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历法换算,干支纪年与公历的换算

天干地支纪年法换算(天干地支纪年法换算)

您好,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天干地支纪年法换算,天干地支纪年法换算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天干地支简称“干...

您好,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天干地支纪年法换算,天干地支纪年法换算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 天干有十: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guǐ); 地支十二:子、丑、寅、卯(mǎo)、辰(chén)、巳(sì)、午、未(wèi)、申、酉(yǒu)、戌(xū)、亥。

2、 天干地支组合成如下六十个计时序号,作为纪年、月、日、时的名称,叫“干支纪年法”。

3、六十甲子顺序 1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21~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40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50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60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用六十甲子依次纪年,六十年一个轮回。

4、干支纪年法的新一年由立春开始,2009年的立春是二月四日,所以2009年2月4日立春之后才是己丑年,在此之前应是戊子年。

5、公元纪年的一年以立春为界前后分属不同的干支纪年,这一点不熟悉的人容易搞错,应特别注意。

6、 与公元纪年的换算 第一种算法: 如何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 不同资料算法有所差异,有的给出公式,但本质上是一回事。

7、这里介绍一种简易直观的算法。

8、 首先给每个天干、地支一个编号,从头以4开始循序排下去,天干10后接1,。

9、地支12后接1。

10、 天干: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10、辛壬2、癸3 地支:子4、丑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申12、酉戌2、亥3 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对应该尾数的天干,再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除不尽的余数在地支中查出对应该余数的地支,这样就得到了公元纪年的干支纪年。

11、如2003年,其尾数为3,对应的天干为“癸”;以12除2003得166,余数为11,对应的地支为未。

12、于是2003年的干支纪年为“癸未”年。

13、注意这是指2003年立春之后,立春之前应是“壬午”年。

14、赵达先生在“祭文”中指出的时间是“癸未清明”,清明是立春之后的第四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所以赵先生说岁在癸未,而非壬午。

15、 第二种算法: 1. 天干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 2. 地支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2(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例1. 我们以2010年为例; 天干算法: 2010-3=2007, 2007/10=200余7, 7对应天干第7位是庚,即天干为庚; 地支算法: 2010-3=2007, 2007/12=167余3, 3对应地支第3位是寅,即地支为寅; 综上公元2010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庚寅年。

16、为使各位信任此算法,本人再举一例来说明: 例2. 我们再以1987年为例; 天干算法: 1987-3=1984, 1984/10=198余4, 4对应天干第4位是丁,即天干为丁; 地支算法: 1987-3=1984, 1984/12=165余4, 4对应地支第4位是卯,即地支为卯; 综上公元1987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丁卯年。

17、 第三种算法: 首先,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4 5 6 7 8 9 10 1 2 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如要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相对应。

18、然后,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余数在地支中找出所对应的地支。

19、这样,公元纪年就换算成了干支纪年。

20、 如:公元1995年 用该年尾数5找出对应的天干为“乙”;然后,用1995除以12得余数为3,用余数3找出相对应的地支为“亥”。

21、 那么,公元1995年则为农历乙亥年。

22、 再如:公元1861年 用尾数1查天干为“辛”,用1861除以12得余数为1,再用余数1查找地支为“酉”。

23、那么,公元1861年则为农历辛酉年。

24、 如果某一年的尾数为0或者用该年除以12的余数为0,则取天干中的第10位“庚”和地支中的第12位“申”。

25、 如:公元120年 尾数0则取天干中的“庚”;除以12余数为0,则取地支中的第12位“申”。

26、 那么,公元120年则为庚申年。

27、 如果公元纪年是单个数字,就用该数字在天干、地支中查找即可。

28、如:公元6年,则在天干、地支中找出6相对应的“丙”和“寅”,那么该年则为丙寅年。

29、公元8年则为戊辰年。

30、 公元11年,则取尾数1对应的天干中的“辛”和11对应的地支中的“未”。

31、那么,该年则为辛未年。

32、 公元12年则为壬申年。

33、 公元前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 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7 6 5 4 3 2 1 10 9 8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9 8 7 6 5 4 3 2 1 12 11 10 具体换算方法同一 如:公元前155年 用尾数5取天干中的“丙”; 155除以12得余数11,对应地支中的“戌”。

