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与性格特征的关系,人的某些疾病是与性格有关系的

疾病跟性格有关系吗,哪种性格人更容易长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龙生九子,各不相同”的传说呢?正所谓百人百态,同胞兄弟的性格特点尚且各不相同,更何况大千世界里的芸芸众生了。

有人乐天达观,有人内向羞涩,有人谨小慎微,有人成熟稳重,也正是因为这么多性格各异的人的存在,生活才会更加有滋有味。

性格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内容和交际能力等,还与各种疾病的产生与发展关系紧密。

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将所有人的性格归为四种类型,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A型性格:这种性格的人通常拥有极强的毅力、进取心、好胜心和时间观念等,时刻为更好的未来努力奋斗着,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乃至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希望能够取得一定的成就,如此一来给自己增添了许多无形的压力,导致身体和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中,情绪难以得到放松。

二、B型性格:这种性格的人一般来说十分容易满足,随遇而安,能够对眼前的境况做到“既来之,则安之”,对未来没有具体明细的计划,对生活也没有过高的期望。这种人还比较豁达开朗,很少因为其他人或事生闷气,不与别人攀比,懂得知足常乐的道理。

三、C型性格:这种性格的人不太擅长表达自己,在人群中总是默不作声,出现不良情绪时往往选择忍耐和压抑,对于人际交往常常表现出焦虑不安和无所适从的感觉,害怕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感受到别人的善意后反而会觉得十分惶恐。现代社会患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大多都属于C型性格。

四、D型性格:这种性格的人时刻被消极悲观的情绪笼罩着,认为自己对社会毫无贡献,未来也看不到希望,看待事情总是从负面出发,过分担心其不良后果。除此之外,他们还喜欢独处,害怕孤独的同时又享受着孤独,极度缺乏自信心,待人待事态度冷淡。

性格与疾病的关系紧密主要是由于人体的十二脏器对应着十二经络,当大家产生焦虑、紧张、愤怒、委屈等负面情绪时,各个经络会受到堵塞,对应的脏器随之遭受损伤,各类疾病也就出来了。

例如:争强好胜的A型性格容易导致高血压、心脏病、偏头痛、脑梗塞等疾病,孤独抑郁的D型性格会提高患抑郁症、哮喘和其它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而拥有C型性格的人则更甚,其患癌几率远高于常人。这是因为当人们长期处于压抑焦虑的心情中,内分泌水平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将会下降,身体的防御机制处于低水平运转状态,体内的癌细胞无法被全部杀死,进而导致各种癌症的发生,许多中年女性常患的乳腺癌就是由于不良情绪郁结于胸所引起的。

人的性格都是后天养成的,当大家意识到自己情绪不好时一定要及时调整,学会倾诉和交流,努力成为情绪的主人而不是为之所困。正如古话所说:“笑一笑,十年少”,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不仅能让生活更加舒心,还能帮助大家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这也就是B型性格之所以被誉为“长寿型性格”的原因。

心理疾病和性格的关系是怎样的?治好心理病是不是像改变性格那么的难呢...

每个人可能都会得心理疾病,跟性格没有必然的联系。其实心理疾病,就是心里面一个解不开的结,一直闷在心里,只要有人帮助你打开这个结,就会痊愈的。

身心疾病与性格关系?生活中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

开朗,乐观,积极!!

性格缺陷和心理疾病,有什么关系!两者是必然的吗!?

性格缺陷必然会有心理疾病,有心理疾病未必有性格缺陷。两相比较,性格缺陷比较严重一些,由于是先天性的,很难矫正。

性格如何决定健康?不同性格可能易患的疾病

你是怎样一个人呢?如果有人问你这个问题,你可能首先会说,我是一个内向的(或者外向的人)。内外向是每个人最显著的性格特质,而且这种特质对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会有很大影响。

性格内向的人较为谨慎、退缩,他们更关注内心的想法而不是社会关系。性格外向的人则更善于交际,更加友善并且更愿意与外界沟通。一般情况下,你即便不做测查也能界定自己是内向还是外向的人,也能区分你的家人和朋友到底属于哪种类型。这是因为,不同性格的人具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某些人格特质会增加疾病患病几率?

