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养生的卦象有哪些方面的内容,易经的四大功能是什么
易经中的心理养生思想(上)
易经就是《周易》,该书包罗万象,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查往彰来,探微显幽。《周易》囊括了天文、地理、军事、科学、文学、农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以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六爻揭示了自然与社会的普遍规律,对中国几千年来的、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地影响,指导了传统中医,特别是对中医养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易经对心理养生有着深刻的认识,一些卦象反映了古代对于心理养生的深刻认识,即通过调节人的情绪、心理、意识等,达到精神的平衡和稳定,最终实现健康完美的身心状态。 我本人二十年来把现代心理学巨头的书籍几乎泛读了个遍,客观地讲,现代心理学、现代养生学都能在易经中找到活水源泉。都说弗洛伊德是心理科学的鼻祖,如果你读懂了易经,你会赞叹,原来易经早就包含精神分析内容了,而且综合了现代心理学界所有派别提出的原理,所以心理学的发源地应改为中国。易经的核心方法象、数、理就是综合分析了各种因素,然后做出最接近事实的判断,提出最管用的指导思路。 易经卦象中的心理养生总则包括顺应自然、保健预防、调摄精神、身心和谐四个方面。其中,身心和谐是心理养生的终极目的,保健预防和调摄精神是心理养生的手段,顺应自然则是心理养生的前提。只有顺应自然,才能使身体和心理朝着符合自然规律的正确方向发展,不致因“逆天而行”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和报复。保健预防实现身体的安全,调摄精神则实现心理的宽适,同时遵循两方面的养生法则,才能最终达到身心和谐的理想状态。 一、顺应自然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就是养生的最高智慧。《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即说明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天地自然的四时阴阳变化必然影响到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万物都不能违反自然规律,人的生活起居和养生活动也必须与四时季节相适应。顺其自然的心理养生原则,也就是顺从节气季节的变化,使人的精神面貌与大自然协调统一,在相应的季节有相应的精神状态。 《周易•丰卦•彖传下》云:“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这是讲太阳到了午时就要开始偏西,月亮圆了就要开始亏缺。天地间的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而人们必须要顺从日月盈亏等自然规律的变化。 《周易•乾卦•文言传》还进一步指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是说君子的德行,要符合天地的规律,要符合日月的光彩,要符合春、夏、秋、冬四季的时序,要与鬼神的吉凶相契合。在天意之前行事,天意不违反他;在天意之后行事,就顺应天理。古代养生学中的“三因制宜”即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即是据此引申发展而成。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演变直接受到时令节气,地理环境,以及患者的个体情况等的影响,因此,在治病用药时,须灵活处理这些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制订出适合的治疗方法。 二、保健预防 《黄帝内经》明确地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说明了保健预防的重要性。心理养生可以调养已经出现的身心问题,但最好是在出现问题之前就做好预防,随时保持精神心理的健康。在精神心理状态出现恶化之前,及时调整自身的习惯和行为,做到未病先防,才能更好地进行心理养生。 保健预防,也可说是“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意思是在疾病发生之前就要开始预防,疾病发生之后及时诊断治疗,防止疾病的传变,防止疾病的恶化与复发等。