34、那么,该年则为丙戌年。

35、 公元前8年则为癸丑年。

干支历查询

万年历日干支查询 戊午年 庚申月 甲寅日 9点前甲戌时 9点后乙亥时 万年历天干地支表查询 1987年5月13日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六日 丁卯年 乙巳月 壬戌日 怎样查时辰的干支 1.干支计时法是以地支为主。从每天的23点开始为子时,而后依次是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每个计时单位的名称是“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循环一次正是二十四小时。天干的作用在于扩展计数规模以及统一干、支两个系统。 干支不仅可用于计时,还可用来计年、月、日。其中年和日传说中是从轩辕黄帝时代的起始点一直流传下来的。而月和时则分别可以用口诀从年和日推算。 口诀是:“甲已还生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始,壬子是真途。”意思是每个甲年和已年,其子月必是甲子月,而甲日和已日的子时也必定是甲子时,其余以此类推。 子月是夏太阴历十一月,也叫冬月,(但在周太阴历中是首月。)冬至通常在每年的这个月,而按前面提到的那个传说,干支计时系统的原点就规定在一个冬至的子时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每年冬月,不是指某一年当年的冬月,而是指上一年的,这是由于过去王朝更迭,将历法首月改来改去造成的,后来不再改了,但首月已变为正月,而干支计时系统又不能断开以适应改变了的首月,所以就成了这个样子。 另外,干、支还有另外的叫法,即岁阳和岁阴,但不是甲子乙丑什么的,而是象外国语译音一样,比如昭阳赤奋若,商横君傩什么的,古里古怪,却也挺好玩的说。:) 2.古代十二时辰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i,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食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是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万年历天干地支查询 1987年5月13日 星期三 农历四月十六日 丁卯年 乙巳月 壬戌日 万年历怎么查月的天干地支 宝宝ND28M :你好。 月份干支: 一年从【立春】开始。 年上起月口诀: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当头,丙辛之岁寻庚上,丁壬壬位顺水流。 若言戊癸何方发,甲寅之上好追求。 干支历的每月计时是按二十四节气的“节”开始。 每年正月地支“寅”是固定不变的。 例如年正月的干支历:年是“甲午”年,根据上面的口诀:甲己之年丙作首,则正月为【丙寅】。正月是从立春开始:阳历02月04日【立春】,开始计正月,实际阴历已经到了正月初五。 其余类推。 日子的,天干地支怎么查找 30分 怎么查出生日干支 1981年――5月――12日――12点35分 辛酉年 甲午月 壬申日 丙午时【石榴木命】 正印 食神 日主 偏财 沐浴 胎 长生 胎 阴历怎么查所在日期的天干地支 hao123/rili 看其右上角就得出当时的天干地支了。

干支纪年法怎么计算

公元前的算法:年干=8-N(N_8)或8-N+10(N_8),N=年号/10的余数=年号个位数。年支=10-N(N_10)或10-N+12(N_10),N=年号/12的余数。公元后的算法:年干=N-3(N_3)或N-3+10(N≤3),N=年号/10的余数=年号个位数。年支=N-3(N_3)或N-3+12(N≤3),N=年号/12的余数。根据是公元元年是辛酉年,辛8酉10,干的周期为10支的周期为12。天干按甲到癸的顺序为1~10,地支的顺序按子到亥的顺序为1~12。扩展资料新中国成立后,农历仍用干支纪年。各级重要的报纸、各种历书和众多的年历画,也都将干支纪年作为纪年辅助手段。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国内所有日报,其农历日期的干支纪年均在正月初一才得已变更。而国内唯一研究和编修历法的单位——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其官网上的公农历查询,以及出版的所有天文历书和年历,干支纪年和生肖纪年岁首均始于正月初一。现代所有出版的纸质版日历,干支纪年也是在农历正月初一变更。当代的春节的官方活动更直观的显示生肖年依据农历正月初一起算的规则。如历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均在正月初一零时举行倒数仪式,表达对新的生肖年的祝福。而年春节期间,国家领导人向全国各族人民和全球华人拜年,官方也会强调是农历马年。终上所述,中国传统历法中采用“正月朔”,即农历正月初一作为生肖年的起点,这大量可见于历代正史和官方历书,以及现代的报纸和纸质版日历中。解放以后,历法的编修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负责,其出版的所有历书,干支纪年的起讫点也表示为正月初一在公历的日期。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干支纪年法

