在吉祥的日子,若站在红石瀑下,有德之人能从瀑布幻影中看到小玉美丽的倩影。古碑峪,有一摩崖古碑,因日久年远,字迹模糊难辨,诚待有识之士进山破译。据说这里是悬空寺遗址。悬空寺的故事尤为神往。传说古寺中有一老道,伴有二童,有一天老道找道友下棋回寺,见一白净小孩与二童玩耍,后老道问二童小孩是谁,道童均答不知,老道嘱二童:小孩再来时偷偷在他身上栓根红线,明日老道顺线找去发现是一千年人参,已能幻化人形。老道挖出回寺炖上,去约道友共来品尝,结果二道童因锅内人参奇香难忍,一尝而不可收,当闻听师傅回来,害怕受责,将剩余人参连汤泼掉,整座寺庙立即腾空飞升而去。此为悬空寺的来历。只有打米的古石臼在遗址的石梁上,默默等待至今…… 登天梯,过莲花飞瀑,即达莲花南海。称雄山东第一高山湖泊,斗山顶巨型观音雕像,而称之为“南海”,南海面积16400平方米,总蓄水量18万立方,山顶蓝天、白云、绿树、观音、寺庙倒映湖中,构成莲花山特有的湖光山色,汇水上划船、垂钓、游泳等娱乐于一体;观“宫山夕照”、“雷达雄姿”于一处,集莲花村休闲、度假于一村,此,何等悠哉乐哉! 登莲花顶莱芜新泰尽收眼底,走凌云路,参观鲁中高山雷达,看莲花山前飞机升降。届时你将体味到“无限风光”的真切含意。 白云岭景区:白云岭,因山岭白岩成片如白云而得名。这里地势平缓而深厚,但石景不少,有名的石奶奶,据传说附近村民有人拜石为干娘,能为人消灾祛病,可能此时石能集天地之精华,聚日月之灵气所致。海豹问天,惟妙惟肖,极具韵味。古猿望天,山顶有巨石隆起,酷似古猿猴,似在望天,若有所思,极为逼真。天瀑峪景区:其著名的是“冻冻台”瀑布,瀑布长约300多米,夏天山洪暴发,似银河倒挂,瀑流从天而降,又象一巨龙出山,摆头摆尾,吞云吐雾,咆哮翻滚,以劈山撼岳之势冲出莲花山,着实骇人心魄。冬天瀑流化作晶莹夺目的冰凌,银光寒影,放眼望去似镶嵌莲花山中的天镜,十分奇异而壮美。莲花山古幽神奇,莲花山美妙旖旎。

百度知道 - 信息提示

位置于福州西客站的,杨桥路和江滨路交叉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