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公明和范蠡谁是财神,范蠡财神像的特征

关公、赵公明、比干、范蠡被世人封为财神,那么他们哪位才是正财神?

中国人喜欢拜财神,财神爷掌管天下财富,是主管世间财源的神明,是寄托了中国人民安居乐业、大吉大利的美好心愿,财神有武财神、文财神,还有偏财神之分。

关公、赵公明是武财神,比干、范蠡是文财神,这么多财神,哪位才是名副其实的正财神了?答案是赵公明!

赵公明

在众多的财神之中,人们普遍供奉的,影响最大的是赵公明,认为他才是真正的财神爷,关于赵公明的传说有很多,相传他是天帝派下来监督小鬼钩人灵魂的将军之一,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存在,只不过当时是一个冥府之神。

赵公明是秦时人,因避秦乱而到终南山精修方术,功成而奉玉帝旨诏,任神霄副帅,面黑色,头戴铁冠,手持钢鞭,骑黑虎,飘长须,授正一玄坛元帅,协调着人间一切事务,诸如讼冤伸抑买卖公平、呼风唤雨、翦瘟除妖等等,因神通广大而被擢升为正一玄坛飞虎金轮执法赵元帅。

《封神演义》为赵公明登上财神之位大造舆论,在姜子牙帮周武王伐纣时,赵公明却糊里糊涂的帮助纣王,在对战中丢了缚龙绳和定海珠两件宝贝,因无力夺回,只能落荒而逃,跑回商营,姜子牙束稻草人作为赵公明的替身,剑刺、焚符、念咒,终于使赵公明气绝身亡,姜子牙在封神时,封赵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统领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路神明,专门负责迎祥纳福、商贾买卖。

明朝以来,江南形成祭拜五路财神的习惯,这五路就是五显,即显聪、显明、显正、显直、显德,也有人说是东西南北中五方,有的地方称赵玄坛、招宝、招财、纳珍、利市为五路财神,后来五路成了一路,神像也由群像变成单一神像,在不少地方将赵玄坛当作五路财神的代表,现在道观里供奉的赵公明,右手举钢鞭,左手托着金元宝,周围还有奇珍异宝装饰!

关公

武财神关羽被尊称为关圣帝君,据说关公掌管兵马站,精通算术,他发明了日清簿,而且关公为人非常重义气、讲信用,所以许多做生意的人家里都会供奉关公。对关公的信仰始于南北朝,到了隋朝时出现了大量的关公神话故事,到了唐朝,关帝庙增加,文人们常提及关公,并开始出现在家中悬挂关公像,随后宋、元、明、清都不断给关公封各种封号,关公的封号不断加多。

关公的信仰涉及到各行各业,南北朝到唐朝是关帝信仰的形成期,宋元是发展期,明朝是盛行期,清朝是鼎盛期,其影响可与孔圣人相比,毫不逊色!在民间,关公是位武财神,是保护商贾之神,国内外崇拜关财神的人越来越多 ,供神的场所除了道观,还有佛教场所、商业场所乃至家中。海外有华侨的地方大多供有关帝,他是义气的象征,更是保护神和财神!

比干

比干是商代帝王文丁的次子,商纣王的叔叔,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商王帝乙,后受托孤,辅佐商纣王,敢于直言劝谏,被商纣王剜心而死,被称为“亘古忠臣”。姜子牙封神时比干被封为文曲星。

关于比干剜心的故事,是因妲己邀众妖变成神仙,在鹿台上饮宴,被比干看出破绽,随后与武成王黄飞虎领兵堵塞妖狐洞穴,放火将洞中众妖烧死,妲己为了报仇,假装有心痛之疾 ,需要玲珑心一片煎汤吃下,此疾即愈,然后推算说比干是七窍玲珑心,纣王就召比干来借心,比干自剜心后没有即死,骑马飞奔了几里路,遇一农妇大叫卖无心菜,比干问:“人若无心如何?”农妇答:“人若无心即死!”比干登时血如泉涌,一命呜呼!

周武王封比干为国神,在古道教吴道子时代就创入道教辅佐玉皇大帝,玉帝认为比干为国尽忠无辜被害,而心已挖出无法贪心,是掌管天下财库之神的最佳之选,乃赐封号天官文财尊神掌管天下财库之神职。

范蠡

范蠡辅佐越王勾践打败吴国后,知道越王勾践不能共富贵,谢绝了封赏,退隐之后,范蠡前往五湖之地,隐姓埋名开始经商,据说范蠡举家迁到定陶这个地方,定陶地处山东,靠近鲁国,是古代中原地区的核心要道,范蠡在此定居后,在这里经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迅速积累起了财富,富可敌国,范蠡的名声被过往商贾向四处传播,人们尊称他为陶朱公!

范蠡发了财就将这些钱财施舍给穷苦百姓,自己又从做小生意开始,没几年又发了,然后又将这些又布施了出去,一生中三聚三散,因为范蠡很懂经商之道,懂得进财之法,被称为商圣,做生意的都崇拜他,供奉他的神像,称他为财神!

文武财神的出现是人们心理发展的必然产物,中国人历来都有个美好愿望,就是升官发财,所以不管是官场、商场,还是普通老百姓,都想得到财神爷的福佑,这就是近二千年来财神信仰经久不衰的真谛!

五路财神都是谁?

