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结婚登记人数,近十年结婚率和离婚率数据
2023年结婚登记人数
民政局公布2023年结婚人数共计764.3万,对该数据对比于2023年来讲下降了6.1%,尽管数据显示离婚率大幅度下降,但是结婚的年纪越来越迟,其中大半的年轻人都是超过30岁之后才领证。可见整体来讲,愿意结婚登记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从数据中也不难发现,自从离婚冷静期制度的实施,也让离婚人数大幅度减少。早前在2023年1月1日之时,就颁布了离婚冷静期制度,主要是民政部考虑到当下大多数年轻人在争吵上头的情况下容易冲动离婚,为了减少离婚率,所以要求夫妇二人必须在提出离婚之后,延迟一个月才能领取离婚证。当时该项政策在颁布之时还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吐槽,认为当下的年轻人越活越困难,就连离婚都没有自由权,但是如今的数据却表明离婚冷静期的制度确实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样,结婚年纪的推迟也不容乐观,之所以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是因为当下的年轻人所承受的生活、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已经苦不堪言。谈谈恋爱就好,如果真要将结婚提上日程,将要面对的实际问题更像是一座无形的大山一样,压在年轻人的肩膀上。同样年轻人随着思想观念的转变,逐渐认识到婚姻并不是唯一的出路,所以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宁愿选择高傲的单身生活,也不愿意组成拖累的家庭。尽管小编也建议在经济条件不充裕的情况下,尽量不要结婚生子,但是有时在看到身边的亲朋好友步入婚姻殿堂之时,也难免心生羡慕。所以小编认为结婚除了要考虑遇到经济因素之外,更应该考虑双方之间的感情。要抱着强大的自信心,相信两人组建家庭之后一定会越过越好。
80后结婚率2023
80后结婚率2023年比2023年下降763.6万对。3月28日,由梁建章、任泽平联合多位学术专家设立的育娲人口研究机构发布《中国婚姻家庭报告2023版》。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结婚登记对数下降到763.6万对,连续八年下降。报告指出,我国近年来初婚人数连续下降预示了极低生育率,在适婚人数减少,结婚生育成本过高,性别比失衡、社会竞争压力大和婚育观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未来我国初婚人数仍将呈下降态势。
问一下全国近几年,每年结婚人数统计
这几年中国每年结婚人数为2000多万人. 民政部网站公布的2010年4季度民政事业统计季报显示:2010年离婚登记人数为196.1万对,而结婚登记人数为1205万对。 2011年1季度民政事业统计季报,数据显示:结婚登记人数为317.6万对,而离婚登记人数为46.5万对。可见,去年一个季度的结婚登记人数就有300多万对。 以下是十年前数据1998年中国有891.6万多对新人喜结良缘,2002年这一数字减少到786万对。2001年是过去五年中国离婚率最高的一年,有125万对夫妻劳燕分飞,2002年中国离婚数降到117.7万对,是五年来最低。 以上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90后结婚率2023
截至2023年12月7日,90后的结婚率还不到20%。截至2023年12月7日根据《中国婚姻家庭报告2023版》发布,2023年结婚登记对数下降到763.6万对,连续八年下降,2023年2月20日统计九零后结婚率不到20%。中国近六年结婚人数减少400万对,这届年轻人为什么不爱结婚?
说年轻人不喜欢结婚不是从统计数据中得出的一种社会趋势。
根据民政部近年来的统计,从21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我国的成对结婚人数开始首先增加, 然后下降:
2010年,有1241万对已婚夫妇; 2011年,已婚夫妇达到1302.4万; 在接下来的两年中,已婚夫妇的数量一直在增加。
到2013年,我国的婚姻登记数量已增加到1346.9万对; 在过去十年中出现了历史性的高速增长之后,在接下来的六年中,我国的成对结婚人数开始继续减少。
如何继续减少?
