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该如何学,应该如何自学易经
易经怎么学最简单
学习易经的方法
一、易经即是哲学,又是实用科学
未曾涉入易学的人士,大多不能正确地理解易经,就知易经神秘,却不知其到底为何物。那么,如何简要的解释易经呢?
简单说,易经应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理论;二是应用。
理论即哲学部分。易经经过了孔子的研读及作传后,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成为了中国的母哲学,几千年来导引着中国的哲学发展,也指导着中国乃至世界的、军事、文化、科技、经济、管理、人文等,不愧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应用主要指数术部分,包括八字命理、六爻预测、风水、相学、姓名学等。
预测体系中,又包括定格和变格两类。所谓定格就是以人的出生时间为信息源的预测方法。定格主要包括八字命理、紫微斗数、铁板神数等。变格是以随机的方法提取随机信息,从而进行预测的方法手段。变格主要包括卦爻辞方法、卦象法、梅花易数法、六爻法、奇门、六壬、太乙等。
风水是易经的一个应用分支,是易经在建筑领域的应用。风水本身也包括很多门派,主要有八宅风水、八卦风水、过路阴阳风水、玄空风水、三合风水等。
另外,相学、姓名学也是易经应用的分支,是根据人的长象和名字研究人的规律的方法。
一般人不要学易经,易经读懂的人都疯了
一般人不要学易经
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不可辜负。但君子取之,须有道。不是所有精神财富尽占后,就能成为有福之人的。
诚然,佛学与《易经》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能看尽人生百态,给人以智慧。要知道佛学和《易经》并不好驾驭,学习的门槛很高,也不是人人钻研它后就能“得道”的。
大师级人物南怀瑾也曾告诫年轻人,不要去深入钻研佛学与《易经》。
如“精神”般的佛学
佛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远。隋唐以后,佛学得以兴盛,并在中国落地生根了禅宗文化。唐代开始,佛学渗透到了中国文化的每个部分。不光修行者们潜心佛法,文人雅士们也心向佛学,还成为了当时一种不可抵挡的时尚潮流。
如今,有人把佛学当作“精神”慰藉心灵。人生无常,“苦味”是一道避免不了的味道。任何欢乐都无法永恒,生命因此也免不了陷入失望、痛苦之中。学习佛学可以“消化”苦味。故而,对佛学趋之若鹜者众多。
玄而又玄的《易经》
《易经》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毋容置疑。对于选一本书代表中国文化这个问题,得到的答案不会是《论语》,也不会是《道德经》,而会是《易经》。
有人说,即便你畅读世间万本书,还不如读懂《易经》。又有人说《易经》是经典之中的经典,哲学之中的哲学,智慧之中的智慧。又有人说,《易经》内潜藏着大道之源,读后人的思想境界不一般。
确实有很多 和名人都支持这样的观点。古往今来的成事者,都会读《易经》,因为读懂了《易经》,犹如读懂了人间更高级的为人处世之道。
孔子曾说,读懂了《易经》,人生就能远离重大错误。曾国藩曾说,读懂《易经》就如同获取了安身立命的技能。马爸爸曾说,身在职场,《易经》是职场的“葵花宝典”,读一读受益终身,自己能有所成就主要是因为读《易经》比他人读得早些而已。
但在一般人眼中,提到《易经》就会联想到八卦。说起八卦很多人自然会想到,京剧中那些穿着八卦道袍、手摇鹅毛扇的角色,他们能对地下事了然于胸,天上事知晓一半。如此,《易经》又有了一份神秘色彩。
大师的告诫
佛学、《易经》如此地好,是不是每个人都应该深入学习一番?南怀瑾大师却给出了相反的说法。他认为,年轻人不要去钻研佛学与《易经》。
南怀瑾大师的意见和建议靠谱吗?南怀瑾能被尊称为“大师”,是有一定原因的,他是一个教授、居士、护法、宗教家、哲学家、杂家于一身的大人物,他还曾被人称为当代的“通天教主”。南怀瑾大师自己对佛学、易学研究得很投入,为何会告诫青年人轻易不要去钻研佛学和《易经》呢?
