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晚年真正能依靠的人只有3个,晚年又叫什么
人到晚年依靠谁?
这是所有老年人都面临的一个问题。 虽然我现在的年龄和老年人还有一段距离,但仍然常常考虑这个问题,毕竟这是迟早要面对的。 首先要靠自己。一个人,无论任何时候都必须树立靠自己的的念头,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人到老年,更应该坚定这个想法。经过年轻阶段的奋斗、拼搏,到了晚年,通常情况下经济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积蓄,可以保障衣食无忧,重要的就是身体 健康 不 健康 。老年人有个好身体比有什么都强,这是共识。好身体不是别人给的,是自己日积月累攒下的。身体好,可以做更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 旅游 ,老年人有的是时间,经济也不是问题,多走出去,游览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看一看世界各地的不同风光,也不虚来世上一遭;比如文体活动,可以参加一些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可以和同好者切磋一下书画艺术,可以下下棋、打打牌,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再比如 美食 ,身体好,胃口就好,可以品尝不同风味的 美食 ,满足自己的口福,可做的事情太多了。但所有这些多彩的晚年生活,都必须有好身体做支撑,没有 健康 的身体,一切都只是幻想。好身体不是任何人可以给予的,只能靠自己。所以,积累 健康 应该从年轻时开始,不能挥霍青春,许多良好的生活习惯会让一个人终生受益,年老时更能体现出它的价值。 其次靠老伴。人们常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年轻时两个人因为缘分走到一起,经过多年的风风雨雨,期间有奋斗的艰辛,有收获的喜悦,一起品尝酸甜苦辣,相伴步入老年,身边还有老伴陪伴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老年人害怕孤独,而老伴是消除孤独的良药。人到老年,最懂你的那个人就是相随多年的老伴,他(她)了解你的饮食习惯、体恤你的喜怒哀乐,能够第一时间给你无微不至的关心。共同的生活经历让两个人有着相同的回忆,回首往事,从前的一切都是聊不完的话题。携手相忆话夕阳,那是一幅人间绝美图景,老来情比少时浓,岁月更加意味深长。 第三靠儿女。孩子是生命的延续,养儿育女既是责任,又被寄予厚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为人父母的美好愿望,为此他们竭尽所能给子女创造条件,不惜一切代价希望子女成功,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没有哪一个父母生养儿女是为了儿女的回报,他们所有的付出都心甘情愿,孩子出息了,能给父母最多的就是精神安慰。很少有父母指望子女给自己养老的,子女能够生活得好,做父母的就心满意足了。步入老年的父母,心里都清楚,在当下竞争激烈的 社会 里,儿女们生活得并不轻松,因此,他们尽量不给子女添麻烦,甚至还不遗余力地为子女贡献余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而子女如果有能力,知恩图报,能够经常给父母打个电话或回家看望父母,对父母而言就是莫大的欣慰了。 你认为我说的对吗? 愿天下老年人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生活随想 文|褚延锋 壹点号储己图文
晚年是哪个年龄段
一般60岁以上则称为晚年
它标志着人体生理与心理的老化过程。生理老化主要表现在人体结构成分的变化和组织器官功能的减退和丧失。如更年期后,妇女排卵功能消失等。生理老化导致人体抗病能力减退。
心理老化主要表现
1、视力减退
2、听力减退
3、嗅觉迟钝
4、味觉下降
5、注意力减退
6、记忆力衰退
7、想象力衰退
8、语言衰退
9、思维衰退
10、意志衰退
11、消极情绪和情感增多
12、兴趣爱好减少
13、性格改变
年龄分段
一、青年
身体到了十八岁的时候,身体的各项生理条件都发育成熟,但心理往往还在发育,通常到三十岁时才会完全成熟。
二、中年
到了中年人们的身体各项功能就开始逐渐的衰弱,从身体方面上来看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机体的代谢速度会开始慢慢减缓,身体各脏器的功能也会出现程度不一的减弱,身体并不像青年时期那么好,往往很多的疾病会在这个年龄段内出现,因此中年人应该格外注重养生,按时前往医院检查。
三、老年
当年龄达到六十岁时,就已经步入老年了,不过也是分为两个阶段,在七十五岁之前,很多的人们还是处于工作的岗位中,因为通常的因年老退出工作岗位的年龄是六十五岁,七十五岁时就属于实实在在的老年人了,进入老年时期后,建议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能再为各种事情操劳,生活的节奏要逐渐放慢。
