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有何不可,十二星座的性格都是怎么样的呢男生
跪求B站王朗七夕献唱诸葛亮有何不可歌词
魔羯座12月22日~1月20日 主宰行星:土星 属性:地相星座 冬天出生的生辰星位或太阳在魔羯座的人的特点: 魔羯座是象征着冬天开始的星座。冬天把绝对意识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魔羯座出生的人。魔羯座的人,尤其当有几个行星同时处于你的星座时,你将是一个具有现实主义思想和有抱负的人;同时你又容易被热烈的感情征服,是一个有强烈的忘我精神的人。你表情平静而淡漠,不太容易接近,喜欢离群独处。你害怕别人毫无意义的谈话会占据你宝贵的时间,也不能接受别人对你粗暴无礼你严肃认真、思想深沉、始终如一、忠诚可靠、正直廉洁并富有献身精神。另外,你坚如磐石、毫不妥协,不姑息宽容,也从不报任何幻想。你深居简出,喜欢把自己关在象牙塔中,这对你比去经历激情的洗礼要好得多。谨慎可能会使你错过许多良机,于是你便会产生失望和怀才不遇之感。然而,你确实是个有强烈责任感的、勤奋的劳动者和杰出的组织者。如同攀登山峰一样,魔羯座的人的光辉前程,需要用坚持不懈的努力去换取。你的成功主要靠你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你的工作能力,而不能指望运气的恩赐。你不喜欢碌碌无为,无所事事,你的实际感促使你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质量和生活环境。 魔羯座的人是以事业为主的,常常把个人生活置之度外。一切都从最现实的观点出发,脚踏实地的从零做起,并追求实实在在的结果。你渴望成功,也许这是为了补偿内心的某种需求或深藏的孤独感,但你从来不会把感情与事业混为一谈。你的逻辑思想、客观态度和组织观念有可能使你进入高职要位,有时还会把你引向社会或生活的道路上去。许多国家领导人,在你们的天宫图中都是以魔羯座的影响为主。 一般地说,在青年时期,由于缺乏热情,不太会赢得别人的好感,年轻的时候总是困难重重,有时甚至会历尽艰辛。然而这种处境反会激发你为自己光明的未来奋斗的决心,如果你能把自己的事业坚持到底的话,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智力优势会越来越显露出来。从五十多岁起,魔羯座的人才能进入你人生的黄金时代。到了晚年,你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会达到完美的境界,会品尝到你劳动硕果的甘甜。 魔羯座的人非常珍视用自己辛勤劳动换来的财富。开销很有计划,不喜欢挥霍浪费。勤俭节约是其本色。你从事传统的、有条不紊的工作要比创新的工作更容易成绩卓著。尤其是当土星在魔羯座或水瓶座,或在黄道第Ⅰ、Ⅹ、Ⅶ或Ⅳ宫的时候。 魔羯座的男性 魔羯座的男性很少表露自己真正的感情,基本上是一个孤独的人。你的生活是在一丝不苟的精神、高度的责任感和逻辑头脑的严格控制下进行的。激情一般是由雄心和权力欲望调动起来的。你总是在辛勤地耕耘,有无懈可击的工作态度。你容易认为别人所做的一切都不理想,一定要自己亲自动手。时间将会证明你的成功。 你有时不想念自己,也不想念别人,思想经常处于忧疑不定的状态中。你对女性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因为你怀疑她们的感情的真诚程度。你的感情是很难触及到的。只有当你真心倾与一个女性的时候,深藏的爱才能迸发出来,而且这种爱是经久不衰的。 你的情绪经常带有忧郁的成分,只有在知已之间或感到自己被人信任的时候,你的脸上才会露出笑容。否则,你总是沉默不语和静静地观察。