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支取象秘诀,十二地支取象秘诀

天干地支(百度百科资料)

前言: 阅读史记,经常会出现“辛亥日、壬子日”或“元年(前179)”类似这样的日期,不了解清楚,就会影响阅读体验,昨天早晨大概浏览了一遍这方面的资料,复制部分知识点分享给大家,系统的介绍可以自己去百度搜索“天干地支”,里面介绍得很全面。 干支与星象根据现代天文学知识,可以知道周天 二十八星宿 是由恒星组成的,天文学上恒星十分稳定,相对位置几千几万年甚至更长时间内都保持不变,对地的影响也是相对稳定的,而地球及其他太阳系的行星不断的围绕太阳公转,而整个太阳系则是相对于北极星(即 紫微星 )位置不变的在银河系中做螺旋运转,这就形成了因日月五星运行而造成天星之间位置关系的改变,进而改变了特定星宿对地球及地上万事万物的影响,所以古人通过夜观天象来预测吉凶。 天文上把黄道平面划分为十二宫,以日躔过宫划分十二个月。所以古代把 黄道十二宫 以地支命名,十二宫又与二十八宿相对应,即子宫有女、虚、危三宿;丑宫有斗、牛二宿;寅宫有尾、箕二宿;卯宫有氐、房、心三宿;辰宫有角、亢二宿;巳宫有翼、轸二宿;午宫有柳、星、张三宿;未宫有井、鬼二宿;申宫有觜、参二宿;酉宫有胃、昴、毕三宿;戌宫有奎、娄二宿;亥宫有室、壁二宿。所以,二十八宿的天文象意是干支学中地支取象的象意来源,十二地支中有藏有二十八星宿,其意义也是来源于此。 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的五行性质特色中,显示出甲乙携带着风气,丙丁携带着火气,戊己携带着湿气,庚辛携带着燥气,壬癸携带着寒气,它表明了天上的五行之气在按部就班地遵照五行相生的程序运行变化。以一种独特的程序运行,表明出地上五行之气有着另外的一种既遵循五行相生规律。天干表明是说天上的五气 规律 ,地支表明是说地上的五气规律。 十天干: 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 阴干 。 十二地支: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十二地支对应 十二生肖 :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 酉 -鸡,戌-狗,亥-猪。

五行分别对应什么

金木水火土

十二天干地支背诵口诀

十二天干地支背诵口诀:十干又分配以天文,甲木为雷,乙木为风,丙火为日,丁火为星,戊土为霞,己土为云,庚金为月,辛金为霜,壬水为秋露,癸水为春霖。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十干是指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是指困敦、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简化后的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天干地支的发明影响深远,依旧在使用天干地支,用于历法、术数、计算、命名等各方面。根据现代天文学知识,可以知道周天二十八星宿是由恒星组成的,天文学上恒星十分稳定,相对位置几千几万年甚至更长时间内都保持不变,对地的影响也是相对稳定的,而地球及其他太阳系的行星不断的围绕太阳公转。而整个太阳系则是相对于北极星(即紫微星)位置不变的在银河系中做螺旋运转,这就形成了因日月五星运行而造成天星之间位置关系的改变,进而改变了特定星宿对地球及地上万事万物的影响,所以古人通过夜观天象来预测吉凶。天文上把黄道平面划分为十二宫,以日躔过宫划分十二个月。所以古代把黄道十二宫以地支命名,十二宫又与二十八宿相对应,即子宫有女、虚、危三宿;丑宫有斗、牛二宿;寅宫有尾、箕二宿;卯宫有氐、房、心三宿;辰宫有角、亢二宿;巳宫有翼、轸二宿;午宫有柳、星、张三宿;未宫有井、鬼二宿;申宫有觜、参二宿;酉宫有胃、昴、毕三宿;戌宫有奎、娄二宿;亥宫有室、壁二宿。所以,二十八宿的天文象意是干支学中地支取象的象意来源,十二地支中有藏有二十八星宿,其意义也是来源于此。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的五行性质特色中,显示出甲乙携带着风气,丙丁携带着火气,戊己携带着湿气,庚辛携带着燥气,壬癸携带着寒气,它表明了天上的五行之气在按部就班地遵照五行相生的程序运行变化。以一种独特的程序运行,表明出地上五行之气有着另外的一种既遵循五行相生规律。天干表明是说天上的五气规律,地支表明是说地上的五气规律。

