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对应时辰的含义,12生肖对应时辰

十二生肖时辰是什么?

十二生肖时辰有子时(鼠),丑时(牛),寅时(虎),卯时(兔),辰时(龙),巳时(蛇),午时(马),未时(羊),申时(猴),酉时(鸡),戌时(狗),亥时(猪)。

子时(23时至01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丑时(01时至03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寅时(03时至05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卯时(05时至07时)日出,又名破晓,旭日,指太阳刚露脸,初升的时间。辰时(07时至09时)食时,又名早食,也是吃早饭时间。巳时(09时至11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午时(11时至13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

未时(13时至15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申时(15时至17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酉时(17是至19时)日入,又名日落,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戌时(19时至21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亥时(1时至23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十二生肖时辰对照表

十二生肖时辰对照表:

1、午夜23时至1时——子时(鼠)

2、凌晨1时至3时——丑时(牛)

3、凌晨3时至5时——寅时(虎)

4、清晨5时至7时——卯时(兔)

5、上午7时至9时——辰时(龙)

6、上午9时至11时——巳时(蛇)

7、上午11时至下午13时——午时(马)

8、下午13时至15时——未时(羊)

9、下午15时至17时——申时(猴)

10、下午17时至晚上19时——酉时(鸡)

11、晚上19时至21时——戌时(狗)

12、晚上21时至午夜23时——亥时(猪)

十二生肖与时辰的两者关系

十二生肖在古代作为记年之用途,用干支来计时,是汉朝以后才有的。古人根据太阳升起的时间,将一昼夜区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为代号,方便熟记。中国用地支计时法,叫做十二时辰(“大时”),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二十四“小时”。

后来这记年、记时之用的天干和地支才会和十二生肖扯上关系。十二生肖是由十一种来自自然界的动物: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和猪,还有传说中的龙所组成的。

古人以这十二中动物的习性来为分配格个地支,例如:老鼠是夜间活动的动物,因此以子时(午夜11时至1时)配合鼠、兔在日出之时出来觅食,因此以卯(5时至7时)配兔,和当时农业社会的生活起居作息系系相关。

十二生肖对应哪些时辰

十二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数字,一纪有十二年,一年有十二个月,一天有十二个时辰,在古人眼里,“十二”便是传达天意的数字,而这正好又和 十二生肖 相对应。 那么十二生肖分别对应哪些时辰呢?一起随我看看吧! 1、午夜23时至1时——子时:鼠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在一日中,子时一天的最后时刻,也是新一天的开始。在十二生肖中属于鼠。 2、凌晨1时至3时——丑时:牛 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丑时指的是黎明前的黑暗阶段。据说是牛开始日出耕田的时刻。在十二生肖中属于牛。 3、凌晨3时至5时——寅时:虎 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在一日中,天方大白之时,正是老虎开始活动的时刻,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属于老虎。 4、清晨5时至7时——卯时:兔 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卯时是太阳已东升,开始放万丈光芒的时候。在十二生肖中属于兔。 5、上午7时至9时——辰时:龙 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辰时太阳光热增强时刻,据说是群龙行西的时刻,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属于龙。 6、上午9时至11时——巳时:蛇 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巳时太阳光热更强了,在十二生肖中属于蛇。

时辰对照表属相

时辰属相对照表:子鼠:下午十一时至夜一时、丑牛:夜一时至三时、寅虎:夜三时至晨五时、卯兔:晨五时至七时、辰龙:上午七时至九时、巳蛇:上午九时至十一时、午马: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一时、未羊:下午一时至三时、申猴:下午三时至五时、酉鸡:下午五时至七时、戌狗:下午七时至九时、亥猪:下午九时至十一时。 1、时辰属相对照表:子鼠:下午十一时至夜一时、丑牛:夜一时至三时、寅虎:夜三时至晨五时、卯兔:晨五时至七时、辰龙:上午七时至九时、巳蛇:上午九时至十一时、午马: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一时、未羊:下午一时至三时、申猴:下午三时至五时、酉鸡:下午五时至七时、戌狗:下午七时至九时、亥猪:下午九时至十一时。 2、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子时23~1点,丑时1~3点,寅时3~5点,卯时5~7点,辰时7~9点,巳时9~11点,午时11~13点,未时13~15点,申时15~17点,酉时17~19点,戌时19~21点,亥时21~23点。

十二生肖对应的时辰十二生肖对应哪些时辰

;     导读:关注生肖这类型的事情其实都很清楚12年为一轮回吧,而且每个人都有着对应的生肖,而且每个月都是代表着不同的生肖,当然12生肖也有着对应的时辰,而且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对年份会比较熟悉,那么下面就随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十二生肖对应的时辰和十二生肖对应哪些时辰吧!

