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基础知识考试题,阴阳五行知识全解

周易六爻零基础笔记入门篇2——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提到,“就我来说,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阴阳五行学说,就是用以描述人生,乃至于整个宇宙的系统。 追溯到先秦,百家争鸣的那个时代。有一个流派被称作“阴阳家”,据说其创始人是齐国人邹衍。这人动辄谈及宇宙,“迂大而宏辩”,简单的理解,就是不接地气。时人表扬他,给他取了个外号,“谈天衍”。 这外号听起来更像嘲讽,说他吹牛逼。 吹牛逼者易成大事,谈天衍的牛逼吹成了古代哲学的基础,而嘲讽他的人却始终不能有姓名。 方术这个词,如今看来仿佛。行方术的人,叫方士,也就让人觉得是“骗子”。他们做的那些事,在现代人的价值观当中,统统不太靠谱。 比如出海找找仙人啦,给皇帝老儿练点长生不老药啦,点石成金啦,尸解升仙啦……要是以为方士只干这些活儿,他们大概会哭的。 要知道,西方思想传入以前,中国的文史哲是不分家的。不仅文史哲不分家,数理化也不分家。方士不仅玩儿呼风唤雨白日飞升那一套,他们也干别的。 在《汉书·艺文志》中,把方术分为六类。 古人把黄道附近的星象,分成了二十八组,统称“二十八宿”。宿,就是“栖宿”的意思,也就是待着。以待在不同位置的星宿为坐标,对天象进行观测,顺便还预测一下吉凶。 于是这批方士,是天文学家。 顺便说一句,黄道,是我们站在地球上观测太阳时,太阳移动的路径。 时间就像长度、重量、温度等等一样,是个人造的度量单位。没这个单位不行,交流起来太麻烦。有了时间的单位,就能够简单直接的表达,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割,什么时候用我家的陶罐子换你家的老黄牛…… 但时间的单位也要有人制定,于是有些人,就根据天象的变化规律,制订出了“历法”,对时间的间隔长度进行计量。这些人,也就成了历法家。 五行就是用以描述世界的系统,于是研究五行的方士,就可称作哲学家了。 五行分为金木水火土,古代朝代的更迭,也与五行有关,被叫做“五德”。秦始皇最早对该说法点赞,后来又被汉代董仲舒转发,沿用下去。 大概是这么个意思:上古黄帝土德,木克土,夏朝尚木德取而代之,金克木,商朝尚金德后来居上。然后是火克金,周尚火德,水克火,秦尚水德…… 水主黑色,所以秦朝喜欢穿黑衣服。 有人按此推出,如今该属火德。 上一篇文中提过,蓍草和龟甲,是占卜的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怕是和现在的星座一样,是当时的主流。于是就被拎出来,单独分了个类。 这些方士,也就是“命理师”。 除了蓍龟,当时的占卜方法还有很多种,相当丰富。 比如什么河洛之文、龟龙之术、六壬、九宫,还有鸟卜、镜卜、内脏卜……划拉划拉,都分在杂占这一类。 包括风水和相面术。人生活在宇宙当中,因此无论住所还是生活习惯,都应与宇宙变化规律和谐为佳。这些方士,也可叫做“风水师”。 一个方士,很可能既是天文学家,也是历法家,还是哲学家,又是命理师,同时还是个大夫。现代人辛辛苦苦修好几个学位都不一定能坐拥这么多斜杠,古人却可以不用考证就自带数个头衔,你说气不气人。 无论是古代哲学还是现代科学,都只是对世界的一种描述方法。描述者无法跳出这个世界进行观测,只能以有限的视角来解释事物。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生有无限的可能,却也永远摆脱不了局限。 “阴阳”学说,是如何描述世界的呢?我们可以换个词,“对立统一”。 没有对立,我们就很难对事物进行描述。没有“小”,“大”就没有意义。没有“上”,就不会有“下”。而“阴阳”的概念,就可以用来形容一切相对的事物。 “阳”,可以用来描述一切有形、向上、勃发、坚硬、动态、积极、物质、炎热、雄性等事物。 “阴”,则可以描述无形、向下,收敛,柔软,静态,消极,精神、寒冷、雌性等食物。 由于每个概念都是相对的,因而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参照系中,可能为阴,也可能为阳。 比如,15摄氏度与25摄氏度,25摄氏度为阳,15摄氏度为阴。但当描述5摄氏度和15摄氏度时,15摄氏度就变成了阳。 脱离了“对立”,也就无从描述“阴阳”了。所以阴阳是相互对立,也是相互依存的。有了一方的存在,另一方才有其价值。 阴阳之间的关系,除了对立统一,还有共存,消长和转化。 同一事物,也同时具有阴阳两面。一座山,北面为阴,南面为阳;一个人,体内为阴,体表为阳。阴阳始终是同时存在的。 既然一切事物都可以用“阴阳”来表述,那阴阳的变化也就可以描述万事万物的变化了。 阴阳消长,是量变。由于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变化当中,事物的阴阳属性自然会发生变化。 从春到夏,阴消阳长;从夏到秋,阴长阳消。白天黑夜的转化也是同样的道理。 有了消长,量变引起质变,就是阴阳的转化。这样的转化不会停止,达到极点的时候,就是向反方向开始转化的时候。 太极图用图形表现了这个道理。白色为阳,在阳气最旺的时候,便是阴气生出的时候,因而阳鱼藏有黑眼,阴鱼藏有白眼。变化永远不会停止。 五行,也是对世间万物的一种描述方法,也可以说是分类方法。 就像动物分类学把所有动物按照自然演化过程和彼此之间亲缘关系分门别类一样,五行学说把所有事物分成五类: 木火土金水。 与西方的“四元素”性质不同,四元素说认为,一切事物都由土、水、空气和火四种元素组成。而五行学说,并非认为五行是组成事物的元素,而是把事物按其性质分为五类。 “行”,本身就有运动的意思。这五类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除了草木以外,凡是拥有生长、勃发、舒展等性质的事物,都可以归为木。 木,代表春天,绿色,东方,酸味。气向四周扩散,草木向上生长,事物开始发展。在五礼当中,木主仁,因为这时,万物的天性都得以抒发,无拘无束。 但同时,因其“直”的特性,不会转弯,不够灵活的事物,也可以归为“木”属性。 除了自然界中的火,凡是拥有向上、炎热、热情等特性的事物,均归于火。 火,代表夏天,红色,南方,苦味。气向上升,事物发展到了兴旺的时候。五礼当中,火主礼。代表着热情有礼。 因为其炎热,性烈,也表现为性急、脾气火爆。 代表土壤,大地。此外,具有承载,厚重,包容,博大等性质的事物均归于土。 土,黄色,中央,甜味。分布于四季,每个季节的最后一个月属土。气回旋运动,生化万物。五礼当中,土主信,厚德载物,为万物之母。 因其诚信厚重,也会表现出老实本分,笨拙的一面。 代表金属,坚硬、肃杀、收缩、清凉等性质的事物。 金,代表秋天,白色,西方,辣味。气向内收缩,事物由旺盛转向衰落。“秋后问斩”,也是选在这个万物走向衰亡的时候。 五礼当中,金属义。有义气,却也好斗,肃杀,主兵戈相见。 代表水,江河湖海,以及一切滋润、向下、流动变化、寒冷、阴暗,静止的事物。 水,黑色,北方,咸味。代表冬季,气向下运动,是事物衰亡的最后阶段。五礼当中,水主智。有其内敛,低调,足智多谋的一面。 