在南怀瑾大师看来,学习佛学和《易经》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并不是所有的普通人都适合。有两类人可以尝试,一种是具有极高智慧的人,另外一种是完全没有读过书的人。
南怀瑾大师认为,处于中间智慧的普通人,更好有自知之明,千万不要因为好奇而学习佛学和《易经》。好奇会害死猫。如果涉猎佛学和《易经》学习的话,千万要记得研究一半即可,钻研不到底反而是对自己的保护。佛学和《易经》这两门学问钻研到底了,人也就是废柴一个了。
不要钻研佛学与《易经》的原因
南怀瑾大师不推崇年轻钻研佛学,一则是因为佛学研习太耗时间。佛学学问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浩如烟海。它们犹如百货店,里面的东西齐全。但真要学懂弄通的话,很费时间。而年轻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也很宝贵,应该把时间和精力留给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二则佛学和不好学。放眼望去,近代中国著名的佛学研究者,那是少之又少。研究佛学需要智慧超群的人,才可以真正地悟得懂、悟得通。
三则佛学学习并不简单,需要有看空看淡的高深境界。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必要让自己境界如此高,为人处世懂得善有善报的道理已经受用一生了,在日常生活做到言善、行善、心善,一生已是圆满,不需要如苦行僧一般。
人活一世,如果能一直保持平和的心态,处理好各种关系,其实比每天都静心修禅、烧香拜佛都有用。只要做到身正,一切就都能坦然面对,年老时回望自己的一生也就无悔了。
南怀瑾大师告诫年轻人不要钻研《易经》,一则是因为《易经》是本很有“魅力”的书,会让人忘了时间,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南怀瑾大师用自己亲身体验告诫年轻人不要学习《易经》,尤其不要晚上学习《易经》。这并不是因为《易经》可以驱鬼神。也许你会听到老前辈说《易经》可以用于避邪,妖魔鬼怪都对《易经》敬而远之。甚至有的说,要是人患了重病,在枕边放上《易经》的话,就能把病魔鬼怪赶跑。
而南怀瑾大师在晚上读《易经》,却让自己陷入一夜睡不着的兴奋之中。他在夜间读《易经》,会被《易经》中的一个又一个问题所吸引,刚解开一个疑惑后,同时又会冒出一个新的问题。这样不断研究下去,人毫无睡意,在不知不觉中就天亮了。
所以,南怀瑾大师会发出“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事”的感慨。青年人如果要钻研《易经》,就会夜夜失眠。这样很伤神,对于大好年华的青年人来说,长期钻研《易经》非但不能让其青春焕发,还能让其染上暮气沉沉之症。
二则是因为《易经》钻研需要大智慧。《易经》是群经之首,能让人“着迷”,陷入其中而不知。中国所有的哲学,都是从《易经》中衍生出来的。
那么钻研《易经》,就得准备好一流的智慧,不仅要具有辩证法思想,还要有深厚的知识和经验的储备。不然的话,就如菜鸟练习功夫,会走火入魔。智慧不够的人士,可能会把《易经》研究偏了,肤浅地认为《易经》等同于算命、八卦,以为自己窥探到了玄乎的“天机”。
其实不过是自欺欺人,学习的过程还会牵涉个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三则《易经》包罗万象,涉及领域十分庞大。钻研它就要准备好一辈子的功夫,但可能结果是终其一生也不能完全研究透彻。南怀瑾这样的大师,也坦言自己也只是学会可一半而已。
璀璨的文化放在那里,是吸引人。但文化习得不是易事。在决定学习佛学和《易经》前,要对自己有充分的预判,不能高估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后,再决定是不是“入门”。盲目被佛学和《易经》身上的光环所吸引而学习的话,只会让自己越学越“废”。
为人更要如此,要懂得适可而止,做事则须量力而行。活着,千万不要和别人盲目攀比,每个人都每个人的不同,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
活在当下自己的角色中,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如果一味地、无节制地攀比,对自己提出一些不自量的要求,只会是自己为难自己,最终让自己身心疲惫罢了。
以上就是与一般人不要学易经相关内容,是关于南怀瑾的分享。看完易经读懂的人都疯了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易经怎样学习
