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中阳的方位,阴阳在古代可以指方位
阴阳学说中阳是几点钟开始
元明两代地方设立的天文学校.元代开始设于诸路,后推及各府、州.教学内容为天文与术数.明代地方阴阳学官,府曰正术,州曰典术,县曰训术.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因此,古代医学家借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现象,并用以指导总结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这就逐渐形成了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祖国医学理论体系.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经常不断地运动和相互作用.这种运动和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古人把这种不断运动变化,叫做“生化不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对立统一的存在,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法则),万物之纲纪(一切事物都不能违背这个法则而存在),在变化之父母(事物的变化是由事物本身阴阳两个方面,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杀之本始(事物的生成和毁灭都是来自于这个根本法则),神明之府也(这就是自然一切奥妙的所在),故治病必求于本(所以要想治好病,就必须从这个根本问题-阴阳上求得解决)”.阐明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生长、发展和消亡,都是事物阴阳两个方面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阴阳学说也就成为认识和掌握自然界规律的一种思想方法.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围,认为人体生理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也超越不出阴阳这个道理.因此,我们想要掌握疾病的发展过程,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获得满意疗效,就必须探求人体的阴阳变化情况. 阴阳的含意及普遍性:古代思想家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构成的.这两个方面就称为阴阳. 一般来说,阳代表事物具有动的、活跃的、刚强的等属性的一方面,例如,动、刚强、活跃、兴奋、积极、光亮、无形的、机能的、上升的、外露的、轻的、热的、增长、生命活动等.阴代表事物的具有静的、不活跃、柔和的、等属性的另一方面,例如,静、柔和、不活跃、抑制、消极、晦暗、有形的、物质的、下降的、在内的、重的、冷的、减少、肉体等. 当两件事物发生一定联系时,可以把它们分为阴阳.例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男为阳、女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 若是以一个动物为例,则它的肉体为阴,生命活动为阳;它内在的脏腑为阴,外露的皮毛为阳;它向下的腹为阴、向上背为阳……. 由以上例子说明,阴阳是指宇宙间万事万物,最基本的也是最高度的区别和概括.编辑本段阴阳变化的规律阴和阳之间,并不是孤立和静止不变的,而是存在着相对,依存、消长、转化的关系.现分述如下:(一)阴阳的相对性阴阳是说明事物的两种属性,是代表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是自然界相互联系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如天为阳、地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上为阳、下为阴;热为阳、寒为阴;阳电与阴电等.诸如此类,说明了不论任何事物,都是对立存在宇宙间的,但是,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必须根据互相比较的条件而定.