但从另一面来看,因其阴暗向下,也有虚假,狡猾之意。 事物之间的变化规律,可以用五行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和解释。五行当中,有阴阳消长的变化,亦有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转化。最为人熟知的,是五行的生克关系。 不说别的,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我打游戏的时候都已经见过无数次了。无论是四柱还是六爻,五行之间的关系都是推断事物的基础,一定要记住的。 金生水,似乎比起其他的生克关系更难理解一些。金,或者说金属,有寒凉的属性,水蒸气容易在金属表面凝结成水。此外,也有其他的理解:金代表西方,而大江大河都起源于西方。还有人认为,从地理上来看,金矿所在之处,必有水源;或是古时打井,需使用金属工具,因而金生水。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都可由自然界现象直接解释。而土生金也比较好理解,金矿都是生于大地之中的。 五行之间的相克关系也很好理解。金属工具可砍树木,树木根系深入泥土,固土成堤可治水,水可灭火,火能熔金属。 无论是相生还是相克,这种关系的产生都会对双方产生影响。 相生,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助力,得助者增力,相助者自然减力。而相克,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制约,被克者固然减力,主克者也会有所损耗,只不过损耗要比被克者轻些罢了。 不谈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因而五行之间的关系也跟“剂量”有关。正常的生克关系,是对双方力量比较均衡的情况而论。若双方力量悬殊,结果又不同了。 正如阴极阳生,阳极阴生一般,五行盛极,便到了向反方向变化的时刻。此为五行亢乘。 生克当中,若被克者力量比主克者高出太多,便会出现反克的现象,此为五行反侮: “木能克土,土重木折;土能克水,水多土荡;水能克火,火旺水干;火能克金,金多火熄;金能克木,木坚金缺。” 而如果主生者力量比受生者强上太多,受生者无力承受主生者的帮助,因此原本是生助,实际反成了克制: “木能生火,木多火塞;火能生土,火多土焦;土能生金,土多金埋;金能生水,金多水浊;水能生木,水多木漂。”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帮助太过,反而成了负担。因而在判断五行关系的时候,要先了解双方的旺衰程度再进行判断。 ps. 此专题仅适用于完全零基础的小白入门,欢迎各位爱好者一起探讨,也感谢各路大神不吝赐教~~

【觉悟传统文化《周易》(17)】——阴阳五行

【觉悟传统文化《周易》(17)】——阴阳五行一、概述阴阳五行,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合称。是上古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阴阳学说认为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孳生着、发展着和变化着的。五行是一种文化。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物质世界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质,是由于这五种最基本物质之间的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运动变化而构成了物质世界。这个行,不是走路的意思。是代表运动。用当下的解释有动能的意思。金,不是黄金,是坚固和凝固的意思;木,代表生的功能和根源;水,代表流动,具有循环和周流的意思;火,代表热能;土,代表地球本身,所以土在五行的方位上居中。五行是说这五种物质是相互变化的,相互影响的。这种变化和影响就是生和克。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思想的结晶,它不但没随岁月的流逝和科学的突飞猛进淡出人们的视线,相反它不曾被人们完全理解的深奥哲理,随着认识的升华越来越彰显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意识到它是现代思维哲学的大成。阴阳五行,可分为“阴阳”与“五行”,然而两者互为辅成,五行必合阴阳,阴阳说必兼五行。阴阳五行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为古代朴素的唯物哲学。阴阳,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中都具有的两种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的力量;五行即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它强调整体概念。阴阳与五行两大学说的合流形成了中国传统思维的框架。阴阳学说产生于夏朝,它是我国古代哲学的源流和基础。唯物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观点,与阴阳学说相一致。阴阳学说原理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应用。阴阳属于阴阳五行学说立论的基础。阴阳与五行属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就是指无论阴的内部或阳的内部包括阴阳之间都具备着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象表达的那种生克利害的基本关系。换句话来说,即阴阳的内容是通过木火土金水物象反映出来的,五行属于阴阳内容的存在形式。如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在地球这个视角其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就是天和地,天地的空间就是通过东南中西北显示出来的。二、内涵(一)阴阳阴阳学说早在夏朝就已形成,它认为阴阳两种相反对的气是天地万物泉源。阴阳相合,万物生长,在天形成风、云、雷、雨各种自然气象,在地形成河海、山川等大地形体,在方位则是东、西、南、北四方,在气候则为春、夏、秋、冬四季。任何事情都可以一分为二,这就是阴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阴阳是古人对宇宙万物两种相反相成的性质的一种抽象,是宇宙的对立统一,也是思维法则的哲学范畴。