讼卦的基本精神和运势,讼卦的暗示
自卜一卦天水讼 急求解释
天水讼 乾上坎下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讼,天下有水,在天候上是有雨之象。天气主上,而水流主下,二气不交,所以叫“天与水违行”。两气相违则争,争就是“讼”的开始。因此,在人事上,本卦意味着争讼。 “讼”字从“言”从“公”,应该是为“公”道而“言”之象。所以“有孚”——守信义。“窒”有压抑、闭塞的意义,“惕”有警惕的意义。有了矛盾,就难以进行有效地交流,进一步产生了对立的感觉,所以“窒惕”。 互卦中有巽木、离火可以沟通天、水之气,所以在中有吉,从争讼的意义来说,适当的争讼有利于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解决问题,是吉利的。但是争讼一开始,就应该考虑它的出路,争讼只是手段而不是终极目的。如果过分地争讼,那就是凶险的。因为就不再是对事不对人,而是意气用事了。就象下雨有利于作物生长,但过度的暴雨会引发灾害一样。 争讼,是需要有德高望重的人来裁决、平息的。所以“利见大人”,这个“利见大人”和乾卦中的两个“利见大人”是有区别的。“不利涉大川”,下雨了,河流变得湍急,就不适合过大河了。对于争讼来说,起的作用只是把问题表面化,是解决问题的初始阶段,并不是解决问题了。所以并不利于办事。 古代中国人是不提倡用争讼、打官司的办法来达成自己的目的的。“作事谋始”,就是做事情要谋于开始,早做筹划。尽量少的避免不必要的争讼才是上策。结合到你的事,可以说,你在家乡可以开店,但不宜出远门,不宜争讼,多宽容忍让才行。
讼卦的新解
【原文】 (坎下乾上)讼(1):有孚,窒惕(2),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 利涉大川。 初六:不永所事(3),小有言,终吉。 九二:不克讼(4),归而通其邑人三百户(5)。无眚(6)。 六三:食旧德(7)。贞厉(8),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9)。安贞,吉。 九五:讼。元吉。 上九:或锡之鞶带(10),终朝三褫之(11)。【注释】 ①讼是本卦标题。讼的意思是争斗。本卦的内容主要讲人与人之间的纠 纷和斗争。②窒;用作“侄”,意思是戒惧。窒惕:戒惧警惕。③ 永:长久。不永所事:做事不能坚持长久。④克:胜利,成功。⑤ 通( bu):逃亡。邑人:采邑中的人,实际上是奴隶。(6)眚( sheng):灾 祸,过错。(7)旧德:从先人那里继承下来的遗产。(8)厉:艰险。 (9)复:返回。即:服从。命渝:命谕,指判决。(10)锡:赐。鞶(pan) 带:皮革做成的大腰带,供身居要职的贵族佩带,这里借指官位。(11)终朝:一整天。褫(chi):剥夺。【译文】 讼卦:抓获了俘虏,但要戒惧警惕。事情的过程吉利,结果 凶险。对王公贵族有利,对涉水渡河不利。初六:做事不能坚持长久,出了小过错,而结果吉利。 九二:争讼失败,回到采邑,。邑中奴隶逃跑了三百户。没有 灾祸。 六三:靠从先人那里继承下来的遗产过活。占卜的征兆险恶, 结果吉利。如果参与战争,不会获胜。 九四:争讼失败,返回服从判决。占问平安,得到吉兆。 九五:争讼。大吉大利。 上九:君王赏赐官职,但一天之内三次将赐予的官职剥夺。【读解】凡是有人群的地方,总免不了有争斗,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争斗的原因,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或者为权力,或者为金钱,或 者为名誉,或者为恋爱婚姻,或者为家务琐事……一言以蔽之,人 们之间的争斗,,总与利益有牵涉。小则动口舌、动手脚,大则动 干戈、搞暴动。讼卦为我们展现的,便是几千年前古人争斗的真实图景。争斗未必全是坏事,其中肯定有正义和非正义、进步与反动 的原则区分。参与争斗也未必是好斗,《水许》中的英雄好汉是被 逼造反,“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世事的险恶,多半映衬出人 心的险恶。可以说,只要人类社会存在一天,总会伴随着争斗,在 一定意义上,它也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一种动力。《哲学易经》之《讼卦》---李建明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彖》日: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象》日: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有需求就会引来争端,故受之《讼》。讼,争也,是利益受到侵害和威吓而产生的。利益受到了侵害和威吓就必须相互中和合理解决,如顺其发展则必争必斗而凶见矣。因此,有了争端就当对簿公堂利见大人公正解决,不能顺其发展。如顺其发展和不以有效的手段来规范行为就会形成一个血光冲天的世界而永无宁日矣。故当设立官府以止讼,订立章法来平讼,才能曲直见是非明而国泰民安天下平和。因此止讼在于社会制度的是否完善,政权行为的是否公平公正。如果说政权仅仅为一方阶级服务而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就违背了官府设立的职能,更无从说起公正公平为民作主了。