结婚以后,你的心仍然会停留在事业上,经常忙于工作,很少有空闲时间。但你非常忠诚,对自己的亲人有极强的责任感,完全可以信赖你。你的亲人应该理解你,对你的周期性的忧郁不必理会和苟求。 生辰星位在巨蟹座的女性温顺、娴雅,你能理解你的性格,并会带给你所需要的温情和无微不至的关怀。 选择处女座的女性作伴侣,有助于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安定和睦的家庭。 与魔羯座的女性生活在一起,你们会志同道合,都对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 魔羯座的女性 你是个颇有自知之明的人,但很难从个人生活的小圈子里摆脱出来。你需要别人对你的理解和信任。在爱情方面,你最大的问题是任凭对方的追求。一般地说,你总是力图用理智去支配自己的行动。你的事业心胜过你的情感。 你用很大的勇气和能力去处理自己自己生活中的一切事情,并愿意自负其责。你希望自己的生活能有可靠的物质保障,这样才能感到心地坦然。因为你总是担心会失去什么,即使在物质生活条件十分优裕的情况下,这种不必要的念头也时常浮现在脑海中。只要土星在你的生辰天宫图中影响力较强,或者它与月亮或金星呈不好的方位,那么忧郁将是你生活中无法摆脱的伴侣。一旦你找到了理想的爱人,你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中去,以最大的能力去帮助和照顾丈夫、孩子,从无任何怨言。如果你的爱情受到了意外的挫折,你会到事业中去寻求欢乐和安慰,用自己的才能去实现精神上的平衡。 魔羯座的女性喜欢真诚的巨蟹座的男性,他的温情会使你的性格开朗起来。 与处女座的男性将是理想和幸福的结合。 与金牛座的男性同路,能建立一个安定和睦的家庭。 魔羯座的儿童 魔羯座的孩子的思想成熟得特别早,很小就进入成年人的行列,经常对人和事物产生防御心理。 在学校时你有可能是一个较孤独的孩子,这容易使你产生深刻的伤感情绪。为此,应该督促你到室外去和同学们在一起,谈笑风生、抒展心情,这样可使你身心不至沉重呆板。 魔羯座的孩子热爱学习,有自己积累知识的方法和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喜欢收集和归类。这是个学习、工作和生活有条不紊,过分追求完美的孩子,无论任何事你都希望做得精益求精,这些优秀品质将会帮助你走上重要的岗位。许多学者和家都诞生在这一星座。 魔羯座的孩子非常严肃、认真,不容被人轻待,这是你追求上进的基础。 你的理想出路是管理、工业、考古、金融、批发贸易以及有关土地、地质等职业。 魔羯座不同10°内出生的人的基本性格: 出生日期:12月22日~12月31日 性格特征:这是一个既孤僻又有雄心的性格。行动之前往往先权衡利弊,说话不喜欢开门见山。有极强的工作热情和组织纪律观念,从不放任自己,这一点为你取得卓越成就铺平了道路。然而你有时也缺乏自信心和对别人的信赖这是你经常忧郁的苦恼的根源之一。为了实现你的理想,你不惜付出任何辛劳。 动力来源:成就 出生日期:1月1日~1月10日 性格特征:具有高度的工作热情和埋头苦干的精神。持之以恒的信念和固守思想,会使你沿着一条道路始终不渝地走下去,从来不想入非非。感情强烈而有些自我意识过强。 动力来源:现实感 出生日期:1月11日~1月20日 性格特征:总是在追求着尽善尽美。在智力、学习和研究方面有出色的天赋。品格廉正,有自知之明,但趋于优柔寡断,容易气馁。往往是屈服于形势,而缺乏自我超越的能力。 动力来源:实现 出生在魔羯座的著名人士有:莫里哀(法国17世纪伟大剧作家)、巴斯德(法国微生物学家)、毛泽东、斯大林、萨达特(埃及前总统)。 总而言之,魔羯座的你: 审慎的魔羯座的人说:"我不相信"。 表达爱情的方式是:富有理智的。 是一个:喜欢从容不迫、深思熟虑的人。 渴望:能承担家庭义务的爱人。 受骗:由于不敢尝试。 喜欢:去工作。 害怕:迟到。 追求:永远正确。 弱点:参与其事。 有利条件:时间。 不利条件:疑虑。 假期生活:登山运动、下象棋,洞穴探险。 开支:扩大自己的经济积累。 吉祥金属:铅。 吉祥宝石:缟玛瑙 喜欢的颜色:黑色或海蓝色。 吉祥日:星期六。 吉祥数字:8、16、26、35。 喜欢的场所:古老的山石景观和幽静的森林。 吉祥植物:颠茄、常春藤、柏树、香菜、曼陀罗、树莓。
