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卦的好坏排序表,易经卦吉凶

易经六十四卦的卦序

乾为天,天风姤,天山遁,天地否,风地观,山地剥,火地晋,火天大有。坎为水,水泽节,水雷屯,水火既济,泽火革,雷火丰,地火明夷,地水师。艮为山,山火贲,山天大畜,山泽损,火泽睽,天泽履,风泽中孚,风山渐。震为雷,雷地豫,雷水解,雷风恒;地风升,水风井,泽风大过,泽雷随。巽为风,风天小畜,风火家人,风雷益,天雷无妄,火雷噬嗑,山雷颐,山风蛊。离为火,火山旅,火风鼎,火水未济,山水蒙,风水涣,天水讼,天火同人。坤为地,地雷复,地泽临,地天泰,雷天大壮,泽天夬,水天需,水地比。兑为泽,泽水困,泽地萃,泽山咸,水山蹇,地山谦,雷山小过,雷泽归妹。 乾坤屯蒙需讼师, 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 蛊临观兮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 大过坎离三十备。咸恒遁兮及大壮, 晋与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 升困井革鼎震继,艮渐归妹丰旅巽, 兑涣节兮中孚至,小过既济兼未济, 是为下经三十四。 讼自遁变泰归妹,否从渐来随三位。首困噬嗑未济兼,蛊三变贲井既济。噬嗑六五本益生,贲原于损既济会。无妄讼来大畜需,咸旅恒丰皆疑似。晋从观更睽有三,离与中孚家人系。蹇利西南小过来,解升二卦相为赘。鼎由巽变渐涣旅,涣自渐来终于是。

六十四卦顺序

《周易》中的六十四卦分为上下两篇,称为“上下经”,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上下经各卦的排序如下:

上经为:《乾》卦第一,《坤》卦第二,《屯》卦第三,《蒙》卦第四,《需》卦第五,《讼》卦第六,《师》卦第七,《比》卦第八,《小畜》卦第九,《履》卦第十,《泰》卦第十一,《否》卦第十二,《同人》卦第十三,《大有》卦第十四,《谦》卦第十五,《豫》卦第十六,《随》卦第十七,《蛊》卦第十八,《临》卦第十九,《观》卦第二十,《噬嗑》卦第二十一,《贲》卦第二十二,《剥》卦第二十三,《复》卦第二十四,《无妄》卦第二十五,《大畜》卦第二十六,《顾》卦第二十七,《大过》卦第二十八,《坎》卦第二十九,《离》卦第三十。此为上经三十卦的次序。

下经为:《威》卦第三十一,《恒》卦第三十二,《通》卦第三十三,《大壮》卦第三十四,《晋》卦第三十五,《明夷》卦第三十六,《家人》卦第三十七,《睽》卦第三十八,《蹇》卦第三十九,《解》卦第四十,《损》卦第四十一,《益》卦第四十二,《央》卦第四十三,《垢》卦第四十四,《萃》卦第四十五,《升》卦第四十六,《困》卦第四十七,《井》卦第四十八,《革》卦第四十九,《鼎》卦第五十,《震》卦第五十一,《艮》卦第五十二,《渐》卦第五十三,《归妹》卦第五十四,《丰》卦第五十五,《旅》卦第五十六,《异》卦第五十七,《兑》卦第五十八,《涣》卦第五十九,《节》卦第六十,《中孚》卦第六十一,《小过》卦第六十二,《既济》卦第六十三,《未济》卦第六十四,此为下经三十四卦的次序。