五行论,论五行(下)

经典论五行,除了引入财官印绶等格局体象法外,在生克制化上,也和现代命学出入甚大,甚至这种简单粗糙的生克制化,还不能直接应用到算命之中去,为何呢?请看:譬如木虽然克土,但同时土旺能侮木,这是五行的相乘和相侮。这在中医学里是个常识,五行的相乘和相侮,竟然在现代命学书中,是难得一见,基本不见的状态。即使命学经典也极少引用这个概念,但是一样有类似的原理,譬如万公在《元理赋》的注解上说: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赖木生,木多火炽。木赖水生,水多木漂。水赖金生,金多水浊。金能生水,水多金沉。水能生木,木盛水缩。木能生火,火多木焚。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土能生金,金多土变。金能克木,木坚金缺。木能克土,土重木折。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能克火,火炎水热。火能克金,金多火熄。意思是土生金,但土多了,反把金给埋没了,火能生土,但火多了,却把土烤焦了,土生金,金多了,使土变质了,土能克水,但水多反使土流崩溃了,尼玛呀,这五行生来克去,还能反生反克的,战战那个斗斗,那个战战,鹿死谁手,竟然无法评判。这说的就是五行反克、相侮、不及、太过之理。除了基本的生克路径,居然还具备了反克,相侮,不及,太过造成的颠覆性斗争,这五行种种内涵论理,使得我们用五行生克制化的时候,出现了“无所适从”,对于何时反克,太过,不及的处理难以界定,导致了论命上的别扭性和挫折感。有木有?五行生克的“初始路径”,被五行的功能属性凌驾,导致无所适从,所以在命学上,圣师并不采取五行元素作为命学的基本语言。我并没发现圣师,有哪一句是用五行生克的“原始路径”作分析的。那么先师是如何去表达命学的生克制化呢,,那是采取了中国圣贤制造,无数智慧结晶,蕴含了阴阳,五行,干支三大体系一体化的CVT无级变速自动波语言----六神,开车的都知道,自动档了,手动意思是什么时候1挡,2挡,是很手动的,什么时候是原始生克,什么时候是用相侮,什么时候用不及和太过,需要手动换挡判断,CVT无级变速,就解决了这种难题。不需要你判断是太过还是不及,是正常生克还是相侮,CVT无级变速一挡搞定。很好理解吧?使五行生克,演绎成六神义理的生克,即伤官克官,官克劫,劫克偏财,偏财克偏印,偏印克食神,食神克杀,杀克比,比克正财,正财克正印,正印克伤官的完美义理生克CVT无级变速。即我们说的“六神生克”。六神义理生克,也是继承五行生克的义理性的,可能很多人对五行生克的内涵都不熟悉,我在这里作一个演绎。 木生火,是因为木性温暖,火隐伏其中,钻木而生火,所以木生火。火生土,是因为火灼热,火把物体烧尽之后变成灰烬而这个灰烬就是土。土生金,是矿藏于山石,矿从“土”出之理,所以土“生出”了金。金生水,是因销锻金也可变为水,所以金生水。水生木,更不必说了,树木靠水来滋润成长。木克土:专胜散,故木胜土。木植根于土,扎于万丈沙泥中,是为“克”。 土质太实的话可以用木去疏松土质,所以说“木克土”。水克火:众胜寡,故水胜火;发生火灾的时候灭火的是什么?当然是水了,所以说“水克火”。火克金:精胜坚,故火胜金;给金属加热金属就会变软甚至熔化,所以说“火克金”。金克木:刚胜柔,故金胜木;用刀劈柴,所以说“金克木”。土克水:实胜虚,故土胜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所以说“土克水”。