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天干什么是地支,什么叫天干和地支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是什么意思

代表基本单位。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

1、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其顺序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用于纪时,也用于卜卦和配合记事,后来更用于风水、术数等领域。

2、现今出土的殷商时代的甲骨卜辞中存有大量用干支纪日的记录,特别是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单位,可能是当时的日历。同文和金文中使用最频繁的字也是干支用字。因此,天干地支的出现时间不会晚于商朝,而且当时已被广泛用于纪日。

3、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采用十二地支来纪月。西汉时又采用十二辰加时制度,后又用干支来纪年。唐五代用干支纪月。北宋时用干支配合来纪时。至此干支全部可以用于纪年月日时,这就是干支历甲子历的由来。干支纪时法在中国一直使用至今,从未间断。

天干地支与年份对照表,天干地支有哪些,如何推算年份.

提起天干地支与年份对照表,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天干地支有哪些,如何推算年份.,另外,还有人想问出生年月的天干地支是怎么算的?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天干地支与年份对应的表.,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天干地支有哪些,如何推算年份.,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天干地支与年份对照表

1、天干地支与年份对照表:天干地支有哪些,如何推算年份.

2、天干地支与年份对照表:出生年月的天干地支是怎么算的?

1、月干公式:月干=年干2+月支(和超过10,直接取个位数),与干支纪年始于立春相对应,干支纪月法采用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非中气)至下一个节气,以交节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期间,不是农历某月初一至月底。。干支纪月图表:

2、地支纪月时对应的节气时间段、中气、近似农历月份、近似阳历月份、以及年天干和月地支构成的月干支:

干支纪月是干支历的一部分,主要用于风水、术数等领域中,这使得干支历一直在和都流行不衰。而事实上”正月建寅”是与北斗七星在地球上所观察的周年运动有关,与地球环绕太阳一周期的时间相同。近年天干地支年份对照表。

天干地支用于历法纪时:

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春秋战国时期又采用十二辰(地支)纪月,而十二辰纪时制度至迟西汉时已被采用。对应天干地支表年份。

西汉末始又用干支来纪年。唐以后,五代历书月名开始注以干支,北宋时又将十干十二辰配合以纪时,至此年月日时分别全以干支注记,这就是干支历(甲子历),它是一种阳历。

此外,干支注记时间的方式起码还从殷历开始,附加在各个朝代至今所制定的历中,两种历法同时并用。

代表的时间:2023年天干地支对照表。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个时辰。(时间23时至01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时间01时至03时)。1999年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与年份对应的表.

[寅时]平旦,又名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时间03时至0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时间05时至07时)。有天干地支的年龄对照表。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代中国“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时间07时至0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时间09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时间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时间13时至15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时间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时间17时至19时)。1999年对应的天干地支。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时间19时至21时)。2085年天干地支。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时间21时至23时)。出生年干支与对应年份表。

以上就是与天干地支有哪些,如何推算年份.相关内容,是关于天干地支有哪些,如何推算年份.的分享。看完天干地支与年份对照表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干和地支分别是什么?

这个天干地支的话: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月份和日子和天干地支是如何对应的?

人文气息:是指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所具有的人文状态。是一种现象

什么是天干? 什么是地支?

《五行大义》中说,干支是大挠创制的。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的含义:甲是拆的意思,指万物剖符而出。乙是轧的意思,指万物出生,抽轧而出。丙是炳的意思,指万物炳然著见。丁是强的意思,指万物丁壮。戊是茂的意思,指万物茂盛。己是纪的意思,指万物有形可纪识。庚是更的意思,指万物收敛有实。辛是新的意思,指万物初新皆收成。壬是任的意思,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癸是揆的意思,指万物可揆度。地支的含义:子是兹的意思,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丑是纽,系的意思,既萌而系长。寅是移,引的意思,指万物至此已毕尽而起。卯是冒的意思,指万物冒地而出。辰是震的意思,物经震动而长。巳是起,巳的意思,指万物至此已毕尽而起。午是仵的意思,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未是昧的意思,指阴气已长。万物稍衰,体暖昧。申是身的意思,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酉是老的意思,指万物老极而成熟。戌是灭的意思,指万物老极而成熟。亥是核的意思,指万物收藏皆坚核。

什么是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在我国古代,“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天干地支的发明影响深远,至今依旧在使用天干地支,用于历法、术数、、命名等各方面。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还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干支纪元法是以北斗星斗柄的指向确定“月建”,以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作为确定月份的标准,称为“斗建”,“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节气变化有密切关系。在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时间,北斗七星会指向不同的方位,也因此成为古代人民判断季节的依据,即所谓“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的星象规律。北斗星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谓之一岁(摄提),干支历法将一岁划分为十二辰(或“十二月令”),每月令含两个节气,斗柄旋转而依次指向“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月建”,又称月令,是古人干支纪月的一种方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