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五运六气详解,1966年五运六气详解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第七篇之《至真要大论》4-6
【原文】【详解】(8)风化于天,清反胜之,治以酸温,佐以甘苦“风化于天”,即厥阴风木司天之年。“清反胜之,意即厥阴司天之年,这一年本来应该是上半年风气偏胜,气候偏温,但实际上却是燥气偏胜,气候偏凉。“治以酸温,佐以甘苦”,即这一年虽然是阴司天,但由于气候反常,因而在治疗上就不能机械地按风气偏胜论治,而是要按燥气偏胜来进行治疗。这与前述“风司于地,清反胜之,治以酸温,佐以苦甘”的治疗原则完全一致。(9)热化于天,寒反胜之,治以甘热,佐以苦辛“热化于天”,即少阴君火司天之年。“寒反胜之”,意即少阴君火司天之年,这一年本来应该是上半年热气偏胜,气候偏热,但实际上却是寒气偏胜,气候偏冷。“治以甘热,佐以苦辛”,即这一年虽然是少阴司天,但由于气候反常,因而在治疗上就不能机械地按热气偏胜论治,而是要按寒气偏胜来进行治疗(10)湿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苦寒,佐以苦酸“湿化于天”,即太阴湿土天之年。“热反胜之”,意即太阴湿土司天之年,这一年的气候本来应该是上半年湿气偏胜,降雨量偏多,但实际上却是热气偏胜,气候炎热。“治以苦寒,佐以苦酸”,意即这一年虽然是太阴司天,但是由于气候反常,因而在治疗上就不能机械地按湿气偏胜论治,而是要按热气偏胜来进行治疗。需要提出的是,文中指出“治以苦寒”,又指出“佐以苦酸”,以苦“治”之,又以苦“佐”之文义不通。按前述凡热气可天、在泉之年,或热气反胜之年,均治以“咸寒”,而不用苦燥之品。因此窃以为此系错讹,应为“治以咸寒,佐以苦酸”(11)火化于天,寒反胜之,治以甘热,佐以苦辛“火化于天”,即少阳相火司天之年。“寒反胜之”,意即少阳司天之年,这一年的气候本来应该是上半年火气偏胜,气候偏热,但实际上却是寒气偏胜,气候偏寒。“洽以甘热,佐以苦辛”,即这一年虽然是少阳司天,但由于气候反常,因而在治疗上就不能机械地按火气偏胜论治,而是要按寒气偏胜来进行治疗。(12)燥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辛寒,佐以苦甘“燥化于天”,即阳明燥金司天之年。“热反胜之,意即阳明司天之年,这一年的气候本来应该是上半年燥气偏胜,气候偏凉,但实际上却是热气偏胜,气候偏热“治以辛寒,佐以苦甘”,即这一年虽然是阳明司天,但由于气候反常因而在治疗上就不能机械地按照燥气偏胜论治,而要按照热气偏胜来进行治疗。(13)寒化于天,热反胜之,治以咸冷,佐以苦辛“寒化于天”,即太阳寒水司天之年。“热反胜之”,意即太阳司天之年、这一年的气候上半年本来应该是寒气偏胜,气候偏寒,但实际上却是气候偏热。“治以冷佐以苦辛”,即这一年虽然是太阳司天,但由于气候反常,因而在治疗上就不能机械地依照寒气偏胜论治,而是要按照热气偏胜来进行治疗。
张洪增简历
张洪增简历:@张洪增,男,1962年生,山东昌乐人,大学文化,执业医师,退休军医,资深主治医师,毕业于白求恩军医学院, @俄罗斯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针灸学会会员,山东中医药学会会员,山东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会员,潍坊市中医药学会会员,潍坊中医药学会民间中医特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潍坊市健康管理协会顺时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务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烟台市针灸学会第一届特种针法专业委员会常务会员, @中医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张氏顺时针灸第六代传承人,灵枢书院院长,顺时健康大家庭盟主,潍坊仁和职业培训学校校长,昌乐张洪增诊所所长,张氏非遗传习所主任! @创立顺时医学,首用跨经调气针法,流注针灸完善人,流注思想治未病践行人,顺时脉诊先行人,实用黄帝内经倡导者,络脉研究学者,张氏三层放血指导人,顺时健康高级评估师,近代科技与古典中医结合学者 @继承、传承、发扬张氏顺时针灸核心技术的同时,博采多名中医大师之长,兼容并蓄,将张氏祖传技术与中华数千年传统中医经典及现代医疗、科技相结合,创立了独特、高效、安全的“流注,脉针,刺络,灸道,养神,手法为一体的治未病及养生模式”。 @师从穴位埋线发人陆建老师及传统针灸与董氏奇穴完美结合之胡光老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培训中心跨经调气针法主讲老师(2010年—2013年)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社指导老师@建设兵团特邀针灸老师(年) @著作:《三圣经络玉匣》《实用董氏奇穴汇编》《五输穴穴位学》《灵枢素难针法》《流注针灸》《内经董氏奇穴挂图》 @擅长治疗:瘫痪康复(偏瘫、截瘫、面瘫后遗症,小儿脑瘫、其它瘫痪),各种痛症,糖尿病、肿瘤癌痛、抑郁症、不孕不育!
