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大传又称为十翼,周易正义对六十四卦的总结

孔子在《易经》里说的《十翼》,究竟是哪‘十翼’?请教高人指点迷津...

曾仕强教授在“详解易经系列”书籍第一本——《易经真的很容易》里讲到“十翼”,原文如下: 易传是用来阐述、解释易经的,分为七个部分: 1.彖传上下两篇——易经六十四卦,每卦都有“彖曰”,也叫做“彖辞”。彖是断的意思,彖辞用来判断一卦的卦象、卦德和六爻的排列。 2.象传上下两篇——每卦的“彖曰”后面,紧接着是“象曰”,称为大象,总论这一卦的象。每一卦有六爻,爻辞后面的“象曰”,叫做小象,分论这六爻的象。象的功能,在于模拟万物形态和事理。 3.系辞传上下两篇——系的意思是联络,把易道的义理,联系起来,相当于易经的总论或通论,并不局限于哪一卦或哪一爻。上篇以形而上的道体为主,下篇以形而下的器用为主,合起来可以称为“易大传”。 4.文言传一篇——乾卦和坤卦,是六十四卦的第一卦和第二卦,称为“易的门户”,其余六十二卦,都由这两卦互动、交感所形成。易道变化、阴阳交易,都以乾坤为本。这两卦的卦辞和爻辞,显得特别重要,所以各加文言传,详细加以解释,很可能是后世易学家的见解,辑录而成。 5.序卦传一篇——说明六十四卦的次序和排列的理由。 6.说卦传一篇——说明八卦所代表的意义,以及八卦相重的由来。 7.杂卦传一篇——解释六十四卦的卦名。 以上七个部分,共十篇,称为“十翼”,表示易学起飞的十只翅膀。相传为孔子所作,也有人说是集体创作。 楼主可以买一本《易经》。现在市面上的《易经》书里,一般都包含了《易传》。随便买一本,即可看到书里的这十翼。

孔子十翼是什么

孔子《十翼》是《易传》,是对《周易》作注释的著作,著作内容包括《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共有十篇,故称《十翼》。《易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书籍,在《周易》之前还有《连山易》与《归藏易》。《易经》是中华祖先从上古传承下来的文明智慧,包括象(符号学相关)、数(数学科学相关)、理(哲学相关)、占(甲筮占卜相关)。许多人言传《易经》只是算卦占筮之学,是有很大偏颇的。

“易传”也就是“十翼”分别是指什么?

1、《易传》《易传》共7种10篇,它们是《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篇、《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十篇统称"十翼"。"十翼"之名,最早见于《易纬·乾坤凿度》(卷下)"。2、基本介绍《周易》一书包括和《易经》《易传》两部分。《易》本是卜筮之书,它是一些有代表性的占筮结果所作的记录。《易经》中记述占卜结果的卦、爻辞,并不具备普遍性和必然性,不是理性思维的结果。只是到了《易传》中,方才借用《周易》的框架,通过对旧形式语言的新阐释,说出了新时代人对宇宙人生的理性思考,代表了先民哲学地把握世界的思维成果。3、四库提要《易传》·四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宋伊川程子撰。卷首有元符二年《自序》。考程子以绍圣四年编管涪州,元符三年迁峡州,则当成於编管涪州之后。王偁《东都事略》载是书作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九卷,《二程全书》通作四卷。考杨时《跋语》,称“伊川先生著《易传》,未及成书。将启手足,以其书授门人张绎。未几绎卒,故其书散亡,学者所传无善本。谢显道得其书於京师,以示余。错乱重复,几不可读。东归待次毗陵,乃始校正,去其重复,逾年而始完”云云,则当时本无定本,故所传各异耳。其书但解《上、下经》及《彖》、《象》、《文言》,用王弼注本。以《序卦》分置诸卦之首,用李鼎祚《周易集解》例。惟《系辞传》、《说卦传》、《杂卦传》无注,董真卿谓亦从王弼。今考程子《与金堂谢湜书》,谓“《易》当先读王弼、胡瑗、王安石三家”,谓程子有取於弼,不为无据。谓不注《系辞》、《说卦》、《杂卦》以拟王弼,则似未尽然。当以杨时草具未成之说为是也。程子不信邵子之数,故邵子以数言《易》,而程子此《传》则言理,一阐天道,一切人事。盖古人著书,务抒所见而止,不妨各明一义。守门户之见者必坚护师说,尺寸不容逾越,亦异乎先儒之本旨矣。

“易传”也就是“十翼”分别是指什么?

1、《易传》《易传》共7种10篇,它们是《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篇、《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十篇统称"十翼"。"十翼"之名,最早见于《易纬·乾坤凿度》(卷下)"。2、基本介绍《周易》一书包括和《易经》《易传》两部分。《易》本是卜筮之书,它是一些有代表性的占筮结果所作的记录。《易经》中记述占卜结果的卦、爻辞,并不具备普遍性和必然性,不是理性思维的结果。只是到了《易传》中,方才借用《周易》的框架,通过对旧形式语言的新阐释,说出了新时代人对宇宙人生的理性思考,代表了先民哲学地把握世界的思维成果。3、四库提要《易传》·四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宋伊川程子撰。卷首有元符二年《自序》。考程子以绍圣四年编管涪州,元符三年迁峡州,则当成於编管涪州之后。王偁《东都事略》载是书作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九卷,《二程全书》通作四卷。考杨时《跋语》,称“伊川先生著《易传》,未及成书。将启手足,以其书授门人张绎。未几绎卒,故其书散亡,学者所传无善本。谢显道得其书於京师,以示余。错乱重复,几不可读。东归待次毗陵,乃始校正,去其重复,逾年而始完”云云,则当时本无定本,故所传各异耳。其书但解《上、下经》及《彖》、《象》、《文言》,用王弼注本。以《序卦》分置诸卦之首,用李鼎祚《周易集解》例。惟《系辞传》、《说卦传》、《杂卦传》无注,董真卿谓亦从王弼。今考程子《与金堂谢湜书》,谓“《易》当先读王弼、胡瑗、王安石三家”,谓程子有取於弼,不为无据。谓不注《系辞》、《说卦》、《杂卦》以拟王弼,则似未尽然。当以杨时草具未成之说为是也。程子不信邵子之数,故邵子以数言《易》,而程子此《传》则言理,一阐天道,一切人事。盖古人著书,务抒所见而止,不妨各明一义。守门户之见者必坚护师说,尺寸不容逾越,亦异乎先儒之本旨矣。

十翼包括哪些内容

《十翼》即《易传》,是解经《易经》(《周易》)专著,出于孔门之手,共有十篇:《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 故称“十翼”。因此又称《十翼》。孔门作《易传》,标着孔子开创了易学。

《周易大传》又称为“十翼”。

《周易大传》又称为“十翼”。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正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