万年历日干支查询

阳历日期:公历1978年9月20日阴历日期:一九七八年阴历八月十八号农历日期:戊午年 仲秋 八月 十八干支日期:戊午年 辛酉月 乙酉日西历日期:公元1978年9月20日,戊午年农历八月十八日宜出行.上任.会友.上书.见工忌动土.开仓.嫁娶.纳采彭祖百忌:乙不栽植 酉不会客诸神位置:【喜神】西北 【福神】西南 【财神】东北【阳贵】西南 【阴贵】正北胎神位置:碓磨莫移动,大门修当避,厕道莫修移胎神在外西北停留6天当日冲煞: 鸡日冲(己卯)兔当日岁煞: 岁煞东星宿吉凶:南方轸水蚓-吉扩展资料:出生日期和生辰八字对照表如果年干为甲或己,当年正月的干支为丙寅;如果年干为乙或庚,当年正月的干支为戊寅;如果年干为丙或辛,当年正月的干支为庚寅;如果年干为丁或壬,当年正月的干支为壬寅;如果年干为戊或癸,当年正月的干支为甲寅。以下是年上起月表.正月 丙寅 戊寅 庚寅 壬寅 甲寅二月 丁卯 己卯 辛卯 癸卯 乙卯三月 戊辰 庚辰 壬辰 甲辰 丙辰四月 己巳 辛巳 癸巳 乙巳 丁巳五月 庚午 壬午 甲午 丙午 戊午六月 辛未 癸未 乙未 丁未 己未七月 壬申 甲申 丙申 戊申 庚申八月 癸酉 乙酉 丁酉 己酉 辛酉九月 甲戌 丙戌 戊戌 庚戌 壬戌十月 乙亥 丁亥 己亥 辛亥 癸亥冬月 丙子 戊子 庚子 壬子 甲子腊月 丁丑 己丑 辛丑 癸丑 乙丑

干支纪年法的计算

十天干,十二地支,60一个甲子,减3除60就ok了.以1894年为例(1894-3)/60=31.5.天干10个一轮回,所以天干就为甲地支12个一轮回,所以地支就为午.1894就为甲午年.干支纪年法,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十大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十二地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可构成60干支(即为一花甲).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永无止尽.现在公元纪年换算干支纪年的方法(1)将十大天干、十二地支编号.如下: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4 5 6 7 8 9 0 1 2 3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4 5 6 7 8 9 10 11 0 1 2 3(2)计算时,年最后一位的数对应天干的编号、用年数除以12,得到的余数对应地支的编号,合起来就是该年的干支纪年法.如2012年:最后一位是2,对应的天干的编号就是“壬”,再用2012除以12得到167余8,对应地支编号为“辰”合起来即2012年为“壬辰”年.

