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中的图学思想,周易初学者的先后顺序

《易经》的三大核心思想是什么?

《周易》的这个核心思想也叫中和,易道贵中和,中和的实质性的内涵,可以归结为阴阳协调,刚柔并济,双向互补,动态平衡,是事物生生不已持续发展的内在的生机活力,总体上是从阴阳哲学的基本原理自然引申而来。

照《周易》看来,整个客观世界是由阴阳两大所组成,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是个一体化的大系统,表现为大化流行的动态过程,生生不已,变化日新,其内在的动力机制则是阴与阳的协调并济,相反相成。

扩展资料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易经》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和谐辨证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其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

《易经》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其内容涉及哲学、、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各家共同的经典。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易经

周易可以自学吗

要先入门,可以选一些入门的书籍。推荐些相关书籍,让你少走弯路,成为大师级高手!易学,进门后一定要学会出得了门。正如紫钦天老师在《太极博弈原理》里面 “信息对抗:命越算越薄,知命与宿命” 提到的,其实现在才最真实的,人要克服的是未来信息对现在的影响!很多人能懂一点点了,以为天下无敌,但是如果未来的信息,没有百分百准确,都是误导人的。最怕三分真,七分假。人依然会迷茫,犹豫,错失。另外,易曰:知得也要知丧,当你得到了一些东西的时候,你也会失去一些东西。诚然,人生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绝对的好、坏、善、恶,而在于你的选择。为什么还要特别提醒呢?因在现实中接触不少易友,一学什么易或练什么功,就顾及不到其他方面,给家庭社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影响。古曰:平常心是道!不要把自己标榜成与别人不一样,否则你会一事无成。要明白你只是一个凡人,不要以为自己学易了就有什么了不起。法、侣、财、地(简单讲就是方法、同道、财力、环境)是学好功法,其实也是学好易经的最好指导。千万不要指望学易来发大财,否则你将走上不归路。以此为职业的人,是有宿因的。薄迦梵歌曰:要把成与败、得于失等同看待。患得患失不是学易人应有的心态。好好工作,养家糊口,业余修习,平凡一生这是吾师给本人的开示和指导,希望易友也能从中得到启发!最后以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最为紧要!1、基础书(1)周易原文注解类:如果不读周易原文,而想彻底搞懂周易基本是不可能的,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越牢,对后面的学习帮助越大。建议采用中国易经协会会长、哲学教授刘大钧著的《周易概论》,其他如上海古籍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较大的出版社出版的《周易》都是比较可靠的。南怀瑾老师倡导的儿童经典导读中心出版的原文《易经》,可以帮助大家认识和听懂一些难读的字。(2)周易精华思想融汇类:应该说,目前只有紫钦天老师的《太极博弈原理》一书能做到这点,全书中是没有解释卦象的。但是如果对于一个研究周易几十年的学者来说,一看这书,应该明白其实里面是是蕴含了周易的推演过程,也就是即是你不懂周易,没有看过周易相关的书籍,也能从中培养到周易的思想,对理解现在所有文化(玄学,易学)都会个统一的思路,增强第六感判断力。可以说,这本书的研究意义十分珍贵!建议入门,进阶,和自我升华阶段研读一番。 2、易理及梅花六爻类不懂易理,术数水平要想真正提高,绝不可能。学习易理有助于你搞懂自己学习的目的。 (1)易理类张延生是一个易学实力派人物,张延生的作品(易学入门、易学应用、易象延、易与和谐、心易、气易)是研究易理者的首选,相信可惜能真正看懂的并不多。易理方面建议还是看一些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中华书局出版的古籍影印本,原汁原味。 (2)梅花类梅花的古籍可以看《梅花易数》,现代的可以看大陆的紫钦天老师《太极博弈原理系列》,黄鉴老师的《易魂》,邓海一老师的《俏梅花》系列,的梁湘润、王士文,都推荐阅读。 (3)六爻类六爻的精华在古籍中很多,尤其是七大经典《易隐》、《卜筮正宗》、《增删卜易》、《易林补遗》、《易冒》、《火珠林》、《断易天机》。推荐书目:陈圆《周易预测学入门》、邵伟华《周易预测学》或者《周易预测学讲义》、李洪成《六爻预测技术入门》。 日本人著的《高岛断易》是海外研究六爻和易理必读的一本好书,无论是作者还是译者水平都很高。需要读现代人的书提高水平的可以看李洪成、王虎应、曲炜、李顺祥、吕文艺等人的,都属于畅销品种。 3、四柱类就是八字,以现代人为主,可以看陈圆《四柱预测学入门》、李洪成《四柱预测技术入门》,李居明的《四柱算命术》是四柱类无错字的好版本,目前只有繁体版的,习惯认简体字的人读得可能有点费劲,李居明书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培养兴趣。 中级最好的就是朱祖夏《命理应用精解》上下册,这个是千百人所公认的,超级热销,但是纸张不怎么好。高级的象邵伟中的《四柱高级班理论》、李后启《命理精析》、曲炜的《二十一论》等。新派的可以看李涵辰的著作(新派不建议看)。 古籍有《渊海子平》、《三命通会》、《穷通宝鉴》、《命理探原》,比较接近现代理论的书是《子平真诠》和《滴天髓》。 其他的畅销作者有:李洪成、李顺祥、曲炜、李顺祥、吕文艺等等,可以提高水平。港台名家的书建议多读,如梁湘润、宋英成、光莲、吴怀云等。 4、风水类在风水之前要说一句,因为风水相对比较复杂,没有基础或者不想钻研的人请看李居明与苏民峰的书,要是连九宫飞星、七星打劫、开城门这些基本概念都不懂会很麻烦的。李居明的《学风水的第一本书》,可以先看看,但是看这个之前又要懂点卦,不然八宅法这种基本的东西都用不了。典籍看等著的《地理全书》就可以了:《地理全书》几乎囊括了明代以前所有的风水典籍,比较全面。缺点就是字体小,印刷质量稍欠。还有一本《地理天机会元》也是集成了很多经典的古籍。 另外建议看几本书:《阳宅实用风水讲义》。朱祖夏先生著,目前最好的一本玄空风水阳宅书籍。《玄空飞星风水》林国雄的书,浅显易懂,还介绍了配合楼层断风水的方法。《古易玄空学新探》胡京国先生著,风水入门的好书。胡京国还有一本《玄空精断》是进阶书。《沈氏玄空学》风水入门必读,除了北斗七星打劫说法不清楚外,其它皆应仔细读。《玄空地理丛谭》钟义明先生著。一套解说玄空风水知识及释评众家玄空派长处的好书,并有玄空诀窍解说、堪验实例。非常值得一看及收藏。 另外峦头方面,钟义明先生的《地理峦头实务》是峦头方面的好书,介绍详细,图文并茂。《三元九运-玄空地理考验注解》也是钟义明先生所写,专门解说分析三元九运的一套好书。 过路阴阳就看冯化成《过路阴阳》。金锁玉关就看钟义明的《金锁玉关》。八宅法看《八宅明镜》其他的畅销作者。 大家可以选的有:朱祖夏、钟义明、王亭之、吕文艺等等,学习风水要注意派别。 5、手面相类手面相想看得比较有意思就看李居明的《学睇相》。提高水平要多看陈鼎龙、萧湘居士、盛书笙的书;除了现代的人之外,古籍是一个提高水平的重要方面,尤其象麻衣神相、柳庄相法、水镜相法、三世相法等等,推荐一本《图解相学秘籍全编》上下册,荟萃各种相书古籍。有许多相学精品流落在民间,民间收藏的相学许多有很实用的价值,可以帮助你多一个角度思考问题。 6、奇门遁甲最好就是张志春、王凤麟和么学声,入门就是张志春《神奇之门》和后继系列,最好看他的全套。他的徒弟杜新会的书也一定要看;王凤麟每年都要有好几期培训班,资料比较多而复杂,他有几本经典可以看,其中有合订本,也是非常超值,注意观察。 7、六壬类《袖里乾坤》,以及其他很多六壬金口诀方面的书; 8、太乙神数《太乙通解》《太乙神数》; 9、铁板神数多看马川的; 10、紫微斗数这个入门书太多了。(1)三合派王亭之《紫数斗数初级讲义》,还有其他人的《紫微斗数一学就通》等,再往高级就是看慧心斋主、紫云、潘子渔系列的,一般公认紫云代表最高水平。陈雪涛的书比较受欢迎,例如《紫微明镜》《紫微启示录》等;而陈世兴特别善于写婚姻,他的作品几乎全是谈婚姻的。(2)飞星派徐增生的书籍不错,还有经典的方外人的《河洛紫微斗数》,《九千飞星》。 11、姓名学一般有五格取名法,但是按笔划数的话就和易经术数无关了,所以一般会结合八字取名的比较多。畅销品种有李居明《姓名改运学》,进阶的有马瑞成的全系列、易隐燕、张泊作品; 11、解灾改运与符咒一般性的了解,而且也是相当有趣味性的就是《移神换将》,此为荟萃与经典,其他如《犁头巫家》和《四两拨千斤》也是相当的畅销。至于符咒那就更加的神奇,但是符咒只看书是没有用的,一定要有师傅来传。最近出了不少关于符咒的光盘和教程,例如玄光居士和陈龙羽都是初中高都可以看着玩玩,网络也是公开媒体,我也不好说太多,建议大家本着娱乐的精神去看待。