。
人到晚年,最大的依靠不是老伴儿和子女,而是一个你熟悉的人
图/来源网络 人人都会思考自己老了以后的事:老年的自己会不会还需要子女的赡养,会不会长卧病床,会不会有孙儿绕膝享天伦之乐,儿女是否会孝顺,老伴儿是否还在等等。这些问题,是人到晚年会自然而然就思考的事。 每个老人都有过年轻力壮的青年时期,在那个时期里,似乎每个人都在及时享乐,很少有人能够考虑到自己将来的老年生活有无所依。 可是,老了以后就能够检验出来,自己的儿女是否孝顺,自己的伴侣是否爱自己。 其实,对于女人来说,老年的自己最大的依靠不是自己的孩子,也不是自己的伴侣。有古话说: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此话不假,但是儿女毕竟也不能够终生陪伴自己,更何况久病床前无孝子,假若自己久病,就算是自己的亲生骨肉,疼在心里,爱在怀里抱着长大的孩子,也不能够时时刻刻陪伴在床前。事实正是这样凉薄。 年轻时我们会觉得,人老了,最大的依靠和最亲的人,要么是老伴儿要么是子女,可实际上并不是,最亲的和最能依靠的,不过是一个你最熟悉的人。 答案就是,自己。 一:女人不必为了子女而活 传宗接代好像是人类的天职,每个人成家立业之时想到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传宗接代,更有古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就更能够凸显出传宗接代的重要性了。 在古人眼里,孝顺父母是衡量一个人品质的最佳的保证,假如一个人不孝,可是会被世人唾弃辱骂的。 更严重的是,无后这件事竟然足以被认定为不孝:没有人愿意因为这个理由而背上千古骂名。所以人类的生殖繁衍,生生不息,本来就是人类的天性,是人类的本能。 养育后代,,其实要花费非常多的心思。 再早一些的时候,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国家还仍旧处在一级贫困的地步中,那时候,越穷困的家庭反而会生越多的孩子。 因为他们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来为家里干农活,种庄稼,好养活这么一大家子人。所以那时对一个孩子或者成年人的养育成本是非常低的,几乎不用花费什么心思,生下来一个孩子,养活了就能长大,养不活也没有办法。 可随着 社会 逐渐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也越来越 健康 ,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这就导致一连串的反应:生活水平的上升,物质生活的极度丰富甚至多余。 在基本的温饱能够被满足之后,人们开始有了别的追求。比如说,仅仅有衣服穿还不够,要穿漂亮的、美的、新潮的。这就是人们逐渐从实用性转向审美性的改变。 除了这些改变之外,更重要的改变就是养育一个成年人的精力,大大地增加了。从古早时候的一家多孩,变成了今天的独生子女,最多的家庭里也只有两个或者三个孩子。 人们养育孩子不再是仅仅为了养活他们,使孩子们长大成人,更是为了让孩子成才,让孩子们能够成为 社会 精英。 人们开始在养育孩子上花费越来越多的功夫,使越来越多的劲儿在孩子身上。古代女人,常年在深闺之中,相夫教子,不必愁家中吃穿用度,只是教养孩童这一个职责就够了。 当今 社会 的女人,不仅仅要养育孩子,照顾家庭,更是要上班挣钱。一面辛劳的工作,一面还要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辅导孩子功课,几乎每天都是在钢丝绳上走路一般——高强度作业。 女人的压力越来越大, 社会 给予女人的期望也越来越高。 可是,女人的一生究竟要为谁而活呢?难道真的像蜡烛那样,蜡炬成灰泪始干吗?或者像春天的蚕宝宝一样,春蚕到死丝方尽吗?不,女人这一生其实真的不必为儿女而活,也不必作出如此之多的个人性奉献。 因为,整个家庭的核心关系,其实不是母亲与儿女的关系,更不是父亲与儿女的关系,而是丈夫与妻子之间的夫妻关系。 虽说养儿防老,但是孩子有孩子的人生,你也有你自己的人生。你的人生,并不是与孩子捆绑在一起的,孩子的人生,也不是由你来决定的。 做好自己该做的,这就够了,剩下的,交给孩子自己去闯荡吧,把决定权交给孩子自己吧。你的人生,需要由你自己来决定和负责。 二:女人的世界,应当如夏花般绚烂 我国著名小说家亦舒在《独身女人》里面说过:“婚姻根本就是那么一回事,再恋爱得再轰动,三五年之后,也就烟消云散,下班后大家扭开电视一起看长篇连续剧,人生是这样的。” 这就是婚姻的现状。因为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甜甜蜜蜜的爱情,更是鸡毛蒜皮,一地狼藉。 更有人曾经这样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这话听起来令人毛骨悚然,乍一下并不能够接受,但是仔细想想,进入婚姻里面的两个人,可不就是只剩下了一地鸡毛吗?最初爱情的浓情蜜意,假如不能够打败柴米油盐酱醋茶,又还能剩下些什么呢? 女人的世界,本可以更加的精彩。