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卦六三破解,蒙卦六三算事业

蒙卦的白话解析

蒙:亨,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吉,再参■①,■即不吉。利贞。【白话】筮占得蒙卦,办事亨通,不是我求助于蒙昧的儿童,而是儿童求助于我。筮占的规则:只筮占一次就灵验吉善,再三筮占就是亵渎神灵,亵渎神灵就不吉善。懂得这些规则就利于贞问。【注释】①再参■:再三筮占则亵渎神灵。参:通三。■:借为渎,亵渎。【讲解】蒙卦下卦习赣卦,上卦根卦,呈山水蒙之象。根宫第五卦,帛书第十三卦。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①桎梏,已往閵。【白话】筮得蒙卦,占得初六,废除蒙昧,利于使用刑人,打开他们的枷锁,将他们放回原地,仍然很难。【注释】①说:借为脱。【讲解】废蒙,通行本作发蒙,解为启发蒙昧。九二:枹①蒙,吉;入妇②,吉;子克家。【白话】筮得蒙卦,占得九二,保护蒙昧的儿童,吉善;娶媳妇,吉善;儿子能够建立起美满的家庭。【注释】①枹:通包,引申为保护。②人妇:纳妇,娶媳妇。【讲解】九二有刚中的品德而应于六五,所以爻辞吉善。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无攸利。【白话】筮得蒙卦,占得六三,不能用来娶媳妇,见到金夫没有礼貌,没有好处。六四:困蒙,閵①。【白话】筮得蒙卦,占得六四,困于蒙昧,则有艰难。【注释】①閵:难。【讲解】六四居于阴位,比于阴爻,应于阴爻,困难重重。六五:童蒙①,吉。【白话】筮得蒙卦,占得六五,其象为“童蒙”,其占为“吉”。【注释】①童蒙:幼稚蒙昧的儿童。【讲解】六五阴柔得中居尊位,下应于九二,童蒙纯洁,所以吉善。尚九:击蒙,不利为寇,利所①寇。【白话】筮得蒙卦,占得尚九,打击愚昧,不利于组织抢劫,利于抵御抢劫。【注释】①所:通行本作“御”。所,处也。【讲解】蒙卦涉及到两种教育方法,一种是严格的教育方法,一种是宽容的教育方法。严则击蒙,用刑;宽则包蒙、发蒙,用脱桎梏。刚柔相济,宽严并行。

易经蒙卦

蒙卦上山下水是上三爻代表蒙昧 下三爻代表启蒙 教育 第四爻困蒙,吝。象约:困蒙之吝,独远实也。六四是阴爻,可相应初六也是阴爻,距离阳爻九二又远,得不到援助;因而蒙昧困顿,十分懊恼。就是说处于困境的愚人十分晦气。 “象传”中的实指九二。意思是要与九二互相照应不然会脱离现实,孤立无援。六四与九一没有一点关系。不知道你怎么能理解的。

