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天象仪,土星在白羊的好处

世界上最早的天文仪器

天文仪器,指观测天体和演示天象的仪器和设备的总称。现代观测天体的天文仪器包括地面和空间的各种望远镜和辐射接收器。演示天象的仪器包括天象仪和行星仪等。以下是我整理的世界上最早的天文仪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历代天文学家创造了不少天文仪器,其中具代表性的有圭表、浑仪和浑象,都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仪器。

圭表是我国发明最早、最简单的一种天文仪器。它是由直立在地上的一根竿子--表,一把对着南北方向、平放在地面上的尺晷组成的,总称为圭表。

圭表的主要用途是通过测量正午时的表影的长度,来决定当时的节气,以指导农牧业生产。圭把南北方向确定后,每天中午观测表影到达南北方向时的长度。表影最长的一天就是冬至,古人叫“日南至”,就是说太阳已经到了最南点。表影最短的一天就是夏至。而春分、秋分则在两者之间。还可利用影长的观测资料确定1年的长度。早在春秋战国时, 就有人根据圭表的长期记录定出1年为365.25天。

浑仪是用来测量天体的位置和两个天体之间的角度的天文仪器,出现在春秋战国时代或更早些。现在放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浑仪,是明代天文学家在1437年制造的,它由照准器(即望筒)、转动装置、读数装置三部分组成。只要从照准器中看到了要测的天体,照准器在各种环圈中的位置就能用数字表示出来,这就测定了天体的坐标。各种环圈有的代表地球自转的轨迹赤道,有的代表地球公转的轨迹黄道,使浑仪正确标识天体的相对方位。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对浑仪作了许多大胆革新后,发明了简仪。简仪是世界上最早制成的大赤道仪, 比欧洲天文学家的发明早300多年。郭守敬用简仪测得1年为365.2425日, 和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相比只差26秒。郭守敬还推算出黄道、赤道的'交角为23°33′34″,与今天通用的准确值23°31′58″相比, 误差仅为1′36″,这是我国古代黄赤交角的最精确的数值。

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浑象,又称浑天仪(即天体仪),也是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天象的浑天仪。它是用铜铸成的一个圆球,铜球装在一根倾斜的轴上,利用水力旋转。铜球转动一周和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同。球外面安有一个水平的环,表示地平线。球由东往西运动,刻在上面的恒星就从东方升到地平线以上,又向西落到地平线以下,这和天空中星象出没的实际情况完全相同。坐在屋子里,便能从浑天仪上看到天体运行的情况。

唐代的天文学家一行,在浑天仪的地平上安装了两个木头人,一个木头人每到一刻就能自动地击一下鼓,另一个木头人每隔一个时辰就敲一下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它比1370年出现的威克钟早六个世纪。

一、水运仪象台的介绍

水运仪象台的高度达到十二米,宽有七米,对于古人来说算是大型的仪器。水运仪象台可以分为三层,每层都有不同的作用。最上面的一层主要是为了遮挡风雨和便于观测而设立的一个平台。第二层是一个密封的木箱,主要是演示天体的变化。第三层就是整个仪器最关键的动力部分和报时装置。这三层结构中有有很精细的小零件,这些加起来总共有几十斤的零件,是当时人类对天文仪器制造的最高点。

二、水运仪象台的原理

水运仪象台的制作借鉴以前很多仪器的思路。水运仪象台主要是利用水的动力带动它内部的多个仪器工作,从而达到观测天体,报时等多个工作。尤其是在水运仪象台的结构这方面,制作者通过仿照民间的传统农业工具,例如水车和等机械原理,把天体观测,报时等独立的结构连接起来,同时依靠水的流动带动起来。不得不说,水运仪象台体现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三、水运仪象台的意义

水运仪象台的制作让现代人叹为观止。它不仅是当时天文学的一个成功,更是古代中国文明的一个代表。水运仪象台无疑是当时天文学仪器的最顶端,它的出现推动天文学的发展,更是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技艺的精湛,对浩瀚星空的探索以及古代人民的智慧。根据科学家研究,这个水运仪象台的出现不仅对中国产生影响,它更是被认为是西方天文学仪器的祖先。