民间的偏财神经常是指被称为“五路神”的财神。在《封神演义》中,五路财神指的是赵公元帅、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和利市仙官姚少司。“五路神”又指路头、行神。清人姚富君说:“五路神俗称财神,其实即五祀门行中之神,出门五路皆得财也。”其中的五路是指东西南北中五方,意为出门有五路神保佑可以得好运,发大财。五路财神都是吉祥神,也是民间吉庆年画中常见的形象,他们深受人们的爱戴和崇拜。每年正月初五是五路财神的生日。这天天刚放亮,城乡各位都可听到一阵阵鞭炮声。为了抢先接到财神,商家多是初四晚举行迎神仪式,准备好果品、糕点及猪头等祭祀用品,请财神喝酒。届时,主人手持香烛,分别到东南西北中五方财神堂接财神,五位财神接齐后,挂起财神纸马,点燃香烛,众人顶礼膜拜,拜罢,将财神纸马焚化。

财神有几位分别是谁?

财神分文财神和武财神,武财神是赵公明、关公等;文财神为比干、范蠡等。除此以外,人们信仰的财神还有五圣、柴荣、财公财母、和合二仙、利市仙官、文昌帝君、活财神沈万三等,其中文武财神、五圣的信仰最具广泛性。1、赵公明赵公明亦称“赵公元帅”。道教主要把他作为财神来供奉,但他同时也是道教的护法四帅之一,盖因其曾为张天师守护丹室。后来民间还将其神像贴于门上,作为门神,镇邪祈福。其所司之职中,除了有“除瘟剪疟,保病禳灾”一项,还有“买卖求财,公能使之宜利和合。但有公平之事可以对神祷,无不如意”之功能。2、关公关公亦称“关圣帝君”,简称“关帝”,本为道教的护法四帅之一,后道教主要将他作为财神来供奉。其职能除了“治病除灾,驱邪辟恶,诛罚叛逆,巡察冥司”,还有“司命禄,庇护商贾,招财进宝”,又因其忠义,故被奉之为财神。3、比干  比干财神殿中供奉的比干形象是文官的打扮,头戴宰相纱帽,五绺长须,手捧如意,身着蟒袍,足蹬元宝。这幅打扮跟天官很相似,最大的区别在于天官神态慈祥,笑容满面,而比干面目严肃,脸庞清癯。民间流传,比干怒视纣王,自己将心摘下,扔于地上,走出王宫,来到民间,广散财宝。他虽然没了心,但因吃了姜子牙给他的灵丹妙药,并不曾死去。因为没了心,也就无偏无私,办事公道,所以深受人们称颂和爱戴。当时,在比干手下做生意,买卖公平,童叟无欺,于是人们就将其作为财神供奉了起来。4、范蠡范蠡是越王勾践的大臣,足智多谋,帮助越王打败了吴王,成就了霸业。当庆功会上独少范蠡,原来他隐姓埋名,逃到齐国去了。临行前给另一个功臣文种写了一封信说:“高鸟已散,良弓将藏;狡兔已尽,良犬就烹。夫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鹰视狼步,可与共患难而不可与其处乐,子若不去,将害于子。”文种不信,终成剑下之鬼。范蠡在齐国经营农业和商业,发了大财,但他把金钱看得很淡薄,把钱财都分散给穷朋友和疏远的亲戚。范蠡能发家致富,又能散财,在人们心目中是难得的活财神。5、五通神五通神又称“五圣”或“五郎神”,据《茶香室丛钞》载,唐代已有神仙五通不死之说。宋苏轼曾有诗句“聊为不死五通仙”,宋代“五通”信仰甚为广泛,而且十分复杂。据《夷坚志》载,五通神或形如五六岁小儿,称“安乐神”;或能预卜吉凶,民人尤其商贾多奉为家神,祈之颇多灵验。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财神

五位财神爷的名字分别是什么?

1、文财神:文财神主要有比干和范蠡。比干是殷纣王的叔父,为人忠耿正直,因直言劝谏,被纣王剖膛挖心。民间传说比干怒视纣王,自己将心摘下,扔于地上,走出王宫,来到民间,广散财宝。他因没了心,办事公道,无偏无向,所以深受人们爱戴,被尊为文财神,因其公正无私,又被称为“公正财神”。2、武财神:武财神主要有赵公明和关公。赵公明原是道教的冥神,是五大瘟神之一,但也能驱雷役电,呼风唤雨,除瘟禳灾。关公是万能神明,明清被奉为“武圣人”,有“千古忠义第一人”的美誉,商贾们敬仰关公的忠诚和信义,把他拥为商界的守护神,作为财神来供奉 3、五路神:俗称五路财神,即赵玄坛赵公明、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五神,他们专司金银财宝、迎祥纳福。4、小财神:财神主要有利市仙官、招财童子、刘海、和合财神。这些财神因多以童子形象出现,并经常手托宝盘或手持元宝、如意等旁侍在文武财神跟前。利市仙官是民间流传的一位小财神。5、地方财神:地方财神有金元七总管、沈万三等。金元七总管是明清以来江浙一带供奉的当地财神,,据传是抗倭英雄,百姓希望这些造福地方的英雄,死后仍能发挥“余热”,继续护佑当地人民,为其建庙供奉,每月初二、十六祭拜,称为拜利市。

关公,赵公明,比干,范蠡,到底谁是正财神

赵公元帅赵公明是正宗的财神爷。人们常说崇拜赵公元帅。

中国的财神到底应该是范蠡还是赵公明

财神是系列官职,类似人间的财政部,任职的神明非常多。赵公明是武财神,五路财神之首,范蠡相传是文财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