在年,跌至13.067,000对;
在2023年下降至1224.7万双;
于2023年下降至1142.8万双;
在2023年下降至1142.8万双,达到1063.1万双;
尽管2023年已婚夫妇的数量继续保持在1000万以上,但在2023年已降至1000万以下。
为什么这个数字 登记婚姻的数量继续减少? 这是因为我国的可结婚人口总数近十年来一直在持续下降。
从1986年到1990年,这5年的出生人数超过2300万,尤其是1987年,在过去40年中达到2508万的峰值。 即使在1988年,出生人数仍为2445万。
从2010年到年,这部分人刚刚进入结婚年龄,年龄分别为25岁和26岁。
因此 ,此期间的婚姻数据也相对乐观,大致保持在1300万对以上,2013年是过去十年中的最高峰,相应的已婚群体恰好是1987年的出生人口高峰,但是从那以后,我国的已婚总数一直持续到今天。
除了大数据统计下的可结婚人数持续下降之外,年轻人不喜欢结婚,而且结婚率低也是由于以下原因 原因:
首先,平均结婚年龄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结婚或迟到。
目前,大城市的许多人受过较长的教育,例如,攻读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会导致晚婚,通常情况下,硕士毕业后的年龄一般为25或26岁,工作几年后接近30岁,只有在这个年龄,它才开始考虑结婚,当然,社会和舆论会将其归类为较老的婚姻。
第二,高房价,低收入,快节奏的生活以及更加残酷的工作和竞争环境使年轻人普遍承受过度压力和心理负担,因此他们 我不愿意进入“养家”的生活新阶段。
简而言之,如果您的生活还不明确,您将如何有勇气养家呢?
第三,在某些地区,高昂的新娘价格和父母的养老金问题也是影响年轻人谈论婚姻的因素之一。
江苏,浙江和中原的美丽风光常常使普通家庭从中等收入中陷入极端贫困,该男子以高昂的彩礼购买了一个新娘,以维持家庭的生命线。,女人的家人卖掉了女儿,以获取养老金。
无论在二三线城市还是在落后和偏远地区,这种残酷,不文明,不合理的婚姻方式仍然存在。
第四,社会生活和文化的丰富和多样化使年轻人更加注重个人发展,鄙视婚姻,甚至把建立家庭视为自己的羁绊。
随着国际化和多元文化社会的发展趋势,本届会议的年轻人知识渊博,思想丰富,他们不再局限于父母的言行。 我想在有限的生活中最大化自我价值,并优化自己的生活。
在高度竞争的社会环境中,婚姻甚至抚养子女自然会阻碍人们的生活追求和自我探索,因此,一些年轻人选择采用非婚姻,独身甚至是丁克家庭的方式来处理对舆论及其父母的质疑和批评,这导致了矛盾。
这种矛盾的出现不仅是社会发展某个阶段的必然产物,而且是代际关系差距的体现。
从舆论的角度,人们不知道中国4000万单身男人和3000万女性在想什么,为什么不结婚。
但实际上,越来越多的群体对未婚男女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和支持。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彦松曾在节目摘要中说,近年来,中国的高房价摧毁了无数年轻人的爱与梦想。 但是到目前为止,房价仍然很高,生活成本也在稳步上升,他们摧毁的将是新一代年轻人的爱与梦想。
尽管我国的人口红利已经下降,出生率下降了,但这是紧急的。
然而,回顾现实,我们知道,阻碍社会总人口上升和下降的关键因素从来不是年轻人结婚或结婚的问题。 否,或者婚后是否会生孩子。
是一个问题,为什么年轻人没有勇气结婚,他们是否有能力养育下一代。
高等教育支出和医疗支出显然是本届年轻人不愿谈论婚姻的社会内部原因。
以家庭教育支出为例,无论是70年代,80年代还是今天的90年代出生,所有有孩子的家庭都对此深感 :教育资源的匮乏导致父母为孩子的未来而竭尽全力,他们不仅必须参加各种兴趣班,学费班和训练营,而且现在他们还必须处理在线课程费用,在线学习等,以赚取更多费用,做事的手段和方式。
无数的手伸到父母的口袋里,他们正在竭尽所能挤压父母的干燥,但是,普通工人阶级的收入并没有显着增加。
父母老了,需要养育; 儿童还很小,需要抚养; 中间的三明治人很痛苦。
年轻的一代人在清晨看到了这种生活方式,谁敢结婚? 谁愿意嫁给自己,使自己与父亲那一代人处于同一生命链中?
我们可以说这个年轻人太缺乏生活责任感,没有勇气面对现实,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他们忍受的一切,这是远远的 比他们的父母更多压力。
一代人负有一代人的责任。
这类不想结婚的年轻人将承担什么责任?
