蓍草卜筮如何解卦,占卜术最简单的方法
周易中卜筮是怎么做的?
(1)天地生成之数止于五十,生数止于五,成数止于十。(2)蓍草生一本长百茎分为五十。《史记》:“闻蓍生满百茎者,其下必有神龟守之。” ⑵其用四十有九:五十根蓍草,只用四十九根,其中一根不用,以象太极,也有说四十九根象太极者,前者为胜。 ⑶两:两仪。指天地或阴阳。此是说把四十九策分为二,象征太极生两仪。 ⑷挂一以象三:依宋人说从右手蓍策中任取一根置于左手无名指与小指之间,象征“三才”。挂一。从右手蓍策中任取一根。“一”,象征三才中人。三,三才。 ⑸揲:取,数。此是说将左右手之策以四根为一组而数之,象征有“四时”。 ⑹奇:余,在分完左右手之后,每只手中策数必有余数。或一、或二,或三,或四。此就是奇。?A:勒。将蓍草勒于指间。译文中蓍草之“挂”法与“?A”法皆据宋人这说。闰:闰月。 ⑺五岁:五年。一挂两揲两?A为五,故为“五岁”。再:两。此句是说一变之中,有两次归奇于?A,故象两次闰月在五年之中。 ⑻挂:一本作(卦),二者通,此指布卦之一爻。 ⑼策:古人称蓍草根数为“策”,一根蓍草为一策。《乾》卦六爻,每一爻经十八变之后,皆得36策,故六爻之策为:36×6=216(策)。同样《坤》六爻,每一爻经十八变皆得24策,故六爻之策为24×6=144,《乾》《坤》两卦策数相加,即:216+144=360,360正与一年三百六十天数相当,故曰“当期之日”。 ⑽二篇之策:指《周易》共上下两篇,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所有的策数。其中阳爻为一百九十二,阴爻为一百九十二。 若阳爻为老阳,阴爻为老阴,则: 36×192=6912 24×192=4608 所以:4608+6912=11520(策) 若阳爻为少阳,阴爻为少阴,则: 32×192=6144 28×192=5376 所以:6144+5376=11520(策) 故“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系辞》作者认为“二篇策数”正与万物之数相当。 ⑾四营:四求。指一爻生成须经过四次演算才得出:(一)分二,(二)挂一,(三)揲四,(四)归奇于?A,共为“四营”。十有八变而成卦:四营称“一变”,三变成一爻,《周易》一卦六爻,故6×3变=18变。
卜筮中蓍草和铜钱怎么用?怎么看卦合几爻
蓍草法:1:先找50跟短木棍(应该是蓍草<古人认为蓍草具有灵性>现在蓍草不大好找所以我说木棍)50是“大衍之数”,算之前,先拿给被算的人,让他默念要求得事物。 2:然后拿出一根,放在一边(A),只用七七49根来算。一卦共分六爻,从下到上是 初二三四五上,每一爻须算三次,所以算一卦要算三六一十八次。 3:从49跟木棍中拿出一根,放在一边(B,不要和A那一根混在一起,这表示这是第一算)。把手上余下的木棍随机分堆。拿出其中一堆,四根为一组,排成一排,最后剩下的一二三或四根就放到一边(C),注意不要和A,B混起来。然后那剩下一堆同样四根一组,排成一排,最后剩下的一二三或四根就放到一边(C),这就完成了一算。第二算开始,把所有排成四根一组的木棍合到一起,不要碰A B C的。拿出一根放入B(B有两根了,表示第二算)剩下的如法炮制。 4:三算之后,两排木棍的组数有四种可能:六,七,八,九。具体意义之后讨论。把结果记录在纸上,单数用“--”(阳)来表示,双数用“- -”(阴)来表示。然后在旁边写汉字,如果最后是9堆,就写“初九”,一定要写汉字!! 5:算完一爻(三算),把49跟木棍合成一堆,开始算第二爻。注意,最开始算的爻是最下面的,从下到上。 到六爻算毕,就成了一卦。以上介绍的是蓍草法.但太过于烦琐.现在用这种方法起卦的人已经很少了.从汉朝开始.人们开始用铜钱(当时是五株钱,现在五珠钱不好找.就算有要买也很贵的.所以一般用乾隆钱代替)具体方法:取3个大小一样的乾隆钱放在手中.