《易经》中的太极图象征着什么?

就《太极图》本身来看,阴阳两仪记录着地球由于自转和公转而产生的昼夜之象和四时之序。此外,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和自转的轨道平面之间的交角(黄赤交角)为23°26′21〃,而从《太极图》上看,阴阳两仪的S形螺旋体夹角,也正巧在23°左右。所以,李晶伟先生在《太极与八卦》一书中认为:“太极的具体模式就是地球。” 《太极图》古说 太极图,又称《先天图》或《天地自然之图》,是中国上古文化中最神秘的一张图,也是众说纷纭,争论最激烈的一张图。 虽然《周易·系辞传》中已明确提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但汉代以后所传的《周易》、都不曾附有《太极图》,直到宋朝道士陈抟所传出《太极图》,并有“先天”、“后天”之分。后来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根据陈抟所传的《太极图》写了一篇《太极图说》,发挥了《周易》的观点,提出“无极而太极”的哲学思想。到了朱熹撰写《周易本义》,才正式将《太极图》附在《周易》前面。但也正为如此,朱熹受到了一些易学正统派的严厉的批评,指责他离经叛道。其实,朱熹是聪明的,他已经看出,离开了《太极图》,《周易》只是一部普普通通的占筮书册,根本够不上列群经之首。这其间,真正对《太极图》有精辟研究的首推理学家邵雍。据邵雍说,先天《太极图》为伏羲所画,后天《太极图》为周文王所作。并指出“伏羲之易,初无文字只有一图以寓其象数。而天地万物之理,阴阳始终之变具焉。”朱熹则认为《太极图》源自汉朝炼丹士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后来的易学大家胡渭也说:“太极图取《参同契》之月体纳甲。二用三五,与九宫八卦混而一之者也”由此看来,《太极图》的一个间接来源是道教,似乎是没有太多疑问的。但是,它的源头在哪里呢?它是否真象《周易》和道教所说的那样,是伏羲所作的呢? 《太极图》今说 美国人类学家张光直先生认为,中国古代文明是萨满式(shamanistic)的文明。他在详细考察了中国上古文化后指出:“经过巫术进行天地人神的沟通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特征。”而《太极图》显然具有浓厚的巫现文化特征。但是,能否进一步假设,《太极图》是中国上古巫现文化的总纲、源头?因为《太极图》所显示的阴阳、消长、动变、灵性信息等等特征,无一不是构成中国上古巫现文化的基本原理。而且《周易·系辞传》中反复申说“研几”、“见几”、“知几”、“知微”、“察来”,以通天人之际,尽宇宙之妙为总纲,似乎表现出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萨满式”文化的特征。 现在,我们将《太极图》和巫现文化联系了起来,巫现文化在对待人和自然方面,有它自己独特的手段,那就是巫术。我们知道,大多数巫术是直接和特异功能连在一起的。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虽然行之有效,甚至有巨大的神通力量,却无法纳入当代自然科学体系。这点和我们目前所掌握的飞碟现象基本一致。法国的文化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也注意到巫术问题。他在《野性的思维》一书中说:“如果我们想把巫术归结为技术和科学演进中的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的话,我们就会失去理解巫术思想的一切可能”。他认为,我们应当把巫术和科学”比作获取知识的两种平行的方式”。

有人说读《易经》要高文化的人才能够入门,你承认吗?