也许是积极退出生活过程,尝试尽可能短寿,但要以减少人口和提高个人生活质量为代价, 让整个社会和世界从现有的生活方式中改变出来,从文明序列中退缩,重新审视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这种乌托邦式的幻想显然会受到批评。
为这个国家结婚并为这个国家生子确实是伟大的,值得骄傲,但是,个人生活的质量和价值是完美的,但是没有人提到甚至根本没有关注它。
生活在大国目标中的人们实际上可以在正确的时间三思而后行,与集体前进或退缩,或者体验高品质的生活。
中国近40年结婚人数
10月29日,民政部发布了“2023年前三季度各省社会服务统计数据”。
《结婚产业观察》根据公布的数据整理:2023年前三季度共有588.6万对新人登记结婚,同比下降0.1%;158.4万对夫妻离婚,同比下降40.1%。
分析近5年的前三季度结婚数据,自2023年起受新冠疫情影响,结婚人数与2023年之前的年份相比大幅减少,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内大部分地区基本摆脱疫情影响的2023年,结婚登记人数较上一年同比减少了0.1%。
但是离婚人数较上一年同比减少了40.1%,可见离婚冷静期的施行已颇有成效。
各省份数据一览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下全国各省份的婚姻数据:
从31个省市结婚登记数量来看,河南(45.9万对)为全国第一,广东(43.1万对)为全国第二。四川结婚人数排第三,为39.7万对。山东和江苏结婚人数相差不大,分别为35.9万对和35万对。
其中,有12个省份结婚人数超20万对。
总体上看,结婚人数多少,与各地的人口总量尤其是户籍人口总量有关,也与各地人口年龄结构密切相关。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这五省也是我国人口最多的五个省份。
离婚人数最多的前5个省份分别是河南(11.1万对)、四川(10.9万对)、广东(10.5万对)、江苏(9.9万对)、山东(9.9万对),5个省份之间均差距不大。
各地区情况分析
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辖内为:辽宁省、黑龙江省以及吉林省。
辽宁省无论是结婚登记还是离婚人数都占据榜首,分别有17.2万对新人登记结婚,5.6万对夫妇离婚。
华东地区
华东地区辖内为:江苏省、安徽省、山东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以及上海市。
从数据上看,山东、江苏、安徽三省无论是结婚人数还是离婚人数都远超同其他省市。
结婚登记方面,山东省以35.9万对位居第一,与第二名江苏省仅相差0.9万对新人。离婚登记方面,山东省与江苏省人数相近,都为9.9万对。
7个省市中,除山东、上海外,其他5个省的结婚登记人数较上一年呈现下降趋势。
华北地区
华北地区辖内为: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北京市以及天津市。
河北省以结婚登记25.8万对和离婚登记7.4万对,“勇夺双冠”。但河北省的结婚人数是唯一一个呈现下降趋势的。
华中地区
华中地区辖内为:河南省、湖北省以及湖南省。
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不管是结婚登记还是离婚登记都牢牢占据华中地区的第一宝座,45.9万对新人登记结婚,11.1万对夫妇离婚。
从数据来看,湖北、湖南两省无论是在结婚登记上还是离婚登记上,人数都十分相近。
但是三省中仅湖北省的结婚登记人数也呈现增长的趋势,同比去年增长了6.6%。
华南地区
华南片区辖内为: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海南省。
广东省无论是结婚登记还是离婚人数都占据榜首,分别有43.1万对新人登记结婚,10.5万对夫妇离婚。
广西以20.8万对位列结婚登记第二,海南省则以4.4万对占据第三。
西南地区
西南地区辖内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重庆市以及西藏自治区。
西南片区,四川省夺得结婚登记、离婚登记双冠,39.7万对新人结婚、10.9万对夫妇离婚。第二和第三的贵州省、云南省结婚登记人数十分相近,仅差0.2万对。
此外,贵州、云南、重庆三地的结婚人数较上一年均有所减少,四川和西藏与去年的结婚登记人数基本持平。
西北地区
西北片区辖内为:陕西省、甘肃省、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及青海省。
结婚登记方面,陕西省(17.7万对)、甘肃省(13万对)分别占据前两位。其中维吾尔自治区结婚登记人数较上一年同比增长了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