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圣君灵签抽签,王公灵签在线抽签
张公圣君的有关古迹
龙瑞宫始建于明朝,清嘉庆年间曾有加修,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宫殿的中殿较高,两厢较低,屋面龙脊花檐,以像雄鹰展翅之英姿,矗立在安溪县官桥镇虞宗村的北面狮山的万木葱茏之间,背座狮身,堂朝三水之汇,山下有蓝溪的滔滔急流,宫殿悬于溪沿峭壁,每逢雨季,波涛拍岸,遥望此地,大有雄鹰展翅翔于河海之势,雨期过后,宫下存一深潭,水绿如璧,潭畔立一碑,碑有“阿弥陀佛”之字。传说专治潭中恶鬼作祟,碑后长一丛竹,专用落地除妖之符,人称青竹符。碧潭东畔溪中,怪石嶙峋,呈有石笔、石龟、石狮、石鸡、石狗之状,传说群石立水尾,急水廻流,为境内万民招财聚宝。龙瑞宫落成之后,主殿供奉“大老”、“二老”两尊张公金身。宫里有僧人主持,香火不断,便利民众。张公大发慈悲,广施符水丹药,人们又称张公为法主公。法主公神威显赫,保境安民,炉下弟子广受恩泽,邪祟敛迹,疫病不生。七月二十三日乃法主公圣诞,陈姓村民皆虔诚敬奉,外姓善男信女值此张公圣诞,前来祈求还愿,络绎不绝,人山人海,规模之大,供品之丰,盛况空前,令人赞叹。米粽松糕要用榖桶装盛,糯米炊蒸之印果(俗名大龟)大如米萝,临近舍里无可比拟(民国初年还是如此)。张公圣君神威远播,泽被四方,炉下弟子有往外地谋生者,大都爱带上张公香火信物随身供奉以求平安。条件具备即立庙雕像以供众膜拜。几百年来,张公圣迹遍布海内外。如厦门、温州、、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处,均有龙瑞宫分炉之张公圣殿庙,时有分炉信士寻根问祖,前来找寻龙瑞宫发祥地。彼此往来,神人一体,正是神道无私,惠及苍生,泽被万民。 张圣真君祖殿,又名金沙堂,位于闽清县金沙镇金沙街中段,为闽清县人民文物保护单位,奉祀的是闽台人民共同信仰的农业保护神张圣君。张圣真君祖殿建于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原先并不是奉祀张圣君的,只是个小庙。张圣君羽化升天后,老百姓就以其身躯塑像,放入小庙奉祀纪念,从此小庙就改称为张圣真君祖殿,至今已有八百多年了。现存正殿为明正统四年(1439年)修,清康熙间重修,民国6年(1917年)又覆以铁瓦重修。张圣君祖殿为重檐歇山顶,飞檐斗拱,主祀张圣君,兼祀萧法明、连良瑞二君。主殿内,张圣君塑像居中,两旁为萧法明、连良瑞塑像。塑像两边是黑底金字的对联:“威镇金沙驱厉疫,恩敷宇宙护苍黎”,生动地表达了人民对张圣君的敬仰。这里还建了门楼、戏台及圣母厅、伽蓝厅、土地庙、观音楼、文昌阁等,使张驿君祖殿的规模更大。值得一提的是,张圣君祖殿至今还保留着许多珍贵的文物:雕刻于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的石狮一对,石狮造型古朴,线条明快简洁,十分难得。明洪武、崇祯年间的碑刻各一方,还有挖掘于清嘉庆八年(1803年)的九龙泉,民国6年的铁瓦……这些文物,向人们展示了张圣真君祖殿走过的历程,让人回味、引人遐思……张公圣君的神奇故事在闽清汉族民间流传甚广,如点石化猪、坑伏五鬼等,家喻户晓。这里还保留有许多人文景观,如坐化石、张圣君当佣工时的遗址、张圣君亲手栽的二合一树等,都值得一看。在福州,张圣君活动和居住过的地方,也建有“张真君祖殿”。堂、殿建成,地方的官员上报朝廷,皇帝嘉其恩义,赐张为“大化真人”,并“奉旨祀典”。从此群众称他为“张真君”或“张圣君”。这两座堂、殿都有近千年的历史,至今尚存,诚为极珍贵、极难得的文物古迹,被定为市级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明清两朝及至建国前夕,在这里经商的福州及其他各地的商贾,抱着祈愿“财源不尽滚滚随潮来”的心态,以此为“福地”和发财的“聚宝盆”,不断云集在上下杭地区,组成经济实力雄厚的“商帮”,进行频繁的商贸经营活动。他们都把张真君奉为“祖师爷”,称之为“商神”,顶礼膜拜,虔诚至极,在海内外颇有影响。并把福州“商会”、“金融公会”和“商事研究所”的会址设在殿内,以此为中心再辐射到上下杭其他地区,分别成立各商业同业公会的分支机构。由此可见,“张真君祖殿”实质上是各商帮、各行业在商务活动中议行论市、互通商业情报的信息发布中心。要研究福州商业史,特别是上下杭地区的商业史,不能不研究“张真君祖殿”历史的发展沿革。