《三国演义》诸葛亮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三国演义》诸葛亮的性格特点是心胸宽广、足智多谋、生性谨慎、谦逊有礼。诸葛亮在蜀汉上层创造了一个廉政奉公的氛围,蜀国官员以诸葛亮为榜样,为官节力戒奢华,造就了整整一个廉政时代。
诸葛亮立法公开、执法公平,有异于同时代封建的法律思潮。诸葛亮擅治军,治军以明,以信为本。诸葛亮作为军事家在历代兵家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看到诸葛亮垒,称赞其为“天下奇才”。诸葛亮亦推演了兵法,作八阵图,直至唐代将领李靖仍然十分推崇。
诸葛亮其他情况简介。
诸葛亮年少时隐居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西)躬耕垄亩,善计谋,通兵法,留心世事。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他提出占据荆(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两州,和好西南各族,东联孙权,北伐曹操的策略,即所谓“隆中对”。
后为刘备主要军师。在联孙攻曹之际,大败曹操于赤壁,取得荆、益,辅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三分天下。曹丕代汉,他支持刘备称帝,任丞相。
刘备曾经一无所有,寄人篱下,为何诸葛亮却对他情有独钟,不离不弃呢?
因为诸葛亮需要刘备的成全而刘备也需要诸葛亮的成全,他们两个在一起才能产生化学效应。首先刘备曾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人,他之所以能够请动诸葛亮,是因为诸葛亮感受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而且刘备也是大汉的正统血脉,诸葛亮跟随他也是名正言顺。诸葛亮跟随刘备,也并非是完全没有目的的,刘备的身份可以帮助自己扬名立万。如果说诸葛亮没有跟随刘备,反而跟随袁绍的话,那么诸葛亮的才能肯定会被许多谋士嫉妒,这样一来的话,诸葛亮能不能活下来,都是个问题。所以诸葛亮投奔一无所有的刘备还有一个保障,那就是刘备以后发达了,肯定会感激诸葛亮的帮助。而且能够凭借自己一人之力,帮助刘备建立江山,那也是一份不错的功绩,足以为后人道也,这可能也是所有大才心中所想。凡世间大才,都有一股傲气。他们不屑于和别人合作,如果能够凭借自己一人之力,就能够建立一片的话,他们是很愿意的。虽然说诸葛亮没有这样的心思,但是他是这样做的,不然的话,他投奔刘备这么没有奔头的人干嘛呢?综上所述,刘备作为汉氏血脉的正统,诸葛亮出山帮他也是名正言顺,而且还能建功立业,有何不可呢?再者说了,如果不能够帮助刘备建立事业,那只是说明刘备不够,如果能帮刘备建立事业,那就表明诸葛亮很厉害,所以这样一看,诸葛亮也是有心机的。诸葛亮的性格特点