就人体而言体表为阳,内脏为阴;就内脏而言,六腑属阳,五脏为阴;就五脏而言,心肺在上属阳、肝肾在下属阴;就肾而言,肾所藏之“精”为阴,肾的“命门之火”属阳.由此可见,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二)阴阳的互根古代医学家称为“阴阳互根”.中医学有“阳根于阴,阴根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和“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等论点.意思是说,阳依附于阴,阴依附于阳,在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依存的关系――即任何阳的一面或阴的一面,都不能离开另一面而单独存在.以自然界来说,外为阳、内为阴;上为阳,下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如果没有上、外、白天,也就无法说明下、内、黑夜.以人体生理来说,机能活动属阳,营养物质(津液、精血等)属阴.各种营养物质是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有了足够的营养物质,机能活动就表现得旺盛.从另一方面来说,营养物质的来源,又是依靠内脏的功能活动而吸取的. 以上说明二者是相互依傍、存亡与共的,如果没有阴,也就谈不上有阳.如果单独的有阴无阳,或者有阳无阴,则势必如《内经》所说:“孤阳不生,独阴不长”,则一切都归于静止寂灭了.(三)阴阳的消长指阴阳双方在对立互根的基础上是在永恒地运动变化着,不断出现“阴消阳长”与“阳消阴长”的现象,这是一切事物运动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例如:四季气候变化,从冬至春至夏,由寒逐渐变热,是一个“阴消阳长”的过程;由夏至秋至冬,由热逐渐变寒,又是一个“阳消阴长”的过程.由于四季气候阴阳消长,所以才有寒热温凉的变化.万物才能生长收藏.如果气候失去了常度,出现了反常变化,就会产生灾害. 临床上常常以阴阳偏盛偏衰(即阴阳消长)来说明临床的不同证候.例如,寒属阴、阴盛则见寒证,如受冷后出现的胃寒腹痛、腹泻等;热属阳、阳盛则见热证,如一般的急性肺炎、有高热口渴、皮肤红等急性热病症状.有些虚弱的病症,其发病机制不是因为阴或阳的偏盛,而是因为偏虚.如果某脏腑的阴偏虚,称为“阴虚”,此为阴消,“阳”相对的突出,因为热属阳,故阴虚见热证.这种现象称为“虚热”.如果某脏腑的阳偏虚,此为阳消,称为“阳虚”,此时“阴”相对突出,因寒属阳,故阳虚见寒证,这种现象称为“虚寒”. 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常处于相对平衡的,如果“消长”关系超出一定的限制,不能保持相对的平衡时,便将出现阴阳某一方面的偏盛偏衰,导致疾病的发生.(四)阴阳的转化:指同一体的阴阳,在一定的条件下,当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其双方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面转化,阴可以转为阳,阳可以转为阴,称之为“阴阳转化”. 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的话,则转化便是一个质变的过程.《素问》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极”时,便有可能向热的方向转化,热“极”时,便有可能向寒的方向转化.如某些急性热病,由于邪热极重,大量耗伤机体正气,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可以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一派阴寒危象,这种病症变化,即属由阳转阴.若抢救及时,处理得当,使正气恢复,四肢转温,色脉转和,阳气恢复,为由阴转阳,病情好转.此外,临床上常见的各种由实转虚,由虚转实、由表入里、由里出表等病证变化,也是阴阳转化的例证.
地理方位中,哪为阴,哪为阳?
太阳可以晒到的地方为阳,反之为阴
中医中五脏分阴阳,如肺为阳中之阴。六腑怎样分阴阳?