中国贤哲拈出"阴阳"二字,来表示万物两两对应、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即《老子》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易传》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便是讲"阴阳"变化的数理和哲理。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择吉术中的重要理论。关于阴阳观念的产生,有人认为最早是在夏朝就已形成,因为《易经》八卦中阴爻和阳爻出现再夏朝的占书《连山》中。阴阳可以互相转化,同时二者又是相互依存的。就是说,阴与阳的每一个侧面都以另一个侧面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阴,阳就不能存在;没有阳,阴也不能存在。正如没有乾,就没有坤,没有天,也就没有地一样。阴阳互相依存,互相为用。阴阳依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动态过程伴随事物终身,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要把阴阳概念解释清楚我们必将要懂得认识的基本方法,如果我们把感性认识层面、理性认识层面、理性具体认识层面-------这些不同逻辑范畴的概念混淆在一起,如一时上为阳、下为阴。外为阳、内为阴,一时又热为阳、寒为阴,气为阳,血为阴,从表面上看仿佛都是对的,实质上在自己的意识中依然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这也是传统上把阴阳五行理论引向朴素认识论误区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明确,阴阳五行学说中的阴阳概念属于理性认识范畴的概念,是阴阳五行学说立论的基础。在这个确定的认识层面简单地说,阴阳就是一种定性的矛盾分类方法。如天为阳、地为阴,男为阳、女为阴,气为阳、血为阴等等就属于对阴阳的具体定性表达(即理性具体认识范畴的哪方为阳,哪方为阴的具体表达,且在具体运用中双方的属性不能任意的颠倒或混淆。否则就将带来认识的失误)。所以,理性认识范畴的阴阳概念与矛盾概念一样,自身没有具体的含义,只有利用它分析和认识具体事物时,它的意义才有可能随着我们对事物在实践中的认识而彰显出来-----这个过程也就是理论又回到实践的过程。在哲学和逻辑中与阴阳概念联系比较密切,并且最为接近的就是"对立统一关系"或"矛盾"。对立统一是两事物或一事物内部对立着的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的关系;矛盾关系是在同一个属概念下两个种概念之间的一种不相容关系。这两个种概念就是阴和阳。阴阳是"对立统一或矛盾关系"的一种划分或细分,两者是种属关系。对立统一规律是"阴阳"的上位属概念,阴阳则是对立统一的两个下位种概念。阴阳是互不相容又紧密联系的两个对立面的一对性态或属性。阴阳的内涵互相否定,一个概念"阴"肯定对象阴的属性,另一个概念"阳"则以否定阴概念所肯定的属性,作为阳对象的属性。阴阳的外延互相排斥,又相互补充,�其总和等于它们最邻近的属概念的外延,即两个种概念外延的和或并。阴阳是对立统一或矛盾关系中两个不同性态属性的一对哲学或逻辑范畴的概括,就是两事物或一事物即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反相承的一对并列的种概念.阴阳是属性,是性态,是事物特性相对或相反性态的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是一对事物或同一事物两个方面,两种性态的表现。我们中华民族祖先在阴阳五行学说中采用的逻辑物化思维艺术,不仅在人类的认识史上空前绝后,具有无可复加接近绝对真理的水准,而且所借用的物化也相当贴切,几乎可以以假乱真。之所以如此,对数千年来人们为什么一直只是在她的物化之物上做文章也就不难理解了。(二)五行五行学说也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它以日常生活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元素,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这五类物质各有不同属性,如木有生长发育之性;火有炎热、向上之性;土有和平、存实之性;金有肃杀、收敛之性;水有寒凉、滋润之性。五行说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质纳入这五大类的范畴。五行相生相克。相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相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象表达的相生相克关系就简称为五行。五行的基本含义是指无论是事物内部或不同事物之间,都可归纳成一种“对我有害、对我有利及其我对其有利、我对其有害”的矛盾利害关系的基本模式。把这个模式中的我抽提出来,并用土的物象来表达,那么对土有害的物象就是木,对土有利的物象就是火,土对其有利的物象就是金,土对其有害的物象就是水。不难得知,有利或有害其实就是相生相克的同义语。在现实中与这种矛盾利害关系模式无关的利害关系都是不存在的,所以五行所表达的生克制化模式属于万事万物内部及其不同事物之间矛盾利害关系的基本模式。据此我们不难理解传统上所谓五行是一种分类方法,或五行就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一类的解读为什么是一种朴素的认识方法的所以然了。但是,事物的发展变化存在着反常现象,这就有了“相乘”和“相侮”。相乘就是过度的相克,其次序与相克是一致的,比如,木气偏亢,太过的木便去乘土,使土气虚弱。相侮又叫反克,即本来是自己可以克胜的一方,却反而被它克胜,其次序正好和相克相反。比如,正常的相克关系是木克土,然而土气偏亢,土就会反过来侮木。五行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和所有事物都分不开的,人的长相、身材、性格等方面也和五行息息相关。金形之人。金形之人,从体形上看多较削瘦,骨态较露,节突出。头,肩,腹,手,脚都较小。从五官看,脸形偏方,肤色较白。金形之人,较强悍,多心急,能当机立断。但也能沉稳欢察事态发展。金主肃杀,严而有威。因此,金形人多官将之材。金耐寒,畏火,不耐暖热,所以,要特别小心春;木形之人。木形之人,从体形上看如树型,身材多挺直瘦长,头较小,身背较宽。手足也小,皮肤略青。木形之人届于劳碌型,命中多操劳,有任劳任怨之佳行。木喜春夏,畏秋冬。所以,木形之人如感风邪极易伤肝,而且多在秋冬季。因为肝属木,故木形之人在秋冬时,一定要加强肝的保护,注意营养,不要过于疲劳,以防染上肝疾;水形之人,适合于秋冬,秋冬之季,金水相生。春时,木泄水气显枯;夏时,火蒸水气呈涸。所以,春夏时,水形之人容易染病,而且多属腰肾,不可不防;火形之人。从体型上看,火形人面尖头小,肩背宽,身体强壮,手足也较小。火形之人肤色偏红。火形之人,脾气易暴躁,不重视钱财,变化无常,信用较差,能从全面考虑问题,但缺乏做的勇气,耐力较差。