五运六气入门基础知识,求五运六气入门书
提起五运六气入门基础知识,大家都知道,有人问五运六气详解,另外,还有人想问伤寒论谁讲解的最好,从五运六气为基础讲解的,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怎样正确运用五运六气,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求五运六气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是1962年12月3日.公历.10月24日.晚10点左右.我想看看我的命运如何...
出生年月日时: (公历) 1962年 12月 3日 10点 (农历) 壬寅年 十一月 初七 巳时 八字: 壬寅 辛亥 乙亥 辛巳 五行: 水木 金水 木水 金火 纳音: 金箔金 钗钏金 山头火 白腊金 此命五行水旺缺土;日主天干为木,生于春季;必须有火助,但忌土太多。(取名时可根据以上情况进行相应纠偏补缺) 宜从事的行业与方位 宜木者, 喜东方. 可从事木材, 木器, 家具, 装潢, 木成品, 纸业, 种植,养花, 育树苗, 敬神物品, 香料, 植物性素食品等经营和事业. 三命通会 乙日辛巳时生,命中暗金交争,招惹是非,如果通身旺月,且有寄托,化鬼为官,行身旺运,此属贵命。如果月通木气,行金旺运,命主大贵。如果月通金气,行身旺运,也是贵命。 乙丑日辛巳时生,此命先杂后纯,年月干支是丙丁寅午,偏官有了制伏,以高命论。生于巳月或申酉丑月,官煞重重,且大多带疾从煞,也以吉命论。只有自身强健,命主掌管军权,兼有威望。 乙卯日辛巳时生,生于春季,身强煞浅,命主大贵。生于夏季,衣禄平常。生于秋季,官煞健旺;生于冬季,印绶健旺,都以吉命论,但秋季生的人比不上冬季生的人。 乙巳日辛巳时生,克妻,是晚婚之命。生于巳月或酉丑月,木柔弱而金强重,命主带疾。否则就会短命。年月干支是甲己子巳,以偏官格论,行西运,官至御史。生于春季,自身健旺,尤为吉利。 乙未日辛巳时生,生于午月,日干健旺,从事武职,颇有威望。生月亥月或子月,以印绶格论,属吉命。 乙酉日辛巳时生,生于未月,自身受到制伏即属吉命。生于秋天,以偏官格论,命主显贵。生于酉月,行南方运,贫贱,否则身怀残疾。 乙亥日辛巳时生,生于巳月或午月,偏官有了制伏,生于春季,日干健旺,官至御史。生于秋季,官煞重重,命主残疾。 月日时命理 十一月生: 此月生人,前年二月受胎,大雪节后出生。伶俐却性急,近贵却多计较,易招障害。务得人和,作事努力,名位自得。初限难为,中年灾涉色情,晚运大好,享子孙福。诗曰:自觉早年成立家,生平衣禄有荣华,亲戚兄弟全无靠,交接好友胜其他。 初七日生: 此日生人,性格多变易动,事业浮沉末定,半生波澜风霜,卅五后来佳运,事事如意,女命福禄,守身平和,乃健全长寿之命。 巳时生: (上午九点起上午十一点止为蛇时辰) 智能非几,自成业,六亲无缘,离祖成家;快乐待人,女人华难得良缘,饮酒成癖。适业:评论家、刺绣、矿业、加工业、忌水类。凶年:卅一岁、卅六岁。四十七岁、四十九岁、八十九岁寿终。己时头生:时头生人先克母,兄弟难靠六亲疏,早婚下宜害妻子,末限衣禄女益夫。己时中生:时中生人父母全,一生近贵财禄全,兄弟子息多和顺,宜作长者有福人。己时未生:时末生人先克父,作事一为一败,兄弟妻子六亲冷,早年奔波苦劳碌。五运六气谁的讲解最经典,关于五运六气学,中医的朋友们来探讨下_百度知...