易经六十四卦如何排序?《序卦传》详解

有天地,然后万物才开始产生。 最初充盈于天地之间的只有万物,所以《周易》在《乾》、《坤》定位后首先继之以象征事物初生状态的《屯》卦。 “屯”表示阴阳二气在孕育生命时生气充盈的状态,“屯”又表示事物开始萌生的状态。万物初生时必定会处在蒙昧之中,所以继之以象征蒙昧幼稚的《蒙》卦。 “蒙”表示蒙昧,是万物处在幼稚的状态,处在幼稚状态时不能不去养育,所以就继之以象征“饮食之道”的《需》卦。 “需”表示需待饮食的道理。面临饮食问题必有所争讼,所以就继之以象征着“争讼”的《讼》卦。 争讼必定有众人兴起,所以就继之以象征“兵众”的《师》卦。“师”表示兵众兴起的意思。兵众兴起必定互相比辅,所以就继之以象征“比辅”的《比》卦。 “比”表示比辅的意思。万物相互比辅才能有所蓄积,所以就继之以象征“小有蓄积”的《小畜》卦。 “小畜”表示财物稍有蓄积的意思,只有蓄积了财物,才能知道以礼节来约束自己的言行,所以继之以象征“履行礼仪”的《履》卦。 人只有行而有礼才能泰然安处,所以就继之以象征“安泰亨通”的《泰》卦。 “泰”表示亨通的意思。事物不可能总是处于安泰亨通之中,所以就继之以象征“否闭”的《否》卦。事物不可能长久地处在否闭之中,所以就继之以象征“与人同心同行”的《同人》卦。 与人同心同行,则物必定纷纷来归附,所以就继之以象征“大有所得”的《大有》卦。 大有所得的人,不可以盈余自满,所以就继之以象征“谦虚”的《谦》卦。 大有所得而又能谦虚必定是安乐愉快的,所以就继之以象征“愉快安乐”的《豫》卦。 愉快安乐的人必定有人随从,所以就继之以象征“随从”的《随》卦。因为随从别人必定要有事可为,所以就继之以象征“有事可为”的《蛊》卦。 “蛊”,表示有事可为的意思。能有事可为才能建立大的功业,所以就继之以象征“以盛大面临他人”的《临》卦。 “临”,表示盛大的意思。事物盛大才有可观之处,所以就继之以象征“观瞻”的《观》卦。 物有可观之处才能有所融合,所以就继之以象征“啮合”的《噬嗑》卦。 “嗑”,表示啮合的意思。事物不可以苟合,所以就继之以象征“文饰”的《贲》卦。“贲”,表示文饰的意思。过分文饰就会因失真而穷尽其亨通之义,所以就继之以象征“剥落”之义的《剥》卦。 “剥”,就是剥落的意思。事物不可以剥落终尽,剥落穷尽于上就会导致回复于下,所以就继之以象征“回复”的《复》卦。 能回复正道就不会虚妄,所以就继之以象征“不妄为”的《无妄》卦。 能够不虚妄然后就可以蓄积众物,所以就继之以象征“大有蓄积”的《大畜》卦。 物大有蓄积才能施之于颐养,所以就继之以象征“颐养”的《颐》卦。“颐”,表示颐养人生的意思。人不能颐养身体,就不能有所行动,所以就继之以象征“大为过越”的《大过》卦。 事物不可能始终处于“大有过越”之中,所以就继之以象征“险陷”的《坎》卦。 “坎”,就是险陷的意思。人陷入于危难之中,就应该依附于他人而得其援助,所以就继之以象征“附丽”的《离》卦。 “离”的意思是将光明与美丽付着于实体之上。有了天地然后才有万物,有了万物后才有男人女人,有了男人女人然后才能配成夫妇。有了夫妇繁衍后代才有了父子之序,有了父子之序然后才有了君臣关系。有了君臣关系然后才有了上下之别,有了上下之别然后才有实行礼义的地方。夫妇之间的规矩不可以不长久保持,所以就继之以象征“永恒”的《恒》卦。 “恒”的意思是长久。但是事物不可以长久地处于一个处所,所以就继之以象征“逃避归隐”的《遁》卦。 “遁”的意思是退避。事物不可以终结于退避,所以就继之以象征“大为强盛”的《大壮》卦。事物不可以终于壮大强盛之中,所以继之以象征“进取”的《晋》卦。 “晋”,表示有所进取。有所进取就必然导致有所伤害,所以就继之以象征着“光明殒伤”的《明夷》卦。 “夷”的意思是损伤。在外面受到伤害必要返回家中,所以就继之以象征“一家人”的《家人》卦。 家道穷困必定是因为有背离差错之事,所以就继之以象征“背离乖违”的《睽》卦。“睽”有乖违背离的意思。乖违背离就必然导致危难,所以就继之以象征“路途艰难”的《蹇》卦。 “蹇”的意思是艰难。事物不可以始终处在艰难之中,所以就继之以象征“舒缓和解脱”的《解》卦。 “解”就是舒缓解脱的意思。而事物舒缓必定就有所失,所以就继之以象征“有所减损”的《损》卦。 能够不断自我减损反而会受到益处,所以就继之以象征“增益”的《益》卦。 增益不止,就必定会溃决,所以就继之以象征“决断”的《夬》。 “夬”的意思是决断。有所决断则必有所喜遇,所以就继之以象征“不期而遇”的《姤》卦。 “姤”的意思是邂逅相遇。物有所相遇然后才能聚集,所以就继之以象征“荟萃聚集”的《萃》卦。“萃”的意思是会聚。物聚在一起就会引起上升,所以就继之以象征“上升”的《升》卦。 物上升不停则必然导致困穷,所以就继之以象征“困穷”的《困》卦。 困穷于上必然要返归于下,所以就继之以象征“井养无穷”的《井》卦。 治理水井的道理是不可以不革除泥污,所以就继之以象征“变革”的《革》卦。 革故鼎新没有比“鼎”器更好的东西,所以就继之以象征“鼎立新事物”的《鼎》卦。 用鼎器来主持祭祀的人没有比长子更为合适的,所以继之以象征“长子”的《震》卦。“震”的意思是震动。事物不可以终止于震动之中,应当有所抑止,所以就继之以象征“抑止”的《艮》卦。 “艮”的意思是抑止。事物不可以最终还处在抑止中,所以就继之以象征“渐进”的《渐》卦。 “渐”的意思是渐进。渐进就必然有所依归,所以就继之以象征“归于夫家”的《归妹》卦。 得到了应该归依的人和事就必然丰大,所以就继之以象征“丰大”的《丰》卦。 “丰”的意思是丰大。极尽其丰大的人必定要失去安居之处,所以就继之以象征“行旅之事”的《旅》卦。 旅行中没有容身之处,所以就继之以象征“恭顺而入”的《巽》卦。“巽”的意思是恭顺而入。能进入到适宜的住所中就会感到愉悦,所以就继之以象征“愉悦”的《兑》卦。 “兑”就是愉悦。愉悦以后就会离散而去,所以就继之以象征“涣散”的《涣》卦。 “涣”的意思是离散。事物不可以最终处于离散中,所以就继之以象征“节制”的《节》卦。 有制度节制,就必须以诚信去坚守,所以就继之以象征“诚信”的《中孚》卦。心中怀有诚信就必然要履行诚信,行动就会有所过越,所以就继之以象征“小有过越”的《小过》卦。 有所过越就可能有所成功,所以就继之以象征“事已成功”的《既济》卦。 事物的发展不可以穷尽其成功,所以就继之以象征“事未成功”的《未济》卦作为64卦的终结。