火喜春夏,不耐秋冬。夏火惧冬水,一旦秋冬感子外邪,容易生心脏方面的病症。心脏病的人多怠于秋冬,与此有关;土形之人肉饱满,四肢匀称。土形人脸圆头大,肤色较黄。土形人,心地温和,不喜欢趋炎附势,也不弄权玩势,适合于做慈善事业。土性不而春夏,得时于秋冬。所以,当春夏之时,土形人感染疾病,容易伤脾,导致消化吸收方面的疾病。(三)干支阴阳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阴天干:乙、丁、己、辛、癸;阳天干:甲、丙、戊、庚、壬;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阳地支:子、寅、辰、午、申、戌;阴地支:丑、卯、巳、未、酉、亥。(四)干支五行天干五行: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地支五行:寅、卯为木;午、巳为火;戌、辰、未、丑为土;申、酉为金;子、亥为水。(五)廿四节气正月寅月:立春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雨水到惊蛰止。二月卯月:惊蛰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春分到清明止。三月辰月:清明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谷雨到立夏止。四月巳月:立夏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小满到芒种止。五月午月:芒种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夏至到小暑止。六月未月:小暑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大暑到立秋止。七月申月:立秋入洁之时刻,经过中气处暑到白露止。八月酉月:白露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秋分到寒露止。九月戌月:寒露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霜降到立冬止。十月亥月:立冬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小雪到大雪止。十一月子月:大雪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冬至到小寒止。十二月丑月:小寒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大寒到立春止。(六)六十甲子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七)甲子纳音甲子乙丑海中金白。此年生人,是海中金命,属相是白鼠和白牛;丙寅丁卯炉中火红。此年生人,是炉中火命,属相是红虎和红兔;戊辰己巳大林木青。此年生人,是大林木命,属相是青龙和青蛇;庚午辛未路旁土黄。此年生人,是路旁土命,属相是黄马和黄羊;壬申癸酉剑锋金白。此年生人,是剑锋金命,属相是白猴和白鸡;甲戌乙亥山头火红。此年生人,是山头火命,属相是红狗和红猪;丙子丁丑涧下水黑。此年生人,是涧下水命,属相是黑鼠和黑牛;戊寅已卯城墙土黄。此年生人,是城墙土命,属相是黄虎和黄兔;庚辰辛巳白蜡金白。此年生人,是白蜡金命,属相是白龙和白蛇;壬午癸未杨柳木青。此年生人,是杨柳木命,属相是青马和青羊;甲申乙酉泉中水黑。此年生人,是泉中水命,属相是黑猴和黑鸡;丙戌丁亥屋上土黄。此年生人,是屋上土命,属相是黄狗和黄猪;戊子已丑霹雷火红。此年生人,是霹雳火命,属相是红鼠和红牛;庚寅辛卯松柏木青。此年生人,是松柏木命,属相是青虎和青兔;壬辰癸巳长流水黑。此年生人,是长流水命,属相是黑龙和黑蛇;甲午乙未沙中金。白此年生人,是沙中金命,属相是白马和白羊;丙申丁酉山下火红。此年生人,是山下火命,属相是红猴和红鸡;戊戌已亥平地木青。此年生人,是平地木命,属相是青狗和青猪;庚子辛丑壁上土黄。此年生人,是壁上土命,属相是黄鼠和黄牛;壬寅癸卯金箔金白。此年生人,是金箔金命,属相是白虎和白兔;甲辰乙巳佛灯火红。此年生人,是佛灯火命,属相是红龙和红蛇;丙午丁未天河水黑。此年生人,是天河水命,属相是黑马和黑羊;戊申已酉大驿土黄。此年生人,是大驿土命,属相是黄猴和黄鸡;庚戌辛亥钗钏金白。此年生人,是钗钏金命,属相是白狗和白猪;壬子癸丑桑松木青。此年生人,是桑松木命,属相是青鼠和青牛;甲寅乙卯大溪水黑。此年生人,是大溪水命,属相是黑虎和黑兔;丙辰丁巳沙中土黄。此年生人,是沙中土命,属相是黄龙和黄蛇;戊午已未天上火红。此年生人,是天上火命,属相是红马和红羊;庚申辛酉石榴木青。此年生人,是石榴木命,属相是青猴和青鸡;壬戌癸亥大海水黑。此年生人,是大海水命,属相是黑狗和黑猪。三、传承阴阳包括五行,五行含有阴阳,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根据其属性可分为两类,阴类和阳类。“阳类”具有刚健,向上,生发,展示,外向,伸展,明朗,积极,好动等特性;“阴类”具有柔弱,向下,收敛,隐蔽,内向,收缩,储蓄,消极,安静等特征。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都具有阴阳的两重性。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任何庞大的事物都逃不出阴阳的范畴,任何微小的事物又具有阴阳的两方面,阴阳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物极必反的现象就是阴阳转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根据其特征,可以系统的分成五大类“金”“木”“水”“火”“土”。这五类事物统称五行。金,木,水,火,土,并非指具体的五种单一的事物,而是对宇宙间万事万物的五种不同属性的抽象概括。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生克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就是阴阳的两个方面。相生相克是事物的普遍规律,是事物内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生克是相对的,没有生,就无所谓克;没有克,也就无所谓生。有生无克,事物就会无休止的发展而走向极端,造成物极必反,由好变坏;有克无生,事物就会因被压制过分而丧元气走向衰败。在生克这个对立与统一的矛盾中,无论是生的过分还是克的过分都会因对立而打破相对平衡或统一,事物就会向一方倾斜发展。为了维护相对平衡,生与克要相互牵制。当不能相互牵制时,平衡被打破,这时事物就会出现了新的变化。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古代自然观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妨碍科学的进步。