; 01 诸葛亮的性格特点是:深谋远虑、心胸开阔、谨言慎行、忠心耿耿。诸葛亮出自小说家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 02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03 《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04 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军事实践。问三国:诸葛亮和关羽究竟有何不可调和的矛盾?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发动襄樊战役,虽然水淹七军,威镇华夏,但最终却导致荆州失守,自身也为孙权所杀。但令人感到困惑的是,整个襄樊之战,首尾长达半年之久,从开始的吴魏使者往来不绝,到后来的曹操不断调遣于禁、庞德、徐晃等率兵增援樊城。如此规模巨大的军事行动,蜀汉方面竟没有采取任何对策。最后当关羽败走麦城,全军覆没之际,蜀军援兵也还是迟迟不至,这引起了后人的纷纷猜疑。最近,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子彦在专业期刊《史学集刊》上撰文指出,关羽之败,败在吴魏联盟绞杀,但真正把关羽送上断头台的却可能是自家人诸葛亮。 襄樊之战,前后半年之久,蜀汉为何不派一兵一卒?对此,学者多有议论。早年,国学大师章太炎曾提出独特见解,他认为,关羽镇守荆州,手握重兵,骄狂不可一世,不但易代(刘备死后)之后将难以对付,即使刘备健在之时,诸葛亮也很难越过关羽这道屏障而摄取更大的权力。故“葛氏”宁可丢失荆州,也要假吴人之手除掉关羽。章太炎的这个观点很是大胆,但仅仅只是猜测。而朱子彦教授在他的文章中则对此观点进行了深入的论述。 刘备、关羽“自小结契”,刘备绝不会“疏慢”到只作壁上观。 朱子彦在文中指出,当时诸葛亮虽不能执掌军政大权,但他明知关羽攻取襄樊条件并不成熟,且完全违背了《隆中对》提出的待“天下有变”,两路北伐曹魏的战略决策。然《三国志》正文及斐注中均未见诸葛劝谏的记载。 退一步而言,即使刘备宠信、纵容关羽,不把《隆中对》放在心上,但襄樊战役打响后,刘备、诸葛亮不可能不全力关注战役进展的一举一动。尽管川、鄂之间山路阻隔,交通不便,信息传播不甚畅通,但整个襄樊战役从建安二十四年7月开始,至12月结束,首尾长达半年之久,蜀汉作为一个完整的新兴政权,不可能没有任何信息传播渠道。关羽攻襄樊,守荆州兵力不足,加之此时孙刘联盟已呈破裂之势,孙吴随时可用奇兵偷袭荆州,诸葛亮深谙兵法,难道他会掉以轻心?众所周知,诸葛一生唯谨慎,从不弄险,他为何不提醒“疏慢”的刘备? 朱子彦认为,只要诸葛亮负起自己作为“军师”的职责,随时将荆州的“险情”提醒刘备,与关羽“自小结契”、情同手足的刘备绝不会“疏慢”到只作壁上观,对兵败临沮(关羽被擒杀之地)的关羽不以一卒相救。所以真正把关羽送上断头台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家人诸葛亮。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除掉关羽呢?这还要从诸葛亮的抱负,以及关羽的为人中寻找答案。 诸葛亮胸怀天下,关羽无疑是他攫取权力的最大障碍。 朱子彦指出,诸葛亮高卧隆中,声称自己“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实则“藏器在身”,是胸怀大志的。他曾对好友石韬、徐庶、孟建云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当三人反问他可仕至何官时,“亮但笑而不言”。笑而不言为何?盖因刺史、郡守一类官职皆不在诸葛亮眼中,而其大志所欲则难以启齿告人也。 赤壁之战前,诸葛亮出使东吴,东吴重臣张昭想推荐他侍奉吴主,诸葛亮说:“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贤”、“尽”两字的寓意深长,必须参而悟之。