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卦的初九甲子是什么,周易乾卦初九是什么意思

易经里面的乾卦里面的初九。九四。九五什么意思。代表什么

初九:潜龙,勿用。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 乎名,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何谓也?子曰: 「上下无常,非为邪也。 进退无恒,非离群也。 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何谓也?子曰: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 圣人作,而万物□②,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如果是您想要的答案,请记得采纳

卦象说:乾卦上九的卦辞及其释义

〖原文〗亢龙有悔。 〖译文〗高傲的龙,有悔恨。 〖解说〗这是乾卦第六爻爻辞,代表客方态度。这个爻是阳爻,象征客方态度强硬。主方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和成绩,又不大爱听别人意见,就有可能一意孤行,从而可能招致由态度强硬的客方来的麻烦、使自己受到损失,为自己的高傲态度后悔,正如爻辞告诫“亢龙有悔”。所以,“亢龙有悔”这句话不是针对客方说的,而是针对主方说的。客方态度是客观存在的条件,主方需要适应这个条件约束自己的行为。如果主方谨慎从事,为龙而不亢,则不致有悔。“亢”(kàng),高,高傲:高亢。 〖结构分析〗第六爻位置是阴位,这条爻是阳爻,阳爻在阴位,不当位,并且和三阳不有应。不当位表明客方的态度强硬,是对主方不利的潜在因素,主方有可能受到客方的压抑;不有应表明主方态度也强硬,不接受客方压抑,这不利的潜在因素并没有成为真正的对主方不利的因素。然而,第六爻是对第五爻的补充,第五爻和第六爻都是阳爻,表示客方素质非常好,实力非常强大,因此,客方可能强硬过分,显得傲慢与粗暴;另一方面,第三爻是对第二爻的补充,主方态度也可能强硬过度,也表现得傲慢和粗暴。主方和客方都是“亢龙”,主方的傲慢与粗暴有可能激励傲慢的客方更粗暴,从而使主方受到损失,主方为之悔恨,“有悔”。

《周易》一书中 上九 初九 九二 九四 九三 九五 用九 是什么意思?

九三,九五等,都是易经特有的“爻"的名,比如说乾卦,是从上到下依次排列的六道杠杠(即“六爻”),这六道杠杠每道杠杠从下到上分别对应 “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九表示阳爻,初、二表示位置。初九表示第一爻为阳爻,九二表示第二爻是阳爻。至于九为什么为阳爻,对于使用而言,无需计较这么多,我们知道九为阳爻,六为阴爻,初、二、三、四、五、上为爻的位置,这就不妨碍我们正确使用了。

《易经》中的“初六,初九”“用二,用六”等等是什么意思?

看看楼上的一群复制党,我就蛋疼,我给你简单的讲讲。1.易经有阴阳爻(yao)一为阳,用数九来表示;--为阴,用数六来表示。而六十四卦中,每一卦有六爻,,从下到上,分别是初爻,二爻,三,四,五,六(也作上,尚)。2.再用位置跟阴阳数结合就得到了所谓的初九,九二,九三等等。这里要注意初爻跟六爻(上爻)一般就会写成初九或者初六,上(尚)九或者上六。3.这里还有个用爻的概念,就是哪个爻位有用,哪个爻位变动,这一爻就要对应它的卦辞来看,比如初爻是用爻,你就要看初位,如果是乾卦,你就看乾卦之中初九的卦辞。如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再帮你斟酌哦

