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福消灾法事,祈福消灾法事效果
祈福消灾要怎样做啊?
善行善行,,多行布施,常放生,广结善缘
道教法术真的有效吗?请内行的人回答.谢谢您
一切全在因果,相信因果吗?孝顺父母,尊老爱幼,常守正念,不存私邪,积功累德,乐善好施,戒杀放生……。那么法术对你也不灵。福祸无门,惟人自召。福祸都是自招自感的。法术也是惩恶扬善的。作恶多端自会被惩戒的。多行不义必自毙,就是这个道理!
下元节如何祈福解厄?
积德消灾法人们在下元节这一天消灾的方法有很多,其中积德这个方法是最有效的,是消灾解厄的前提条件,无德则无解。所谓“德”,并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品德”,而是易经之中的“道德”,即“遵循天道的规则”,我们常说厚德载物,只有德厚了,才能有消解因果的业力。遵循天道所展示的规则,小到每天顺应时序的穿搭与宜忌,大到农业的播种与收耕,这些都是在按照天道来生活,就是积德。择时解厄法如果要想在下元节的时候,达到消解厄运的目的,还需要选择一个好的时机,选择时间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不背因果,平日里,你若寻找得道之人帮助自己,如果你的福德值不足,那么你不仅难以消解厄运,并且他人还会为你承担因果,如果是在下元节,即使你的福德值不足,在寻求得道之人帮助自己之后,也能够助你消灾解厄,并且他人也不会为你承担因果。为什么道家的咒语很快灵验?而我们的佛为什么惹不起道家,魔鬼,仙家...
对于鬼啊,神咒啊,魔王啊,不去提他,老实念佛,横超三界,往生净土才是方便法门祈福消灾要怎样做啊?
祈福消灾最好的方法就是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是万德洪名,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大福报。念佛一声,罪灭河沙,罪灭就能消灾。念佛人有诸佛菩萨护佑,不得恶鬼恶神侵扰。
祈福禳灾简介
斋醮科仪 修持 早晚功课 炼气 云游参访 斋戒 戒律 正一派戒律 全真派戒律 宫观清规 符箓法术 符 箓 神咒 掐诀 步罡 变化之术 祈福禳灾 考召 驱邪 治病 送瘟 术数 仪式 三箓斋名 罗天大醮 破狱灯仪 先天斛食济炼幽科仪 炼度仪 关灯散花科仪 进表科仪 坛场设置 斋坛 醮坛 戒坛 万法宗坛 道冠服饰 法器 木鱼 令牌 如意 法印 法杖 法剑 笏 云铛 幡 磬 麈尾 钟 铙钹 坛场执事 高功 都讲 监斋 侍香 侍灯 侍经 神诞庆典 迎神出会 香期与庙会
祈禳,是道教最富特色的法术。
目录 界说祈即祈祷,指祷告神明以求平息灾祸、福庆延长:内容广泛,几乎覆盖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有祈晴、祈雨、驱蝗、祛病、遣瘟等祈求解除灾患的祈祷,也有祈嗣、祈寿、祈福以及企求国运绵久一类以求福祉为主的祈祷。
禳,又称禳灾、禳解,指行使法术解除面临的灾难。禳原为古代祭祀名。《周礼.天官.女祝》:「掌以时招梗会禳之事以除疾殃。」《注》:「却变异曰禳。禳,攘也。」又《春官.鸡人》疏:「禳,谓禳去恶祥也。」道教一开始就将禳解灾害作为法术内容,以后发展成门类繁多的体系,大凡生活中遇到的一切天灾人祸等均在禳解范围之内。就自然灾害而言,有禳火、禳星、禳年(流年不利)、禳风灾、禳旱灾、禳日蚀、禳地震等等;就社会生活而言,有禳官事(诉讼)、禳时疫、禳盗贼、禳虚耗(财物损耗)等等。甚至日常生活中发生恶梦、路见伏尸、禽兽入室、鸦啼当头等视为不祥之兆的事,皆有专门禳解之法。
祈禳的种类祈禳法事有两种情况。如所禳之事为小灾小祸,则请道士用符镇帖,或请法师禹步念咒洒符水即可。如祈禳之事重大,或是碰到大灾突至、小灾连续不断,就要请道士举行斋醮科仪。祈祷禳解也是道教斋醮的主要内容,或说斋醮是祈禳的仪式。