人有五脏六腑,五脏六腑皆有神明,但是五脏六腑到底指什么呢?中医里的五脏,是指“五脏”,意思是包藏在其中的东西。其实,五脏就是指心、肝、脾、肺、肾,但这并不只是指血肉有形的器官,而是意味着形、气、神三个层面。而六腑,则是指胆、脾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脏腑分阴阳,以其功能特点而言,则五脏藏精气而不泻,属里,故为阴;六腑传化物而不藏,属表,故为阳。五脏再分阴阳,则心肺居于上属阳:其中心属火,主温通,为阳中之阳脏;肺属金,主肃降,为阳中之阴脏。肝、脾、肾居于下属阴:其中肝属木,主升发,为阴中之阳;肾属水,主闭藏,为阴中之阴;脾属土,居中焦,为阴中之至阴。关于阴阳说法正确的是:1山南为阳水南为阳 2山南为阳水北为阳
山南、水北为阳阴阳风水学
阴阳风水学入门有哪些 风水五行利用与认知 五行是了解命运的钥匙,也是一切预测学科的基础,必须反复讲,反复学,才能掌握它的实质与特性,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金、木、水、火、土五行,是中国传统预测学的基本元素;它涵盖了自然现象与人类生活的全部内容;几乎时时处处,都可以见到五行的影子。特别是在人生预测中,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根据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可以推导出相貌丑俊、性格强弱、心地善恶、学识深浅、事业成就、财富积累、感情顺否、婚恋概况、健康状态等等。 了解了五行的重要意义,有些朋友便开始推测自己属什么五行了。但这些自我推测,往往都是一知半解的,都是片面性的,都是不准确的,存在严重的认识误区,以至影响了对自己人生运势的正确判断。那么如何判断你的五行究竟属啥呢? 所谓的自身五行,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但却不一定都是真正实用的。下面我们由浅入深,来逐项分析一下。 第一,纳音五行。 所谓纳音五行,指的是年命纳音的五行属性。 中国的农历纪年,是干支纪年,即用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表示年月日时的状态。 而纳音五行,则是把天干地支融合以后,得出来的新五行。天干有天干的五行属性,地支有地支的五行属性,天干与地支配合后会变成新的五行,称为“纳音五行”。 古人把纳音编成诗诀,方便记忆: 甲子乙丑海中金;丙寅丁卯炉中火 戊辰己巳大林木;庚午辛未路傍土 壬申癸酉剑锋金;甲戌乙亥山头火 丙子丁丑涧下水;戊寅己卯城头土 庚辰辛巳白蜡金;壬午癸未杨柳木 甲申乙酉泉中水;丙戌丁亥屋上土 戊子己丑霹雳火;庚寅辛卯松柏木 壬辰癸巳长流水;甲午乙未砂中金 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戌己亥平地木 庚子辛丑壁上土;壬寅癸卯金箔金 甲辰乙巳覆灯火;丙午丁未天河水 戊申己酉大驿土;庚戌辛亥钗钏金 壬子癸丑桑柘木;甲寅乙卯大溪水 丙辰丁巳沙中土;戊午己未天上火 庚申辛酉石榴木;壬戌癸亥大海水 原干支五行称为正五行,纳音五行叫做假借五行,因为它是假借古代五音(宫商角徵羽)和十二音律而组合成的纳音五行。我们平常所知道的什么“金命”“木命”“水命”“火命”“土命”,就是纳音五行的属性。 五行八卦的基本常识 (1) 天干分阴阳 甲、丙、戊、庚、壬属阳。乙、丁、己、辛、癸属阴。 (2) 十二地支阴阳及生肖寅 子、寅、辰、午、申、戌、属阳。丑、卯、巳、未、酉、亥属阴 子属鼠、丑属牛、寅属虎、卯属兔、辰属龙、巳属蛇、午属马、未属羊、申属猴、酉属鸡、戌属狗、亥 属猪。 (3) 天干五行及方位 甲、乙属木,位东方。 丙、丁属火,位南方。 戊、己属土,位中央。 庚、辛属金,位西方。 壬、癸属水,位北方 (4) 地支五行、四时及方位 寅、卯(辰)属木,司春位东方。 巳、午(未)局火,司夏位南方。 申、酉(戊)属金,司春位西方。 亥、子(丑)属水,司各位北方。 辰、未、戌、丑属土,司四季(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位中央。 (5) 天干五合 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 (6) 天干相冲 甲庚冲、乙辛冲、壬丙冲、癸丁冲、戊己位中央无方冲。...>> 阴阳风水学中天门巽户指的是什么意思 坐东南大门向西北的房子就属于巽户 如何选择阴阳风水 选风水坟墓要注意如下几点; 1; 龙真,穴才真。2; 藏风纳水,山水有情,山水才为我所用。3; 山龙水龙必须交会,这样明堂才正,明堂正穴才正。4; 龙水向必须合配,这样才能合局,合局天地人才一体。只有通过这几点综合考虑,才能找到真正的风水宝地。不过要真懂这几点,可真不容易!藏风纳水,山水有情就是上等好地方的描述。