黄含昌的书画易经

在安源大罢工胜利90周年之际,中国著名易经书画家黄含昌教授创作了大型油画《毛主席在安源》。黄先生的每一幅作品都深含易理哲学。在这样一幅红色历史画卷中如何体现易经思想,黄先生煞费了一番苦心。1922年,毛主席以中共湘区区委书记和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的双重身份来到安源,他把安源作为中国劳工运动的第一个战场,在这里他告诉这些黑黝黝面孔的工人,将“人”字放在“工”字下面构成了“天”字,工人团结的力量可以顶天。在这幅画的构思上,黄先生深深抓住这个“天”字。在易经中天就是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为阳,为男。整个画都安排在乾位上。何以见得呢?其一画面安排在安源煤矿著名的总平巷前面。煤巷处坤位,属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后为坤,前当然就是乾位了。其二画面人物全部由男性组成,为纯阳之象,而乾卦正是纯阳组成。昔汉高祖刘邦在芒砀山卜得乾卦,后果然大通而有利,终得一统天下。将画面按易理安排为乾卦,也就预示了中国革命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必然胜利。下面我们从易经乾卦分析就可以体会黄先生的良苦用心了。乾卦卦辞:元、亨、利、贞乾卦总断:乾象征天,六阳爻构成,为六十四卦之首,纯阳刚建,其性刚强,其行劲健,大通而至正,兆示大通而有利,行正道,永远亨通。乾卦卦象,为六龙行天之卦,包容万象。 乾卦六爻装配:上九——壬戌土(世)九五——壬申金九四——壬午火九三——甲辰土(应)九二——甲寅木初九——甲子水 乾卦六爻为阳,为一世卦,纳天干壬甲,纳地支子、寅、辰、午、申、戌,以上九为世爻,以九三为应爻。1992年,正是农历壬戌年,在乾卦中正是持世之爻,世爻为主事之人,当然大通而有利,永远亨通。 二 七 九 一 三 五 六 八 四 上元三运九星八卦图在色彩和构图元素运用上,按易经洛书九宫八卦,分别飞布九星,为一白,二黑,三碧,四绿,五黄,六白,七赤,八白,九紫。其一《毛主席在安源》事件发生在1922年,属易经中的上元三运年,在九星八卦中为三碧木入中(见图)画面中毛主席所立之位为三木旺位,大吉。 七 三 五 六 八 一 二 四 九 下元八运九星八卦图毛主席身着碧绿色裤正合三碧旺色,大吉。其二《毛主席在安源》创作于2012年,属易经中的下元八运年,在九星八卦中为八白土入中(见图)。画面中毛主席所立之位为八土旺位,大吉。毛主席身着白色上衣正合八白旺色,大吉。注:毛主席于1972年看了刘春华作画《毛主席去安源》后,曾纠正说,他当年在安源不是穿长袍,而是着短装。黄先生其实早就有创作《毛主席在安源》的想法,为什么到今 年才面世呢?因为2012年是安源大罢工胜利90周年,众所周知,中国农历干支纪年以六十年为一小甲子,180年为一周甲子,而90年正好是一周甲子的中期,在易理中体现了由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革命事业如日中天,前途无量。黄先生对画幅尺寸也是十分考究的,此画长1770mm,宽1230mm,按鲁班尺分别符合黄道之“福”、“德”位。这就充分体现了易经书画的奥妙之处。 美哉!这真是一幅书画与易经完美结合的好作品。中国周易研究会理事 杨国政识壬辰夏月