特别是社会发展至今,人们已经不再沉睡,仅仅用高压手段终究难以解决社会矛盾。相反,越是用强制性的手段社会矛盾越尖锐。因此社会制度必须建立在人民利益之上才是科学的稳固的,官员只有不断体察民情履行公正才是称职的足道的。离开任何一条,社会就会动荡矛盾就会激化。孔子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先哲常且如此,然后今人乎?《彖》辞说:讼就是争的意思,是人类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竞争而产生的,是利益受到侵害和威吓而形成的,如果不加以揭止就会强者凌弱而弱者行险,充满在不断的危难之中。因此人类必须归附于正义以求刚健中正,这就是《讼》之道。有争端和风波是因为利益受到侵害和威吓而产生的。因此我们当中和矛盾合理解决,其行刚健中正也。如顺其发展,则终有其凶。因此讼事决不可放纵,当设立官府以止讼,订立章法来平讼,对簿公堂和公正解决,以尚中正之道也。如顺其发展,就会泛滥成灾,危害四起。因此必须入于其渊,平息一切讼事的发生。《象》辞说:天向西转,水向东流,各有所执,这是《讼》之象。君子观之,思自然界常且不能统一行向何况天下万民之心乎?故必有所争必有所讼,从而在做任何事情前必须考祥周到,慎终谋始。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象》日: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小有言,其辨明也。不要把得失看得太重,这样小有争言而终吉。若太过于名节,看重于富贵,就会财迷心窍和利欲熏心。故不永所事,何以害其身,其讼何可长。有争言就意味着有危险,因此有争言不可不慎,其中的利害明摆着的。然后我们有许多人却总为蝇头小利而争得不可开交,岂非相去千里矣。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象》日:不克讼,归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有争端需要的是一个“理“字,而理的产生是众多观点的统一。因此,不管是议会制也好民主制也好,各种政策的出台都必须符合人民群众的共同立场和意愿,否则都很难长久立足。因此观点得不到认可,自身利益得不到保障,就当参与众体的意见,依赖群众的立场,才能维护正义和保障自己的权利所在。是以不克讼当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那么最强悍之盗也只有逃遁隐匿而已。因此纸老虎并不可怕,自下讼上,以弱争强,团结一致就没有什么不可战胜的。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象》日:食旧德,从上吉也。食旧德,操持旧有德行也,坚守已有之业也。操持旧有德行,坚守已有之业,虽艰终吉。但若以此心从王事,何以有成功,守旧也。故君子必须顺应形势创新发展才能走持续可发展的道路,必须开创新颖产业才能与世界接轨而全面发展。食旧德之吉,听从认命而已。故君子又怎能认命自己的命运,而当争天下也。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象》日: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渝,是改变的意思。“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因此观点得不到通行,争端难以胜出,就当及时改变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校正自我的偏见,是以可获吉祥。原因是退复而马上改变观念校正偏见,在于服从发展观。服从发展观,是以安贞不会失。故万事不可自持,当按于不可逆转的现实。九五:讼,元吉。《象》日:讼,元吉,以中正也。“言为心声,书为心画,可明理、去非、除恶、扬善。”故时相争议势必能使事物更为趋向中正合情,社会更加进步和谐。因此听讼才能断枉直之情,有是非才能曲直明而利害见,这是社会之所以不断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动力。因此讼不可塞。其中《召公谏弭谤》讲得很是诚恳,“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因此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朦涌,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行事而不勃。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几何?”故《象》辞说:“讼,元吉,以中正也。”一个没有争论的社会是不进步的,听不到争声也就发现不了实质性的问题了。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象》日: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也许获得了一时的成功,得到了极大的赏识,但以讼受服有什么值得尊敬的呢。特别是嘴上功夫了得又有何用,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是不值得称道的。因此我们需要实际行动去解决一切存在的问题,而不是相互显耀和吹捧,更不是争夺和拥有。
