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运气很重要吗,我能考上研究生吗算命

2023跨考广外翻译学MA初试、复试经验贴

写在前面 跨考生不要被唬住(特别是培训机构,说你不行其实是想让你报班啦),只要努力真的可以做到的! 选择学校: 报录比不是很重要,每年都有不少人划水的,甚至有些人考一科不考一科。 分数线不是很重要,特别是自命题多的话。 复试和录取的人数比例重要。广外翻译学MA 1:1.2,很厚道。 哪怕考完初试之后觉得自己没希望了,也一定要认真准备复试!能不能进复试,能不能被录取不是由你的感觉决定的!就算你不是特别优秀,但是很可能别人也不是特别优秀,所以你还是有希望的。 一、个人信息 1、 考研成绩 初试369(70,日语69,英语水平考试111,英语写作与翻译119),排名38。 复试成绩73.35,第17名。 最终成绩73.62,第23名。( 初试占60%,复试占40%。复试里面笔试、面试各占50% ) (今年计划招生50名,其中推免了11人,统招剩下39个名额。复试分数线365,进入复试46人,全部参加复试。) 2、个人 背景 广东省211,管理类专业,英语双学位。 英语四级、六级都接近600,托业950+,CATTI三笔证书。(除了英语四级,这些证书大部分都是12月左右考的,所以代表的不是我的英语基础,而是初试的时候我的英语水平) 日语零基础,自学新标准日语初级上下册+中级上册的前几课。 3、 决定考研 2023年3月中决定考英语类研究生,确定考广外的英语类学硕,至于最终选择了翻译学是很自然的事。在备考2023年11月份的CATTI过程中发现学笔译学得很开心,而且翻译能力比其他更容易衡量,我喜欢实打实的东西,就选择翻译学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明智而幸运的选择,因为往年广外的翻译学MA的复试分数线是各个英语类研究生专业中比较高的,但是今年情况相反,复试分数线是365,比很多专业都还要低。如果选了其他专业,或许我连复试都进不了。所以考研运气也很重要啊。 二、 初试备考 1、 英语水平考试(150分) ( 1 ) 题型 我有点记不太清了,这是18年的样题题型,反正题型肯定是一样的,具体也没差多少。 1、Cloze(1分*30题:30选30,不变形 ) 难度:两颗星 2、Proofreading and Error Correction(2分*20题) 难度:四颗星 3、Gap-filling(2分*20题) 难度:五颗星 4、 Reading Comprehension (2分*20题:4篇文章)难度:两颗星  ( 2 ) 时间 刚好够用吧,只要不磨蹭,能写完的。 ( 3 ) 复习方法 其实英语水平考试就是考察基本功,重要的是平时的积累,单词、语法、阅读速度之类的都是平时练出来的。所以可以多开外刊和英语原著。只有基础好,再去刷题才有效果。我主要练了改错和阅读,其他两种没怎么练。改错是真的难哟,《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校对与改错100篇》我刷了两遍,考的时候还是有挺多不会的。 《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校对与改错100篇》王文琴 《专四语法与词汇1000题》华研外语的 《专八阅读+词汇双突破》华研外语 《英语专业8级专项冲击·阅读篇》冲击波 《2013英语专业8级考试标准阅读100篇》星火英语 2、 英语 翻译与写作 (150分) ( 1 ) 题型 Summary Writing(记得写标题啊!我忘了写,不知道扣了多少分,心痛!) 中译英(考的时政,关于港珠澳大湾区的) 英译中 其实具体考了什么我不太记得了,就是知道不太难,所以不用太担心。 ( 2 ) 时间 刚好。时间最紧迫的就是这科了,但还是能写完的。 ( 3 ) 复习方法 我大量练习了时政类的翻译(因为备考CATTI),稍微看了几篇散文,背了一些写作的句型。基本没练习过写作。 