这里稍为延伸解释一下:木克土是什么道理,是因为万物是遵循一个规则:专胜散。树木专注扎根于泥土当中,情真意切,此为木性之“专”也。你见过树木牛B得钻钢铁上吗,木性之“专”。泥土,到处可以见,我们称为贱土,物以稀为贵嘛,到处可见,此为土性之“散” ,万物规则中,刚好是“专能生散”的  , 所以,五行中,必然是“木克土”,同样,火克金是因为精胜坚。有句成语,就是描述火克金的特点的,叫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从五行朴素的生克中可以知道,五行系统从归纳自然属性,来表达天道正理,费尽了心思来表达初级义理,但这种义理却十分抽象。我们再看木克土,五行的土主贱,因土性散,懒散,随处可见,故为散,没职业技能也是散,而木性专,却代表着社会的“专家”,专家才子,能把那些散民统一起来,好比销售,游说,演讲,引导,实际给土散民洗脑,此为“专家克百姓”,木克土。那木主仁,仁被谁克,被金克,仁政游说,对顽固武力分子是没用的,自古历史武将最厌恶文官讲仁政,关键是有就有酒有肉有女人,对吧,忽悠我武士道?不靠谱,这也是为何孔子在春秋战国时期实现不了自己的仁政思想。为何?生在了七国那么乱的金气萧杀时代,注定金克木。所以毛主席为何要枪杆子出政权?道理太简单,对方萧杀暴动的狼寇金,怎么可能用说道理的仁政木呢?自然用“火克金”啊,所以,少年毛泽东里,一句话最经典,他说:老师用仁政去对付豺狼,我是有自己想法的,所谓火作枪,水作匠,枪杆子打豺狼,自然是最英明的火克金了,然而,五行生克所表现出来的自然属性,并不具备逻辑严谨的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拟物天然属性,而社会属性,是讲究社会人伦义理,符合社会规则的。譬如辛为甲木的正官,是因为官荣身之本,使得主公甲木荣耀,但是如果从五行生克去理解,就费劲了,难道辛金叮了一下甲木,就是金克木导致成功荣耀了?这难道传说中的“悬梁刺股”,但是,很多学者会反驳,干支五行生克,有很多具备社会义理逻辑的,譬如庚金劈甲,日照江湖,丙火晒乙等,这不就是义理类象吗,拜托,庚金劈下去不仅是成栋梁,还可以成废柴,废柴难道是类比中的成功吗,那么对于庚劈甲,是需要庚这个斧头锐利点,还是需要甲木强壮点,这个在五行系统中并没有深层的理论驾驭。这又得考虑庚的旺衰,和甲的旺衰,却辅助五行的义理了,这种《穷通宝鉴》的论调,影响了多少人。实际子平法对干支五行的这些特性,称呼为体象,体象是作为基础或者技法去演绎的,而不是作为决定性格局而论。这在港台命学中尤其突出,特别是调候论,夏用水,冬用火,参照了穷通物象。实际我们仔细思考,江山如画,并不能严谨表达个体命造的富贵。至于五行生克,其义理十分有趣,我们先熟悉一个概念,即生我和我生。《难经》将此关系比喻为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那么五行生克,为何和这对母子有关呢? 是这样的,命理学是义理人伦之学,我们认为,五行相克,大抵属于“子复母仇”。譬如木克土,土之子金反克木,因为木克土,土母临死前交待金子:儿啊,替娘亲报仇哇,,金子含泪,君子十年,一举克木。此为子替母亲复仇。木克土----导致金克木,关系看清楚了哇,土母金子。同样,土克水,水生木子,报灭母之仇,故木克土。土来克水,水生木,木是水之子,水临死前说:替娘亲报仇哇!所以木来克土,此皆天性也。这也是历史上,为何有灭亲之仇,子而报之,是极深的五行根蒂。