宋以后,道教中强调内道外法、内丹外用,在祈祷中要求以神气充盈为本:即如同著名雷法宗师王文卿在《王侍晨祈祷八段锦》中所说的那样:「自己觉得神气清爽,对外物的欲念不出现,本身与天地达成表里一致,造化的功能都在我的掌握之中了。运动天地,感应鬼神,驱动风雷,役使万物,没有甚么做不到的。然后才能驱策役使神将,施行祈祷。」[1]
祈禳中一般地祈求平安赐福的科仪,俗称为打平安醮。请求延长寿命的俗称延生醮,另外有祈嗣(求生儿子)、祈禄(科举中榜,官运亨通)等。由朝廷、官府出面建的各种大醮,总的是以祈求国泰民安为主。
祈祷法事中有很大部份属于祈晴、祈雨、祈雪、止风、止涛以及驱蝗禳虫灾等。这是中国农业社会在宗教中的反映:因为传统农业社会的「国泰民安」总是与「风调雨顺」联系在一起。在雨灾和旱灾发生时由民众自发组织,或者由官府乃至朝廷出面请道士主持祈祷几成通例。
祈禳的法门:以祈雨为例子这些祈禳自然灾害的活动,比较频繁的是祈雨。道教祈雨通常要举行重大的科仪。宋以后,雷法盛行,祈祷主要通过召役雷部神将执行。而所谓将,也即是自己元神,故祈祷重气法。在中符咒诀步等仍起着重要作用,而符常居于核心地位。比如《道法会元》卷一百三十一〈石匣水府起风云致雨法〉引火师汪真君的话说:
久晴不下雨,田中禾庄稼干枯,应当奏报玄天上帝。请求派遣水部张元帅驱赶神龙降雨。或者用铁板,或者用新瓦一片,画二张符,投放到河源深潭水洞和龙井等有灵异的地方。或者想要刮起风来,用活鲤鱼一尾,放两张符在鱼腮中,但要用很小的纸片书符,放入有龙的,并用皂色旗在静默中召唤丁将军和壬将军念(前面介绍过的)咒,将旗向空中挥舞指挥,狂风就会吹起。或者想要祈雨,建立法坛,召请神将,烧召水部丁、壬二将的符,存想心中赤精之气下降,肾中黑精之气上腾,二气在脾藏中黄部位混合,沿夹椎直上十二重楼,透出脑顶,存于空中。存想丁、壬二将军与空中之气相合为一,张大判官居于中间,丁壬诸神将、五湖四渎、九江、八河一切水部神司都在头顶空中。便存想我身为玄天上帝,面对天门,报告祈雨事由,随着念《水府神咒》、《天蓬咒》、《天童经》、《灵书中篇》各七遍。存想诸神驱使龙部役使电神,吹起大风,降下大雨。 [2]这儿介绍的只是祈雨法的一种,各派道法行持方法不尽相同,但建坛召将(一般都是召雷部、水部神将为主)、以符、檄(用于召将的官方文书)发往有关神府,或者上章奏于上帝天庭,是常见的法门。
祈禳的效验道士用发符、上章奏、召役龙王及雷部神祗等法祈雨祷晴,何以有效验?历来评论和对原因的分析不一。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祈雨有验的原因与道士学习过载有大量气象学知识的道经有关。譬如《盘天经》、《雨旸气候亲机》等书都是披着神学外衣的气象学著作,它们分析气象资料已经相当精细。比如《雨旸气候亲机》说:
日未出,先拂晨(拂晓)于东方日出处验之:黑云如鸡卵、如旗、山阵、鸟、龙头、蛇、灵芝、牡丹,并应当日未申时有雷雨;或紫黑云穿贯日及在日上下,并应当日(有雨);若黑云如鱼鳞,主有风,三日后方主有雨。道士有这么多气象知识,行法自然容易成功。他们在观察了风、云、雾、日诸象,可以有雨时才施法,否则只能断天意不欲降雨,不可祈求。
↑ 《王侍晨祈祷八段锦》:「自觉神清气爽,外欲不生,此身与天地相为表里,造化皆在吾掌中矣。动天地、感鬼神,驱风雷,役万物,无往而不可也。然后策役神将,行持祈祷。」 ↑ 《石匣水府起风云致雨法》:「久晴不雨,田禾枯槁,宜奏玄帝,丐差张水部驱龙行雨。或用铁板、或用新瓦一片,书二符,投于川源潭洞坳井有灵异去处。或欲起风,用活鲤鱼一尾,顿二符于腮中,但用小小纸片书之,放有龙处,却用皂旗默召丁壬二将,念前咒向空中扬舞指挥之。狂风即至。或欲祈雨,建坛召将,烧召水部丁壬符,存心火赤精之下降,肾水黑表之上腾,二混合于中黄之位,从夹脊直上十二重楼,透出顶门,在空中。存丁壬二将与空中来者相合,张大判官居中,丁壬诸神、五湖四渎、九江八河一切水司翕然会于顶上空中。却存吾身为玄天上帝,面天门,白祈雨事,因念《水府神咒》、《天蓬咒》、《天童经》、《灵书中篇》各七遍。存诸神驱龙役电,奔风行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