      属鼠十二生肖对应的时辰      1、午夜23时至1时——子时:鼠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在一日中,子时一天的最后时刻,也是新一天的开始。在十二生肖中属于鼠。      2、凌晨1时至3时——丑时:牛      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丑时指的是黎明前的黑暗阶段。据说是牛开始日出耕田的时刻。在十二生肖中属于牛。      3、凌晨3时至5时——寅时:虎      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在一日中,天方大白之时,正是老虎开始活动的时刻,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属于老虎。      4、清晨5时至7时——卯时:兔      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卯时是太阳已东升,开始放万丈光芒的时候。在十二生肖中属于兔。      5、上午7时至9时——辰时:龙      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辰时太阳光热增强时刻,据说是群龙行西的时刻,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属于龙。      6、上午9时至11时——巳时:蛇      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巳时太阳光热更强了,在十二生肖中属于蛇。      7、上午11时至下午13时——午时:马      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在一日中,阳光最为猛烈。在十二生肖中属于马。      8、下午13时至15时——未时:羊      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在一日中,未时是暑气将消之时。在十二生肖中属于羊。

      生肖猴      9、下午15时至17时——申时:猴      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人定也就是人静。在一日中,申时的暑气已快过去了。在十二生肖中属于猴。      10、下午17时至晚上19时——酉时:鸡      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在一日中,酉时是夜晚将来临所的时刻。在十二生肖中属于鸡。      11、晚上19时至21时——戌时:狗      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在一日中,戌时正是黑夜扩散,华灯初上时分。在十二生肖中属于狗。      12、晚上21时至午夜23时——亥时:猪      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在一日中,亥时是一日将尽,要迈向明日之前时分。在十二生肖中属于猪。一年十二个月各是什么生肖月      正月到腊月的完整顺序是: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      阴历正月,寒冬未尽,白雪茫茫,光秃秃的山野中很少有动物出入,饿虎便从山林中钻出来寻食。虎的吼叫声传遍四野,给人们很深的印象,于是就把这个月定为“虎月”。阴历二月份,春暖花开,向阳的小草钻出地皮,兔子便开始活跃。人们又把这个月定为“兔月”。      以此而论,阴历三月多雾,神龙忽现。阴历四月天暖,蛰蛇出洞。阴历五月草长,人欢马叫。阴历六月草茂,羊群遍野。阴历七月果熟,猴子口福。阴历八月中秋,杀鸡饮酒。阴历九月秋收,防盗要狗。阴历十月秋凉,肥猪满圈。阴历十一月下雪,屋内多鼠患。阴历十二月北风吹,老牛把棚归。

      属兔十二生肖天肖是哪几个      回答:兔,马,猴,猪,牛,龙。      属兔      中国的十二生肖之一,排名第四,对应地支中的卯。      卯年生人,性质温和,好静不宜好动,本性敏感,有慈悲心,守秩序,坚实、谦让、沉静孤立、记忆力强,审美很好。兔年生人浪漫多情,但容易因此招致人生、事业之风波甚至灾祸,有晚福渐渐衰微之兆,所以前运应积俭,以待老年之用。      属马      马,是十二生肖之一。马者,至健而不离地,地支的第七位,故午属马。在时间上表示上午11时至下午1时(即“午时”)。      马,以它的忠诚、勤恳、灵性获得了人类的认同,它成为人类的生肖是当之无愧的。      属猴      猴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九,与十二支配属“申”,故一天十二时辰中的“申时”---下午三点到正点,又称“猴时”      。猴年生人机敏灵巧、乐观积极,多才多艺。      属猪      猪是中国古代生肖属相中排第十二的生肖。亥是地支的十二位。      亥年生人,其性耿直无弯曲,外观稳重,内心刚毅,勤劳质朴、不好争论、为人勇敢、待人诚实。同时,其人好财,好批评他人是非,无忍耐性,爱依赖,不善交际,追求物质、不善理财,但有赖于命中吉星高照,生活较为安逸。

      属牛      属牛      牛在十二生肖中居次位,与十二地支配属“丑”,凌晨1—3时称为“丑时”,这时候牛吃足了草,“倒嚼”最细、最舒适,所以丑时同牛搭配,易卦为“坤为子母牛”。      属龙      中国古代的神话与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九种动物合而为一之九不像之形象。一直以来,公认龙的起源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是原始社会形成的一种图腾崇拜的标志。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      封建时代龙是帝王的象征,也用来指帝王和帝王的东西:龙颜、龙廷、龙袍、龙宫等。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第五,其与白虎、朱雀、玄武一起并称“四神兽”。      西方神话中的Dragon,也翻译成“龙”,但二者并不相同。      天肖一共有六个,每一个天肖都有不同的意思,而且各有各有的特点,比如有点天肖很有灵性,还有的老实诚恳等。

十二生肖代表时辰是什么?

十二地支代表的时辰如下:

1、子时

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老鼠是夜间活动的动物,因此以子时(午夜11时至1时)配合鼠。

2、丑时

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据说是牛开始日出耕田的时刻。在十二生肖中属于牛。

3、寅时

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天方大白之时,正是老虎开始活动的时刻,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属于老虎。

4、卯时

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兔在日出之时出来觅食,因此以卯(5时至7时)配兔。

5、辰时

古代中国人民“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据说是群龙行西的时刻,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属于龙。

6、巳时

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

7、午时

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

8、未时

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

9、申时

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时至17时。

10、酉时

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时至19时。

11、戌时

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

12、亥时

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