五行生克的道理,还没完,还有更精彩的义理人伦。而《素问》又提出了“母救子”的义理。譬如水生木,木却生火,是木受窃气,激怒水来克火,此谓子逢窃气,母乃力争之象。水生木---木是水的儿子,但木继续生火,元气被火窃夺了,这叫“子逢窃气,激怒其母”。于是母迁怒,一举灭火,故水克火,《素问》是医家经典,,论的是自己孩子被欺负了,激怒母性。与《难经》中母被人灭,激怒子性,是天性义理。但我要说的,是情感的义理,在生活中,还可以表现情感争妒惹恨,譬如金生水,金把爱给了水,而水这个家伙却生木,把爱给了小三木,这下金怒啊,一气之下灭小三,故金克木,醋意妒恨,此谓“克”之理。木生火,火却把爱生了土,大奶一怒之下灭小三,此木克土,此醋意争妒之恨。这就是五行生克的三种义理:子复母仇、母怒欺子、妻灭小三。五行生克,虽然具备了完整的义理系统,但由于五行生克中存在“正克、反克、相侮、太过、不及”等多种功能性五级手挡,,使习命者运用这种语言去理解命学,自然要技术灰常高才行。就好比开车,手波是老师傅们开的,自动波才是新手抓的呀,如果一个初学者,在分析命造的时候,用了手挡五行生克,还来不及换挡,就已经“车祸人亡”了。对正克、反克、相侮、太过、不及,你连个概念都没,就开始生生那个克克了,那只有“死路一条”,所以,造命者,知其意,立其道,,用务实的六神语言体系去勾勒命理。同样在生克制化的命学结构上,一样采取六神生克CVT无级变速,使学者有章可循,有理可依。六神的义理生克,蕴含了天地义理法则的种种变化,彻底脱离了五行生克的片面属性和由此杜撰出来的歪理。譬如“阳克阳,阴克阴力大之类”,十分荒谬,只要细细考究六神义理义理,不难发现其中奥秘。譬如戊日主,壬是偏财,己是劫财,偏财怕劫财,即壬怕己,此己劫力克壬偏财之理,此是阴阳属性上的至攻。如果按照五行生克派的说法,则是己克壬力不大,不如戊克壬力大,则失去了认识正理的机会。譬如一个将军,在战场上战无不胜,乃常胜将军,你还要用阳属性制它吗?那是SB所为,用娇妻制它就行,这也是为何一些常胜将军天下无敌,在家无力的原因了。譬如韩信,万夫莫当之势,却死于阴人(女人)之手,这是阴克阳的“至攻”之道。再譬如命学中有印绶变化阳刃的格局,,譬如,甲日卯月,阳刃格,喜癸水高透,变化阳刃,此癸水生卯木。阳刃本为恶煞,,你居然用说印绶?按照五行生克,不是水生木助纣为虐了?吾国后学,什么时候才会变得聪明一点呢,,所谓生之理,暗含委婉之克,此“不战而屈人之兵”。通过印绶教化阳刃,好比诸葛舌战群儒,使敌意暗降,为我所化用,不战而屈人之兵,此上兵伐谋之道。所以,六神义理的生克,充满着活泼的社会人伦义理,,习之令人视野高明,,使得命学,成了“明白之学”。命理无非事理,,诚不欺人矣,五行职业论,无经纶可考,从来没有一个圣师干过此等蠢事,,,五行职业如何归纳分配,是没有指令性标准,完全是今人一厢情愿,自我臆测的结果,,我们去推断人命的职业,得整个八字具体考究,运用阴阳,五行,干支,六神,神煞,纳音,多角度定位取象,尚且不得完美,,,你仅仅用一个粗暴的五行,就儿戏取象归纳?譬如媒体信息,主要的出自酉鸡,辛酉太阴,,还有辰戌天罗地网,,,卯为太冲管道,申为传送,电子传递,你说哪个字属于“五行为火”?但你却说,媒体信息五行为金,也是令人费解的,很难从五行粗暴抽象的归纳中,演绎出具有信服力的论据。好吧,今天就聊到这里,希望大家的思维,更有层次感,有点张力,具备高分辨率,不然天天玩“小学数学”,就失去群的意义,学生战术素养高,老师才有兴趣,聪明醒目,群里的老师就会喜欢帮你指导算命。

