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四卦对应方位图,六十四卦图文

易经六十四卦方位图 易经六十四卦的内容和历史由来?

现在生活中很多的朋友们对于算卦都是比较重视的,当然,很多的卦象都是有着一定依据的,易经六十四卦是我国算卦的起始,相信许多喜爱历史的朋友们,对于易经六十四卦也是很重视的,但是有些朋友们对于易经六十四卦方位图不是很了解的,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易经六十四卦方位图想要更好的了解易经六十四卦方位图,那么必须要知道一些六十四卦的相关知识,大家要知道《易经》六十四卦分上经三十卦和下经三十四卦,六爻是从最底向上数的,最底下称为“初”,接着是“二、三、四、五”,最顶称为“上”。另外,最顶两爻代表“天”、中间两爻代表“人”、最底两爻代表“地”,也就是所谓的天地人三位一体。易经六十四卦图的形成本身就包含着无数代古人的全部生活经验及其探究一切未知领域的智慧,古人知晓命运的过程,就是由不知规律,到认识规律,再到掌握、实践规律,最终达到与天道规律合一过程。六十四卦具体内容1、干为天2、坤为地3、水雷屯4、山水蒙5、水天需6、天水讼7、地水师8、水地比9、风天小畜10、天泽履11、地天泰12、天地否13、天火同人14、火天大有15、地山谦16、雷地豫17、泽雷随18、山风蛊19、地泽临20、风地观21、火雷噬嗑22、山火贲23、山地剥24、地雷复25、天雷无妄26、山天大畜27、山雷颐28、泽风大过29、坎为水30、离为火31、泽山咸32、雷风恒33、天山遁34、雷天大壮。35、火地晋36、地火明夷37、风火家人38、火泽睽39、水山蹇40、雷水解41、山泽损42、风雷益43、泽天夬44、天风姤45、泽地萃46、地风升47、泽水困48、水风井49、泽火革50、火风鼎51、震为雷52、艮为山53、风山渐54、雷泽归妹55、雷火丰56、火山旅57、巽为风58、兑为泽59、水泽节61、风泽中孚62、雷山小过63、水火既济64、火水未济。易经六十四卦的历史易经及易经六十四卦图是一部伟大的巨著,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就连《论语》中也多处引用《周易》的词语。周易》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简称《易》、又称《易经》,包括经和传两部分。 占筮及《周易》一书起源于甲骨卜的实践,或许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系的卦辞。后来在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继承了孔子对周易的发现,着了《易传》。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李斯将其列为医术而幸免于难。相信我们大家现在对于易经六十四卦方位图也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出来,易经六十四卦方位图是比较复杂的,所以说我们一般人如果想要是更加深入的了解,那么必须要熟悉易经六十四卦的历史及内容,并且还需要长时间的钻研。测一测你的2023兔年运势和未来十年大运是好是坏?不知道如何挑选一个好日子?TA是你这一生对的人吗?2023年你会发大财吗?全方位解读你的事业天赋,扭转困局!点击在线咨询:adxqd/xz/