易经解读之蒙卦

第四卦:《蒙卦》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解读】《蒙卦》象征启蒙:亨通。不是我有求于幼童,而是幼童有求于我,第一次向我请教,我有问必答,如果一 而再、再而三地没 有礼貌地乱问,则不予回答。利于守正道。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解读】《象辞》说: "《蒙卦》的卦象是坎(水)下艮(山)上,为山下有泉水之表象,但要想发现甘泉,必须设 法准确地找出泉水的位置,即意味着先必须进行启蒙教育。君子必须行动果断,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品德。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解读】初六,要进行启蒙教育,贵在树立典型,以便防止罪恶发生;如不专心求学,而是急功冒进,将来必然会 后悔。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解读】《象辞》说:用树立典型的办法来进行启蒙教育,是为了确立正确的法度,以便遵循。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解读】九二,周围都是上进心很强的蒙童,希望获得知识,这是很吉利的。如果迎娶新媳妇,也是吉祥的。由于 渴望接受教育,上进心很强,所以连孩子们已经能够治家了。 《象》曰: "子克家",刚柔接也。 【解读】《象辞》说: "由于渴望接受教育,上进心很强,所以连孩子们都已经能够治家了",这是因为刚柔相济,孩 子们受到了很好的启蒙教育的结果。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解读】六三,不能娶这样的女子,她的心目中只有美貌的郎君,不能守礼仪,也难以保住自己的节操,娶这样的 女子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象》曰: "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解读】《象辞》说: "不能娶这个女子",主要是指这个女子的行为是不合乎礼仪的,即这个女子没有受过良好的启 蒙教育。 六四,困蒙,吝。 【解读】六四,人处于困难的境地,不利于接受启蒙教育,因而孤陋寡闻,结果是不大好的。 《象》曰: "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解读】《象辞》说: "人处于困难的境地,不利于接受启蒙教育",是因为疏远有真才实学的老师。六五, 童蒙,吉。 【解读】六五,蒙童虚心地向老师求教,这是很吉祥的。 《象》曰: "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解读】《象辞》说: "蒙童虚心地向老师求教,这是很吉祥的",这是因为蒙童对老师采取了谦逊的态度。蒙童谦逊, 则老师乐教,其教育结果自然是比较有效的,当然也是吉祥的。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解读】上九,启蒙教育要及早实行,要针对蒙童的缺点,先发治人。不要等到蒙童的问题彻底暴露再去教育,而 要防患于未然,事先进行启蒙教育。 《象》曰: "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解读】《象辞》说: "启蒙教育要及早实行, 要针对蒙童的缺点,先发治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老师和蒙童互 相配合,才能达到治病救人、上下一心的目的。

六三爻是什么意思

周易卦象中从下往上数第三爻如果是阳爻,叫做九三,如果是阴爻,就叫做六三,九代表阳,六代表阴。

蒙卦六三爻解读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译文 六三:不要娶这个女子,她见男子只关注富贵,丧失其本有的诚敬之身,没有任何利益。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译文 象传说:不要娶这个女子,因为她行为邪僻不顺。 解读 初六虽然顽劣愚昧,毕竟处在蒙昧初始,可塑性强,严加管教可归于正途。但六三就不是这么简单了,六三是品性恶劣的问题。六三不仅以阴爻居阳位,不中不正,且处于蒙卦下卦之终,乘驾于位卑而中正刚明的良师九二之上,攀附于不中不正的极位上九,故说其行不顺。 爻辞中用“勿用取女”喻示不可收这样的人为徒。因阳爻为师,阴爻就理解为弟子。(个人理解将六三爻喻示为品性卑劣的弟子更能适合蒙卦师道之意) 学《周易》智慧,过简单生活!

山水之外的山水一一周易蒙卦别解(三)