以下提供我用过的书: 《快速通关汉译英分册》陈开顺(散文类的) 《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庄绎传 视频:武峰的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 《三级官方教材》主要是看了实务的翻译技巧,练习主要用的是三笔的真题 《英语CATTI三级笔译实务》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这是三笔的真题) 《英语笔译常用词语应试手册》 《专八作文100篇》华研外语 《英语专业8级专项冲击·写作篇》冲击波 3、 (1 00 分) ( 1 ) 题型 单选+多选+大题。具体的去查一查就知道了。 ( 2 ) 时间 够用的够用的,莫担心。 ( 3 ) 复习方法 我是复习得比较晚,看新东方的视频一边刷《官方指南》,过了差不多两遍,后来又将《官方指南》和《知识点精讲精练》结合着,查漏补缺。我做得好的地方是知识点都理解得不错,做得不好的地方是背得不牢,细节也记不太清。我很晚才开始背大题。建议大家七、八月开始学,过两遍教材。十月初就开始一点点背起来。把市面上能买到的选择题都买来刷,手机上也刷起来。特别是高中时候读理科的同学,不要轻视。时事很重要,但是没必要在前期搞得自己紧张兮兮的,后面老师会总结重点,到时候认真背下来就好。 肖秀荣系列: 《知识点精讲精练》、《肖秀荣1000题》、《8套卷》、《4套卷》 新东方系列: 新东方全程班视频、《官方指南》、微信上的小程序《考研1000题》、微信上的时事小程序(接近尾声的时候直播给出的) 其他: APP口袋题库考研、《米鹏考研密押3套卷》 4、日语 (1 0 0分) ( 1 ) 题型 大家参考广外官网给出的样题吧,今年的比样题要难,题型也有一点点变化。 ( 2 ) 时间 时间太多太多了。但是不建议提前交卷。考研呀!大家都很看重的吧。所以多检查几遍,不要放弃任何机会啊。 ( 3 ) 复习方法 最大的感受就是就算零基础也不用担心,可以自学的,能学会的。 尽量学到N2水平吧,再不济就N3 ,我大概是N4-N3水平,所以考得很差。 《 新标准日语 》 初级和中级 《红、蓝宝书》 《N5、N4文字、词汇、文法》(白色那本) APP:卡卡日语(我买了VIP,所以觉得好用)、日语语法酷、沪江小D词典 5、唠唠叨叨 ( 1 ) 单词 《 如鱼得水 》 ,刷了三遍,虽然不是每个单词都背下来,但是起码阅读见到能认出来。(词根词缀和同义词反义词,不断总结) 手机APP背 GRE核心单词 ,用的是“考满分GRE3000词”和“新东方乐词”(我感觉没必要背完全部的GER词汇,只要背核心单词就好了)。 查单词:APP金山词霸、同义词网站:thesaurus/ ( 2 ) 语法 没有练习过,但是只要不是特别难的语法我基本不会出错。其实广外的初试和复试对于语法的要求都是挺合理的,不要求用很复杂花哨的句式和语法,但是 基础的不能 出 错 。但是张道真的《实用英语语法》挺多人推荐,可以看一下。 三、复 试备考 1、笔试(3个小时) (1)Cloze 1分*30题,32选30,要变形  难度:五颗星   主题是Is translation recreation or reproduction?挺学术的,文章是支持recreation,文章大意不难理解,每个单词都懂,但是有五六个空始终填不了,最后就硬塞进去了。45分钟写完,后来检查了20分钟。(原文:shangxueba/ask/1655767.html) 我自己是临考前几天用专四和初试的题来练手感,十几分钟就能填完一篇,我知道复试比初试的难很多,所以也没有想着提升能力,只是熟悉一下题型。尽量不要用专四和初试的题来练,要找更大难度的。 (2)英译中 1篇*30分  难度:四颗星 考的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里面初见老师的情节,讲海伦在门口等待老师的感受和心情。我大概花了一个小时翻译完。但是因为我从来没有看过这本书,的确不太懂。有三四个不会的单词,也有理解不了的句子,还有就是表达不够优雅。 没用什么特别的翻译策略,就是尽量翻译得正式点、文学点。 只有一页纸写英译中,所以字不要写太大了。 (3)中译英 1篇*40分  难度:四颗星 没看出来是哪本书的。大概讲的是一个36岁的人,参加过下乡插队,后来又考上了北京理工大学,3年时间里学了一般人9年要学的东西。第一年成绩中等偏低,然后不断努力,很有毅力。考上了研究生,去了英国读书,看到国内外发展的对比,立志要为国家做贡献。