八卦方位图解

易经八卦方位图 这个是后天八卦方位图。 只能插一张图片,去百度一下就能找到先天八卦图了。 一般算人事用后天八卦,参悟天定什么的就用先天八卦了。 风水学上,八卦图的各个方位是怎么确定的? 上南下北,左东右西,自己对着后天八卦图看就清楚。 八卦的八个方位各代表哪个方向? 古代按八卦各卦性质而配以方位,所配方位顺序,分伏羲方位和文王方位两说。前者称先天学,所列方位称先天图;后者称后天学,所列方位称后天图◇世以八卦定方位多用后天图。即乾,西北;坎,北方;艮,东北;震,东方;巽,东南;离,南方;坤,西南;兑,西方。参阅宋朱熹《周易本义・图目》、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八卦方位》。 八卦位置怎么排列的? 八卦:八卦图共分先天八卦及后天八卦两种。 八卦图共分两种,一种名为先天八卦,又名伏羲八卦,相传为伏羲氏的创作,据说此八卦乃太极图的演化。另一种则是后天八卦,双名文王八卦,相传是周文五的创作。 八卦为乾、坤、震、巽、离、坎、艮、兑。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排列、象徵方位及所象徵的数,都有所不同。 先天八卦的所主是:1乾居南方,数目为一,与坤相对。2坤居北方,数目为八,与乾相对。3震居户北,数目为四,与巽相对。4巽居西南,数目为五,与震相对。5离居东方,数目为三,与坎相对。6坎居西方,数目为六,与离相对。7艮居西北,数目为七,与兑相对。8兑居东南,数目为二,与艮相对。 以上各相对的数字合,便为九,乾与坤合为九,震与巽合为九,离与坎合为九,艮与兑相合亦为九。 后天八卦与先天八卦所主的有异: 1离居南方,五行为火,数目为九,与坎相对。2坎居北方,五行为水,数目为一,与离相对。3震居东方,五行为木,数目为三,与兑相对。4兑居西方,五行为金,数目为七,与震相对。5乾居西北,五行为金,数目为六,与巽相对。6巽居东南,五行为木,数目为四,与乾相对。7坤居西南,五行为土,数目为二,与艮相对。8艮居东北,五行为土,数目为八,与坤相对。 八宅风水学所取的卦为后天八卦,此八卦中的每一卦皆主一位六亲:乾主父亲,坤主母亲,震主长男,巽主长女,坎主中男,离主中女,艮主少男,兑主少女。当家宅内某一方位不吉时,我们可根据该方位的卦,推断其不吉对谁的影响最大,同样道理,哪一方最吉,亦可据此方位的卦推断谁获益最大。 八卦图各个符号表示什么方向 八卦方位要按先天、后 天来区分 。先天卦位: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巽西南、艮西北、兑东南。后天卦位:离南、坎北、震东、兑西、艮东北、坤西南、乾西北、巽东南。我这打不出八卦的符号,你应当知道的吧?如不知,请参考相关的内容。 天干地支与先天八卦方位配图 先天八卦(伏羲八卦)传说为伏羲所创没有图形后由宋朝邵雍根据《说卦》而配置成图天干是由京房的纳甲法来配置的地支也没有是按在天垂象在地成形来述说的即乾金为天坎水为水艮土为山离火为火坤土为地兑金为泽巽木为风震木为雷乾震坎艮为阳卦坤巽离兑为阴卦就这样 八卦图的八个方位 八卦: 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 乾:八卦的首卦,天、阳物也,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 坤:八卦之一,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 坎:八卦之一,代表水,习坎,重险也。 离:八卦之一,象征火,离,为火,为日 震:八卦之一,雷之象,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 艮:八卦之一,代表山,方位名。东北方。艮为小石 巽:八卦之一,代表风,巽为木,为风。东南方。 兑: 八卦之一,又六十四卦之一。象征沼泽 西方。古人认为兑为西方之卦,故亦用以称西方。为羊。 口诀: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六十四卦卦诀: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蹇解损益ポ停升困井革鼎震继。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伏羲八卦在天上的方位