易经学习方法如下: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一、首先买一本相对来讲比较通用的书本,记住:不是白话本的,古文版的,但是必须得有解释。虽然不同学者对易经的解释都有出入,但是我们在初步学习的时候,看了解释会容易记住些。二、第二步是最苦最累的一步了,这一步走过了,后面的学习就轻松了。《周易》共64卦,制定好计划,在一段时间内将64卦的卦辞和爻辞死记硬背下来。不要惧怕,当下定决心并开始付之行动后,是可以做到的!三、上一步艰苦的计划完成之后,就投身于书海当中吧,找一些学者点评《周易》的书来看,也可以是一些涉及《周易》的小说。读书过程中,切忌盲目信任,这时应有自己的一点主见了,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不能盲目去“跟风”。四、找一些相对深奥的书看看了,因为这时你已小有成就了,多看些奇门遁甲、风水之类的书,会有促进作用的。易经学会了怎么样
可以借此养家糊口增加收入!前提是要看得好才行!我想学易经怎么入手
1、在学习易经之前要先了解易经是怎么来的,它是怎么发展的,然后熟记一些关于易经的知识,比如:天干、地支、五行和八卦属性等,这对我们学习易经是有一定帮助的。再者就是弄清楚自己学易经是因为要从事这方面的职业还是因为个人的爱好,这也是很重要的。
2、建议从六爻开始学习。在大部分的人眼里,六爻很难,因为它有64卦都需要记忆,但是实际上,记住这64卦是有一定方法的,同时六爻的针对性相对于其他的方面相比较的话会强很多。
扩展资料
《易经》发展
《周易》作为《易经》的一部分,自然是在将易学,说玄道。那么《周易》是在言说玄学吗?其实并不是,《周易》和玄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玄学和《周易》也自然是有渊源的。玄学作为道家学说的一个分支,源起老子《道德经》中“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易经怎样学习
易经的学习方法如下:
1.如果你对《易经》一无所知,我认为当代汉学大师南怀瑾的《易经杂说》和《易经传别》这两本书都很好,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全面公正地理解《易经》,全面把握《易经》!
2.从《易经》的起源知识入手:《易经》分为先天易和后天易。先天易是伏羲易。没有文字的《易经》只有八卦、太极图、天干、地支等。
后天易是文王、孔子、周公等写文字的《易经》,代表了周文王、周公、孔子和后人对《易经》的理解,不能代表所有的《易经》。太极图、八卦、五行和干支是《易经》最基本的东西,尤其是《五行八卦》。
3.在太极图、八卦、五行、干支系统上下功夫,记住他们的方向分布和克制关系。
首先,如何理解:1.《易经》被称为易经,不被称为难经,这意味着《易经》是一部易于学习的经典。如果《易经》被称为难入门、难学、难掌握,那就是把广大人民拒之门外的易学殿堂,只为少数人掌握,独占文化,展现自己!什么是《易经》?《
易经》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宇宙的客观规律,是中国文化的总源泉……由于《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总体来源,它应该属于文化的范畴,而不是科学。就像我们的长城、紫禁城、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一样,它是文化遗产,而不是科学遗产。
2.目前,学术专家教授提到易学自古分为易学派和象数派:
3.易理派主要研究文学、历史和哲学,
4.象数派即术数派重的实际应用主要是基于预测。
流行的观点是:学院派和民间派,学院派重易理学研究,民间派注重实际预测,后者占易学界人数的绝大多数。事实上,这两所学校都有偏见。《易经》包括理论、大象、数字和占用。这四个部分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没有一个,它还被称为《易经》吗?理论、大象、数字和占用必须结合在一起,这才是真正的易学家。
5.易经的功能应该总结为两个:一是认识论:认识宇宙,认识人类,认识万物。二是方法论:教人如何顺应自然,改造自然,造福人类。
第四:俗话说学诗经会说话,学易经会算卦毛爷爷说: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学习易经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否则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精力去学习呢?最基本的功能是预测。一个真正的易学家,既要从宏观、大、微观、小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