又读了博士,有了方向之后一头扎进图书馆两个月,搜集资料。时间是充裕的,这个只花了40分钟,但是有很多句子不能直译,而且有很多专有名词,比如下乡插队(我不会具体表达,按照自己的理解意译了),工农兵大学生(这个我也是意译了),北京理工大学(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我写成了Pek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京理工学院(我写成了Pek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我还把“十五”翻成了fifthteen,真是想想都心有余悸,所有一定不能轻视基础单词呀。) 文章不长,40分钟就写完了。 2、面试(15—20分钟) 今年翻译学MA面试在下午进行,先在一间课室候考,可以看纸质版资料,老师为了缓解我们的紧张情绪还拿了饼干和矿泉水过来。我是最后一组考试的,等了三个多小时。到你的时候有一个师姐带去备考室,看5分钟视译材料,不能做任何标记。然后去考室进行面试。里面坐了很多个老师,但是估计打分的只有三四个吧。进去之后师姐先看了你的身份证和准考证,确认你的身份,然后给你一张空白A4纸和笔。有一个老师会念考试规则。接着就进行考试了。 (1)视译 英译中+中译英(都是五六行) 不难,可以说很基础,几乎没有生词(除了“东盟”我忘了怎么翻)。 笔译熟练+标准口音=视译过关。 方法就是注意合理断句,还有顺序驱动,这样不容易乱。 语音语调也挺重要的,不强求标准的英式或者美式口音吧,标准就好。另外讲话要清晰。尽量不要卡顿,不要重复,不要修改。 (2)交替传译 英译中+中译英(一段大概20秒?英译中分了3段,中译英分了4段。) 交替传译真的难。去年是师兄师姐念的,但是今年我考的时候是一个女老师念的。英音。。。可怜我平时习惯美音,只听懂了一半,能翻得就尽量翻,不能翻得就猜一下。其实也不是每个人都翻得很好的,最重要淡定,不要慌。 我因为紧张,老师念的英文我的笔记是英文,一出口就是英文了。。。后来老师提醒我,我惊慌得捂住了自己的嘴巴。。。。好丢脸,然后迅速重整心情,但是忘了该怎么开头,停了很久,甚至有以瞬间想立刻出门不考了,好在克服了自己这个坏念头,磕磕巴巴编完了。 (3)问答 全英的,虽然回答的内容也重要,但是也是在考察口语的流利程度。 不知道是因为我是最后一个面试的,还是大家都这样,总之老师直接问我问题,没有让我做自我介绍。 只有两个老师问我问题,大概问了七八个。时间隔得有点久,只能大概回忆一下,其实广外的问答很基础,老师也很和蔼,大家不用太过紧张。 广外北校区的地名怎么翻译成英文(老师告诉了我中文,还讲了两遍) 擅长中翻英还是英翻中?为什么你这样认为? 硕士毕业后有什么打算? 有翻译经验吗? 翻译需要和语言学结合吗? 3、备考方法 很惭愧,因为要写两篇毕业论文,所以没什么时间备考,加起来只准备了不够两个星期吧。主要是听VOA、BBC、CNN。看文学翻译。练习笔记法。练习视译。 《英语口译笔记法实战指导》吴钟明 《英语口译教程》仲伟合(这本是和广东相关的,据说广外爱考和广东、广州相关的。挑着看就好,太难的没必要看) 《基础口译》仲伟合 《视译基础》王炎强 四、补充说明 1、要不要报班/找研友? 初试的话,我主要是跟和翻译的网课,看翻译的视频。自学,没有找老师或者同学帮忙,没有研友。 复试的话,没有买任何课程。我很幸运认识18级同专业的师兄,他详细地告诉我笔试和面试的内容,准备方法,要用到的书,还给了我问答的题库。很感谢。 2、要不要去图书馆? 我是初试前一个多月才经常去图书馆的,其他时间都在宿舍学习。准备复试期间去图书馆不超过5天。但是!我强烈建议要去图书馆。在宿舍就会忍不住和舍友聊天,忍不住翻零食出来吃,忍不住看一下微信。。。 3、字体会影响得分吗? 中英文我都没练过字,但是我写得应该算是工整的。我的汉字经常被同学吐槽很丑,但是我觉得还好,绝对能让人看清楚我写得啥,而且试卷都是白纸的,我写得每一行都挺整齐的。 肯定会有卷面分,但是没必要太好看,重要是清晰整齐呀。 4、有必要联系导师吗? 我觉得有必要找往届师兄师姐,没必要联系导师。不知道别人有没有提前联系导师,反正我没有,也没认出来给我面试的老师都是谁。 5、关于专业方向 报考的时候填的方向是虚设的,其实是考进去之后再选方向的。