我们再看《蒙》卦爻辞: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发,意为启发,打开。发蒙,就是开启蒙昧的意思。刑人,指犯了罪受刑的人;说,通“脱”。桎梏,木制的刑具。戴在手上的叫桎,戴在脚上的叫梏。坎卦的形象如一个人戴了刑具,艮为手,所以蒙卦让人想到有一双手伸向戴刑具的犯人。如果把初六爻看作刑具的关锁,可以想象有一双手在帮助那个犯人打开手脚上的桎梏。这句话如果用教育儿童来解释,显然相当勉强。把儿童的启蒙教育与解脱桎梏联系起来,无论怎么说都让人觉得小题大做。但如果从灵性修行的角度讲,则如合符契。意思是说一个想修行的人刚找到灵性导师,老师指点他走上觉悟人生的正道,教给他正确的修行方法。刑人,就是(修)行人;但行人也是刑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众生在未觉悟之前,如同披枷戴锁的囚犯,他的贪瞋无明就是枷锁,走到哪里都不离身。“利用刑人,用说桎梏”,是说一个灵性导师通过指导学生修行觉悟,帮助他从贪瞋痴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往吝”,是说一个人如果不修行不觉悟,戴着那些无形的心灵枷锁前行,随时都会有麻烦、危险。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这是象辞对初六爻的一个解释,意思是说,被贪瞋痴所苦的人(刑人),想寻求解脱之道,所以走上修行之路,这些人不辞辛苦到处求师访道(行人),要利益他们,唯有教导他们修持正法。 象辞的这个解释,进一步印证了从灵修的角度诠释蒙卦,符合古圣的原意。再看九二爻辞: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爻辞的字面意思,有人翻译说:九二:教育包容,这是吉兆。娶迎妻子,吉利。男女能相配成家。《象辞》的字面意思是:这个男子可以成家了,因为阴阳交会了。这样翻译,看起来没什么不对,可是与卦辞和初爻爻辞合起来看,就显得怪气突兀,莫名其妙。那么该如何理解呢?包蒙,从卦象说,九二是下卦坎中的阳爻,被两个阴爻夹在其中,象征阳刚的能量被阴质蒙蔽,不得显现。坎卦的一个意涵就是“隐伏”,所以把九二叫“包蒙”。但这个九二到底是什么东西?从未有人明说。自古以来,我们中国的老祖宗就有关于伏羲的不少传说,其中最为人们熟悉的传说是伏羲画了八卦。伏羲画卦最开始画的是一横画,那叫一画开天。这一横画就代表阳。也代表天。伏羲也叫庖义,或庖牺。有传说他是龙的形状。在周易里,乾卦的六爻被比作六龙,最下面那条龙好比还在地下潜伏着,所以说“潜龙勿用”。龙会潜伏在哪里呢?水里。九二不是在坎水中吗?但是当这条龙出来以后,他就会大展宏图,所以乾卦的九二爻说“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五爻说“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利见大人”意思不是说去拜见某个大官,而是说这是向转凡成圣迈出了重要一步。 从九二为坎中一阳,我们还可以联想到老子的名言“上善若水”,这句话意味深长,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古代西方有一个古老的教派,叫艾赛尼派,他们的经典中高度赞美三位天使,一个就是活水天使,另外两个是阳光天使和空气天使。八卦中的坎水十分重要,这个水就是活水。我们可以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诗句,想到“天水一色”,思考天与水的关系,再从源远流长的黄河长江,思考水对大地对人的意义。 对应人体五脏的话,可以从坎想到肾,因为中医告诉我们肾属水,为先天之本;《说卦》告诉我们坎又为耳,正好中医又说肾开窍于耳。那么坎中一阳究为何物?中医理论认为肾藏精。这都值得我们三思。 古代道家特别重视“先无一炁”,所谓“先天一炁”直白说就是吾人与生俱来的无形能量。道家还认为肾中所藏的先天能量(一炁),顺则生人,逆则成仙。意思是这个能量向下走就物化,成为男精女血,可以繁殖后代;如果逆向上行则气化,成为精气(炁),所谓“逆行”是修炼的结果,“喝令黄河水倒流”,不是神话,是寓言。