农村建房选择吉日的方法 进新家要准备什么东西

对于相信风水的朋友来讲,农村建房是需要注意日子的,并不是每一天都适合开工动土。下面我就给大家说说2023年建房吉日有哪些,我们搬进新家又需要准备什么东西,不清楚的朋友快来看看吧。 一、农村建房选择吉日的方法 1、根据屋宅主人的生辰八字,看其五行,选择主人四柱所喜好的五行之月,也可用年支起建,结合十二建星选择一年中的吉祥月份。 2、看人的游年变宅是不是到了吉利段,如主人遇吉,那即可建房,要根据八字命理综合分析才可得知。 3、看所选择的月份中哪几天是吉日,并列出其干支,不可与自己生辰八字等有相冲,看哪一天的地支五行是自己四柱中喜好的五行。 4、按照所选的吉日,结合所选择的良辰吉时,看哪个时间最吉,即可确定最后动土的时间了。 二、2023年建房吉日有哪些 1月吉日 公元2023年01月02日,农历腊月初八,星期四。 公元2023年01月28日,农历正月初四,星期二。 2月吉日 公元2023年02月02日,农历正月初九,星期日。 公元2023年03月05日,农历二月十二,星期四。 公元2023年03月29日,农历三月初六,星期日。 4月吉日 公元2023年04月01日,农历三月初九,星期三。 公元2023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七,星期三。 5月吉日 公元2023年05月07日,农历四月十五,星期四。 公元2023年05月30日,农历闰四月初八,星期六。 6月吉日 公元2023年06月02日,农历闰四月十一,星期二。 公元2023年06月28日,农历五月初八,星期日。 7月吉日 公元2023年07月03日,农历五月十三,星期五。 公元2023年07月31日,农历六月十一,星期五。 8月吉日 公元2023年08月03日,农历六月十四,星期一。 公元2023年08月25日,农历七月初七,星期二。 9月吉日 公元2023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九,星期日。 公元2023年09月29日,农历八月十三,星期二。 10月吉日 公元2023年10月01日,农历八月十五,星期四。 公元2023年10月27日,农历九月十一,星期二。 11月吉日 公元2023年11月01日,农历九月十六,星期日。 公元2023年11月24日,农历十月初十,星期二。 12月吉日 公元2023年12月02日,农历十月十八,星期三。 公元2023年12月27日,农历冬月十三,星期日。 三、进新家要准备什么东西 1、厨房用具 进新家钱要先温锅、烧水、做饭,以开火饭的形式,为新家带来旺运。 2、清洁用具 搬入新家打扫是重点,将屋子里残留的污气和浊气都清理出去。 3、米缸、面缸 搬家时一定要带一缸装满了米或面的缸。 4、枕头 把枕头搬到新家,寓意着能够安安稳稳地入住。

水运仪象台工作原理是什么?

水运仪象台的构思广泛吸收了以前各种天文仪器的优点,尤其是吸取了北宋初年天文学家张思训所改进的自动报时装置的长处。在机械结构方面,采用了民间使用的水车、筒车、桔槔、凸轮和天平秤杆等机械原理,把观测、演示和报时设备集中起来,组成了一个整体,成为一部自动化的天文台。