“治未病”可减少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 《周易•艮卦》云:“艮其趾,无咎,利永贞。”意思是:注意保护脚趾,不会有灾祸,有利于长久吉利。脚趾只是四肢之末端,但是也要严加防范,因为伤到脚趾就会行动不便,还可能发展成严重的感染。这种防微杜渐的思想对于其后养生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另如《周易•坤卦》初六爻辞云:“履霜,坚冰至。”意思是:脚下踩到了薄霜,结成坚实冰层的时令就快要到了,为了抵御寒冬,就要早做准备。这句爻辞说明,坏的事物是从微小之处起源的,为了防止恶化,要及时作出改变和调整。养生就是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预防病患,减轻病痛,延迟衰老,长命百岁。 三、调摄精神 精神的保养是养生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促进人体健康,恶劣的精神状态则易加速疾病的形成和发展。如履卦九二爻辞说:“履道坦坦”, 本义是小心行走在平坦宽广的大道上,后引申为要心胸宽大才能维护身心健康。中医中的“七情”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等,过度的情绪会导致心理失衡,伤害到心、肝、脾、肺、肾等相应脏腑,从而影响健康。所以调摄精神是养生的首要要求。 四、身心和谐 《周易》体现了身心和谐的思想,即平衡的心理和良好的情绪可以促进身体健康,而健康强壮的身体反过来又促成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如豫卦,上卦震为雷,下卦坤为地,雷声震撼,欢欣喜悦,人心欢乐。意思是保持美好的心情有助于身体健康。其六五爻辞云:“贞疾,恒不死。”贞,正也;疾,病也。意思是说:占问疾病,会痊愈并长久不死。在总卦中的含义是,人们坚守正义,心情愉快,就能预防疾病,身体健康而不会暴亡早夭。《周易•豫卦•象传上》云:“恒不死,中未亡也。”其含义是,应该进行不断的运动锻炼,扶植体内的浩然正气,才能达到“总也不死”的效果。如《周易•乾卦•象传上》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机体中气十足,自然就可以抵御邪气的侵扰,健康而长久地活着。这种身心和谐的思想对后世的养生学很有启发。 《周易》对心理养生学的指导思想是极为丰富的,虽然产生于古代,其中蕴含的很多规律和道理仍然适用于现代社会。认真学习《周易》对现代人的心理养生具有实践价值和深远意义。现代人虽然拥有丰裕优厚的物质生活,但也承担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在快速的社会节奏和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常常力不从心、身心俱疲而处于亚健康状态。这是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往往是在重大疾病之前身体发出的警告。为了改善这种亚健康状态,现代人往往重视饮食的补养、保健品的滋补、运动健身的习惯等而忽视精神心理的调养,而很多身体的疾病实际大部分是由精神因素所造成。因此,不良的精神心理状态恶化了生理上的感觉,生理上的不适又加重了精神心理的负担,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使人们的健康状况日趋低下。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重归古代先贤的指导,重视心理养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代人的养生困境。《周易》中的心理养生思想,总结起来: 精神内守——保持安静平和的精神状态; 抑止邪念——除去心中的贪欲恶念; 身不妄为——保持思想行为的正当; 文化熏陶——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心神安定——实现良好的人际关系; 情绪疏导——学会宣泄和倾诉烦恼; 积极乐观——热爱生活与积极进取易经博大精深,含义隽永,本人研习此中关于心理养生的学问不过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还望同道不吝指教。
易经养生法的编辑推荐