道家的核心修炼叫做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但从这些语言文字中,永远找不到真相。这些方法自古只是口耳相传。所谓“传统文化”,是有一个不断传承的道统在,如同奥运圣火一样。 从包蒙,说了这么多,好像都是题外话。但或许可以启发大家一些思考。“包蒙吉”的一个意思是,行人开始了灵性修行的历程,即将打开内在的宝藏,见到原来隐而不显的自性,这很吉利。 要不是很吉利,估计老子就不会说“上善若水”这句话了。“纳妇吉”怎么理解呢?从卦象说,九二是阳爻,好比是儿子,男大当婚,要给他娶个媳妇才好。好消息是这个未来的媳妇已经准备好出嫁了,又是在很有教养的门第。上卦中的阴爻六五便是。因为这一对新人很般配,所以说很吉祥。“子克家”,意思是说这个儿子是个人才,他能担起成家立业的责任。从卦象说,九二居下卦之中,又是互卦震下面的那个阳爻,震为龙,为长子,所以有大丈夫气概,足以和六五匹配,承担家业。前面我们说了那么多,其实都是在说九二。他太不一般了。在《滕王阁序》中有句话,叫“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物华天宝的意思是说这个东西是万物中的精华,是来自上天的至宝。《西游记》里说孙悟空到了龙宫,拿到了定海神针。从此以后有了降魔的法器。禅宗有一句话叫“见性成佛”。子克家也可以理解为,当行人开启内在宝藏,就有了歇脚处,可以安身立命。这时候,“止于至善”才成为可能。《象辞》说:子克家,刚柔接也。说明“子克家”的意思是阴阳双方已经接上头,碰过面了。在这里我们应当重温一下《周易》的一个重要思想,“一阴一阳之谓道”。我们都知道心猿意马的比喻,我们人生遭遇的种种烦恼种种苦难都与心的骚动扰攘有关,众生有永无止尽的渴望,贪欲,似乎永无满足之时;佛陀告诉我们一个伟大真理是,放下贪欲渴爱才能离苦,而儒家的先圣告诉我们要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止于至善。说来说去都是说修心的重要。只有我们的心猿意马安稳了,我们的人生才能自在,消停。可是怎样让心安稳呢?不是我们想叫它安稳它就会安稳,好多时候,它根本不听我们的,好像一头野牛,难以驯服。怎么办呢?答案是:得按规律办事。按什么规律?就是《周易》说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比如说,一个女孩子,十五六情窦初开,开始爱照镜子,爱打扮;十七八岁,二十岁,春心荡漾,开始悄悄与男朋友约会,这时候父母如果强行打压,不许她出门,会怎样?她会很痛苦,甚至很生气。甚至会有割腕跳楼之类的事发生。所以有句老人言,叫男大当婚 ,女大当嫁。明智的父母会想方设法给女儿找一个门当户对才貌相当可以托付终生的女婿。女儿有了配偶,自己成了家,生儿育女,心就安了。修行人安心的原理也是这样。要想安心,先得给心找到一个合适的、般配的对象(所缘)。心的最佳所缘最佳配偶是什么?有人可能会说“佛号”,有人可能会说“呼吸”,还可能会有许多答案,但很可能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因为各人的观点不一样,这个要自己好好研究。好比女孩子找男朋友,她喜欢的人对她来说就是好,如果父母或别人说那个男孩不好,她会难过,甚至生气。“我找朋友,关你们什么事?”但父母常常会放心不下,说那个男孩子明明不靠谱,不成器,怎么你就看上他呢?但女孩子太年轻时多半还没有经验,不会看人,只有经历过,才知道高低优劣好坏。对修行人来说,择法就如女孩子择偶。《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前面五步,都与择法有关。佛法的七觉支中,念觉支后面紧跟着就是择法觉支。足见其重要。但择法的难点在于,那个真正的正法可能你压根儿就不知道。或者你听过一个名字,可仅仅是凭主观想象认为它如何如何,实际上却根本不了解。好比一个女孩她从来就不知道有那么个优秀的男孩子,也没有人给她介绍,她身边只有同学啊同事啊,所以交往也只限于这些人。假如一个人修行人对修什么怎么修还有疑惑,或者对于古代的一些重要经典还疑云重重,这时候,就应该提起警觉,可能自己的求道之旅还未结束。这时要对有关的新鲜资讯保持敏感,不要躺在信息茧房里睡觉。