2023年建房大利什么方向 动土吉日

中国人建房子都是有讲究的,并不是说想什么动土建房就可以的,还得挑个好位置,房子朝向哪边会比较好,还要看吉日,挑个好日子在动土开工,这个的话比较有利于家宅平安,那么下面就由 风水 方位 为大家揭晓下2023年建房大利什么方向? 2023年建房哪个方向好 建房的朝向问题主要是要根据当地的地形,以及房主的生辰八字等进行确定,一般跟年份关系不大。所以2023年建房比较好的方向是: 1、传统的建房方向可分为八大方位:座东、座西、座南、座北、座东北、座东南、座西北、座西南。 继续细分的话,东四命最好是住东四宅、西四命最好住西四宅。其中东四宅是以座东、座南、座北、座东南之房屋;西四宅是以座西、座西北、座西南、座东北之房屋。 2、中国传统的建房方向是坐北朝南,这样的房屋朝向主要是受阳光以及气候的影响。 (1)房子坐北朝南可以充分利用太阳的光照,保持冬暖夏凉。 (2)中国是季风性气候国家,冬天有西伯利亚的寒流不断侵袭,夏天有太平洋的凉风渐进,致使一年四季风向变幻不定。而坐北朝南的房子可以使住宅空气充分流通,可以避免西北风的侵袭。 2023年动土吉日 1月份宜动土的日子1月份 2023年1月1日 2023年1月2日 2023年1月5日 2023年1月6日 2023年1月8日 2023年1月14日 2月份宜动土的日子2月份 2023年2月5日 2023年2月8日 2023年2月12日 2023年2月14日 2023年2月16日 2023年2月17日 2023年2月20日 2023年2月23日 2023年2月26日 2023年2月28日 3月份宜动土的日子3月份 2023年3月1日 2023年3月11日 2023年3月14日 2023年3月15日 2023年3月21日 2023年3月23日 2023年3月24日 2023年3月27日 4月份宜动土的日子4月份 2023年4月1日 2023年4月4日 2023年4月8日 2023年4月9日 2023年4月10日 2023年4月30日 5月份宜动土的日子5月份 2023年5月2日 2023年5月5日 2023年5月8日 2023年5月9日 2023年5月10日 2023年5月12日 2023年5月13日 2023年5月15日 2023年5月18日 2023年5月22日 2023年5月25日 2023年5月27日 6月份宜动土的日子6月份 2023年6月2日 2023年6月3日 2023年6月5日 2023年6月6日 2023年6月7日 2023年6月9日 2023年6月10日 2023年6月12日 2023年6月15日 2023年6月16日 2023年6月19日 2023年6月21日 2023年6月22日 2023年6月24日 2023年6月27日 7月份宜动土的日子7月份 2023年7月1日 2023年7月3日 2023年7月7日 2023年7月10日 2023年7月26日 8月份宜动土的日子8月份 2023年8月4日 2023年8月6日 2023年8月7日 2023年8月8日 2023年8月9日 2023年8月10日 2023年8月11日 2023年8月13日 2023年8月16日 2023年8月20日 2023年8月22日 2023年8月28日 9月份宜动土的日子9月份 2023年9月1日 2023年9月2日 2023年9月3日 2023年9月6日 2023年9月10日 2023年9月11日 2023年9月13日 2023年9月17日 2023年9月19日 2023年9月22日 2023年9月25日 2023年9月26日 2023年9月29日 10月份宜动土的日子10月份 2023年10月1日 2023年10月4日 2023年10月9日 2023年10月11日 11月份宜动土的日子11月份 2023年11月1日 2023年11月8日 2023年11月10日 2023年11月11日 2023年11月15日 2023年11月17日 2023年11月20日 2023年11月22日 2023年11月23日 2023年11月27日 2023年11月29日 12月份宜动土的日子12月份 2023年12月2日 2023年12月4日 2023年12月5日 2023年12月12日 2023年12月13日 2023年12月15日 2023年12月18日 2023年12月19日 2023年12月24日 2023年12月25日 2023年12月27日 2023年12月28日 2023年12月31日

水运仪象台的构造是怎样的?