双手卧实铜钱,心里静静的想着自己要预测的事情.(这时候自己的心情一定要静.脑子里专心想自己要预测的事情!!)时间大约1分钟或自己有感觉的时候.再把铜钱抛出.看其正反.记录下来.一共抛6次.第一次为初爻.最后一次为上六爻起卦.具体记录方法是:一个背为阳爻,记作" — ",二、两个背为阴爻,记作“- -”, 三、三个背为老阳(即阳动),记作“ O” 四、没有背(即三个面)为老阴(即阴动)记作“X”。记住:是3个铜钱抛6次,不是六个铜钱.此外还有用时间起卦.占字起卦.方位起卦,声音起卦,颜色起卦.......总而言之.什么方法都可以起卦.由于本人秀气的小手比较辛苦,就不一一介绍了.你也可以参考<梅花易术>里的起卦方法.但梅花主要注重的是内卦与外卦生克,比合关系的关系,我们现在分析一个卦象主要还要看它的世,应,用作主要分析.参考卦词爻次,内外卦多方面去考虑才能得到更为准确的预测结果. 其具体分析体系是极为复杂的.没有周易基础知识是办不到的.楼主既然对<周易>有兴趣我建议你还是先多学习一些周易基础再起卦.断卦.本来是不想在网上说什么的,可我看楼主已经问这个问题N次了,证明你真是对周易想了解一些.而且也没有人回答你.所以~~~~~(毕竟现在认真学易的人不是很多)我知道楼主是初学.我罗嗦那么多话也不知道你能不能看懂.哎~~~~
用蓍草得到6爻后如何查易经?
山水蒙卦9为老阳、6为老阴。8、7为少阴少阳,是变爻。你这6个数有四个变爻,还可以变出4个之卦。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屯的意思是盈满的意思,是万物始生之意,万物刚生下来,必定都是蒙昧的,故屯卦后,接着是蒙卦告别愚昧 修身养性4、蒙卦山水蒙《蒙》(下坎上艮) 第四山下出泉亨利通,蒙童求我有志应;君子以果行育德,若见金夫不有躬。勿用娶女无攸利,独无实吝为困蒙;刚柔相接子克家,利用御寇上下行。【原文】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译文】 蒙卦:通泰。不是我有求于幼稚愚昧的人,而是幼稚愚昧的人有求于我。第一次占筮,神灵告诉了他。轻慢不敬的再三占筮,轻慢不敬的占筮,神灵就不会告诉他。但还是吉利的卜问。童蒙。指六五,蒙昧愚蠢之人,指求筮之人。我,谓启蒙之师,指九二。渎,轻侮不敬,这是指亵xiè渎占筮。蒙卦在揭示启发蒙稚之道。事物蒙稚之时,若予以合理启发,必至亨通。卦象中六五下应九二,正合童蒙求我之象。施于人事,则说明启蒙之事,是学子有求于师,非师求于学子。蒙,上艮为山,下坎为水,坎之险陷,遇上之艮止,并渐渐远去,所以险陷不再险陷,也不再静极,不再黑洞洞。此时是自静向动,自昏黑向光明,自险陷向不险陷的过渡,是静与动,暗与明,险陷与不险陷共存的蒙蒙胧胧时期,此故曰蒙。二爻得中上应六五,所以“亨”。山水蒙异卦相叠(下坎上艮)。本卦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坎,坎为险。山下有险,草木丛生,故卦名为蒙。但因把握时机,行动切合时宜;因此,具有启蒙和通达的卦象。卦中爻象犯小耗,君子占之运不高,婚姻合伙有琐碎,做事必然受苦劳。蒙卦,阐释当草创时期,秩序尚未建立,处于混乱蒙昧的状况,危机四伏,使人内心恐惧,产生抗拒心理,以致重私利,轻公益,趋向保守,缺乏进取心。因而,启发民智,为治国平天下的首要工作。而教育的原则,首重自然感应,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不可强求。教育为百年大计,应把握不偏不激的中庸原则。教育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工作,动机必须纯正,而且坚持到底。教育应当严厉,但也应适度,过严反而抗拒。应当包容,有教无类。应当坚定信念,贯彻始终,不可见异思迁。