中国自然哲学家在解释现象时,往往求助这种自然哲学,例如:电被解释为,“阴阳相激为电”;地震被认为是“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经验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极端形式,贯穿整个古代中国科学理论体系。严格的说,五行学和《易经》没有根本的联系。只有在运用《易经》的法则和占卜的时候,《易经》才和五行学产生联系。五行学说的确立,一般认为是战国时代。也有人倾向五行学说产生在商代或比商更早。阴阳在中医中应用广泛,辨症施治。人体的体质根据阴阳划分为阴虚体质、阳虚体质、阴阳两虚体质,从《黄帝内经》阴阳应像论中可以看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又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即是以天地云雨的生成过程为例,论述天地阴阳升降,从而交相感应的规律,正是由于阴阳的交感,才有天地阴阳之气的交流、结合,才有世间万物的化生。人生活在自然界之中,对人影响最大者,莫如一年四季气候的变迁与一日白昼黑夜的变化,而古人也认为这是阴阳运动变化的反映,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故阳之动,始于温,盛于暑;阴之动,始于清,盛于寒。春夏秋冬,各差其分。阴阳易辨,很容易辨别阴阳,划分很明确,所以阴阳易辨派的宗旨就是辨别阴阳,根据体质,辨证施治,解决阴阳不协调引起的各种疾病,阴阳易辨派深入研究《黄帝内经》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阴阳理论知识,融合中医学理论知识,提出的阴阳易辨和中医体质辨证施治相结合,在中医理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阴阳易辨派也显得与中医密不可分,是中医研究的关键部分,值得深入研究。丁俊贵2023年5月11日

易学基础知识---阴阳五行

命理基础--阴阳五行 一、 阴阳 阴阳是事物的两面,万事万物都要分阴阳,都有两面性。好比人要分男女,地球上要有白天和黑夜一样。 阴阳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所谓“独阴不生、孤阳不长”。没有阴、阳的存在就没有意义,没有阳也就不需要阴。 所谓的阳,指的是生发、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属于气的东西;阴指的是收敛的、有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属于质的东西。 八字命理中也是分阴阳的,阴阳就是指的太阳和月亮,月亮是太阴。所以地球上会有白天和黑夜,白天就是阳的,沐浴在阳光之下的,烦杂聒噪的,有生气的、积极向上的;黑夜就是阴的,沉浸在月光之中,安静收敛的,万物入眠、死气沉沉的。 阳主动,阴主静。天干透出在外为阳、为动的;地支伏藏在内为阴,为静止的。所以天干在外,可以直接生克合化,地支就需要岁运来引动,两者的性质是不一样的。阴阳是将事物最初的分开,就是所谓的“道生一、一生二”,万事万物都有对立面。阴阳代表了事物的两面,对立统一,比如阴阳对应:上下、高低、左右、男女、生死、黑白、胖瘦、善恶、对错、真假。。。 二、 五行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即是五星,就是指的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 八字其实就是模仿类象的太阳系,代表了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所在的时空点,五行是事物的基本组成,太阳系的基本物质就是五大行星,因为五大行星和地球离得最近,关系最紧密,除此就是太阳(阳)和月亮(阴),日干就是地球(或地球上所藏、养的生物,当然也包括人),所以八字就是一个时空太极点。而所有有生命的事物,出生时都会有一个太极点,而此太极点就代表了他所感应阴阳五行的强弱,也代表了他的演化趋势----命运。 所以八字不仅可以断人的富贵贫贱,也是可以算其他动物的运气的,只不过八字命理为人服务更有意义,动物野兽一生的运势和我们没有多大意义。 五行作为世界的基本的组成物质,是命理中最基本、最关键的东西。

阴阳五行是什么?

阴阳五行是我国古代先哲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通过对生活环境的观察、总结、思辨中,抽象出来的一个思想体系;是我国古代哲学的源流和基础。唯物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观点,与阴阳学说相一致。阴阳学说原理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应用。古人“仰观于天文,俯察于地理”,中又结合人事,逐渐地,创造出阴阳五行的一套学说,可分为“阴阳”与“五行”,阴阳,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中都具有的两种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的力量,正所谓“孤阳不长、独阴不生”阴阳作为事物的两面,既矛盾又互为依存;五行即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形态,它强调整体概念,五行包含相生相克的各种关系。五种基本物质运动的形态,加上阴阳的元素,立即就演化出许许多多复杂的模式。形成了古人看待事物的一个模式,或者说思维方法。中国自然哲学家在解释现象时,往往求助这种自然哲学,例如:电被解释为,“阴阳相激为电”;地震被认为是“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经验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极端形式,贯穿整个古代中国科学理论体系。许多学者认为中国古代自然观特别是阴阳五行学说妨碍科学的进步,甚至无端斥之为“”。然而它不但没随岁月的流逝和科学的突飞猛进淡出人们的视线。无数国人,为研究阴阳五行的精髓不惜付出毕生精力,力求弄明白里面的一些思维原理和推论。许多智力高超学识渊博的著名人士也都在阴阳五行这些学说里面吸取养分,民间一些故弄玄虚的人也常常利用这些学说“准确预测一些事情”。与其将阴阳五行归入“封建”,不如用其理论来指导我们的科学实践和社会生活。就是现代科技的一些发展,也受到阴阳五行学说的启示。比如计算机的发明者冯.诺依曼,起初长期冥思苦想,想不出处理这些数据的方法,直到后来看到我国传统的八卦图形,里面的用“阴爻”与“阳爻”来画出一些图形(卦),推导出卦象,表达一些意思。由此,冯.诺依曼发明了二进制,计算机就采用二进制来处理各个数据。所以,不管怎么样,阴阳五行的理论早已经深入人心,植根于国人的记忆中,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总可以看到这些思辨方式。所以,她不曾被人们完全理解的深奥哲理,随着认识的升华越来越彰显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意识到,阴阳五行非但不是简单的,还是思维哲学的大成。