提起五运六气谁的讲解最经典,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关于五运六气学,中医的朋友们来探讨下,另外,还有人想问伤寒论谁讲的最好,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哪位老师能帮我解释一下五运六气这张图?太困难了,求解,谢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关于五运六气学,中医的朋友们来探讨下,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第七篇之《至真要大论》8
【原文】 【详解】 (1)病生于本 “本”,指本源,此处指风、热、火、湿、燥、寒六气“病生于本”,意即六气偏胜是人体感受疾病的主要原因。张隐庵注:“病生于本者,生于风寒热湿燥火也。”即属此义。 (2)生于标者 “标”,即标志,此处指三阴三阳。运气学说以三阴三阳代表六气,所以三阴三阳为标。“生”,指发生疾病。“生于标者”,意即在三阴三阳所属的时间中发生的疾病,或由于三阴三阳所代表的某一气候反常致病。例如在每年初之气所属的时间中发病者或由于风气偏胜致病者,病属厥阴。二之气所属的时间中发病者或由于热气偏胜致病者病属少阴等等均是。张隐庵注:“生于标者,生于三阴三阳之气也。”即属此义。 (3)病反其本,得标之病 “反”,即反求。“本”,即六气。“标”,即三阴三阳。“病反其本,得标之病”,意即对于疾病反求其病因,即能知其三阴三阳、病位病性。例如风气偏胜时,人体或受风邪致病。从三阴三阳来说,其病即属厥阴。从脏腑来说即病在肝胆,从病性来说,即病属风热。张介宾注:“病有标本,但反求其所致之本,则见在之标病,可得其阴阳表里之的矣。”即属此义。 (4)治反其本,得标之方 “治”,即治疗。“反其本”,即反求其致病之原,此处是指反求其发病与六气之间的关系。“标”,即三阴三阳及其所代表的脏腑经络。“治反其本,得标之方”,是承上句“病反其本,得标之病”而言。全句意即既然可以根据人体疾病发生与季节气候的关系来确定病位、病性,那就自然也可以根据人体疾病与六气之间的关系来作治疗。张介宾注:“治有本末,但反求其治本之道,则治标之运用,可得七方十剂之妙矣,此无他,亦必求于本之意。”即属此义。“病反其本,得标之病,治反其本,得标之方”这几句话,是中医学在对疾病作诊断治疗中所用某些术语的渊源所在。例如因感风邪致病而在临床上表现为受风邪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时,临床上即可诊断为风病或肝病。同时,对治疗此种疾病的方法赋于疏风、疏肝、熄风、平肝等等名称。由此说明了中医学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命名等,很多都是在运气学说的基础上发展演绎而来。 (5)乘其至也 “乘”,即乘势或乘虚。五行学说以一物偏盛对其所胜之物克制太甚,或一物偏衰,其所不胜之物克制太甚均可曰“乘”。“其”,指偏胜之气。此句是回答原文所问:“六气之胜,何以候之?”,意即观察六气偏胜时,主要是观察此偏胜之气到来以后,对所胜脏器的直接影响。 (6)清气大来,燥之胜也,风木受邪,肝病生焉 “清气”,即凉气。“燥”,即气候干燥。“风”、“木”,指春季气候。“风木受邪”,即春天应温不温,应生不生,气候反常。全句意即春天里如果气候比平常少风、过于清凉干燥,植物必然生长不好,人体也容易发生肝病。从五行概念来说,“清”和“燥”在五行属性上属于金,“风”和“肝,在五行属性上属于木。“清气大来燥之胜也,风木受邪,肝病生焉”,从五行之间的关系来看就是金胜乘木。 (7)热气大来,火之胜也,金燥受邪,肺病生焉 “热气”,即火气。“火之胜也”,即气候十分炎热“金”、“燥”,指秋季气候。“金燥受邪”,即秋天应凉不凉,应燥不燥气候反常。全句意即秋天里如果气候太热,应凉不凉,植物必然因此收成不好,人体也容易因此而发生肺病。从五行概念来说,“热”,属于火,“燥”和“肺”属于金“热气大来,火之胜也,金受邪,肺病生焉”,从五行之间的关系来看就是火胜乘金。 (8)寒气大来,水之胜也,火热受邪,心病生焉 “寒气”,即寒凉之气。“水之胜也”,即气候十分寒冷。“火热”,指夏季气 候。“火热受邪”,即夏天应热不热,气候反常。全句意即夏天里如果气候太冷,应热不热,农作物就必然因此生长不好,人体也容易因此而发生心病。