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卦多少阳爻,为什么一个卦是六个爻
...三个铜钱卜六次, 分别产生六个阴阳爻位 少阴少阳老阴老阳 怎么表示...
取卦之法,乃是以三个铜钱决定一爻,正反两面各代表阳及阴。每次投掷铜钱所得到的变量,定义如下:一阳=阳爻。二阳=阴爻。三阳=老阳。无阳=老阴。老阳亦为阳爻,但于该爻位会产生变爻,且爻变为阴,老阴亦同此理。是以凡有老阳或老阴者,皆有变卦产生。变卦爻位上之阳爻及阴爻与本卦相同,本卦中的老阳或老阴在变卦中则变为阴或阳爻。
...三爻少阳,四爻老阴,五爻少阳,六爻少阳,是什么卦,写出卦池,什么池...
巽之姤:巽为风;乾为天,天风姤。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初六进退利武人之贞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九三频巽吝六四悔亡田获三品九五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上九巽在床下丧其资斧贞凶风有四时的信息。姤女壮勿用取女初六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羸豕孚蹢躅九二包有鱼无咎不利宾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九四包无鱼起凶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上九姤其角吝无咎姤是天灾人祸卦,要想问事请明说。
易经中的首卦--乾中分几爻,分别是什么?具体点
【原文】 乾①。元亨、利贞②。【译文】 乾卦:大吉大利,吉利的贞卜。【注释】 ①乾,卦名。 《周易》以卦为单位,全书共六十四卦。每卦有四个组成部分。即卦画、卦名、卦辞、爻辞。易卦的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最小的单位是爻,基本单位是经卦,每卦由二个经卦,或者说由六爻组成。经卦有八个,即乾,坤、坎、离、巽、震、艮、兑。它们分别代表八种类别的自然物质,如乾代表天文之事,坤代表地理之事,卦象是比较单纯的。八个经卦互相重迭构成六十四卦。经卦两两相重就产生了具有内部关系的复合卦象。根据八个经卦所代表事物的物理属性,从而形成了相制相克、相和相应的一系列矛盾,用以象征性地概括表示自然、社会的种种现象。卦辞、爻辞,以及《彖》、《象》,即是从不同角度对这些矛盾进行解说,从而判定物象人事的凶吉。组成各卦的两个经卦,又依其位置称为上卦与下卦。上卦又称为外卦,下卦又称为内卦。这种位置区分与卦象、爻位联系起来,也是分析卦、爻意义的重要的结构关系。本卦是同卦相叠(乾下乾上)。六画都是阳爻(阳爻,参见本卦初九爻题注),用以象天,喻龙,比喻有才德的君子。后人说《易》多附会,将其象征意义广泛推衍,用以代表纯阳刚健的事物,以及与此相关联的人伦义理概念(可详《说卦》各篇)·②元亨、利贞,是两个贞兆辞。《易卦》的卦、爻之辞可以从很多角度上进行分析。大概可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贞事辞,它记录着占筮的具体事情;二是贞兆辞,它指占筮时神灵感应的兆示,如吉、凶之类;三是象占辞,它记录着日常生活中一些异常现象,比如说梦境中的现象,用以向神灵卜问其吉凶。元,大。亨,通。利贞,《说文》:“贞,卜问也。”利贞,犹言吉利的贞卜。易经从下往上4阳二阴卦是什么卦
雷天大壮卦易经解读——认识六十四卦中每一卦的结构
八卦符号两两相重,构成了《周易》六十四卦卦画,8×8=64。为了区分八卦之卦和六十四卦之卦,古人称八卦为“经卦”。称六十四卦为“别卦”。因此,任意两个经卦相重叠可以得一别卦。六十四卦是由八经卦相重而成。故从卦画看,一别卦由两经卦组成:居下部分称内卦(又称 *** ),另一部称外卦(又称上体)。
由于八卦相重成六十四卦,故往往用八卦卦象称呼六十四别卦。八卦最基本的象是八种自然物: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艮为山、兑为泽、坎为水、离为火。