人格特质不仅可以预测他人的行为,还跟疾病有一定的联系。性格是如何导致疾病的呢?研究证明,心理因素可以影响人的生理状况,如果一个人长期、反复地处于紧张状态中,就极易患病。健康心理学中将这类疾病称为“心身疾病”。根据统计,人类所患的疾病中约有三分之二可以归为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跟人所承受的压力有关。研究人员发现,具有A型人格的人最容易犯心脏病。什么是A型人格呢?A型指的并不是血型,而是指一种特定的性格类型,最早由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和罗斯曼两人提出。他们观察研究了大量的冠心病人,发现可用4个单词来概括他们的特性:易恼火(Aggravation)、激动(Irritation)、发怒(Anger)和急躁(Impatience)。这4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分别为AIAI,其中有2个A字,因此这种性格特质被命名为“A型性格”。

弗里德曼和罗斯曼两人都是心脏病学家,根据早期研究和临床观察,他们概括出了A型人格的行为模式,包括六种特征:一是具有强烈而持久的目标感,二是热衷于竞争性活动,三是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并超越自己,四是不断制定或接受具有最后期限的任务,五是习惯风风火火地完成各种活动,六是在心理和生理上都过分敏感。他们相信这些特定的行为模式与胆固醇的不断升高并最终导致冠心病的临床现象密切相关。

是不是非A型人格的人会更加健康呢?研究者接着设计了一个对照组,其特点与模式A完全相反,被称为模式B。B型人格的人不具备以下这些特征:内驱力,进取心,时间紧迫感,对竞争的渴望以及最后期限的压力。

研究者通过大公司和大企业寻找到了A型和B型两种类型的人员各83人,其中A组的平均年龄为45岁,B组的平均年龄为43岁。访谈和测试结果表明,两组被试在临床冠心病的发病率上具有明显的差异。在A组中,有28%的被试出现了明显的冠心病发病迹象,而B组中只有4%有明显的迹象,而且这三名被试都不具有典型的B型行为模式。罗斯曼等人通过后续的研究还发现,在排除年龄、胆固醇水平、血压或吸烟习惯等原因的影响以后,A型行为模式仍然能够独立地预测人们是否会换冠心病。

为什么A型人格的人容易犯心脏病呢?这是由他们特定的性格特点决定的。A型性格的人爱生气,他们办事节奏快,有时间紧迫感,争强好胜,遇到困难从不罢休。他们多数人处于领导地位,比如是公司的总经理、或者业务带头人。由于过于追求事业和功名,他们常忽视个人健康,不懂得如何照顾自己,经常处于紧张和压力当中。这些人的大脑皮层总是受到强烈持久的刺激,使得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因而比一般人更容易得心脏病。

弗里德曼和罗斯曼最早系统提出,个体的某些行为模式能够大大增加某些严重生理疾病的患病几率。他们也因此而开创了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那就是健康心理学。健康心理学主张运用心理学和健康促进的手段,维护和增进人们的心理健康,提高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及改造能力。比如,A型人格的提出就使得预防心脏病高危人群的首次发作成为可能。

怎样评判自己是不是具有A型人格呢? 我们可以参考一些行为表现:比如,经常同时做几件事情,喜欢催促别人并习惯很快结束谈话,遇到交通堵塞或排队的状况非常急躁,讲话的时候有很多手势,比赛时总是想赢,说话做事经常不耐烦,等等。如果你具备以上这些特征中的几种,就有可能是A型人格。A型人格的人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性格特点,适当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走上更为健康的生活道路。特别严重而不能自拔的A型人格者,还可以求助于有经验的医生或心理学家,以便为自己做一个更仔细的评估,为严重疾病的发生做尽早的干预。

克服性格弱点 活得更健康

心理学家表示,由于不同性格的人在压力面前的反应不同,他们患各类疾病的几率也不同。研究发现,从胃溃疡、病毒感染到老年痴呆,各种疾病都与性格特征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

攻击型的人容易发生慢性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脏病风险。 害羞型的人容易发生病毒感染。 乐观型的人平均寿命长。较少发生器质性病变和慢性疼痛。 忧伤型的人容易发生情感问题,但他们却抑制自己的情感,因为容易得癌症和心脏病。 悲观型的人这种性格向来被认为最不利于健康。与乐观型相比,悲观型的早亡风险高19%,容易发生帕金森综合症。 神经质型的人易得嗜睡、头痛、胃溃疡和心脏病。 冲动型的人最容易得的疾病是胃溃疡。 焦虑型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增加3倍。

专家指出,现代社会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

因此,人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使自己不断地适应新环境。了解性格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人们克服自己性格中的弱点,采取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山夕团队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何理解人格与疾病的对应关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