易经中乾挂九九之数与五行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人之所以能盗天地万物之气者,以其天地万物有定数焉;天地万物不能盗人之气者,以其圣道无形无象焉。如日月虽高,而有度数可推,日则一年一周,天有春夏秋冬之可见;月则三十日一周,天有盈虚朔望之可窥,大为阳,小为阴,阳极则生阴,阴极则生阳,大往小来,小往大来,阴阳循环,乃一定不易之道。至人於此推阴阳造化之消息,用功於一时辰内,采鸿蒙未判之气,以为丹母,夺天地亏盈之数,以为命基,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圣功於此而生,神明於此而出,此功此明,其盗机也,虽天鬼神不可得而测度,而况於人乎!天下乌得而见,乌得而知?如其能见能知,安能盗之?此其所以为圣,此其所以为神。是道也,非忠臣孝子大贤大德之人不能知,非烈士丈夫俯视一切万有皆空者不能行。果是真正修道君子,得意忘言,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不到了性了命之后,不肯洩漏圭角,固穷而如无知者也。至於薄福小人,偶尝滋味,自满自足,又不自重性命,无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适以自造罪过,非徒无益,而又害之矣。 心如主人,目如门户。本来真心,空空洞洞,无我无人无物,与太虚同体,焉有生死,其有生死者,后天肉团之心耳。心不可见,因物而见,见物便见心,无物心不现。是主人或生或死,物生之,物死之,其所以使物生死心者,皆由目之开门揖盗耳。盖目有所见,心即受之,是心生死之机,实在目也。人能返观内照,外物无由而受,生死从何而来?古人云:灭眦可以却老,此至言也。 天至高而万物至卑,天与物相远,似乎无恩於物矣。殊不知无恩之中而实有大恩生焉。天之气鼓而成雷,嘘而成风,迅雷震之而万物发生,烈风吹之而万物荣旺。发生荣旺,万物皆蠢然无知,出於自然,此无恩而生大恩,天何心哉?故至乐者,万物难屈,无拘无束,性常有余;至静者,万物难移,无贪无爱,性常廉洁。乐者无心於余而自余,静者无心於廉而自廉,亦如天之无恩而有大恩。无心之用,神矣哉! 天道生物,即是一气。上下运用一气,上为阳,下为阴。阳者,生也,恩也;阴者,死也,害也。然有生必有死,有死必有生,是生以死为根,死以生为根也;有恩必有害,有害必有恩,是恩在害生,害在恩生也。若人死里求生,则长生而不死,人能害里寻恩,则有恩而无害,出此入彼,可不慎乎! 人之悭贪恩爱,如水渊也;酒色财气,如火坑也。一切常人,不穷天地造化之道,不究圣功性命之学,自暴自弃,以假为真,以苦为乐,沉於水渊而不知,入於火坑而不晓,自取灭亡,将谁咎乎?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名,长养万物。无形无名,自然至静之道。然静者动之基,静极而动,天地万物即於此而生焉。一生天地,而天地即得自然之道以为道,故天地之道浸。浸者,浸润渐入之谓,亦自然之义。惟其浸润自然,动不离静,静不离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故阴阳胜。动为阳,静为阴,动极而静,静极而动,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阳相推,四时成序,万物生成,或变或化,无不顺之,造物者岂有心於其间哉?盖以自然之道无形,无形而能变化,是以变化无穷也。 圣人者,与天地合其德者也。惟与天地合德,故不违天地自然之道,因而裁制变通,与天地同功用。何则?自然之道,非色非空,至无而含至有,至虚而含至实,有无兼该,虚实并应者也。故以言其无,则虚空一气,无声无臭,其为道也至静,静至於至,虽律历之气数,有所不能契。夫律历能契有形,不能契无形,至静则无形矣,律历焉得而契之?[囟/比]陵师所谓有物先天地,无名本寂寥者是也。以言其有,则造化不测,包罗一切,其为器也最奇,器至於奇,是谓神器。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故万象森罗,八卦相汤,甲子循环,神之伸机,鬼之屈藏,无不尽在包容之中。[囟/比]陵师所谓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者是也。静道者,无名天地之始;神器者,有名万物之母。老子所谓无欲以观其妙者,即观其始也;有欲以观其窍者,即观其母也。非有不能成无,非观窍难以观妙。观妙之道,万有皆空,无作无为;观窍之道,阴阳变化,有修有证。圣人不违自然之道,因而制之,观天道,执天行,从后天中返先天,在杀机中盗生机,颠倒五行,逆施造化,以阴养阳,以阳化阴,阳健阴顺,阴阳混合,由观窍而至观妙,由神器而入至静,由勉强而抵自然,有无一致,功力悉化,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於色象之外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