所谓“贤”,即把诸葛亮看成是“贤士”,对待“贤士”的最高规格无非是以“国士”待之,而“尽亮”就很难用一两句话来表达个中之意。 然而,诸葛亮进入刘备集团以后,其地位和权力也是逐步上升和提高的。其实,刘备对诸葛亮亦并非一开始就推心置腹,君臣犹如鱼水。在刘备称帝前后,关羽、张飞的地位均高于诸葛亮,其他如赵云、庞统、法正、黄忠、马超等人的地位亦不低于诸葛亮,正如大多数史家所指出的:刘备与关羽、张飞的关系比之于诸葛亮显然要更进一层。这对于一心欲谋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诸葛亮来说,这个排他性极强的小圈子是他仕途上的严重障碍。 关羽一直瞧不上士大夫,赤壁之战后对诸葛亮很是嫉妒。 朱子彦接着指出,关羽骄横跋扈是出了名的,对此史书多有记载。建安十九年,刘备攻益州,西凉马超来投,马超是当时颇具声望的虎将,刘备得到他喜出望外,即封他为平西将军,位同关羽。远在荆州的关羽闻之极为不满,当即写信给诸葛亮,“问超人才谁可比类”,诸葛亮作书答称,马超“雄烈过人,一世之杰”,“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关羽)之绝伦逸群也”。关羽阅信后,洋洋自得,将信“以示宾客”。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自称关中王,欲重用黄忠为后将军。恐关羽不悦,派费诗往关羽处,同时拜关羽为前将军。但关羽听了此事后,大怒,说“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受拜。关羽如此狂妄,诸葛亮为何不加以制止,反而要曲意逢迎,讨其欢心呢?朱子彦认为,这正是诸葛亮工于心计,深藏不露的韬略。 亮、羽二人的关系如何?史无明文记载。然细加考察,亦可略窥一二。诸葛亮初出茅庐,刘备“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就不悦”。 赤壁之战,诸葛亮建立奇功,不仅巩固了他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而且树立了一定的威信,使关、张等人再也不敢小瞧他。但关羽却由过去的轻视变成了嫉妒,王夫子对此看得十分清楚,他说:“昭烈之败于长坂,羽军独全,曹操渡江,不能以一矢相加遗。而诸葛公东使,鲁肃西结,遂定二国之交,资孙氏以破曹,羽不能有功,而功出于亮。刘琦曰:朝廷养兵三十年,而大功出一儒生。羽于是以忌诸葛者忌肃,因之忌吴,而葛、鲁之成谋,遂为之灭裂而不可复收。” 襄樊之战,不失为诸葛亮除掉关羽的一个好机会。 朱子彦认为,诸葛亮为何想除掉关羽,这和关羽的性格有极大的关系。关羽和张飞的性格截然不同,史书上说:“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意思是说,张飞虽然不善待士卒,但对有才能的士大夫非常敬佩尊重,而关羽虽然爱抚士卒,但却对士大夫始终心存芥蒂,盛气凌人。诸葛亮作为刘备集团中的头号士大夫,当然也在其中。 诸葛亮对关羽目空一切的情况十分清楚,然顾虑其与刘备“恩若兄弟”的特殊关系,加之自己投奔刘备的时间要比关羽晚得多,官职也比关羽低,故不得不“虚与委蛇”,巧为周旋。诸葛亮考虑的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就是等待时机除掉关羽。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冒然发动襄樊战役,诸葛亮在这样的大好机会来临之时当然不会去提醒对战局“疏慢”的刘备
六出祁山中,诸葛亮犯下了哪两个致命的错误?