从五行概念来说“寒”属于,“热”和“心”属于火。“寒气大来,水之胜也,火热受邪,心病生焉”,从五行之间的关系来看就是水胜乘火。 (9)湿气大来,土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 “湿气”,即雨湿之气。“土之胜也”,即气候潮湿,雨水增多“寒水”,指冬气候,“寒水受邪”即冬季里应寒不寒,不降雪而降雨,气候反常。全句意即冬天里如果气候不冷应寒不寒,生物应藏不藏,第二年农作物就必然因此生长不好,人体也容易因此发生肾病。从五行概念来说,“湿属于土,“寒”和“肾”属于水“湿气大来,土之胜也,寒水受邪,肾病生焉”,从五行之间的关系来看就是土胜乘水。 (10)风气大来,木之胜也,土湿受邪,脾病生焉 “风气”,即偏胜之风气。“木之胜也”即气候多风,天气温热。“土湿”,指长夏季节。“土湿受邪”,即长夏季节,气候多风,降雨量少,气候干早,应湿不湿,气候反常。全句意即长夏如果降雨量少,气候干旱,应湿不湿,农作物就必然因此生长不好,人体也容易因此发生脾病。从五行概念来说,“风”属于木,“湿”和“脾”属于土。“风气大来,木之胜也,土湿受邪,脾病生焉”,从五行之间的关系来看就是木胜乘土。 (11)所谓感邪而生病也 “感邪”,即感受偏胜之气。“生病”,指五脏生病全句意即五脏疾病可以是感受其所不胜之气而发病。例如肝病可以在燥气偏胜时发生,肺病可以在火气偏胜时发生等等。这是对前文“乘其至也”的进一步说明。 (12)乘年之虚 “年之虚”;即岁运不及之年。“乘年之虚”,意即六气偏胜时,人体本来可以感邪发病,如果再遇上岁运不及之年,则疾病就更加容易发生。例如火气偏胜时,人体容易发生心病、肺病,如果再遇上金运不及之年时,由于火胜乘金的原因,则肺病就会更加容易发生,或者在发生以后会较一般年份加重。 (13)失时之和 “失时之和”,即主客之气失和。例如主气初之气为厥阴风木,客气初之气为阳明燥金,应温反凉,春行秋令,季节与气候相反即属客主之气失和。在客主之气失和时,人体即可感邪而发生疾病,特别是容易发生客邪所胜脏腑的疾病。例如前述春行秋令时,则容易发生肝病等等。张介宾注:“客主不和,四时失序,感而为病,则随所不胜而与脏气相应也,其邪亦甚。”即属此义。 (14)遇月之空 “月”,指天体上的月亮。“空”,即空虚不足此指月缺或无月时中医学认为人体气血与月廓盈虚密切相关。《素问·八正神明论》谓:“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这就是说,中医学认为每月月圆时,人体气血充实。月缺或无月时,人体气血相对虚衰。“遇月之空”,意即每月在月缺或无月这一段时间中如果感受六气偏胜之邪,也就比平常更加容易发生疾病。 (15)重感于邪,则病危矣 “重感于邪”,即在上述“年虚”、“失时、“月空”的基础上再感受外邪,则发病比一般年份要明显加重,预后也比一般年份为差。《灵枢·岁露论》谓:“乘年之虚,遇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故论不知三虚,工反为粗,帝曰:愿闻三实。少师:逢年之盛,遇月之满,得时之和,虽有贼风邪气,不能危之也。”此处明确指出:岁运盛衰,主客和否月廓满空等与人体疾病发生密切相关。“年虚”、“失时”、“月空”谓之“三虚”。在“三虚”的基础上如果再遇上外邪就容易发病。反之,“年盛”、“时和”、“月满”,谓之“三实”。在“三实”的条件下,即使遇上外邪,也不一定发生疾病。于此说明了自然环境与人体正气强弱及发病与否之间的密切相关。 (16)有胜之气,其必来复也 “有胜之气,其必来复”,意即六气偏胜时,必然就会有复气随之而产生。此句意即自然气候变化本身始终存在着一种自稳调节,人体与之相应,本身也存在着一种自稳调节。这是自然界和人体普遍存在着的一种客观规律。 本节首先指出了六气偏胜是 发生疾病的根本原因 。因而笔者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必须从认真研究六气变化的规律上着手。这就是原文中所谓的:“病反其本,得标之病,治反其本,得标之方。”其次,指出了六气偏胜致病,不但影响到本气本藏,而且可以影响到它气它脏,特别是所胜之气之脏。再其次指出了胜气致病时,还必须与岁运盛衰、主客之气、月廓满空密切结合起来。这些都是中医学整体恒动观及人与天地相参的指导思想在临床运用中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