本命年的人运气好吗

本命年的人运气好吗

本命年的人运气好吗,在民间看来,本命年就是人生的一道道坎,着这一年都会遇到不好的事件,因此需要小心行事,但是有些人在本命年运气却很好,下面我带大家简单了解一下本命年的人运气好不好。

本命年的人运气好吗1

大多数时候来说,本命年是好还是坏都像是大多数人认为的那样。

有一种说法,本命年顺的时候十分的顺当,没有什么不好的时候,背的时候都是槛,倒霉到家了。但是目前这种说法没有什么依据证明是正确的。但是在本命年的时候,人们是会经常遇到很多不顺心或是比较荒谬的事情,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这个现象目前来说还是个空白。很多本命年的人十分担心自己一年的运势是不是很差,就会想尽办法来越过这道坎,希望能让自己的运势好一些。

要注意,太岁并不是什么邪神,阴鬼,我们要用红色喜庆的东西和场面来迎接太岁。本命年又是太岁年,会有煞气,想要化开煞气开运的话,就需要运用红色的手绳,腰链,脚绳脚链这些来化解。另外,就需要去请阴阳太岁符或是护身符来化解。化符的还需要注意,男生要阴符,女生阳符,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避免,请错了符是没有效果的。

本命年是不太好过的一年,在处事为人待物上面要会更细心和用心,做事情不能太冲动,先要学会三思,千万不要和别人避免发生口角,不然会有小人找上门来。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注意生活规律和饮食的习惯,本命年其实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想要避免也能佩戴一些开运的饰品来阻挡,甚至还能给你带来好运。辟邪和开运的东西都要记得去开光或者是加持哦。

很多时候,我也觉得到了本命年也不是那么的顺心,人们都说本命年需要穿红色的衣物,这也是有道理的,毕竟这类的习俗已经流传了很久,以上就是本命年的全部内容了,要是担心自己本命年运势不太好的话,可以穿红色衣物或是佩戴红色饰品和开运饰品,这些都能够帮助你的哦。

本命年的人运气好吗2

本命年运气好的人?其实是正常的现象,正常本命年一般都是好的特别好,坏的特别坏,两个极端。大部分人是不好的,但是好的`我们要惜福,因为好的运气自己如果不珍惜也有枯竭的一天。本命年为太岁年,命带煞气,挡煞开运即可。吉照堂貔貅其实是属于具备很强的招财气息的物品,但是在辟邪这方面的效果也都很不错,所以在现实中通过佩戴貔貅这种风水物品来让自己的整体财运得到提升的,同时这样也可以很容易给自己起到辟邪的风水效果。