具体的对应星辰方位我没听说过。不过其他的一些东西给楼主看看。 有人说,是伏羲画八卦的依据,这有些本末倒置;应该说,此图是对伏羲八卦方位的解释,其说源于《易传·说卦传》: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则顺,知来则逆,是故《易》逆数也。 邵雍在《观物外篇》解释说:“天地定位一节,明伏羲八卦也。八卦相错也明交相错,而成六十四卦也。数往则顺,若顺天而行,是左旋也,皆已生之卦也。知来则逆,若逆天而行,是右行也,皆来生之卦也,故曰知来也。夫易之数,由逆而成矣。此一节直解图意,若逆知四时之谓也。” 这些说的都是什么意思呢? “天地定位”,是先定天地的位置。乾上坤下,乾南坤北,“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山泽通气”,山为艮,泽是兑,艮、兑相对,山高泽低,山雾缭绕,泽气上蒸,往来相通。 “雷风相薄”,震为雷,巽为风,雷借风威,风传雷声,互增其势。 “水火不相射”,坎为水,离为火,水火本不相容,但它们各居一方,在对立的同时也有统一的一面,不加害于对方。 这就把八卦的位置都标识出来了: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震东北,巽西南,艮西北。 易界普遍认为,先天八卦体现了宇宙万物阴阳矛盾的对立统一,推摩交易规律,显示事物发展螺旋变化周期。乾一、兑二、离三、震四,皆为阳卦,自震四至乾一,表示阳气上升过程,仿天道左行,故说是顺行。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为阴卦,自巽五至坤八为逆行,表示阴气上升过程,仿地道右行,即逆天而行。从整个图来看,从坎北顺时针旋,恰是冬—春—夏—秋四季顺时针的有序变化,“数往则顺”。“数(shǔ)”是计算、测算之义,即予测末来的事则顺时针行。“知来则逆”,要推算过来的事则逆时针行。“《易》逆数”,“逆数”是由逆来而往前数,以过去推算末来。 其实,《先天八卦方位图》就是一个日月运行和四季变化的图。 《离》 在东,犹日东升,中一阴象征地,日在地上和地下各一半。至《兑》 阳光全部升上地面,只有一阴在上。至《乾》 三爻皆阳,犹日在中天。至《巽》 一阴始于下,阳光西斜。至《坎》 一阳在中,阴居上下,犹日落于西边,一半地上,一半地下。至《艮》 日已全落于地下。至《坤》 三爻皆阴,已是子夜。这一天的日象都标识出来了,周而复始,又开始了新的一天。 此图也是一个月亮运行规律图。《离》为上弦月,至《乾》为满月,至《坎》为下弦月,至《坤》为虚月。 这又是一个一年四季的规律图。如若将每个卦分成三节,八卦可为二十四节,均匀地分布着二十四节气。《离》为春分,《乾》为立夏,《坎》为秋分,《坤》为冬至。 此图是《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即方圆图的依据,详见后篇的解释。

易经八卦方位图

八卦 亦称“经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用“一”和“--”符号,每卦由三爻组成;以“一”为阳,以“--”为阴。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注:因条件限制,不能完成名称符号)《易经》六十四卦皆由八卦两两相重组成。八卦起源于原始宗教的占卜。《易传》作者认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每封又象征多种事物,并认为“乾”、“坤”两卦在“八卦”中占特别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最初根源。

易经八卦方位图

八卦 亦称“经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用“一”和“--”符号,每卦由三爻组成;以“一”为阳,以“--”为阴。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卦。(注:因条件限制,不能完成名称符号)《易经》六十四卦皆由八卦两两相重组成。八卦起源于原始宗教的占卜。《易传》作者认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每封又象征多种事物,并认为“乾”、“坤”两卦在“八卦”中占特别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最初根源。