关于阴阳五行八卦十二卦的问题!~

阴阳五行与八卦学说 (一)阴阳五行和八卦学说的产生、概论与相互关系研究 阴阳五行和八卦起源于我国古代,具有自发的、朴素的辩证法观点,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例如,阴阳五行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又如八卦以正反两方面的对立矛盾来反映宇宙万物的发展和变化,被用于天文、养生、数学、军事等诸多领域,16世纪传入欧洲后,曾给国外科学的发展以启迪,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它,拓宽其应用领域,以取得更大的效益。当然,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性,阴阳五行和八卦学说也渗有唯心主义思想,甚至是封建的,如占卜问卦、预测吉凶等等。 1、阴阳:相传天地形成之前,宇宙一片浑沌,盘古开天辟地,将浑沌一分为二,天为阳,地为阴,由此有了阴阳的概念。后来古人根据生产、生活实践和对自然现象长期观察的事实,逐步把太阳、男性、力量、光亮、热等带有向上的、运动积极、肯定的、善意的、热情的属性归为阳,把月亮、女性、软弱、黑暗、冷等带有下沉的、静止的、消极的、否定的、恶意的、冷淡的属性归为阴,并由此总结出一套阴阳相互作用的学说以解析说明世上万事万物的产生和发展。把它应用到自然界、人类及生老病死就有了后来的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八卦学说和古老的中医理论。 2、五行:指木、火、土、水、金五种物质和它们的运动。五行的概念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它是阴阳相互作用的产物。木、火和金、水分列于土地上下,前两者属阳,后两者属阴,火比木更活跃属至阳,水比金位置更下,属至阴,土地处中间属于中性,因水为树木生长所必需,故水又与木相互依存,这样就构成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五行循环,称为“五行相生”。顺着这种循环物质就相生,违背了它就会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称为“五行相克”。但是,事物的发展变化存在着反常现象,这就有了“相乘”和“相侮”。相乘就是过度的相克,其次序与相克是一致的,比如,木气偏亢,太过的木便去乘土,使土气虚弱。相侮又叫反克,即本来是自己可以克胜的一方,却反而被它克胜,其次序正好和相克相反。比如,正常的相克关系是木克土,然而木气偏亢,土就会反过来侮木。我国古代哲学家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质,分别列入这五大类的范畴,并以此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 <黄帝内经>巧妙地把阴阳和五行结合到一块,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中医五行理论,并以此指导医学实践和疾病防治。古人认为五行在天上对应金木水火土五星,在地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在人就是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这五类物质在天、地、人之间形成串联,如果天上的木星发生了变化,地上的木类和人的仁心都随之产生变异。古代就是以这种天、地、人三界相互影响和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来推算人的命运的。 3、八卦:它最早见载于<周易>,相传为伏羲所创,八卦的产生,正如周易·系辞所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意思是说,天地未形成之前的宇宙处于一种无边无际的元气状态(即太极),天地万物都是由它演化而来的,太极的演化是元气的分离,清阳者上升为天,浊重者下沉为地,天为阳,地为阴,阴阳(即两仪)分成四象,四象是指在两仪一奇一偶的基础上复生一奇一偶,四象之上再生一奇一偶就产生第三爻,以阴阳三爻错综排列得八种卦形,叫做八卦。八卦相重生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多,人们以此可断吉凶,趋吉避凶就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八卦在创作之初就与天文历法有着紧密的联系,八卦的四象表示四季。春夏秋冬分别以少阳、老阳、少阴、老阴代之。历史上曾有把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用来纪日的记载,八卦本身也可以进行排序,并组成八卦图,用以表示方位,预测过去和未来的吉凶祸福。 八卦和神秘性在于它有着丰富的数学内涵和哲学渊源,八卦的每一卦形象征或代表着某种自然物或社会现象,如乾为天,坤为地,坎为水,离为火,震为雷,艮为山,巽为风,兑为泽(沼泽),这被称为卦象,卦象可以象征一切事物,以之象动物,则乾为马,坤为牛, 坎为豕,离为雉,震为龙,艮为狗,巽为鸡,兑为羊,以之象人体,则乾为首,坤为腹,坎为耳,离为目,震为足,艮为手,巽为股,兑为口,由此触类旁通,到万物,就是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 (二)浅淡阴阳五行八卦在游戏中的合理设计 一口气向大家介绍完了阴阳五行八卦的知识,下面我想对其在游戏中的运用和设计谈谈自己的设想。 一、阴阳:最适宜作为角色职业的总体属性。网游天骄和剑网中都是把五行作为角色职业的总体属性,同时作为技能与防御属性,个人以为不妥,游戏无非就是正邪两派之分,以阳象正,阴象邪,正好合适。角色以阴阳区分属性明了简洁,如果用五行区分由于会产生职业间的相生相克,而容易导致游戏的失衡。 二、五行:用五行对应力量、体质、敏捷、智慧、怒气五种属性,这一设想基于中医五行理论把五行对应人体五大器官-心脏、肾脏、肺、肝、胆等,可把力体敏智气一一与之对应,设计出五行装备和物品,当然这种五行装备和物品不是加五行攻击或防御,而是强化力体敏智气这五种属性的。 三、八卦:以乾为天,坤为地,坎为水,离为火,震为雷,艮为风,巽为风,兑为泽的内涵,可设计出游戏技能与防御属性,但是不是设计八种,而是把天与雷归为一类,地与山归为一类,水与泽归为一类,火与风,从而设计出雷电系、土系、水系、火系(风为加强火系的辅助技能,归为火系),另加普通攻击或防御,从而设计五种的技能和防御系别。

阴阳五行八卦