为了记住六十四卦卦象,以两个经卦卦象称呼一别卦。如天地否即看成由天地组成的卦画称为否卦。天山遁可看成由天山组成的卦画可称为遁卦。
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卦画、卦名、卦辞、爻辞四部分组成。形象地说,六十四卦如同著作的六十四章;卦画如同每章的序号;卦辞如同每章的题目和主旨;每卦六爻如同六个小节,爻题如同每节的序号;爻辞如同每节的内容。六十四卦共384爻,但为首的两卦乾和坤各多一爻,所以共386条爻辞。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这四部分。
1)卦画(卦的符号),即六条符号组成,如坤。
2)卦名,所在卦画后面的叫卦名,如乾,干就是卦名,卦名是对卦画最简要的说明,它是这个卦的主题。如干这个卦画六个符号皆为阳,故干有刚健之义。
3)卦辞,在卦名后面有一段文字,这段文字叫卦辞,卦辞是对一卦六爻总的说明。如干后面有“元亨利贞”四个字,此就为乾卦卦辞。咸卦后面有“亨利贞,取女吉”的文辞,此为咸卦卦辞。
4)爻辞,一卦共六爻,即由六个符号组成,每爻都有一个意思,表达这个意思的文辞叫做爻辞。一卦有六爻,故共有六条爻辞。在卦辞下,六条爻辞有“九”“六”作为爻题,阳爻称九,阴爻称六。一卦六爻自下而上,若为阳爻依次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若为阴爻依次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以乾卦为例:
卦画:
卦名:干
卦辞:元亨利贞
爻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以上这六条文辞即是爻辞,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分别表示乾卦自下而上的六爻。
卦爻辞的结构《周易》卦爻辞,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取象,说明事理;另一部分是断语。
所谓取象,就是叙述一件事,或描述某一自然现象,以此说明一个道理。所谓断语,就是下结论,多用吉、凶、悔、吝等辞。《周易》卦爻辞之所以要由两部分组成,原因就是为了占问。在占问时,遇到某一卦或某一卦中的某一爻,先看卦爻辞取象部分,表示占问者处境,然后看判断结果。
如《大壮》六五:丧羊于易(牧场),无悔。
此爻前半部分是记录了古代发生的一件事:将羊丢失在牧场中,这是一件不好的事。《周易》作者用这件事说明占得此爻要丧失钱财,但却又告诉人们不要后悔,不要后悔是断语。这可能是古代发生的一件极其偶然的事,丢了羊后羊又返回,或又找到,故没有后悔。这一爻包含这样的意思:虽遇到丢失钱财这样的坏事,但“无悔”。
又如《大过》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
此爻前半部分描述自然现象:一棵枯萎的树发了芽。又以这自然现象比喻人事,即老翁得到一个小妾,后面断语是“无不利”,即没有什么不利的。这里《周易》作者选用了一个反常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为比喻,说明占问人若遇到此爻,虽会出现反常的现象,但一切都很顺利,没有遇到麻烦。
从以上分析看,卦爻辞两部分是一种因果关系,有其前因必有其后果,但是这种因果性不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也就是说从其前因中推不出其后果,而且有许多事是偶然发生的,不具有普遍性。而《周易》作者将这些不具有真实性,不带有普遍性的东西加以整理,作为《周易》的卦爻辞。以隐语形式普遍应用于占卜之中来预测未来。
《周易》卦爻辞断语常用辞及含义: 吉(善,福祥) 利(顺利,适合) 吝(很难) 厉(危险) 悔(悔恨,穷困) 咎(灾患) 凶(祸殃,大的灾难)
今天所说的《易经》,是由多少卦,多少驳组成的
8卦是经卦 2个经卦组合就是 64卦 一个卦6个爻 所以 卦一共是64卦 384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