女人不必依附自己的丈夫,也不必依附自己的孩子,更不必将自己的一生都捆绑在自己的家庭上。女人,是可以独立地活出夏花一般绚烂夺目的人生的。 女人的晚年,不必靠自己的儿女,也不必靠自己的伴侣,更是不必靠任何与自己有过亲密的人情关系的人。 女人,可以依靠自己,自己才是自己最熟悉,最亲密可靠的朋友! 以上就是女人在晚年时,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打算时,应该考虑到的这样一个最亲密的人:就是自己。最熟悉的人,往往都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只有自己才能够一直做自己最坚强的依靠,做自己永远不分开的好朋友。人在老年,也要善待自己,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 END晚年是哪个年龄段
在我国民间,一般60岁以上则称为晚年,根据《老年益保障法》第2条规定:老年人的年龄标准是60周岁。 在平时和老人聊天的时候,经常会提到安享晚年这个说法,可是有不少人搞不清楚,晚年究竟是哪个年龄段的老人,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 01 老年期是60岁到死亡这一时期。它标志着人体生理与心理的老化过程。生理老化主要表现在人体结构成分的变化和组织器官功能的减退和丧失。如更年期后,妇女排卵功能消失等。生理老化导致人体抗病能力减退。心理老化主要表现在:感觉和知觉衰退,如视力、听力减退,嗅觉迟钝,味觉下降等;注意力减退;记忆力衰退;想象力衰退;语言衰退;思维衰退;意志衰退;消极情绪和情感增多;兴趣爱好减少;性格改变;等各个方面。 02 老年期(old age),人生过程的最后阶段。特点是身体各器官组织出现明显的退行性变化,心理方面也发生相应改变,衰老现象逐渐明显。由于各种变化包括衰老是循序渐进的,人生各时期很难截然划分。 03 老年人的特点是结构功能多趋向衰退,但在智力方面一般并不减退,特别在熟悉的专业或事物方面,智能活动不但不减退还有增加。老年期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解决老年期的问题,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物质和精神上解决老年人的需求,一是通过各种方式,组织发挥老年人的潜力,继续为人类社会作贡献。 04 老年期总要涉及“老化”和“衰老”两个概念。老化指个体在成熟期后的生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形态学以及生理、心理功能方面的退行性变化。衰老指老化过程的最后阶段或结果,如体能失调、记忆衰退、心智钝化等。 05 老年行为的退行性变化是由于精神退化机能引起的,并主要从行为变化中反映出来。行为老化就是随年龄增长,对刺激的反应时间会延长,学习能力、理解力会减弱,记忆力逐渐衰退等。心理退化具有复杂性,简单地用行为老化学说解释也是不全面的。人老了到底应该靠谁养老最可靠?
靠自己最可靠。 有一副好身体, 健康 长寿,无病无灾,一个幸福的小家庭,有点小积蓄,才能安享晚年。 对后人,也不能有太大的期望! 儿女成家立业,物是人非。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安排的面面俱到,令人满意。 他(她)们想照顾好上有老下有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多点包容与理解,这个世界才会显得可爱,欣慰! 老伴走了,自己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 即使再找一个,也没有当初那份喜悦与激情了! 更不要说可靠二字,来之不易。 别人,不算计你,就已经不错了! 而且你那两个钱,还不够折腾,给子女带来麻烦。 所以, 老就老了,日子还得过下去。 身体吃不消,可能会更辛苦一点! 想开一点,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生常态。 我们也不能要求太多,有些事情看开了,反而不会太在意,刻薄要求自己和别人。 其实真到人老的时候,有谁还去想可不可靠。过好当下,珍惜眼前人,已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没有谁最可靠! 只有自己能坚持多久,就活多久,不会那么快去西方极乐世界报到。 亲情,始终是我们这一辈子割舍不下的东西! 死亡,又是我们下一站必须要面对的事情。 想开了,一切都会恢复平静。 犹如故人归。 人老了到底应该靠谁最可靠? 靠自己最可靠。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只有自己的一身臭皮囊,相伴了一生,才最可靠。 其他的,都是浮云! 过往云烟, 在我们老的时候, 笑看风云,岌岌可危。 只能自己最可靠! 有时自欺欺人,难得糊涂。 永远在得失之间,寻找平衡点! 岁月沧桑的时候, 你就老了。 我们都会老有所成,老有所靠! 不再纠结于心。在中国,人老了到底应该靠谁来养老最可靠?对此,很多人认为,首先应该是适度运动,保持身体 健康 ,以及良好的心态。