怎样理解阴阳五行 八卦 阴阳五行与八卦学说 (一)阴阳五行和八卦学说的产生、概论与相互关系研究 阴阳五行和八卦起源于我国古代,具有自发的、朴素的辩证法观点,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例如,阴阳五行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又如八卦以正反两方面的对立矛盾来反映宇宙万物的发展和变化,被用于天文、养生、数学、军事等诸多领域,16世纪传入欧洲后,曾给国外科学的发展以启迪,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它,拓宽其应用领域,以取得更大的效益。当然,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性,阴阳五行和八卦学说也渗有唯心主义思想,甚至是封建的,如占卜问卦、预测吉凶等等。 1、阴阳:相传天地形成之前,宇宙一片浑沌,盘古开天辟地,将浑沌一分为二,天为阳,地为阴,由此有了阴阳的概念。后来古人根据生产、生活实践和对自然现象长期观察的事实,逐步把太阳、男性、力量、光亮、热等带有向上的、运动积极、肯定的、善意的、热情的属性归为阳,把月亮、女性、软弱、黑暗、冷等带有下沉的、静止的、消极的、否定的、恶意的、冷淡的属性归为阴,并由此总结出一套阴阳相互作用的学说以解析说明世上万事万物的产生和发展。把它应用到自然界、人类及生老病死就有了后来的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八卦学说和古老的中医理论。 2、五行:指木、火、土、水、金五种物质和它们的运动。五行的概念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它是阴阳相互作用的产物。木、火和金、水分列于土地上下,前两者属阳,后两者属阴,火比木更活跃属至阳,水比金位置更下,属至阴,土地处中间属于中性,因水为树木生长所必需,故水又与木相互依存,这样就构成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五行循环,称为“五行相生”。顺着这种循环物质就相生,违背了它就会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称为“五行相克”。但是,事物的发展变化存在着反常现象,这就有了“相乘”和“相侮”。相乘就是过度的相克,其次序与相克是一致的,比如,木气偏亢,太过的木便去乘土,使土气虚弱。相侮又叫反克,即本来是自己可以克胜的一方,却反而被它克胜,其次序正好和相克相反。比如,正常的相克关系是木克土,然而木气偏亢,土就会反过来侮木。我国古代哲学家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质,分别列入这五大类的范畴,并以此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 <黄帝内经>巧妙地把阴阳和五行结合到一块,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中医五行理论,并以此指导医学实践和疾病防治。古人认为五行在天上对应金木水火土五星,在地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在人就是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这五类物质在天、地、人之间形成串联,如果天上的木星发生了变化,地上的木类和人的仁心都随之产生变异。古代就是以这种天、地、人三界相互影响和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来推算人的命运的。 3、八卦:它最早见载于<周易>,相传为伏羲所创,八卦的产生,正如周易・系辞所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意思是说,天地未形成之前的宇宙处于一种无边无际的元气状态(即太极),天地万物都是由它演化而来的,太极的演化是元气的分离,清阳者上升为天,浊重者下沉为地,天为阳,地为阴,阴阳(即两仪)分成四象,四象是指在两仪一奇一偶的基础上复生一奇一偶,四象之上再生一奇一偶就产生第三爻,以阴阳三爻错综排列得八种卦形,叫做八卦。八卦相重生出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多,人们以此可断吉凶,趋吉避凶就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八卦在创作之初就与天文历法有着紧密的联系,八卦的四象表示四季。春夏秋冬分别以少阳、老阳、少阴、老阴代之。历史上曾有把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用来纪日的记载,八卦本身也可以进行排序,并组成八卦图,用以表示方位,掸促赶......>> 怎么学习阴阳五行八卦 怎样学?真正的学问,都是通过生命体验而获得的。要学习阴阳五行八卦,也同样需要你把浮己作为自然生命的一部分去体验。 比如,你先从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男人为阳女人为阴,把阴阳作为我们生命的一个元素来考察,然后,在阴阳之间来安置五行,即在日月之间来安排金木水火土,古人所谓“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如此一来,在你的生命体验之中,你自然会得到一个大体轮廓,即把代表阳的“乾”卦的三爻分别安置在天上地下与人中;再由人中之那一点展开,得到人的头颅躯体与四肢,构成一个五星形状的人体轮廓;然后继续把五脏四肢百骸相联系,再与一年四季与东南西北四方相联系,形成“春季东方木,夏季南方火,长夏中央土,秋季西方金,冬季北方水”的事物在时空中运行的整体图,让五行在阴阳中运转起来;最后再按照五行分别对应的心理、生理、生命的性德,事物的属性,如此一一展开,这样一来,你学习的东西就成为学问充实了你的生命。到最后,你再把有形世界与无形世界的阴阳贯串与一切现象,如此,你便会达到空前的高度,从而领悟大自然的奥妙。 在学习过程中,你一定要注意研究古圣先贤的理论,如《易经》《黄帝内经》《道德经》;甚至儒佛道以及其他宗教的经典,一一学习,你就会无所不通。 当然,生命有限,如果你有过人的天赋,或者你与佛教有缘,能够从“心”上下手,直接从佛教经典下手,去认识宇宙人生真相,从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并将这种智慧与爱心运用到日常生活之中,这样的生命就会更加精彩了! 阴阳五行八卦中一些难解字的读音怎么读? 八卦:乾qián、坤kūn、震zhèn、巽xùn、坎kǎn、离lí、艮gèn、兑duì。亦称经卦、单卦、三爻卦、小成之卦,由阳爻“―”、阴爻“- -”排列而成,是由三个爻自下而上排列而成的记号。有的人亦用汉字“三求平未,斗非半米”来记八卦符号。 将两个单卦上下组合,即为六十四卦中的一卦,称重卦。 