山水为我所用,就是这些好山水都属于我,以上四点同时暗藏着寻穴和葬吉的取法方向,不是夸夸奇谈,是本人实践心得,外行无法体会。寻龙,硝砂,纳水只为穴。好龙,好砂,好水,要得好穴才真。所以要寻穴,穴就在龙砂水的综合考虑中寻求。不得真穴,好龙好砂好水如同废物!千里江山一向间,虽得好穴,无得吉向也是空。七十二龙,每龙五度,过了三度为另一龙。因此,或以向差而不得富贵,或以向差而丢进火坑。所以葬地风水的原则精华在寻穴和立向。看了我这段看墓地风水的论述,你能领悟吗?墓地风水是很复杂的,在网上是无法准确判定的,只能有水平的风水师实地勘察断定。 住宅风水考察; 第一步,考察远方山水。第二步,考察近处砂水。第三步,考察庭院布局。第四步,考察中堂大门。第五步,考察房间太极。通过这五步考察出房子的风水好坏。 “阴阳”的出现对风水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有风水的时侯就出现了阴阳的配合。 阴阳风水学出水是怎么回事?怎样判断? 风水学说藏风纳水,如果出水,,必不纳水,不纳水,不是吉穴,不能用 哪里可以学习周易预测和阴阳风水学 哪里可以学习周易预测和阴阳风水学ogmfo 床的摆放方位,与阴阳风水学 床的摆放方位,与阴阳风水学xipg 风水中阴阳怎样区分 事物总有对立的两面,一面为阳,一面为阴。比如人,前面为阳,后背为阴;手板为阳,手背为阴。高为阴,低为阳。左为阳,右为阴。高山为阴,平原为阳。流水、空气流动为阳,大地高山静止为阴。 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 天下第一奇书――风水残卷《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是清代摸金校尉所创,其中囊括风水阴阳之术,《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虽然名为十六字,可更确切的说应该是十六卷,每卷以周天古卦中的一个字为代表,共计一十六字,所以称为十六字。 这十六字分别是:天、地、人、鬼、神、佛、魔、畜、慑、镇、遁、物、化、阴、阳、空。这部主要记载阴阳风水学的古籍,可谓无所不包,不仅有风水术和阴阳术,更因为它是由摸金校尉的高手所著,所以里面还涵盖了大量各朝各代古墓形制、结构、布局的描述,以及摸金校尉们在倒斗之时遇到过的各种疑难艰险。 可以说《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是一部货真价实的《摸金倒斗指南》,不过这本书只是残本,阴阳术的部分并没有流传下来,仅有风水术的十六字,十六字风水分别对应的内容如下: 天:这一部分主要是星学,也就是在风水术中占很大比重的天星风水,地分吉凶,星有善恶,看风水寻龙脉讲的就是上观天星、下审地脉。 地:风水术的主体是相形度地,大道龙行自有真,星峰磊落是龙身,通过解读大地上山川河流的走向形势,判断龙脉的来去止伏,观取“龙、砂、穴、水”,这就是地字篇的内容。 人:风水有阴阳宅之说,阴宅是墓地,是为死者准备的,而阳宅是活人的居所,对于阳宅的选择,一样也有极深的风水理论,又称“八宅明镜”之术。 鬼:顾名思义,幽冥之说为鬼,这一篇主要是讲解古墓主人的情况。例如尸首和棺椁的摆放,殉葬者与陪葬品的位置,长明灯、长生烛的象征性等等,凡是墓中与死者有直接关联地,多在此卷之中。 神:自古以来,渴望死后成仙,并沉迷此道之人不可胜数,尸解成仙的事情在风水中多有记载。同形势理气息息相关,如何在神仙穴中尸解羽化是这一篇的主要内容,不过就如同是“屠龙之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神仙穴中羽化眠”只是一套不切实际的空虚理论而已。 佛:风水理论体系庞大繁杂,摸金校尉所擅长的风水秘术,都是以《易》为总纲,属于道家一脉,而其余的各个宗教也都有各自的风水理论,当然也许在那些宗教中并不称其为风水。但是其本质都是一样地。佛字一卷记载的是禅宗风水。 魔:吉星之下无不吉,凶星之下凶所存,况是凶龙不入穴。只是闲行引身过。魔字篇中的内容,主说地脉天星之恶兆,使人远避地劫天祸,这是专门讲风水中凶恶征兆的一篇。 畜:圣人有云,禽兽之流,不可以与之为伍,山川地貌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些奇山异石,自然造化生成百兽形态,这在风水中也大有名堂。举个例子来说,比如山体似牛,便有卧牛、眠牛、耕牛、屠牛、望月牛之分,姿态形势不同,吉凶各异,这一篇主要说的是风水形成的畜形。 慑:分金定穴的精要内容,此术古称“观盘辨局之术”,不需要罗盘和金针的配合,便可精准无误地确认风水中的龙、砂、穴、水、向。是寻找古墓方位最重要的环节。 