本命年泰然处之,本命年并非传说中那样可怕,佩戴挡煞开运的饰物即可平安无事,甚至还能行大运。辟邪要还是开光的本命比较好,吉照堂的生肖本命佛坚韧、温和、细腻、含蓄,由内向外慢慢透射出一种魅力无穷的美,这些特点与人性有着极大的一致性。在本命年只需待人接物细心用心,凡事不可冲动,三思而后行,多加注意生活规律,饮食习惯,自然本命年超好运的

在本命年佩戴一些风水物品,这样的风水物品一般都是可以让一个人的运势变得更强的,同时也可以使得其整体的气场得到提升,从而祛除邪气。不管是好运的还是坏运的都是需要佩戴吉祥物的,好运的佩戴吉照堂吉祥物更加好运,坏运的佩戴吉祥物转运。如果你是个人也比较信这些东西的,建议你佩戴,要知道信则灵。本命年随身或者挂一串吉照堂五帝钱钱,钱包护身符一张,戴条加持红绳就超级好了。

本命年佩戴一些吉祥物都是比较的好的,这些都是超超辟邪的东西,很灵验,而且不必算命理,但是要注意不可随意丢弃,坚持佩戴一年比较好。

学习成绩不好,考试时靠着运气赢得了考试,运气这种事真的很重要吗?

说真的,我也很讨厌学习,我也搞不懂那些二次三角函数学了到底有什么屁用,但这并不是你不学习的理由,既然生在了这个注重知识的年代,好好学习就是必然的事情,运气在生活中确实很重要,但是如果你做什么事情都想着靠运气去解决,那么最后的结果一定会非常悲惨,你所谓的运气我猜想可能是考试前复习的题都被考到了吧,不得不说你真的很幸运,可是如果你因此而放低对自己的要求,那么下场考试你会付出惨痛的代价。作为学生你要清楚的知道人脑的潜力是无限的,一个人的大脑如果完全被开发的话据说可以记住26国语言,4000多本图书的全部内容,全世界最聪明的人爱因斯坦也仅仅只开发了12%而已,所以一定要时刻的激励与鞭策自己,使得自己上进,而不是想着投机取巧,靠运气去成就什么事情。所谓运气就是生命运动气化规律的简称。人体生物节律学表明,人体的生命运动气化规律的基本运动形式就是四柱太阳律月亮律。你想靠着运气去达成某件事情的时候一样需要自己动起来然后付出一定的努力,不然最贴切的一句话就是别人想拉你一把时都找不到你的手在哪里,如果你把自己陷入这样的一个处境当中,试想你的人生还会有光明吗,还会有谁愿意拉一把你这个连手都找不到的人呢。

我该不该相信本命年呀!?2011年我想准备考研,我属兔,正好本命年,我心理...

别怕。只要你功夫用到了一定没有问题!考研和别的不一样。虽然我不敢说你用功一定能考的特别好,但是我知道你不努力你一定过不了!所以。你要坚持!不要相信这个!加油!

考研成功上岸的人,凭借的是实力还是运气?

考研成功上岸的人,凭借的是实力,当然也有运气的部分,实力占大多数,少部分是运气。如果只有运气没有实力,也不能上岸。如果只有实力运气却不好,也有可能失败。

 我认为考研成功上岸大部分凭借的是实力,努力和运气是相辅相成的,这二者缺一不可。运气是我们不可控制的。但是努力是由自己来决定。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幻想着好运气砸到自己,那是很不切实际的事情,从来不努力的人,只会继续这样原地踏步,一事无成。只有自己的能力提高了,才能有能力抓住身边的机遇,掌控运气。在以后生活和工作中,才能更加顺利。