再看六三爻辞六三:勿用娶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象曰:勿用娶女,行不顺也。有人解释为:不要娶那个女子,她见到有钱的男人,就不能自律,失去节操。娶了她没好处。对《象辞》的一个解释是:六三爻居于九二之上,这是以柔乘刚之象,象征着以女虐男,这是悖逆不顺的。从灵修的意义上看,“见金夫,不有躬”,真正的意思应该是说,修道者在禅修时,如果用心不当,就得不到利益。“见金夫”的那个“金夫”,以世间法说就是有钱人,但从灵性角度讲是性体,也可叫乾体。行人看到内在的性体是好事,但问题出在“不有躬”,“不有躬”意思就是失去正念,比如说打妄想走神,或进入昏沉状态,这样就得不到利益,所以说“无攸利”。“勿用娶女”就是告戒行人要注意避免这样的情况,时时刻刻保持正念,否则,你可能枉费功夫,得不到利益。修行人这样的情况实际上很多。象辞“行不顺”的意思是,本来应该阴随阳,心随性,夫唱妇随,现在阴凌驾于阳之上,弄反了。当心不再抱一守中,它就会到处乱跑,如同一个不守贞操小女子。这样的女子娶回家当然没好处。同样,一个收不住妄想心的修行人也很难进步。看六四爻辞:六四:困蒙,吝。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从卦象看,六四这一爻,它远离了九二和上九两个阳爻,不能与阳爻相合相应,所以说被困。从灵性的角度看,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修行人在自己还未开悟时,就离开了师友,他的修行很容易陷于迷茫,失去信心,无法进步。更深的含义是,孤阴不生,修行人失去与自性的链接,心就无所依赖,修行就不得力。“独远实”就是阴与阳隔开了,就象一个女子虽然结婚了,但与丈夫两地分居,相隔很远,生活自然会困难。心为阴,性为阳,合则吉,分则吝。看六五爻辞:六五:童蒙,吉。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有人解释说:依附贵人、良师者百事顺遂,谋望可成。灵性的意思是:六五,它是与九二匹配的,表示修行人的心已经有了归宿,因为找到了归宿,所以能安稳下来,变得越来越单纯、干净。虽然这个时候行人还在蒙的阶段,也就是说还未开悟,但已经走在正道上,这是很可喜很吉祥的。“顺以巽”,就是说行人能抱一守中,时时刻刻保持正念正觉,不离自性,如同驯服的动物,时时跟随着主人。这是最要紧的修行。再看上九爻辞: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为什么讲到“击蒙”呢?因为上卦是艮卦,艮卦反过来看就是震卦,上九便成为震卦的那个阳爻。震为雷,为动,“击”也是震动。禅宗里面,有“当头棒喝”的教学方式,常用来对付那些硬头的学人。或者在举行禅七坐禅的时候,有人犯昏沉,这时主禅者会用香板击打。一个以棒喝闻名的禅师叫德山,禅门有“德山棒、临济喝”的说法。棒喝这种规矩怎么来的?很可能就来自周易蒙卦的“击蒙”。击蒙是强刺激的教育手段,但目的是为了把行人打醒,而不是为了攻击或惩罚他。寇,是盗贼,昏沉掉举,妄想烦恼,便是窃取行人自性珍宝的盗贼。御寇,是指排除这些障碍、干扰。为什么说到寇呢?因为坎的一个象是盗,还有一个象是隐伏。我们可以想象盗贼偷抢了财宝,悄悄藏起来。象辞说“利用御寇,上下顺也”,是因为蒙卦中上互卦为坤卦,在周易中,坤为顺。上下顺表示一阳之在上,为主导,三个阴爻在下,为随从。这可以说是“率性之谓道”的形象表示。到这里,我们对《蒙》卦已经有了比完整而贯通的理解,对(艮)山(坎)水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当完成这个过程,我们的心会从当初的兴奋与激动沉淀下来,回归平常。这时候,我们会淡淡的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但我们对古圣先哲的大智慧不能不生起深深的敬意,对他们利益后世的良苦用心也不能不从心底表示深深的感激。对群经之首的《周易》也或许会有刮目相看、相见恨晚之感。 最后,我们用陆游的两句诗来结束这次特殊的山水之旅: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全文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