易经养生(群经之首,从阴阳五行变化中学习养生);易经养生:易是用来讲解阴阳道理的,《易传·系辞》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医学不仅承袭《易经》阴阳的理论,而且在《内经》成书的两千余年后,对阴阳学说不断发展,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建立了人体的阴阳稳太观。数十载研究精华,帮你把《易经》《黄帝内经》打包带回家!大型《养生》栏目权威主讲专业。25年教研,40年行医,近100场公益讲座,蜚声海内外的。首次系统传授千年中华经典《易经》中的最现代养生新法“易经养生法”。北京、山东、内蒙古、、江苏、海南等全国多个省(区)市观众火爆致电栏目组,热情赞誉“易经养生法”。杨力教授的“易经养生”随着其20多年近1500万字的多部作品影响遍及中国、英国、日本、韩国等世界各国。只要能让中国人多活10年,宁愿自己少活10年。——杨力中国中医科学院杨力教授真诚传授。埋藏在千年典籍《易经》中的养生健康瑰宝。家常里短中话养生,油盐酱醋谈保健。精选近百个养生小秘方和长寿小贴士。听故事中悟出袪病大道理。杨力易经养生箴言:老年人的身体已经退化,重点应该保养五脏,运动为辅。人到了一定的年龄,自然会“五毒俱全”,所以我们就要会排毒。子时要提防心脏病和低血糖的发生。对右脑的开发上,一定要注意利用每天早上刚刚清醒的那段时间。患上神经衰弱,你越重视,症状就越明显。要护肤先要养肺;要强肌健肉,则要补补脾气。肘、腋这些关节里面的窝,都是一些精气汇集的地方,要经常拍打它。决明子茶可以降血压、通大便;灵芝茶可以增加抵抗力。穴位养生抗衰老。首要按摩涌泉穴。房事不节,伤肾更伤脑。一般人通常把床放在卧室边上,其实放在中间最好,因为这里气场最足。
简谈易经中的中医养生智慧
中医“阴阳平衡”的思想就来源于《易经》。《黄帝内经》中,《素问》开篇讲到中医 养生 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法于阴阳。所谓“法于阴阳”,就是应乎天时,敬畏自然,遵从自然的规律,日常生活起居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尽量做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于术数”,就是选择正确的 养生 保健方法进行调养锻炼,例如导引、按摩、心理 健康 、合理饮食起居、坚持运动、控制烟酒、避免过度劳累等。 易经 养生 是从易经六十四卦 养生 的角度总结出来的,十二消息卦形象地反应了我们自然界中阳气的消长规律。易经倡导天人合一的 养生 观,强调“顺乎天而应乎人,强调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医和易经归根结底就是阴阳二字。易经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晓人事。易经的 养生 观强调:动则养阳,静则养阴。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所谓天下无物不阴阳,世上尽在五行中。中医中药也是一样,取象比类,例如花朵位于植物顶端,所谓诸花皆升,可以治疗头面疾病,例如菊花、薄荷,藤类植物取象人体的关节、四肢,可以治疗肢体、关节疾病,例如青风藤、络石藤、鸡血藤、忍冬藤,取象四肢的桑枝、桂枝,可以通利四肢。动物的骨、肉、内脏,多为血肉友情之品,可以补虚损。管径中空,可以通利孔窍,例如芦根、蒲公英。核桃形象似脑,能够补肾益脑,地龙形似血管并且柔软可以治疗血管硬化。生在水湿之地的可以利湿。 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中医的 养生 就是养精、气、神。养护元精最重要的就是节欲保精,减少消耗。古人推荐经络按摩,现代人觉得简单,往往忽略,中医提倡从先天和后天两个方面来保健,肾藏精,主先天,先天的穴位推荐两个:第一个穴位是下丹田,中医叫“关元穴”,第二个穴位是“命门穴”。用掌心“劳宫穴”位置来按摩这两个穴位能起到保养元精的效果,劳宫穴是心包经的穴位,心藏神,坚持按摩,可以心肾相交而精生神满。保养后天的穴位推荐足三里,因为脾胃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保健要穴,坚持按揉,增强人体免疫力,增强脾胃的功能。还要做到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及疲。耳朵不要把听力用到极限,眼睛不要长时间观看,坐不要太久,睡不能睡到身体疲倦。 阴阳失衡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阳虚经常会有,怕冷、四肢发凉、少气懒言、疲倦乏力。阴虚是指,精血津液亏虚以后呈现机体的一种虚性亢奋,典型的就是五心烦热、盗汗、口干等等。天为阳,地为阴,补阳选择百会穴,补阴选择涌泉穴,阳虚体质的,可以经常在白天晒太阳,让自然界阳气从百会穴进入人体,阴虚体质的可以按揉我们的涌泉穴。 2023年03月26日 鸿玉汉唐中医 养生如何从易经中参透养生之道?
其实给我的感觉是,整部易经讲的都是阴阳的道理,一阴一阳之谓道,都是处在不同环境下的阴阳,六十四卦变化万千,道理无穷。对于身体上的调理,就是要满足自己对阴阳的需要,在不同的坏境下,调整自己阴阳的平衡,使自己适应环境。阴阳是万事万物,所以可以采用的方法也是多样的。节食养身什么意思?易经的山雷颐卦!如何理解?