你们肯定听说过千里马伯乐的故事,如果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那它的一生只能默默无闻。幸运的是,它遇到了伯乐,被发现它的确是一匹千里马,所以成就了它的美名。也可以说,它的机遇成就了它,虽然它有千里马这样的实力和外部条件,但是没有人去发现和承认它,那么一切都可能是零,也也说明了运气的重要性。 成功者光鲜亮丽的生活背后,隐藏着数不清的汗水与付出,不是运气而是他们自身的努力为他们的人生铺就了一条通往成功的大道。 虽然任何考试都会有运气成分,但是运气占据的比例不会很高。你要想考研,那就从现在开始安心复习,制定科学的复习策略。如果你目标明确,在漫漫征程中一路高歌猛进,那么你的运气肯定是水到渠成。所以只要保持好心态,选择正确,调整好策略,到时候好运气自然会来。

  越努力越幸运,希望各位考研人能成功上岸,考得自己理想的院校。

考研有没有跟运气有关

运气占几成也要看你本身的基础究竟如何,考四五年都考不上的,一般主要不是因为运气不好,恐怕主观因素才是真正的原因,这样分析你就明白了:每年研究生招生有相对固定的招生名额和分数线,报考规模也相对固定,所以就有了报录比这个指数,比如招100人,报名的有1000人,那报录比就是10%,一般来说,分析数线是按照招生人数乘以差额比例后,从全部考生实际成绩中划定的,比如1000人报名,招100,复试差额120%,那么排名第120名的考生成绩就是分数线。每年研究生考试题目还是有一定区分度的,所以这样的分数线划定才有效,如果毫无区分度,所有考生成绩都一样,分数线就没有价值了,也就说实际上考生的成绩会有某种分布的态势,分数比较高,名次比较靠前的一般来说是符合招生标准的,这些人一般稳进复试,复试也出问题的也不多;分数比较低,名次靠后的则是不符合标准的,这些人一般和分数线差的比较远,无法进入复试,还有一部分人成绩擦边(接近分数线),能否进入复试完全受分数线的左右,对于最后这部分人来说,可能会感觉运气成分很重,但实际上这部分人在全体考生中所占比例往往是很小的。实际上研究生复试分数线的划定一般都是偏低的,初试满分500分,总分线最高也不过360左右,你有140分的失分空间,外语分数线除了个别科目五十多,一般都是四十多分,本科英语学习不是特别差的一般不会被它卡到,满分150的专业课分数线一般都划在六七十分这个区间,根本不可能被卡到(如果被这个线卡到那总分是铁定过不了线的),如果是工科或历史这些冷门专业,总分线一般都在300以下,有200多分的失分空间。能够考到将够分数线的,一般来说不会是本科认真读过书的。现在实际上研究生入学难度已经很低了,国家一再扩招,分数线一再放宽,可以说是呈现逐年贬值的态势,如果连续考一两年,就算是本身水平没有提高,光是熟悉真题就应该一年比一年分高,再加上分数线不断跳水,如果每年都差几分,只能说明是水平一年比一年差了,或者就是根本没有复习,没有积累,个人认为这绝对不能赖运气。考研科目中,提分最容易的就是专业课,只要熟悉真题,摸清出题套路,一般都不会分数太低,考研出题还是有一定标准的,基础知识每次必须占到一定比例,这部分内容都是考基本功的,如果这部分失分就绝对是没有用功的表现。那些考发挥考积累考运气的题目每张卷子只占很小比例。太低的成绩是绝对不能往运气不好上找原因的。英语提分比较慢,但就算是第一年过不了,考个四五年,相当于一个大学本科都重读完了,还提不上去的话,要么怪自己没花功夫,要么就认输别考了,就算换个语种,学这么多年都考上了。所以既然你自己都了解自己,学习能力不错,也很用功,就根本不必听这些言论,把该下的功夫下够了,不会有问题的,但是也建议,为了保险起见,报名选择院校要慎重,选好后抓紧时间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他们的专业课历年真题还有统考外语数学等真题,多花点功夫熟悉熟悉,会很有好处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