镇:风水一道,其中最忌“煞”形,镇字卷主要记载着如何镇煞、避煞,不过镇字篇中,讲的最多的反而是“避”,而非“镇”,也不失为明哲保身之道。 遁:古墓中的机关布局,殉葬沟的位置,可以通过地面封土、明楼之类的结构,推算出古墓地宫的轮廓方位等细节。最主要的当然是讲解机关埋伏,有很深的易理蕴藏在里边,如不精通五行生克的变化,也难以窥得其中门径。 物:古有天气地运、天运地气之说,地运有推移,而天气从之;天运有旋转,地气而应之,自然环境的变化,导致风水形势的改变,在山川之中的一切灵性之物,会由于风水善恶的巨大转变,而产生异变......>> 风水学阴阳同向什么意思 <<<>>> 中国考古工作者在发掘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时,发现了一大批抄写在丝织物上的古书,统称为“马王堆汉墓帛书”。其中涉及周易的有《六十四卦》《二三子问》《系辞》《易之义》《要》《缪和》《昭力》。 帛书周易《六十四卦》依键、根、赣、辰、川、夺、罗、g的八卦卦序分为八宫,各宫中的八个六爻重卦的次序则遵循键川根夺赣罗辰g的规律。帛书易传《易之义》曰:“天地定立,山泽通气,火水相射,雷风相_,八卦相厝。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故易逆数也。”据此,可以排出帛书八卦图 不难看出帛书易坎离两卦似有矛盾之处,各宫卦序为乾坤艮兑坎离震巽,而《易之义》却为天地山泽火水雷风,若以此推论,似为坎火、离水。但两千年来,都以坎为水、为润、为月、为中男,以离为火、为燥、为日、为中女。坎为中阳之卦,理应为火、为日,为何反为水、为月呢?离为中阴之卦,理应为水、为月,又为何反为火、为日呢?盖水月阴柔,火日阳刚,乃不争之事实。故两千年来易理有误,理应按帛书《易之义》改为:坎为中男之卦,为火、为日;离为中女之卦,为水、为月。若以现代科学观念言之,水的化学结构式为 - - ,为离之卦象;火的生成为C =C ,C 的结构式为 = = ,为坎之卦象。 在近年发现的上海博物馆战国楚竹书易里,坎离的阴阳分类也有所不同。留指爪易友在怀旧易学论坛的《楚简周易辨析》一文中指出:“从上博楚竹书周易的首尾符研究中发现,楚人对八卦阴阳分类有不同的见解。将楚竹书各卦首尾符是红方块和红框黑小方块的归为一组,即可分类为:阳卦:乾离艮震;阴卦:坤坎巽兑。”如果楚竹书易的这种分类法是正确的话,那么坎离两卦的卦名就有可能颠倒了。但仔细研究帛书易发现,左侧四阳卦中的键jian、艮gen、赣gan、辰chen读音比较接近,右侧四阴卦中的罗luo、夺duo 读音也非常接近,这有可能说明帛书易才是正确的。 按帛书易将坎离两卦改为坎火为日、离水为月之后,我们发现帛书八卦完全符合坎离为日月出入门户的观念,明显优于邵雍所谓的先天八卦。在帛书八卦中,坎火为日,居东方,东方为日出之地;离水为月,居西方,西方为新月渐明之地,更符合天地自然现象和规律。所以我认为帛书易才是真正的文王易甚至伏羲易,近年发现整理的彝族八卦也可以证明这一点,因为彝族八卦本质上就是汉地失传两千多年的帛书八卦。 自西汉通行本《易传・说卦》以来,均以震为长男,坎为中男,艮为少男;巽为长女,离为中女,兑为少女。但根据帛书八卦和彝族八卦的卦序排列来看,若以古法配卦,由震至乾四阳卦,由巽至坤四阴卦,均为长中少老的次序,明显不符合事物的少中长老发展规律。故应该为:震为少男,坎为中男,艮为长男,乾为老男;巽为少女,离为中女,兑为长女,坤为老女。这样做的依据是:不论是初生之阳男,还是初生之阴女,都是幼稚之婴儿,当然要配之以少男少女。震一阳初生,阳气稚嫩,且受阴爻重重压制,故为少男;巽一阴初生,阴气稚嫩,且受阳爻重重压制,故为少女。而艮阳爻上居天爻尊位,已摆脱阴爻压制,使众阴臣服于下,故为长男;兑阴爻上居天爻尊位,已摆脱阳爻压制,使众阳臣服于下,故为长女。以帛书八卦配一年四时八节,亦可证实上述观点,因为春为少阳,夏为太阳,秋为少阴,冬为太阴。立春配震,故震为少阳少男;立夏配艮,故艮为太阳长男;立秋配巽,故巽为少阴少女;立冬配兑,故兑为太阴长女。又以冬至至夏至为阳,春分为阳中,故配中男坎卦;以夏至至冬至为阴,秋分为阴中,故配中女离卦。可以看到,帛书八卦有着深刻的天文历法背景和哲学内涵,这正是伏羲仰观天象以画八卦的真实体现。 研究发现,帛书八卦早在西汉甚至先秦时期,就......>>
太极阴阳图,白是阳,黑是阴.那哪一部分是虚哪一部
太极阴阳图,白是阳,黑是阴.阴阳是对立统一的,阳是实的,阴是虚的,同时太极阴阳图中两条首尾想接的阴阳鱼,黑鱼有白眼。白鱼有黑眼,就代表阳中有阴。黑鱼有白眼,就代表阴中有阳。也就代表虚中有实,实中有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