不是节食养身,而是营养搭配饮食规律,适当运动这样就是养身,关于山雷颐。我在百度上搜了一下,您自己可以参考下。【原文】 颐①:贞吉。观颐,自求口实②。【译文】 颐卦:占卜得吉兆。研究颐养之道,在于自食其力。【注释】 ①颐,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震下艮上)。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震,震为雷,雷出山中,正是春暖之际,天地养育万物之时。在《易卦》看来正喻圣人依时养贤育民,贤人修德养身。所以卦名曰颐。颐,《尔雅?释诂》:“颐,养也。”②口实,口粮,自求口实,犹言自谋口粮。【原文】 《彖》曰: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译文】 《彖辞》说:颐卦卦辞讲,“贞正吉利”,意思是依循正道颐养人我则吉利。“观审颐养”,就是观察所颐养的对象。“自食其力”,就是观察他怎样养活自己。天地养育万物,圣人颐养贤人,养育万民。颐养物我不失其时,这是多么伟大。【原文】 《象》曰:山下有雷①,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译文】 《象辞》说:本卦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震为雷,雷出山中,万物萌发,这是颐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思生养之不易,从而谨慎言语,避免灾祸。节制饮食,修身养性。【注释】 ①山下有雷,古人认为天暖之时,雷生于地,震动万物,萌发生长。【原文】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①,凶。《象》曰:观我朵颐,亦不足贵也。【译文】初九:自己储藏着大量的财宝,还要羡嫉人家的财物,必遭凶险之事。《象辞》说:羡嫉人家的财物,这不是高尚的行为。【往释】①舍,放置。灵龟,李镜池说:“代指财宝,财富。这原是占卜用的,十分贵重。”朵颐,李镜池说:“颐颔丰满,圆鼓鼓的,像花朵一样。这是丰衣足食的象征。”【原文】六二:颠颐,拂经于丘①。颐征②,凶。《象》曰:六二征凶,行失类也。【译文】六二:为了餬口,就得在山坡上开荒种地。为了生计而去抢劫别人,这是凶险之事。《象辞》说:六二爻辞说抢劫则凶,因为这种行径违反道义。【注释】①颠,高亨说:“借为填,塞也。填颐,纳食物子腮中。”拂,李镜池说:“借为刜,声通。刜,击也(《说文》),斫也(《广雅?释言》)。”经,《广雅?释言》:“径也”,指阡陌。拂经,这里指垦荒开田。②颐,颐养。征,征伐,攻击。颐征,犹言为了生计而去抢劫别人。【原文】六三:拂颐①,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往。《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译文】六三:违背养生正道,靠歪门邪道过活,占问得凶兆。十年都得倒霉,永无好处。《象辞》说:十年都得倒霉,因为这种行为大有悖于道义。【注释】①拂,违背。颐,这里指颐养之道。【原文】六四:颠颐①,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②,无咎。《象》曰:颠颐之吉,上施光也③。【译文】六四:所求不过餬口,害人之心不可存,吉利。虎视眈眈,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样就可以安享天年,悠然自得,无灾祸。《象辞》:所求不过餬口,之所以吉利,因为君上施舍甚广,足以养民。【注释】①颠,声假为填。颠颐,犹言餬口。详前注。②《释文》:“逐逐,荀作悠悠”。安然自得之貌。③光,借为广。上,君上。施,施舍。【原文】六五:拂经①,居,贞吉。不可涉大川。《象》曰: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译文】六五:开荒种地,平居度日,占问得吉兆。筮遇此爻,不可涉水渡河。《象辞》说:平居守正,之所以吉利,因为其人安份循道,服从君上。【注释】①拂,借为刜。经,即径,阡陌。拂经,指开荒种地。详前注。【原文】上九:由颐①,厉,吉。利涉大川。《象》曰:由颐,厉,吉,大有庆也。【泽文】上九:遵循生活正道,先艰难而终吉利。筮遇此爻,有利于涉水渡河。《象辞》说:遵循生活正道,先艰难而终吉利,因为善良之人终得善报。【注释】①由,遵循。颐,颐养之道。
兑卦代表什么样的养生风水理念?
当然,这其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我们一直在您身边,今天讲的就是以下是深圳福田搬家公司的小编在福田搬家的过程中总结的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见解,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易经》认为:“燥万物者莫熯乎火,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故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强调兑为湖泽,是蓄水并与大山通气互补,让万物滋润欢悦之源。用《易传》的话来说,就是“天帝用秋分的‘兑’口说话,兑表示正秋时分,是万物欢畅喜悦的时节,所以说喜悦善言的兑卦”。所谓艮以止之,兑以说之,说明“兑”与表示停止意义的“艮”很不相同,是让人说话、令人开心的卦象。这也是兑卦风水理念的要义。相关知识:2、兑卦的风水关键词是什么?兑卦的风水关键词是“湖泽”,以及与湖、泽、海、洋、水面、水域、水库、蓄水相关的一切。它在自然、物象、节气和方向上代表明湖、沼泽、湿地、秋分、西方等;在五行和色彩上代表金、白色;在易理方面代表言说、欢悦、音乐审美、欢畅和乐、口部,以及家中的少女、小妹等;在风水建筑上则代表了湖畔水泽、安居祥和、畅快欢乐、客厅餐厅、别墅水榭、水库造湖、堤坝池塘、西方方位等。这些都是兑卦风水总纲的要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