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的月老庙,台儿庄月老庙求姻缘
灯火斑斓里的台儿庄古城的散文
这些年,说起来我也游历过一些地方,但当提到台儿庄,我脑海里闪现的只是那个沾满硝烟的名字,却从没把它和古城古镇联系起来过。后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这里正是因了曾经的一段战火,因了曾经的一段古运河,因了曾经的一段不能忘怀的历史,当地人们才在旧的废墟上把城再次修缮筑建起来,并与华沙并肩成为世界上仅有的两座因“二战”毁坏而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重建的城市。 清明节的前一天,我像个忧郁而怀满春愁的诗人走进古城东门,时候已是傍晚,加上阴沉了一整天的天色,高大恢弘的门楼,特别显眼的突兀在昏暗的天幕下,等没走多远到魁星牌楼,前边后边的灯一下都亮了,这一片,那一片,高高低低,闪闪烁烁,霎时城就像穿上一件镶满宝石的外衣,亮晶晶的凭添了许多富丽堂皇,再抬头看,一切都淹没在灯火斑斓里。 东门里向南北走分别是两道游城的主要大街,但只要有建筑的地方都会现一些小路折进去,因为这些建筑几乎是连在一起的,所以里面的小路也一条接着一条,或蜿蜒,或曲折,或迂回,人踏进去,仿佛是进了八卦阵一般,走着走着辨不清了方向。其实让人迷失方向感的还有这些亭台楼阁,你不用留意,只需一直走,就会觉察到街两旁的建筑风格不断变化,尽管都是尖脊,突然就有平檐换成了飞檐,虽然都是高耸,迥地出现马头墙与尖拱门相对;青砖黛瓦的灵巧,雕梁画栋的精美,斗拱影壁的庄重,飞券立柱的雄伟……在这里从小径香园到华丽都市,从传统廊榭到哥特式殿堂你都能看得到。据说这些是通过调查古建筑、古街巷、古民居遗存,融汇了徽派、江浙、北方、山陕、闽粤桂以及欧式等八大类建筑特点而建造的,所以你的眼里,恁多的楼呀阁呀,看似各自独立却又浑然一体,没有半点不舒服的感觉,再加之到处都是金碧辉煌的脊顶,成串儿垂挂在檐下灯笼,身处明暗交织的彩色街道,宛若行在天上的街市一般,心里满是说不出的惊奇和惬意。 若再说惊奇,一处是城里有很多的宗教建筑,菩提寺、天后宫、文昌阁、玉皇庙、关帝庙、月老庙、泰山行宫等几十座庙宇,包含了儒释道三家的各路神仙,其中在流光溢彩里,妈祖殿的别致与精美,泰山行宫的人流和香火,月老庙前的'许愿墙及连心锁,都那样令人心动,令人心念。除此,清真寺、基督教堂、天主堂也遥遥相对,其建筑更是各具特色,庄严肃穆矗立熠熠的灯光里,透出一股异域情调。可以想象,这座曾经被乾隆帝赐为“天下第一庄”的古城,清朝初年已达六万多人,作为重要商品集散地的“水旱码头”,当年是怎样的一种繁盛!其间有多少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又有多少商贾迤逦,纷沓而至?而另外一处就是船形街,整条街打造的像一艘大船的模样,街两旁的楼阁如船舷呈弧状排开,门上面皆清一色的船型木雕,做工精湛,惟妙惟肖,计有四百六十八艘之多。街中心有名为“后乐亭”的戏台,常有被称为“柳琴戏”的一种地方戏在这里上演,据介绍当形若柳叶的主弦月琴响起,随着伴奏,艺人们演绎着剧情拉起长长的拖腔,抑扬婉转,夺人魂魄,所以当地人又俗称“拉魂腔”。很遗憾今晚不知为何停演,却令我无福享受得到,徒留着空荡荡的店铺和看台,氤氲在黄橙橙灯光里,透着一丝不可名状的神秘。 船形街外是弯曲的宽阔的运河,它宛如一条飘带绕过半个古城,这可是京杭大运河仅存的古运河段,至今还保留着较为完好的驳岸、被水石堤、水门等水工遗存。河道靠城一边,现犹存着许多的古码头,如谢家码头、骆家码头、王公桥码头等等,其铺就的青石,犹见痕迹斑斑,所以长久以来这段河一直被誉为“活着的运河”。城里的水是从运河引过去的,漫步城内,你会看到几乎每条街旁都有宽的窄的河与之并行,小彭河、复兴河、王公河、广源河、月老河交叉纵横,形成水面大一些的“汪”和近百条四通八达的水街、水巷。可以不夸张的说,假如不想走路,你完全可以乘船通过这些水巷到达城里的每个角落,这不由令我想像起水城威尼斯,虽然没有去过,我想其光景也应大抵如此吧! 有了如此多的水,城自然就多了温润和灵性,夜空之下,沿河建筑附着灯光映照进去,大半河立刻淌满五彩缤纷的颜色,潋滟的水波,倒立的楼阁,摇曳的廊台,成千上万个明灭的栏杆和脊顶,排排顺河蜿蜒相映的红灯笼……远的近的,虚的实的,都满眼簇拥过来,恁般的摄人心神,不由得你会恍然生出一种惝恍离世之感,梦境?