随后不同的 社会 群体,可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解决,比如养儿防老、社区养老、以房养老等多种手段来解决养老问题。而我们认为,随着中国 社会 老龄化 社会 的到来,养老问题将会日益突出,未来中国家庭单身、丁克的比较常见,更何况现在子女的生活压力也很大,老了也未必依靠得了。所以,未来养老问题主要还是靠个人自己才更可靠。以下单从经济角度来分析一下:首先,在我们中国养老金才是退休老人最可靠的保障。虽然很多人退休金并不高,但只要缴费满15年就可以拿到一笔退休工资,这笔钱总归是按月足额发放,即使你输光了一切财产,晚年只要有基本养老金在那温饱就没有问题了。再者,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都给职工参加企业年金。企业年金,则是在你的基础养老金之上再增加一份收入,这样可使老年朋友晚年生活过得更丰富多彩。不过,一般效益好的企业,会给优秀员工缴纳企业年金。而效益差的企业,能给职工缴纳养老基金就不错了,不太可能再去缴纳企业年金。不过,企业年金可以给老年生活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再次,很多人在缴了基本养老保险后,又去买了一份商业养老保险,这样你除了有基本养老金之外,还有一份商业养老保险,这样是对你晚年养老的一个补充,可以使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过得更加有质量一些。比如,可以早点退休下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最后,如果是农民工、个体户和自由职业者,平时也没有什么养老保障,那在年轻时可以交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即使到了退休年龄,如果身体允许,还可以继续做下去,这样可以多积蓄一些财富,以备七八十岁时使用,一直做到身体状况不允许了,可以通过积蓄和以房养老等方式解决自己在养老院的费用问题。人老了到底该靠谁来养老?这是每一个国人都要面对的问题。实际上,真正养老还得靠自己,先要保持身体 健康 、心态平和,还要有稳定的养老金收入,如果觉得还不够,可以通过企业年金和交纳商业养老保险来提高晚年生活质量。如果是农民工、个体户和自由职业者,可以通过参加城乡养老保险、年轻人多积蓄,卖房养老来解决养老问题。总之,人老了主要还是靠自己,其他的子女、 社会 的关心,那只是锦上添花而已。虽然在民间里,有一句俗语叫做:“养儿防老”,但是现实中不孝子孙的也不再少数,对于这些不孝子女,别说养老了,他们不啃老已经不错了。所以老年人,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真真正正做到: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 手中有粮 手中有粮食最为重要,任何时候都不要淘光自己的全部家财,因为你无法去预知未来,只有你手中有钱,那么无论面对何种形势,你都能利于不败之地。1、子女孝顺 如果你的子女本身孝顺,那么自己手上有钱,也可以帮忙减轻一点他们的压力,比如住子女家时,可以时不时的用自己的钱买卖果蔬粮食等等,有时候自己想吃什么可以自己买什么,还不用劳烦子女。 2、子女一般 如果子女一般,中规中矩,不算孝顺,但也还没有说连一口饭都不给吃,此时身边有点钱,最少可以让他们为了以后你的这点家资,在你面前表现的孝顺一些。 3、子女不孝 如果子女不孝,不赡养你,这时候一切只能靠你们老夫老妻二人了,上了年纪,失去劳动力,这时候就只能靠以往留下钱财老保证你们的养老生活。特别是到行动不便捷时,要去养老院,可是每个月都要交钱的,手中无粮,如何去养老院? 总结 靠天靠地靠人不如靠自己,作为一个老年人,如果你有退休金、养老金还好,如果没有的话,最好还是自己留一点钱在身边,对自己后续的生活提供一点保障措施,不至于在晚年连想吃顿肉都要等逢年过节。 人真正太老的时候就不想活了,我有个很好的朋友,六十多岁,是中医生,爱喝酒。 我们是属于县级国企,他一直住在厂里,得了食道癌,很痛苦,最后慢慢的吃不下饭,只能喝流食,我去看他,他拉着我的手说,老黄阿,我马上要回老家了,今后再也见不到面了。只有等来生再见吧。 第二天,他们一家人就搬回老家了,几天就听说人以去世。 另外一个是我们厂里的厂长,73岁,得了前列腺癌,我去看他,他也跟我说。小黄啊,我明天想去医院住几天。我不想活了,想死在医院里。如果死在家里,妻子一个人在家里怕,他说要放弃生命。当天晚上九点钟就听到120的警报声, 汽车 把他拉去县医院了。第二天早上5点,他妻子给我电话说,你李哥走了,叫我给他打扫厂里活动室,(就是专门停放死人的)房子。 人养老主要是靠自己,后人只能协助老人。关键时刻帮助一下。已经老的生活不能自理了,奄奄一息的时候,活起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一旦放弃生命就死亡的快。无聊说的多了,抱歉抱歉。阿弥陀佛。
人到晚年,真正靠得住的不是子女,而是哪几样东西,别明白太晚?_百度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