筮草占卜法,易经筮草占卜方法

蓍草为什么能占卜

古人相信蓍草是草本植物中寿命最长者,不死而神,故而能数往知来。因此作占卜之用。

蓍草是一种长着白色绒毛的草茎,据说可以活好几百年,而且入冬不死,不像其他的草都是“一岁一枯荣”。《博物志》说“蓍千岁而三百茎,故知吉凶”。相传伏羲氏曾用蓍草画卦占卜,我国古代也常常使用四十九只蓍草进行卜筮,因此古人也将蓍称为神草。

蓍草有一个特点,就是所谓的“缩酒之功”。古代讲究祭祀先祖,只要把酒倒在蓍草上,一下子酒就能被吸干了(因为草本身含水少,而且遍布绒毛能吸水),老百姓因此就认为自己敬的酒被先祖们的在天之灵享用了。就这样,蓍草也被视为灵物。蓍草最初是被周文王用于占卜的。

蓍草的相关知识

蓍草是一种多年生直立菊科草本植物,高三余尺,羽状叶脉互生,夏秋之季开白花,深秋枯槁,逢春又生,据说这种草能生长千年而茎数三百,是草本植物中生长时间最长的一种草,蓍草的杆非常挺直,因此,用蓍草占卜,就像人在决断事情时要问正直且有声望的老年人一样。

还有,因为蓍草成熟后茎杆上自然出现八条白线,八个棱面,切开来看有八个角,所以又称为“八卦草”。有意思的是,在西方文化里,蓍草的花语是“安慰”,而占卜其实也就是求得心理上的安慰吧!这一点,东西方文化似乎相通。

卜卦用什么草

古代用蓍草占卜,就是山草或稻草;以后用竹片占卜,也叫蓍草或筮草;后来用龟甲占卜。

中国古人如何用蓍草进行占卜?

先用两手将参与演卦的四十九根蓍草茎任意一分为二,其中左手一份象“天”,右手一份象“地”。接着,从右手任取一根蓍草茎,置于左手小指间,用以象“人”。这样就形成天、地、人“三才”的格局。然后,以四根为一组,先用右手分数左手中的蓍草茎,再以左手分数右手中的蓍草茎。一组一组地分数完后,两手中的蓍草茎余数必有一定规律:左余一,则右余三;左余两,则右亦余两;左余三,则右余一;左余四,则右亦余四。这时,将左手所余蓍草茎置于左手中指与无名指间,右手所余蓍草茎置于左手食指与中指间。这样,左手指缝间的蓍草茎余数(包括一开始置于无名指与小指间象征“人”的那一根)非五即九,故去除余数后的蓍草茎数必为四十四或四十。到此为止,完成了蓍草演算的第一步,古称“第一变”。 “一变”之后,去除左手指缝间的余数,又将两手所持的四十四或四十根蓍草茎按“一变”的同样方法和顺序进行演算,即先将四十四或四十根蓍草茎合在一起,然后任意一分为二,并从右手中取出一根蓍草茎置于左手无名指与小指间,再用右手四四一组分数左手中的蓍草茎,然后用左手分数右手中的蓍草茎……。“二变”的结果,左余一右必余两,左余两右必余一,左余三右必余四,左余四右必余三,故两手余数之和非四即八,而两手所持蓍草总数或四十或三十六或三十二。 如法炮制,“三变”的结果,两手所持的蓍草茎总数或三十六,或三十二,或二十八,或二十四。然后以四相除,一爻的商数便显现出来: 36÷4=9 32÷4=8 28÷4=7 24÷4=6 根据奇数为阳,偶数为阴的原则,如果商数是“9”则是老阳之数即得阳爻“”;如果商数是“8”则是少阴之数即得阴爻“”;如果商数是“7”则是少阳之数即得阳爻“”;如果商数是“6”则是老阴之数即得阴爻“”。这样,经过三次演变,终于得到一个爻。一个卦共有六个爻,所以总共需要经过十八次的演算变化,将每爻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排列,才能得到一个卦。但是,“三变”之后得到一个爻,有时还要发生变化,即“变爻”。这就是:当商数为“9”或为“6”而成老阳或老阴,根据物极必反的规律,老阳变为阴爻,老阴变为阳爻,这样就会得到另一卦,称之为“之卦”。未变爻的原卦称为“本卦”。如果没有“变爻”出现,即六个爻的商数中没有“9”和“6”,那么就没有“之卦”。 这样,推演过程就全部结束,得到一个六爻“本卦”或加上一个“之卦”。以上介绍的这种占筮取卦方法即为后人所称“文王卦”或“六爻大课”。 然后,根据相应的推论规则对推演所成的卦进行推论(推理解释)。

筮草的介绍

蓍草是古代占卜常用的一种草。随着占卜技术的发展,到战国末期,占卜已经使用铜钱,竹签,石子等物,今人有用竹木代替占卜蓍草的,但是都不如正宗的中国占卜用蓍草灵验!蓍草在古代到处可取,可见,占卜取材方便,古代打仗很可能需要随时占卜。今天只有在边境的了无人烟的深山里面才能找到零星的蓍草了。怎样才能找到蓍草呢?找到蓍草要----眼观:“.....一本一二十茎,至多者五十茎。生便条直,所以异于众蒿也......”一颗上面出来数个直立枝条。不过要符合这一点需要在蓍草成熟的季节寻找,也就是每年的7-9月份。蓍草的幼苗是丝毫看不出成品的样子的;----- 鼻闻:芳香扑鼻,沁人心脾;闻之马上精神抖擞,眼明耳聪,头脑立马清醒!再就是诚心寻找的心意了!艾叶和蒿类植物,大都有消毒,杀菌,辟邪,止痛等作用,很多时候可用于野外急救。另见蓍草

《关于蓍草占卦法的一个问题》

用右手每4根一次取左手堆剩余的蓍草,直到余下的蓍草数是1,2,3,4;然后,再用左手数右手堆的蓍草,也直到余下的蓍草数是1,2,3,4。左右两堆余下的蓍草数的和只能是4或8。把第2步拿出的那根蓍草和左右两堆剩余的蓍草数放在一起,这样三部分的蓍草和只能是5和9。得到的这个和,也称为余数和。重复1-4的过程三遍,得到三个余数和(千万注意,第二遍和第三遍不进行第4步,即不计算拿出的那根蓍草)。例如,5,4,4; 或者9,8,8;或者5,4,8等 (这就是所谓的归奇。朱熹等是每变都归奇,郭雍等是只有第一变归奇。变通遍。确切地说,朱熹认为拿出的那策叫仂,这里不做细分,总之是放在一起)

易经中蓍草占卜到底是怎么回事

蓍草占卜,就是《系辞传》中说的大衍之法。这大致是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关于如何起卦的方法了。具体的情况,你可以直接搜索“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