水运仪象台是我国古代一种大型的综合性天文仪器,由宋代天文学家苏颂等人创建。它是集观测天象的浑仪、演示天象的浑象、计量时间的漏刻和报告时刻的机械装置于一体的综合性观测仪器,实际上是一座小型的天文台。

水运仪象台的制造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堪称一绝,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富于创造的精神。

苏颂领导天文仪器制造工作是从1086年受诏定夺新旧浑仪开始的。这个机构的组成人员都是经过他的寻访调查或亲自考核,而确定下来的。

苏颂接受这项科技工作后,首先是四处走访,寻觅人才。他发现了吏部令史韩公廉通《九章算术》,而且晓天文、历法,立即奏请调来专门从事天文仪器的研制工作。

苏颂又走出汴京到外地查访,发现了在仪器制造方面学有专长的寿州州学教授王沇之,奏调他“专监造作,兼管收支官物”。

接着,苏颂又考核太史局和天文机构的原工作人员,选出夏官、秋官、冬官协助韩公廉工作。

苏颂发现人才后,还进一步放在实践中加以考察。例如调来韩公廉后,他经常与韩公廉讨论天文、历法和仪器制造。

苏颂向韩公廉建议,可否以张衡、一行、梁令瓒、张思训格式依仿制造,韩公廉很是赞同。于是,苏颂让韩公廉写出书面材料。不久,韩公廉写出《九章勾股测验浑天书》一卷。

苏颂详阅后,命韩公廉研制模型。韩公廉又造出木样机轮一座。苏颂对这个木样机轮进行严格实验,然后奏报皇帝,并亲赴校验。

苏颂对研制工作是慎之又慎的。他认为,有了书,做了模型还不一定可靠,还必须做实际的天文观测,才能进一步向前推进,以免浪费国家资财。

后来,通过对木样机轮的反复校验,确定与天道参合不差,这才开始正式用铜制造新仪。

在著名科学家苏颂的倡议和领导下,经过3年4个月的工作,1088年,一座杰出的天文计时仪器水运仪象台,在当时的京城开封制成。

水运仪象台的构思广泛吸收了以前各家仪器的优点,尤其是吸取了北宋时期天文学家张思训所改进的自动报时装置的长处。

在机械结构方面,采用了民间使用的水车、筒车、桔槔、凸轮和天平秤杆等机械原理,把观测、演示和报时设备集中起来,组成了一个整体,成为一部自动化的天文台。

在苏颂所著的《新仪象法要》中,详细介绍了水运仪象台的设计和制作情况,并附有多幅绘图。

根据《新仪象法要》记载,水运仪象台是一座底为正方形、下宽上窄略有收分的木结构建筑,高大约有12米,底宽大约有7米,共分为三大层。

上层是一个露天的平台,设有浑仪一座,用龙柱支持,下面有水槽以定水平。浑仪上面覆盖有遮蔽日晒雨淋的木板屋顶,为了便于观测,屋顶可以随意开闭,构思比较巧妙。露台到仪象台的台基有7米多高。

中层是一间没有窗户的“密室”,里面放置浑象。天球的一半隐没在“地平”之下;另一半露在“地平”的上面,靠机轮带动旋转,一昼夜转动一圈,真实地再现了星辰的起落等天象的变化。

下层设有向南打开的大门,门里装置有5层木阁,木阁后面是机械传动系统。

第一层木阁又名“正衙钟鼓楼”,负责全台的标准报时。木阁设有3个小门。

至每个时辰的时初,就有一个穿红衣服的木人在左门里摇铃;每逢时正,有一个穿紫色衣服的木人在右门里敲钟;每过一刻钟,一个穿绿衣的木人在中门击鼓。

第二层木阁可以报告12个时辰的时初、时正名称,相当于现代时钟的时针表盘。这一层的机轮边有24个司辰木人,手拿时辰牌,牌面依次写着子初、子正、丑初、丑正等。每逢时初和时正,司辰木人按时在木阁门前出现。

第三层木阁专刻报的时间。共有96个司辰木人,其中有24个木人报时初、时正,其余木人报刻。比如子正的和丑初的初刻、二刻、三刻等。

第四层木阁报告晚上的时刻。木人可以根据四季的不同击钲报更数。

第五层木阁装置有38个木人,木人位置可以随着节气的变更,报告昏、晓、日出以及几更等详细情况。

5层木阁里的木人能够表演出这些精彩、准确的报时动作,是靠一套复杂的机械装置“昼夜轮机”带动的。而整个机械轮系的运转依靠水的恒定流量,推动水轮做间歇运动,带动仪器转动,因而命名为“水运仪象台”。