抑或幻境?更多“汪”里粼粼的光影,好似漂浮在水面上,模糊成一片,淡些的,像是“满天星”纷繁绽放,而浓些的呢,也一如花团锦簇,群芳斗艳;用不着嗔怪,你若是站在岸边仔细嗅一下,真的可以闻到流水气息里夹杂着花香,隐约的只是那么一点,仿佛隔河而来朦朦胧胧的灯光一般,这时候,你会觉得就连迷醉也变得很静,变得很深,变得愈发不能自拔了! 星罗棋布的水街水巷上,石桥是最常见的,古城里的桥林林总总算下来足有八十多座,不管你站在什么地方,只要想到河对岸去,前行或后退几十米,就会有桥跳入你的眼帘。一路游逛去,“龟汪”的四边,长寿桥、长福桥、庙桥、东可风桥几乎连在一起横亘水面,像极了拥挤十字路口的过街天桥,只不过桥下是横七竖八的河道;而月老河、广源河短短一段,大大小小的桥也有六、七座,它们密密的排着,像美人玉臂上的镯子把小河箍了起来。这些桥在夜里是用灯光装扮的,桥面、桥栏、桥身、桥拱明暗颜色运用的恰到好处,它们晶莹剔透般立于楼间、水上,单孔的,双孔的,三孔的,五孔的,甚至方形、多边的,一座一座像是古城含情凝睇的“眼睛”,激发起你所有的爱慕和情愫。广济桥的木渎金山石是建皇宫所用,足见其珍贵;广源桥和广汇桥水中倒影交叠,俨然两轮月;至尊桥上“一眼望九桥,五河汇一水”;步云桥的长廊曲折百转,似悬半空中……古城的桥就这样,每一座都极力展现着独到的风姿和神韵,真个是:说不尽的精巧别致,看不完的美轮美奂。 水光如画,时不时有小的乌篷船摇啊摇过来,这种带敞篷的木船四角各挂一个红灯笼,纤细柔弱的船妹子一身红衣,站在船尾,一边摇桨,一边亮起她们甜美悠扬的歌喉。一支乌篷船摇过我脚下的桥拱,“……啊,梦里又回到生我的地方……我爱遥远遥远的小村庄……”这歌词我已记不清了,但觉得旋律熟悉似曾听过。摇船的是个小姑娘,她的声音含满真情和质朴,没有半点浮夸,没有半点做作,这歌声让我听得心有触动,以致眼角都湿润了,直到呆呆看着船拐到另一条河去。 古城不大,很多地方我已反复走过几个来回,夜已深,街上游人少了,喧闹声也小了,可我依然愿意感受眼前的美景和氛围。站在高高的西门楼上,观望一城楼连街、楼傍水、水接桥的灯火,不去想昨天,不去想明天,城未醒,人不睡,我可以尽情的看着时间在斑斓光中慢慢消散,默默守住这短暂的岁月静好就足够了!
山东泰山顶上有没有月老庙?
有根据查询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 显示, 泰山上有月老庙, 位于泰山风景名胜区 内。 泰山,又名岱山、东岳、泰岳,为五岳之一, 有五岳之首, 天下第一山之称。
台儿庄月老庙随时都可以去吗?
这个当然随时都可以去的,他们全天候都是开放的。建议人少的时候去。山东淄博哪有地藏王和月老?
山东淄博周村古商城千佛寺就有地藏王和月老两位神仙不知你是那里人座周村市区二三八二三九路和张店三十四路公交车到大街下车就到了千佛寺庙很方便梁山伯与祝英台第一次相遇的那个月老庙在哪
这一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多少年以来就流传在【河南省汝南县梁祝(马乡)镇】。相传,在中国西晋时期,青年学子梁山伯辞家攻读,途遇女扮男装的学子祝英台,两人一见如故,志趣相投,遂于草桥结拜为兄弟,后同到红罗山书院就读。在书院两人朝夕相处,感情日深。三年后,英台返家,山伯十八里相送,二人依依惜别。山伯经师母指点,带上英台留下的蝴蝶玉扇坠到祝家求婚遭拒绝,回家后悲愤交加,一病不起,不治身亡。英台闻山伯为己而死,悲痛欲绝。不久,马家前来迎娶,英台被迫含愤上轿。行至山伯墓前,英台执意下轿,哭拜亡灵,因过度悲痛而死亡,后被葬在山伯墓东侧。梁祝在万松书院同窗共读越剧《梁祝》中,有一段“草桥结拜”唱词,说的是梁山伯与女扮男装的祝英台在钱塘县读书途中相遇,互认知己,便在“草桥”结拜“兄弟”,【指的便是杭州东城望江门旁的草桥】。而相传梁祝同窗共读之地,则是西湖上的万松书院,故而,百姓又将此地称为梁祝书院。它的前身为报恩寺,明弘治十一年改建为万松书院,崇祯年间书院被毁。清康熙后,改辟为敷文书院。
中国5A级古城,看到台儿庄古城的景色的游客,为何都说:“仙境也不过如此...
因为它就是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