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为了“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开始出兵北伐。五次北伐(《三国演义》演绎成六出祁山)最张失败,诸葛亮身死,直到唐朝杜甫还在哀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足见其憾。
然而,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情势,却有些不简单。这一次北伐,发生了两件事,一件是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希望从子午谷率一万兵马偷袭长安,陇右可一举而定,遭到了诸葛亮的拒绝;另一件则是孟达降蜀,却被司马懿先发制人,使得诸葛亮出师失去了里应外合的可能。诸葛亮不能用奇谋,又任用马谡守街亭,败了常规战,最终北伐失利也是自然了。
读者可能会觉得这两件事并非诸葛亮的“锅”。的确,“子午谷奇谋”也未必就能行得通;而且就算是魏延攻下了长安,如果诸葛亮大军不能如期挺进,也未必能守得住。然而孟达降蜀而被司马懿识破却不是意外,而是诸葛亮刻意为之的结果。
孟达被诛,是因为其降蜀之事泄露。那如果泄露的呢?《晋书》中对此有详细记载:“蜀相诸葛亮恶其反覆,又虑其为患。达与魏兴太守申仪有隙,亮欲促其事,乃遣郭模诈降,过仪,因漏泄其谋。”也就是说,诸葛亮厌恶孟达性格反复无常,故意让信使郭模将消息泄漏给了魏国官员申仪,这才导致孟达被诛。可怜孟达,至死都以为是被司马懿所杀,却不知幕后的指使居然正是说服自己投降的诸葛亮。
孟达本是蜀将,后来因关羽遇难前不派兵救援,怕被刘备追究而降魏。其实孟达本身受刘封的欺压,而刘封又是刘备的义子,从这一点看,刘备是有负于孟达的,孟达自己也这样认为。后来诸葛亮劝降孟达的书信中说“呜呼孟子,斯实刘封侵陵足下,以伤先主待士之义”,至少在孟达看来,诸葛亮所说并非客套,而刘备、刘封均已经死,所以孟达才能相信诸葛亮的真心,没想到却落入了诸葛亮的圈套。
然而诸葛亮为什么绝意要杀孟达呢?如果仅仅是因为恶其反覆,难道不能等灭亡了魏国之后再杀吗?至少也应当等孟达举兵造成魏国内乱后再出手。诸葛亮欲杀孟达,几乎到了迫不及待的程度,为何?原因之一,可能是因为蜀汉内部的派系斗争。刘备死后,蜀汉的掌权派大致分为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集团和以李严为首的东州集团。如果孟达降蜀又立了大功,那势必会让诸葛亮在蜀汉朝廷中的话语权大大降低。诸葛亮欲先杀孟达,是为了巩固自己的主导地位。
如果这个推测成立,那也能解释为什么诸葛亮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因为“子午谷奇谋”一旦成功,北伐第一功就不是他诸葛亮,而是魏延了;同时也能解释为什么诸葛亮一定要让马谡守街亭,因为守街亭这么大的功劳,一定要让诸葛亮的嫡系拿到,而这个人无过于事诸葛亮为父的马谡。
但是诸葛亮毕竟不是曹操,他一生也没有行篡位之事,所以用这样的“小人之心”度诸葛亮之腹,是不合适的。如果不是为了权力斗争,诸葛亮为什么要杀孟达?从史书中的资料来看,诸葛亮杀孟达还真有一个动机,那就是报仇。报谁的仇?答案是诸葛亮的姐夫蒯祺。
诸葛亮有两个姐姐,其中大姐嫁给了蒯祺。后蒯祺做了房陵太守,刘备平定汉中时,命孟达攻房陵,蒯祺便死于孟达手下。《三国志·刘封传》中明确记载“房陵太守蒯祺为达兵所害”,所以这一段公案也就是铁案。蒯祺死在了孟达手上自然没错,那诸葛亮的姐姐、蒯祺的夫人呢?蒯祺任房陵太守,其夫人没有道理不与其居住在一起;蒯祺被孟达军士所杀,其夫人同时被杀的可能性并不小。就算诸葛亮的姐姐没有被杀,孟达也成了她的杀夫仇人。诸葛亮与孟达之间,可谓有仇无恩。
更为重要的是,诸葛亮从小父母双亡,正所为长姐如母。诸葛亮与其大姐的感情,不用说有多深。在这种情况下,但凡是个正常人,生出为姐报仇之心也很正常,诸葛亮假司马懿之手除去孟达,又有何不可?只可惜诸葛亮猜到了开始,却没猜到结局。北伐失败后,他自己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于贼,而不破贼,乃为贼所破,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这里的“一人”,恐怕包含了过于复杂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