苏颂主持创制的水运仪象台是当时我国杰出的天文仪器,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

国际上对水运仪象台的设计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水运仪象台为了观测上的方便,设计了活动的屋顶,是现在天文台活动圆顶的祖先。

李约瑟在深入研究了水运仪象台之后,曾改变了他过去的一些观点。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

我们借此机会声明,我们以前关于“钟表装置……完全是14世纪早期欧洲的发明”的说法是错误的。使用轴叶擒纵器重力传动机械时钟是14世纪在欧洲发明的。可是,在中国许多世纪之前,就已有了装有另一种擒纵器的水力传动机械时钟。

浑象一昼夜自转一圈,不仅形象地演示了天象的变化,也是现代天文台的跟踪器械转仪钟的祖先;水运仪象台中首创的擒纵器机构是后世钟表的关键部件,因此它又是钟表的祖先。

从水运仪象台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力学知识的应用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水运浑象水运仪象台是什么?

水运浑象是世界上最早的自动天文仪器。汉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张衡(78~139年)创制。水运浑象的主体是一个大空心铜球,代表天球,上面布满了星辰,球的一半隐没在地平圈下面,另一半显露在地平圈上面,就像人们看到的天穹一样。水运浑象是以补偿式漏壶的流水作为动力,通过在浑象内部设置的一套齿轮系机械传动装置,实现可自动和近似正确地演示天体的周日运动。此外,浑象还带动着一个称为“瑞轮蓂荚”的机械日历,可随月亮的盈亏演示一个朔望月中日期的推移,是一种自动的机械日历。张衡首创的这一水运浑象,是现代天象仪的前身,这是古代天文仪器的重要创造。是后世进一步发展的机械天文钟的先声,欧洲到12世纪才有机械性计时器。水运浑象是有明确记载的世界上第一架用水力推动运转的天文仪器。水运仪象台是北宋时代把浑仪、浑象(天球仪)和报时装置结合在一起的大型天文仪器。公元1086~1092年由苏颂、韩公廉等人创制。水运仪象台台高约12米,宽约7米,呈上窄下宽的正方形木建筑。全台分为3层,最上层放置浑仪和圭表,用来观测天象;中层放置浑象,用以演示天象;最下一层放置报时仪器和全台的动力机构等。报时装置在台南部,有5层木阁,可以通过摇铃、打钟、敲鼓、击钲或出现木人等声像形式,报告时、刻、更、筹的推移。下层后部是动力装置,有一个直径3米多的巨大枢轮。上面装有36个水斗,枢轮边上有一个漏水相当快的漏壶,壶水流入水斗,斗满后,枢轮即往下转,在枢轮顶部有一个擒纵装置,它控制枢轮只能转过一个水斗。枢轮转动后,带动一根贯通上、中、下3隔的转动轴,并通过齿轮装置带动浑仪跟踪天体,带动天球仪按24小时一周转动,带动报时装置准确报时。5层木阁里的木人能够表演出这些精彩、准确的报时动作,是靠一套复杂的机械装置“昼夜轮机”带动的。而整个机械轮系的运转依靠水的恒定流量,推动水轮做间歇运动,带动仪器转动,因而命名为“水运仪象台”。水运仪象台是11世纪末我国杰出的天文仪器,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国际上对水运仪象台的设计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水运仪象台为了观测上的方便,设计了活动的屋顶,这是今天天文台活动圆顶的先声;浑象一昼夜自转一圈,不仅形象地演示了天象的变化,也是现代天文台的跟踪器械——转仪钟的雏形;水运仪象台中首创的擒纵器机构是后世钟表的关键部件,因此它又是钟表擒纵机构的鼻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