这二者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金印堂又名张公宫,坐落于东峤镇珠江村,是珠江、珠川、先锋三村(俗称“三珠”)的总宫。金印堂有前中后三殿,坐东朝西,西北面为巍峨的五侯山,风光旖旎。大殿背后北侧为“林氏宗祠”,是20世纪30年代革命先贤活动场所------闽中游击队珠江中队旧址,现为莆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附近还有建于明代的“琼林书院”。 “珠江派衍长城系,金印堂供铁面神”。据《三珠林氏族谱》记载:珠江原为北高长城村金紫林氏自明代中期迁至,距今有500多年的历史。金印堂始建于明代后期,清雍正十年(1732)扩建中殿,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扩建拜亭及前殿,民国21年(1932)重修。1953年金印堂被改为粮食仓库,1980年退还珠江村, 1984年“三珠”林氏信徒进行修建。1991年在宫殿前左侧建造“驻云亭”。 金印堂奉祀妈祖、慈济仁君、张公圣君、刘公元帅、尊主明王等神像。传说,原先金印堂主神为刘公元帅。刘公元帅满脸赤红,铮铮铁骨,威风凛凛。一次,张公圣君想进宫坐镇神龛,被刘公元帅阻挠,张公圣君便从宫殿的天井钻进去,强横端坐于诸神的中间,而二位圣侯则被赶出在中厅两侧当作守门神。 金印堂的壁画、匾额、石雕或门柱石刻楹联,皆精美典雅。其横匾“珠江福曜”、“风雷可召”和“龙潭泽遍”等书法雄健朴茂。在许多楹联中,“具大神通钦铁汉,聿就庙貌镇珠江”。“有降龙伏虎手段,显披发仗剑威风”。这两幅是清代古联,意蕴深邃……
问学业 观音灵签第二十签,求高人解签
苏武援官典属国当春久雨喜初晴 玉兔金乌渐渐明旧事已成新事遂 看看一跳入蓬瀛 灵签之曰:本签者也。久雨初晴之象。为万事可成之兆。惟得此吉签.必须早植因缘。之后当有莫大利益。君尔在交友之中。宜留意者。必须选中之一为贵人。彼将成王公封爵之贵.将有大成之日。汝必能攀附上。易言之。佛神护佑百事无忧想平生事到底初胜者。
谁知道古代闽清关于张圣君的故事!(最近上中央电视台了)
张圣君,张公,张公圣君,监雷御史,五雷法主,荡魔将军,张圣公,张圣者,法主公,为福建省福州、莆仙一带居民所笃信的神明,因他的悬壶济世,一般道士都会祭拜。 史载,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农历七月廿三,张圣君出生在永泰县嵩口镇月洲村,童年和少年都是在苦难中度过的。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王审知开疆治闽伊始,瘴气疫疠流行,茅草初垦;加上乡村暴徒到处扰乱,村民深受其苦。这时的张年轻气盛,体魄健伟,精通武术,且为人急公好义,爱打抱不平,18岁被“闾山大法院”祖师许旌扬的数传弟子收为门徒后,三年后学成归里。此后,他游走于永泰、闽清、尤溪、莆田、仙游等地。据史志记载,绍兴丁丑年,张圣君“到尤溪,募化缘金造桥亭”;淳熙癸巳年,漳州大旱,张圣君刻行法文祈雨,顿时大雨倾盆;淳熙戊戌年,尤溪瘟疫流行,张圣君寻找草药救病民……他每云游一地,都宣扬“恶有恶报、善有善果”的道理。他后来在白云寺当头陀及老,淳熙十年(1183年),张圣君云游到闽清金沙镇,修成正果,坐在九龙溪的巨石上,羽化升天,享年45岁。南岳圣帝灵签求解签
这是求子签:说你会有个儿子,这个男孩的命超凡脱俗,是真龙天子命、王公将相之命!将来不是当大官就是个大老板!不过他有深厚佛缘,一定要皈依佛门,不然即使他命好也不会实现。不过我有点不信。感觉很怪怪的。张圣君是什么神
张圣君,又称张公、张公圣君,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人物之一。监雷御史,五雷法主,荡魔将军,张圣公,张圣者,法主公,为海峡两岸居民所笃信的神明,并发展到以东南亚为主的世界各地,全球信众逾亿人,信众一千多万。因他的悬壶济世,一般道士都会祭拜。
法主圣君是啥神
法主公,全称为都天荡魔监雷御史张圣法主真君,简称为法主圣君、都天圣君等,俗称法主公,客家人称圣君爷。道教正一道所祭祀的神祇,亦有人将他归类于佛教化的道教闾山派。闽、粤相信,法主公有监察神的神格,代表天帝监察民众,会在每月朔望到天庭禀报人间善恶,然后惩罚恶人,缉拿邪魔。该神信仰,流行于福建福州、泉州、漳州,广东潮州、梅州等地。法主公信仰,在17世纪经安溪闽南人传入,以台北最为盛行。高雄市美浓区则是客家族群信奉法主公的主要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