干支纪年法怎么计算

中国农历采取天干地支作为计算年,月,日,时的方法,就是把每一个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用来作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代号。把“天干”中的一个字摆在前面,后面配上“地支”中的一个字,这样就构成一对干支。如果“天干”以“甲”字开始,“地支”以“子”字开始顺序组合,就可以得到: 1.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 戊辰 6.已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11. 甲戍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已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戍 24.丁亥 25.戊子 26.已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已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已酉 47.庚戍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已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戍 60.癸亥 这六十对干支,天干经六个循环,地支经五个循环正好是六十,就叫做“六十干支”。按照这样的顺序每年用一对干支表示,六十年一循环,叫做“六十花甲子”。如1989年是已巳年,1990是庚午年;从1984年的甲子年,到2044年又是甲子年。这种纪年方法就叫做“干支纪年法”,一直沿用到今天。 结合实际了解“十二地支” 1.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见下图)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这一年里出生的人都是属“鼠”;凡是含有“丑”的干支年就是“牛年”,这一年进而出生的人都是属“牛”。以此类推。(如下表) 十二生肖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2. 以十二地支来表示十二时辰。 一日有二十四小时,而我国传统则以十二个时辰来表示,即一时辰是二小时。(如下表) 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23-01:01-03:03-05 :05-07:07-09:09-11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11-13:13-15:15-17:17-19:19-21:21-23编辑本段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的转换 方法一 1 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首先,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甲 乙 丙 丁 戊 已 庚 辛 壬 癸 4 5 6 7 8 9 10 1 2 3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如要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相对应。然后,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余数在地支中找出所对应的地支。这样,公元纪年就换算成了干支纪年。 如:公元1995年,用该年尾数5找出对应的天干为“乙”。然后,用1995除以12得余数为3。用余数3找出相对应的地支为“亥”。那么,公元1995年则为农历乙亥年。 再如:公元1861年,用尾数1查天干为“辛”,用1861除以12得余数为1,再用余数1查找地支为“酉”。那么,公元1861年则为农历辛酉年。 如果某一年的尾数为0或者用该年除以12的余数为0,则取天干中的第10位“庚”和地支中的第12位“申”。如:公元120年,尾数0则取天干中的“庚”;除以12余数为0,则取地支中的第12位“申”。那么,公元120年则为庚申年。 另外,如果公元纪年是单个数字,就用该数字在天干、地支中查找即可。如:公元6年,则在天干、地支中找出6相对应的“丙”和“寅”,那么该年则为丙寅年。公元8年则为戊辰年。公元11年,则取尾数1对应的天干中的“辛”和11对应的地支中的“未”。那么,该年则为辛未年。公元12年则为壬申年。 2 公元前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甲 乙 丙 丁 戊 已 庚 辛 壬 癸 7 6 5 4 3 2 1 10 9 8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9 8 7 6 5 4 3 2 1 12 11 10 具体换算方法同一,如:公元前155年,用尾数5取天干中的“丙”; 155除以12得余数11,对应地支中的“戌”。那么,该年则为丙戌年。 方法二 1.天干的确认 天干按公元纪年末尾数字确认。 公元前 : 0为辛,1为庚,2为己,3为戊,4为丁,5为丙,6为乙,7为甲,8为癸,9为壬。 公元后: 0为庚,1为辛,2为壬,3为癸,4为甲,5为乙,6为丙,7为丁,8为戊,9为己。 2.地支的推算 地支可分为奇数组和偶数组。(公元后奇数公元纪年配偶数组,偶数公元纪年配奇数组。公元前则相反。) 奇数组: 偶数组: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子 寅 辰 午 申 戌 丑 卯 巳 未 酉 亥 计算地支时,用6去除公元纪年去掉末尾数的数字(如:2009年则用6除200)。除以6所得的余数就可得出地支。 但是,由于末尾数字的差异,所得地支也就不同。如此可得出: 公元前: 末位数字是0,1的,余0为第5个,余1为第6个,余2为第1个,余3为第2个,余4为第3个,余5为第4个。 末位数字是2,3的,余0为第4个,余1为第5个,余2为第6个,余3为第1个,余4为第2个,余5为第3个。 末位数字是4,5的,余0为第3个,余1为第4个,余2为第5个,余3为第6个,余4为第1个,余5为第2个。 末位数字是6,7的,余0为第2个,余1为第3个,余2为第4个,余3为第5个,余4为第6个,余5为第1个。 末位数字是8,9的,余0为第1个,余1为第2个,余2为第3个,余3为第4个,余4为第5个,余5为第6个。 公元后: 末位数字是0,1的,余0为第5个,余1为第4个,余2为第3个,余3为第2个,余4为第1个,余5为第6个。 末位数字是2,3的,余0为第6个,余1为第5个,余2为第4个,余3为第3个,余4为第2个,余5为第1个。 末位数字是4,5的,余0为第1个,余1为第6个,余2为第5个,余3为第4个,余4为第3个,余5为第2个。 末位数字是6,7的,余0为第2个,余1为第1个,余2为第6个,余3为第5个,余4为第4个,余5为第3个。 末位数字是8,9的,余0为第3个,余1为第2个,余2为第1个,余3为第6个,余4为第5个,余5为第4个。 口诀:公元后:05-26-41-62-83,意为末位数字0或1的余0为第5个,末位数字2或3的余0为第6个,末位数字4或5的余0为第1个,末位数字6或7的余0为第2个,末位数字8或9的余0为第3个。 公元前:05-24-43-62-81,意思如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