八卦六十四位是哪些方位

通行本《周易》分《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易经》与他经不同之处,即是先有卦象,而后系以卦、爻辞。清胡渭在《易图明辨题辞》中说:“古者,有书必有图,图以佐书之不能尽也。凡天文、地理、鸟兽、草木、宫室、车旗、服饰、器用、世系位诸之类,非图则无以示隐赜之形,明古今之制。故《诗》、《书》、《礼》、《乐》、《春秋》皆不可以无图,唯《易》则无所用图,六十四卦二体六爻之画,即其图矣。”针对《易经》而言,的确,历来人们就把六十四卦的爻画本身视为“易图”,而不就卦、爻辞的文字意义画出什么“图”。这《易经》的六十四卦爻画图象,就是《易经》本图。现在,我们看到的大量“易图”,几乎全是针对《易传》有关文字而画出的图。虽然六十四卦图象是“易图”,但是却是属于《易经》的图。《易传》本身全是文字,人们陆续作了一些“图”,目的也是为了 “佐书之不能尽”。“看图识字”,图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既然其他五经的文字需要“图”,则《易传》的文字也需要用图。所以,片面强调《周易》“无所用图”,是胡渭出于他那个时代的需要而发的议论。事实上,胡渭之后,人们还在用图,甚至还在不断地画出新的“易图”。《易经》有六十四卦图,的确可以“无所用图”,《易传》全是文字,需要“用图”佐其不能尽。宋人郑樵在《通志》中说:“《易》虽一书,而有十六种学。有传学,有注学,有章句学,有图学,有数学,有谶纬学。安得总言易类乎?”又说:“图,经也;书,纬也,一经一纬,相错而成文。图,植物也;书,动物也,一动一植,相须而成变化。见书不见图,闻其声不见其形;见图不见书,见其人不闻其语。图,至约也;书,至博也,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故人亦易为学,学亦易为功。”正因为如此,人们就《易传》文字作了一些“易图”,也是情理中事。至于所作之图的“水平”,自然是有高亦有低。关键则在于“学者”如何“为学有要”,有选择地索象。《易经》之有图,当在有文字之前,卦、爻辞是系于六十四卦图象之后的。《易传》之有图,也很古老。绝不是如同清代四库馆臣所说,是“至宋而象数中复歧出图书一派”。事实上,只不过是宋代人所作“易图”较多,并且能大量保留下来而已。有关《易传》之图,当然是先有文字而后出图。至于有的古人认为《易传》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是圣人则了什么“黄河”所出之图与“洛水”所出之书而画卦,那只是他个人的理解而已。我们“为学有要”,就是要通过对“易图”的研究和分析,弄明白古人的图和图说,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没用的。第一图:易经本图我们把《易经》中的文字去掉,就会得到六十四卦的“易经本图”。又六十四卦“二二相偶,非覆即变”,则上经可画出十八个卦象,下经亦可画出十八个卦象。这样一来,就会得到上面所列的图。该图六十四卦的次序是: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咸、恒、遯、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中孚、小过、既济、未济。因为《易传》中的《序卦》是就《易经》六十四卦的这一次序而系的文字,所以后人就称此图为“序卦图”。从正本清源的角度来说,去掉《易经》中的文字,只留下六十四卦图象,这样的图是最早的“易图”,是早于通行本《易传》文字的图。《序卦》的文字是后出的,虽然其叙述卦义依照了通行本《易经》六十四卦的次序,但是“图”却是《易经》中早已存在之图,并非是依照《序卦》文字所出之图。所以,称之为“序卦图”是有商量的。第二图:《易传》本图《易传》有十篇文字,通常称作“十翼”。“十翼”之名,当附为《易经》羽翼之义。“传”学为注解“经”学而作。传说“十翼”出于孔子,所以其地位很高,就一直与《易经》合为一体,而称作《周易》流传下来。《易传》全是文字,我们所谓的“易传本图”,其定义是:《易传》中的有关文字是据有关之图而写出。也就是说,先有了有关的图,而后方有有关的文字。这样的图,我们目前只能找到一幅。这就是《说卦》中一段文字所表达的“易图”。