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纪年法概念,十二天干地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是什么意思?
干支纪年,是指中国纪年历法,自上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
天干地支纪年法换算(天干地支纪年法换算)
您好,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天干地支纪年法换算,天干地支纪年法换算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天干地支简称“干...
您好,我就为大家解答关于天干地支纪年法换算,天干地支纪年法换算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 天干有十: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guǐ); 地支十二:子、丑、寅、卯(mǎo)、辰(chén)、巳(sì)、午、未(wèi)、申、酉(yǒu)、戌(xū)、亥。
2、 天干地支组合成如下六十个计时序号,作为纪年、月、日、时的名称,叫“干支纪年法”。
3、六十甲子顺序 1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21~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40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41~50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60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用六十甲子依次纪年,六十年一个轮回。
4、干支纪年法的新一年由立春开始,2009年的立春是二月四日,所以2009年2月4日立春之后才是己丑年,在此之前应是戊子年。
5、公元纪年的一年以立春为界前后分属不同的干支纪年,这一点不熟悉的人容易搞错,应特别注意。
6、 与公元纪年的换算 第一种算法: 如何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 不同资料算法有所差异,有的给出公式,但本质上是一回事。
7、这里介绍一种简易直观的算法。
8、 首先给每个天干、地支一个编号,从头以4开始循序排下去,天干10后接1,。
9、地支12后接1。
10、 天干: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10、辛壬2、癸3 地支:子4、丑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申12、酉戌2、亥3 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对应该尾数的天干,再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除不尽的余数在地支中查出对应该余数的地支,这样就得到了公元纪年的干支纪年。
11、如2003年,其尾数为3,对应的天干为“癸”;以12除2003得166,余数为11,对应的地支为未。
12、于是2003年的干支纪年为“癸未”年。
13、注意这是指2003年立春之后,立春之前应是“壬午”年。
14、赵达先生在“祭文”中指出的时间是“癸未清明”,清明是立春之后的第四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所以赵先生说岁在癸未,而非壬午。
15、 第二种算法: 1. 天干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 2. 地支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2(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例1. 我们以2010年为例; 天干算法: 2010-3=2007, 2007/10=200余7, 7对应天干第7位是庚,即天干为庚; 地支算法: 2010-3=2007, 2007/12=167余3, 3对应地支第3位是寅,即地支为寅; 综上公元2010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庚寅年。
16、为使各位信任此算法,本人再举一例来说明: 例2. 我们再以1987年为例; 天干算法: 1987-3=1984, 1984/10=198余4, 4对应天干第4位是丁,即天干为丁; 地支算法: 1987-3=1984, 1984/12=165余4, 4对应地支第4位是卯,即地支为卯; 综上公元1987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丁卯年。
17、 第三种算法: 首先,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4 5 6 7 8 9 10 1 2 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如要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相对应。
18、然后,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余数在地支中找出所对应的地支。
19、这样,公元纪年就换算成了干支纪年。
20、 如:公元1995年 用该年尾数5找出对应的天干为“乙”;然后,用1995除以12得余数为3,用余数3找出相对应的地支为“亥”。
21、 那么,公元1995年则为农历乙亥年。
22、 再如:公元1861年 用尾数1查天干为“辛”,用1861除以12得余数为1,再用余数1查找地支为“酉”。
23、那么,公元1861年则为农历辛酉年。
24、 如果某一年的尾数为0或者用该年除以12的余数为0,则取天干中的第10位“庚”和地支中的第12位“申”。
25、 如:公元120年 尾数0则取天干中的“庚”;除以12余数为0,则取地支中的第12位“申”。
26、 那么,公元120年则为庚申年。
27、 如果公元纪年是单个数字,就用该数字在天干、地支中查找即可。
28、如:公元6年,则在天干、地支中找出6相对应的“丙”和“寅”,那么该年则为丙寅年。
29、公元8年则为戊辰年。
30、 公元11年,则取尾数1对应的天干中的“辛”和11对应的地支中的“未”。
31、那么,该年则为辛未年。
32、 公元12年则为壬申年。
33、 公元前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 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7 6 5 4 3 2 1 10 9 8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9 8 7 6 5 4 3 2 1 12 11 10 具体换算方法同一 如:公元前155年 用尾数5取天干中的“丙”; 155除以12得余数11,对应地支中的“戌”。
34、那么,该年则为丙戌年。
35、 公元前8年则为癸丑年。
天干地支纪年法 天干地支纪年法是什么
1、干支纪年,是指中国纪年历法,自上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干支纪年以每年以立春进入下一年。 2、不是以春节为进入下一年,也不是以每年的阳历一月一号进入下一年的,而是以立春进入下一年。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地支纪年对照表
首先要能记住十大天干和十二地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纪年法首先是天干在前,地支在后,比如今年2005就为-乙酉年。天干算法:4、5、6、7、8、9、0、1、2、3对应的十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数字为年代的最后的一位数字,比如2005年,最后一位是5,对应的天干就是乙;地支的算法:用年代数除以12,后面的余数就代表某个地支,余数分别为:4、5、6、7、8、9、10、11、0(能整除)、1、2、3,代表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比如2005年为例:年代末尾数为5,对应的天干为乙,2005除以12,余数为1,对应的地支为酉,所以2005年为乙酉年。中国古代天干地支纪年法?
干支(天干地支)纪年,是指中国纪年历法,自上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干支纪年以每年以立春进入下一年。注意:不是以春节为进入下一年,也不是以每年的阳历一月一号进入下一年的,而是以立春进入下一年。天干共十个字,因此又称为“十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因此又称“十二地支”,其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支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
什么是天干地支?干支纪年怎么算?
首先天干地支意思是中国古代对天象的观察。“甲、乙、丙、丁、吴、姬、庚、辛、任、鬼”,称为十根天干。天干地支的组成构成了古代历法。十个和十二个分支依次匹配,形成六十个基本单元。
其次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算法如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循环重复并以循环的方式记录。如果说1984年是甲子年,那么次年,即1985年是乙丑年,1986年是丙寅年。简单来说,来年,天干和地支被一一推后,这个周期就是六十年。比如1984年是甲子年,60年后,2044年会循环到甲子年。
再者天干上,甲乙为木温,丙丁为热,更心为金凉,仁贵为水寒,无极为土,是温热凉寒的过渡阶段。阴毛为木温,四物为热,神油为金凉,海子为水寒,辰须愁味为温、热、凉、寒的过渡阶段。阴对应正月,毛对应二月,以此类推。天干A,照射角度为地暖尚未形成,此角度形成的气候为地支中的阴;天干B,照射角度增大,地暖已经形成,地支中气候为毛;照射角度进一步提高,温暖准备转入热萌阶段,气候为地支中的陈,此时前一阶段没有寒冷,所以陈被称为水墓。
另外干支记是我国最古老的历法。它以天文现象为依据,符合物候特征,反映了五种元素的兴衰。在许多学科中,其他日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干支时期,在中医、气功、周易疏书、农业、历法等领域具有特殊的实用价值。每当需要使用干枝时,而当用户手中没有万年历时,他往往会束手无策,一年中的干支纪时就可迅速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