《易经》是一本具有非常深刻哲学含义的一本经典, 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作。这本书阐述了天地之间各种气象变化,并且在哲学层面上具有相当高的研究价值。里面所描述的自然法则和辩证思想可以算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智慧结晶。所以想要能够读懂《易经》,就必须要能够有非常高的文化水平,不然可能连其中的文字都不能够读懂。因为《易经》采用的是古文,所以在现代来看,如果对于古文不熟悉的话,那么是很难读明白其中的内容,更不要说是研究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易经》这一本书不仅仅是普通的古文书,里面的古文相对于我们往常学习的古文更为晦涩难懂,所以如果我们连普通的古文都不能够读懂的话,是很难读懂《易经》的。所以《易经》入门的第一个点就是能够熟读古文。其次就是《易经》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是非常深刻的。《易经》是我国人民的智慧结晶,将古代自然科学还有社会科学都深刻的在书中有所阐述,具有非常高的哲理性。这哲学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其实是一门相当高深的学科,对于哲学的研究我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所以哲学里面所囊括的概念是非常复杂的,如果对于哲学不能够有较好的把握,那么《易经》里面的哲学思想就很难去读懂读透。如果不能够将这本书的哲理搞明白,那么就没有继续读这本书的意义了。这也是《易经》入门的第二个点。所以《易经》这本书,想要入门的话,确实是需要比较高的文化水平,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其中的句子搞明白,并且归纳出其中的哲学原理,从而学到这本书的精华。

周易的哲学思想是什么?急。。

趋吉避凶,保障人类的生生不息。

《易经》的取象思维

取象思维是《易经》的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维,古文字,丝线绑住鸟的形状,思是心上有田,心上的田有多大,鸟飞得有多宽多大,田必要心大,心大田才大,那取象中象有二层含义,一是我们平时看到的图像,照片,或是连惯图像组成的动作,或是一件事,或是一段故事、或是自己的认知,如《周易》中卦象,太极图;八大经卦,乾卦、兑、离、震、巽、坎、艮、坤,分别象征自然界的天、泽、火、雷、风、水、山、地,如程愿说:”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所以顺性命之理,尽変化之道,散之在理,则有万殊,统之在道,则无二致”。《周易》中‘象’有著丰富的哲学思想与天地人大道,古人正是通过‘取’的方式而得,取,古文字,用手抓住左耳,古代以左为大为重,耳,稍逊即逝的念头,想法,只有抓住无声的呼唤,外在的内在的无声呼唤,方可抓住无形无声中的天地人大道,老子有言,执大象,天下往,往而无害,安平泰,这里的象即是道,所以取象思维是在’象’中捕捉天理大道。 二千七百年前,释迦牟尼与众圣讲法,忽然沉寂下来,捻起一枝花,对着众弟子微笑。众圣不解其意,面面相觑,惟迦叶尊者有感于心,点头回应,与佛祖相视一笑 随后扔在一旁......(释迦牟尼说的很深奥:“吾有正法眼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大体的意思是说,最好的佛门正道就是这个,不需要什么语言文字来说来讲就直接可以悟道,佛即空!看到象不一定是像、最终看到的是大象,道也。 如阳明先生龙场悟道,公元1508年,先生被贬今贵州龙场驿,此地深山中人烟荒无,蛇虫毕聚,蛮横夷人之地,语言不通,自寻无名山洞,现改阳明洞,也称玩易窝,在洞中回顾自己所学《周易》,先生自计得失荣辱俱忘,唯生死,一念尚存,乃凿石以俟命,随从皆病,先生亲析薪取水煮粥饲之,作歌赋、调越曲、讲诙笔,以相解慰,忽一夜惊跃起,从者皆惊,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吾性自足,无我自足!取象思维是通过现象自己认知发现背后的大道!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