周易64卦是按什么排序的?

这个问题大家聚讼纷纷,但没有圆满的解释。比较靠谱的是下面的说法:六十四卦排列的顺序。为了记忆,古人编了一首卦序歌: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有着内在的根据,按照古人说法,这种排列反映了世界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以乾坤为首,象征着世界万物开始于天地阴阳,乾为阳,为天;坤为阴,为地。乾坤之后为屯、蒙,屯、蒙,象征着事物刚刚开始,处于蒙味时期。上经终于坎、离,坎为月,离为日,有光明之义,象征万物万事活生生地呈现出来。下经以咸恒为始,象征天地生成万物之后,出现人、家庭、社会,咸为交感之义。指男女交感,进行婚配。恒,恒久,指夫妇白头到老。社会形成以后,充满矛盾,一直到最后为既济、未济。既济,指成功,完成。未济表示事物发展无穷无尽,没有终止。《周易》作者力图使《周易》六十四卦排列符合世界进化过程。

易经64卦里哪个卦象最好

没有最好的。。都是善恶相生。美丑相伴。这才是阴阳的道理。。。不过相对来说。。上升阶段的较好。。下降阶段的较差。。但极端都不是很好。。

易经中的八卦怎么排名?

八卦(先天八卦)的顺序为: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震东北,巽西南,艮西北。

八卦源于中国古代对基本的宇宙生成、相应日月的地球自转(阴阳)关系、农业社会和人生哲学互相结合的观念。最早来源于西周的《易传》,内容有六十四卦。《易传》记录“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八卦在中国文化中与"阴阳五行"一样是用来推演世界空间、时间、各类事物关系的工具。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xùn)代表风,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艮(gèn)代表山,兑代表泽。八卦代表易学文化,渗透在东亚文化的各个领域。

扩展资料

八卦图最早出自伏羲所创的先天八卦(大概起始于七千多年前)其用阴爻和阳爻的组合来阐述天地中八种最原始的物质。《周易》中用的八种基本图形,亦称八卦,用“一”和“- - ”符号组成。名称是:

1、乾 (qián)乾为天卦像:上乾下乾纯阳卦。

2、坤(kūn)坤为地卦像:上坤下坤纯阴卦。

3、震(zhèn)震为雷卦像:上震下震八纯卦。

4、巽(xùn)巽为风卦像:上巽下巽八纯卦。

5、坎(kǎn)坎为水卦像:重坎八纯卦。

6、离(lí)离为火卦像:重离八纯卦。

7、艮(gèn)艮为山卦像:上艮下艮八纯卦。

8、兑(duì)兑为泽卦像:上兑下兑八纯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卦 (古老辩证法哲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