八卦五行属性的理解 10分 对于八卦的理解不能拘泥于他的字意,八卦是一种变化的演示,根据先天八卦的顺序:1乾.2兑3离.4震.5巽.6坎.7艮.8坤。先天八卦演示的是世界出现后的变化。分为四个阶段:(乾为天、兑为泽)天地相离山泽相同类似于造山运动产生金,(离为火、震为雷)雷火想射产生火,(巽为风,坎为水)风雨滋润大地产木,(艮为山,坤为土)造山运动停止产生土世界平稳了。五行之气不要拘泥于字面意思,功五中属性不一样的气。气基本贯穿中国所有玄学。金属性的气向内,火向外,水向下,木向上,土平向。 五行八卦是什么意思? 五行八卦分为阴阳五行和八卦理论。 阴阳学说含有朴素的辨证法思想,认为万事万物都有相反成的矛盾的两方面,分别可以归纳为阴和阳。比如: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水之北为阳,水之南为阴;叶之正面为阳,叶之背面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太阳为阳,而月亮又称作太阴。阴和阳是互相转化、生生不息的,表现这个规律的形象图形就是太极图。太极图中,当阳最盛的时候,阴已悄悄出现;当最阴的时候,阳已悄悄出现。盛极而衰,否极泰来,这个哲理还是很深刻的。 五行学说是古人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他们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的,在不同的事物上有不同的表现。比如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声:角、徽、宫、商、羽;五味:酸、苦、甜、辛、咸;五脏:肝、心、脾、肺、肾;五情:喜、乐、欲、怒、哀;五常:仁、礼、信、义、智等等,每种事情的五项内容都分别显示出木、火、土、金、水的五行顺序。五行有生成、相生、相克的顺序。生成的木、火、土、金、水;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顺序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这就是所谓的万物相生相克。阴阳和五行学说相结合,成为古人解释各种自然和人生现象的一种理论。占卜和命相学是预测未来的一种活动。古代生产力低下,对个人命运就更难把握,也就更想知道。命相学就利用了阴阳五行学说,来说明一个人的命运。所谓生辰八字,就是用天干、地支表示出生的年、月、日、时。先秦时期,人们只用天干地支来记日,但是后来,年月日时都可以用天干地支来记了。天干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 、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酋、戊、亥。二者顺序配合可以产生六十个单位,叫六十甲子。那出生的年、月、日、时分别用天干、地支配合来表示,正好有八个字,因此叫生辰八字,相者又叫它是人的四柱。生辰八字里也有五行。在十天干中,甲、乙属木,丙、丁属火,戊、己属土,庚、辛属金,壬、癸属水。十二地支中,寅、卯属木,巳、午属火,申、酋属金,亥、子属水,辰、戊、丑、未属土。这样以来,根据生辰八字,就可以推算出你命里缺什么。古人认为必须五行俱全,命运才会兴旺。这就是所谓的占卜。 八卦之学说为古有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说‘太极’是阴阳未分,天地浑沌时期。‘两仪’就是天和地,如‘八卦’土中的阴阳鱼,白色的为阳,黑色的为阴,古人将阴阳鱼比作太阳、月亮、地球,太阳为阳,月亮为阴,地球为阴,阴阳相互环抱,表示阴阳交合,古人以四象来象征四方,象征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四象生八卦,实际上是阴阳相重,阴阳相合而成。八卦分为“天体运行八卦图”和“人体运行八卦图”。人体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和复杂功能的系统,至今依然无法确定人体的内涵和界面。‘人体八卦’其意就是反映人体的八卦体象和八卦在人体诊断中的应用,这里最为重要的是天人合一的人天观问题。人体不但普遍存在着太极阴阳全息,而且普遍存在着‘八卦’全息。人体是一个把‘八卦’,各部又都充满着小‘八卦’全息,,无论眼、脐、耳、手、足、腹、舌、脉等都存在着‘八卦’全息,并且都可以‘八卦’定方位。通过‘八卦’体现了人体的相关性和整体性。人体又是一个大太极,而各部位又都存在着小太极,大脑及五脏都存在着太极两仪,人体是一个大阴阳合物体,而其它各部又都是小阴阳合抱体。“人体运行八卦图”反映了人与天地宇宙所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人离不开宇宙所赋予的自然环境,而宇宙间的运动变化又折射在人体身上,宇宙与人体在各自运动过程中具有相互感应的效应,通过八卦反......>> 怎么学习阴阳五行八卦 什么是五行阴阳八卦 简而言之,由河图洛书推出先天八卦,又文王把八卦赋予人性化,天地生出三男三女,天地六子授生之后,就成了后天八卦,通过五行水木火土金的属性变化来涵盖万事万物的变化,先天八卦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后天八卦为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五行是水生木,木生火,火生饥,土生金,金生水,五行适用于后天八卦,东方为木,南方为火,西方为金,北方为水,四方之中为土,东南西北又为四正,天干在八卦中的位置是,甲乙东方木,丙丁南方火,庚辛西方金,壬癸北方水,戊己中央土,地支在八卦中的位置是,子为水为北方,丑为土,北偏东,寅为木,东偏北,丑寅为东北,卯为木表示正东方, 想学阴阳五行八卦,这些需要看哪些书,请前辈赐教 现在的关于这些东西的书和理论很多,但由于阴阳五行八卦等理论发展到今天,所以在历史上产生的流派很多,还有许多打着周易的旗号骗人的派别。以我本人的经验来看,虽然各家各派的理论虽多,但很少有相同的,许多易学名家往往研究自成一门,所以给初学者造成了许多的困难,有种越学越迷惑的感觉。但学易本身就是个需要极大毅力的事情,没有几年的苦功算不得入易学之门,所以尽量建议你在未入易学之门的时候,尽量选取一些易学名家的书来看,先从最最基本的概念常定义开始了解,了解之后需要记熟。然后再去思考和理解,看更高层次的书,在保证自己看得懂的同时也要多比较各家易学的异同,辩证性的吸收学习。当然,易学确实是一件很博大精深的学问,除了刻苦,还需要灵活的头脑,不像现在学科类别中的任何一门有确切的规律可循,周易更多的是需要个人的悟力,如同佛家开悟一样,需要时机和功夫。祝你学易成功 阴阳五行八卦中一些难解字的读音怎么读? 八卦:乾qián、坤kūn、震zhèn、巽xùn、坎kǎn、离lí、艮gèn、兑duì。亦称经卦、单卦、三爻卦、小成之卦,由阳爻yáo“―”、阴爻yáo“- -”排列而成,是由三个爻yáo自上而下排列而成的记号。有的人亦用汉字“三求平未,斗非半米”来记八卦符号。望采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