怎样学习占卜术?

首先买副塔罗,根据上面的学习简单的占卜,在准逐学难的

天干地支是怎么计算的???一天24小时是 怎么表示的??子时是什么时候 从...

天干地支的计算

首先要知道,天干序数按: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地支序数按:1(寅),2(卯),3(辰),4(巳),5(午),6(未),7(申),8(酉),9(戌),10(亥),11(子),12(丑)。

(公元年数-3)/10的余数为干;(公元年数-3)/12的余数为支。

举例:2023年是什么年?

(2023-3)/10,余数是5,对应天干的戊;(2023-3)/12,余数是11,对应地址的戌。所以2023是戊戌年。

一天为二十四小时,古代正好是十二时辰,因此形成两个小时一个时辰的换算关系,具体为深夜23点到子夜1点为子时,1-3点为丑时,3-5点为寅时,5-7点为卯时,7-9点为辰时,9-11点为巳时,11-13点为午时,13-15点为未时,15-17点为申时,17-19点为酉时,19-21点为戌时,21-23点为亥时。

扩展资料

时辰由来

子夜时分(二十三点至一点),古代中国人民(天文学家或道家)仰望天空良久,忽然听得周围有细碎的声音,低头一看,原来是老鼠在活动。天长日久,古代中国人民发现鼠类出没频繁的时刻是子时。于是,子时便与鼠联系在一起,成了“子鼠”,并按一天的起始,排在属相的第一位。

农家以牛耕田,喂好牛是农家的大事。丑时(一点至三点),农家自会起身喂牛,牛与丑时联系在一起,便成了“丑牛”。

凌晨三点至五点,昼伏夜行的虎最凶猛,农家常常会在此时听到不远处传来虎啸声。于是,虎与寅时相联系,有了“寅虎”。

五点至七点,天亮了,兔子跑出窝,去吃带着露水的青草。于是,兔子与卯时相联系,便有了“卯兔”。

七点至九点,是容易起雾的时刻。据说龙能腾云驾雾,大雾之中才会“神龙见首不见尾”。不过龙是传说中的动物,在现实中看不到,只有大雾蒙蒙之中,人们才会产生龙的幻象。如此,龙才会在辰时的雾中出现,龙和辰时相联系,便有了“辰龙”。

九点至十一点,大雾散去,艳阳当空,体温不恒定的蛇从洞穴中爬出来晒太阳。蛇最活跃的时刻,便是巳时。在造字时,“巳”被画成了一条蛇的象形,“巳蛇”是天然地联系在一起的。

十一点至十三点,烈日当头,“烈”使人想到了人类得力助手之一的马。红鬃烈马是良驹,但它的性子就像午时的太阳一样火烈,马与午时相联系,就有了“午马”。

十三点至十五点,未时,骄阳已把草上的露珠晒乾,正是放羊的好时光。于是,“未羊”应运而生。

十五点至十七点,申时,太阳偏西,或者雨过天晴,天气显得清爽起来。这时候,猴子最喜欢在树林里玩耍啼叫,人们听到了,记在心里,便把这一时刻与猴子联系在一起,于是有了“申猴”。

十七点至十九点,酉时,太阳快落山了,家养的鸡该回窝了,农妇四处呼唤着,轰鸡入窝。这吃饭喝酒的时刻,也与家鸡入窝相连,于是就有了“酉鸡”。

十九点至二十一点,戌时,人们在临睡之前要巡视一番;跟随他们的,是人类的另一个助手——狗。巡视的时刻与狗联系起来成为“戌狗”,恰到好处。

二十一点至二十三点,深夜可以听到肥猪拱槽的声音,主人很高兴。不过要想猪长得肥壮,还得起身为它添食。亥时,自然与猪相连,于是有了“亥猪”。

表示十二时辰的十二个字与十二生肖相结合,便有了: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干支的起源:由古代星象特点演化而来。

北极星在天空中被视为天地巡察天界的座车,北极星的斗柄随着天球周日旋转或周年旋转不断变更指向,斗柄所指为斗建,斗建之机将时间和方位的概念纳入了干支系统。

古代称日为十,称月为十二,干支又被称为“日辰”,即十日十二辰,“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辰”。

古代天文学家观测日、月、五星运行,将周天分为二十八星区,用以表示日、月、五星所处位置,且通过观察星象变化来预测吉凶。

天文学中将黄道平面划分为十二宫,十二宫与二十八星宿对应,各有其属,所以一般认为干支学中的地支取象来源于二十八星宿的天文意象。

也有人认为干支是古代星官的名称,古人仰观天象,各月取一星象作为标志,这些星象就构成了十二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干地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二时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