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洁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言:说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我们从《说卦》这一段文字的描述可知,八卦是有方位属性的,而且是在《说卦》成文之前就有这样的方位布局。有卦画图象的方位布局,就是一幅图。其次序是震(东方)、巽(东南方)、离(南方)、坤(西南方)、兑(西方)、乾(西北方)、坎(北方)、艮(东北方)。《管子·四时》曰:“东方曰星,其时曰春;南方曰日,其时曰夏;西方曰辰,其时曰秋;北方曰月,其时曰冬。”《说卦》所言八卦方位,震居东方,为春季,所以“万物出乎震”;离居南方,为夏季,所以“万物皆相见”;兑居西方,为秋季,所以“万物之所说”;坎居北方,为冬季,所以“万物之所归”。《帛书·要》曰:孔子繇《易》,至于《损》《益》一卦,未尝不废书而叹,戒门弟子曰:二子!夫损益之道,不可不审察也,吉凶之□也。《益》之为卦也,春以授夏之时也,万物之所出也,长日之所至也,产之室也,故曰《益》。《损》者,秋以授冬之时也,万物之所老衰也,长夕之所至也,故曰产。从孔子这段话中可知,他是就一幅八卦方位图说话。《益》下震上巽,自初爻上行到上爻,是自震顺时针右旋,自春季流行到夏季,故有“春以授夏之时”与“长日之所至”之说;《损》下兑上艮,自初爻上行到上爻,是自兑顺时针左旋,自秋季流行到冬季,故有“秋以授冬之时”与“成夕之所至”之说。显然,孔子这里就《说卦》所言八卦方位图说话,就说明这样的八卦方位图是早就存在着的。宋人依据《说卦》有关文字,画出了这样的八卦方位图,并命名为《帝出震图》,只不过是把原图复原而已。在诸子百家的著作中,有不少的人提到了这样的八卦方位。如《周髀算经》:“冬至从坎,阳在子,日出巽而入坤,见日光少,故曰寒;夏至从离,阴在午,日出艮而入乾,见日光多,故曰暑。”他如《黄帝内经》、《神异经》、《十洲记》、《淮南子》、《易乾凿度》、《易通卦验》、《春秋考异邮》等等,都有关于这样的八卦方位的描述。今见唐代的铜镜实物(藏陕西省博物馆),其背面就有这样的八卦方位图案,而《重修宣和博古图》载隋十六符铁鉴和唐十二辰铁鉴等,其背面也有这样的八卦方位图案(见下图)。《道藏·洞真黄书》(自说出东汉安帝元年,公元142年)所载二幅《八卦九宫图》,其八卦也是这样的方位布局(见下图)。自宋代邵雍说“乾坤纵而六子横”(见《观物外篇》)之后,人们作出了“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艮西北,震东北,巽西南”的八卦方位图,并有人称之为“先天八卦方位图”,于是《说卦》所言的这幅八卦方位图,就被有的人称之为“后天八卦方位图”。从图出世的时间上说,却是“先天八卦不先,后天天八卦不后”。至于邵雍称这样“震兑横而六卦纵”的图为“文王八卦”,则是因为他把“乾坤纵而六子横”图称之为“伏羲八卦”。在邵雍之前,并没有什么“文王八卦”的称谓。我们以上所列“易经本图”与“易传本图”二图,完全是从《周易》开卷之后得出的易图。虽然一是明显的,一是隐含的,但却都是《周易》原本应该有的图。有人说,《说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一段文字,也是说的一幅“八卦方位图”。这其实是宋代邵雍的意见。他说:“天地定位一节,明伏羲八卦也。”(见《观物外篇》),于是就有了“乾坤纵而六子横”的八卦方位图。然而,他又说:“乾坤定上下之位,离坎列左右之门。”如此,“乾坤纵而六子横”的八卦图就不能说是一幅二维平面图,而应该是三维立体图。“乾坤定上下之位”,即是乾上坤下的“天地定位”,而不是“乾南坤北”的“天地定位”。“乾坤纵”是说上下的方位,“六子横”是说平面的方位。正确理解邵雍这一段话,原来平面上只是有六卦(震对巽为一横,坎对离为一横,艮对兑为一横,是为“六子横”)。朱熹《周易本义》卷首所列《伏羲八卦方位》图说“邵子曰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兑东南巽西南艮西北”,并不是邵雍的原话,是朱熹间接引用他自己所理解的邵雍“本意”。我们今天不能把这一引用断句作:“邵子曰:‘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兑东南、巽西南、艮西北。’”(关于朱熹对三大易图的改造问题,我们在以后的讲座中会涉及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