坎上乾下开什么数
坎下乾上是天水讼卦。讼卦:虽有利可图(获得俘虏),但要警惕戒惧。其事中间吉利,后来凶险。占筮得此爻,有利于会见贵族王公,不利于涉水渡河。讼卦乾上坎下,为离宫游魂卦。上乾为刚,下坎为险,一方刚强,一方阴险,必然产生争论,因此多有不吉。《象辞》说:上卦为乾,乾为天;下卦为坎,坎为水,天水隔绝,流向相背,事理乖舛,这是讼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以杜绝争讼为意,从而在谋事之初必须慎之又慎。解卦吉凶要怎么看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乾)相叠。同需卦相反,互为“综卦”。乾为刚健,坎为险陷。刚与险,健与险,彼此反对,定生争讼。争讼非善事,务必慎重戒惧。大象:乾天升于上,坎水降于下,相背而行而起讼。运势:事与愿违,凡事不顺,小人加害,宜防陷阱。事业:起初顺利,有利可图,继而受挫,务必警惕,慎之又慎,不得固执已见,极力避免介入诉讼纠纷的争执之中。与其这样,不如退而让人,求得化解,安于正理,可免除意外之灾。陷入争讼,即使获胜,最后还得失去,得不偿失。经商:和气生财,吃亏是福,切勿追求不义之财。商业谈判应坚持公正、公平、互利的原则,尽量避免发生冲突。这样便会有好结果。求名:不利。自己尚缺乏竞争实力,应坚守纯正,隐忍自励,自强自勉,切莫逞强。依靠有地位的人的帮助,及早渡过难关。婚恋:虽不尽人意,倒也般配,彼此理解,未尝不可。双方应以温和的方式处理生活。决策:争强好胜,不安于现状,为改变命运和超越他人而奋斗。头脑聪颖,反应敏捷,有贵人相助。但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容易露出锋芒,得罪他人,带来诉讼之灾。宜承认现实,顺其自然,知足,适可而止。接受教训,引以为戒,可功成名就。讼卦详解
问卦的解释占卦象以问吉凶。 唐 卢纶 《早春游樊川野居》诗:“卜邻空遂约,问卦独无徵。” 词语分解 问的解释 问 (问) è 有 不知 道或不 明白 的事请人解答:询问。问答。 问题 。问鼎(指图谋夺取政权)。问津。质问。过问。 为表 关切 而询问: 慰问 。问候。问长问短。 审讯,追究:审问。问案。唯你是问。 管,干预:概不过 卦的解释 卦 à 古代用来占卜的符号:八卦。占卦。变卦(借指已定的事情又改动)。卦辞。卦义。 部首 :卜。《易经》中讼卦的小知识
重温《易经》的讼卦。 摘录分享书籍《张其成讲易经》 讼卦是《易经》的第六卦,经过了前面第五个阶段的需卦之后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就是争讼。 讼卦就变成上面是天,下面是水,也就是水落下来了。但是水刚落下来的时候量很少,所以下面的人就要抢,这个局面就好像一个争讼的局面。我们再看讼卦上面的天是怎么运行的?天上的太阳、月亮都是从东向西运行的;而下面的水是怎么运行的?在中华大地上的水基本上都是从西往东流的。天和水的运行方向恰好相反,互相背离了,这就构成了争讼的局面。但是要注意讼卦不是教我们怎样去争讼、去争抢,而是教我们如何停止争讼、停止争抢。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讼卦上面的乾卦是刚健的,下面的坎卦是危险的,所以叫“上刚下险,险而健”。危险遇到刚健就会争讼,也就是天和水相遇就会争讼:天是从东向西运行,水是从西向东流,这两个相互违背,所以就争讼了。为什么中间吉呢?“刚来而得中也”,中间吉是由于刚爻居中位,中位是一个卦的第二位和第五位。讼卦的第二位和第五位都是刚爻,所以是吉的。为什么终究是凶的呢?“讼不可成也”,老是诉讼或者打官司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最终是凶险的。“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为什么能“利见大人”呢?因为九五爻又中又正。“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最后会掉到深渊里去,因为下面的坎卦既代表水又代表深渊。这就是《彖传》对卦辞的解释。 讼卦教我们不要去争讼,以及怎样停止争讼,我把它从下到上概括了一下:第一爻是不永讼,不要永远去争讼,一开始的时候不要说一定要把官司打下去,永远在打官司,这不行;第二爻是不克讼,不能够去争讼,要归隐,要想到还有众人,还有亲朋好友;第三爻是不与上讼,不要跟上面争讼,因为第三爻靠近乾卦,不要跟上位的人打官司;第四爻是不克讼,不要去争讼,要改变争讼的念头;第五爻是可以讼,要按照天道来争讼,但是也不能太过,要守中、守正;最后一爻是不可久讼,不能长久地争讼。总的来说,讼卦告诉我们,要尽量避免矛盾激化,要按照天理化解矛盾,要“有孚”,保留诚心、恒心、中正之心,还要有警惕的心、恐惧的心;做事情不能得理不饶人,不要想持久地打官司,要“作事谋始”,开始的时候就不能与天道相违,这样才能善终。
八卦乾坎这一卦是怎样的?我是想算工作运势的,一下子想不出来这一卦的...
不好不知道你是怎么得到这一卦的 单从这个卦来说,乾为天,坎为水,叫做天水《讼》卦,看到讼这个字,就不吉利了,容易有争讼,或者是有争讼以后,要退守。不能逞强,要守信用春天和冬天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