必须切合实际,不可好高鹜远。不论教与学,均应谦虚,相互切磋,教学相长,彼此受益。而且应当内柔外刚,对内应当兼容并蓄,对外来的邪恶,则应断然排斥。蒙卦 自兼山艮 而来,重卦艮的内卦艮,九三爻和六二爻,一刚一柔交接换位,一变而为坎卦。内卦由艮卦变成了坎卦,由此和原来的外卦艮,一起合成了“坎在下,艮在上”的重卦,于是被称为蒙卦。蒙卦是讲教育的。第一层是蒙昧,蒙昧的人就要接受教育;第二层是启蒙,启蒙就是教育。一个是教育者,另一个是被教育者。实际上,纵观历史,无论是开始,还是现在,未来,始终是蒙味和启蒙相生相伴,相处相随。一个人一出生就要接受启蒙,以后又有他的蒙昧,又要接受教育,要学习,从无知到学习,不断反复,不断向前推进。它贯穿了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而且无时无刻不是这样,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蒙卦所讲的教育基本思想与基本原则主要反映在卦辞中。蒙卦六爻,两阳爻是治蒙者,四阴爻是蒙者。初爻与上爻相对待,初爻用刑以发蒙,上爻用兵以击蒙。二爻与五爻相对待,二爻为治蒙之主爻,包容广大而与五爻相接;五爻为童蒙而求教于二爻。二与五两爻相对待。三爻由于自身的原因而致蒙,四爻由于处境而为困于蒙。三爻与四爻代表自暴自弃而不主动接受教育的人。此卦为启蒙教育之卦。这个卦的卦象是山下出泉,一方面告诉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应当采用启发式的方法,要像山下流出来的泉水,而不是猛烈的洪水,这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啊。另一方面,任何人都要养成虚心学习、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即使成功了、身居要职了,也不要抗拒学习,不怕无知,不能骄傲自满。此外,它也启发我们在决断谋略的时候,应当像喷涌而出的泉水那样采取果敢的行动,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蒙卦象征启蒙。人类初生,蒙昧幼稚,必须接受启蒙教育,才能健康成长。古人云:儿童不经童蒙教育,犹如草木萌芽之后不加培植,就会斜逸蔓生,不能成材。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蒙童对学习没有自觉要求,尽管做到我求童蒙,也是无济于事。蒙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强调启蒙重要的是童蒙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我们的启蒙教育应该做的是不断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挖掘孩子的学习潜能,使孩子时时处于主动学习中,做到童蒙求我,这比什么都重要。狄更斯《双城记》里有一段经典的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多么地希望我的孩子多一点主动,多一点从容,多一点自在,在这个多变的时代里,拥有真实的生命,自由的心灵,丰富的情感。把简单的问题说复杂,需要知识;把复杂的问题说简单需要水平。柏拉图一生不婚,也无子嗣,但是他谈到幼儿教育时,他说:“当一个孩子开始听得懂别人对他说的话时,护士、母亲、看顾的奴仆,以及父亲本人,都要争相努力使这个孩子变得很好。他们所教的一言一行,都是要告诉他分辨对与错,美与丑,敬与不敬,该做的与不许做的。有的时候,他会乐意听从他们的劝导。若是不听从,就像对待长得扭曲变形的树苗,他们会设法以威胁与打骂来矫正他。”儿童时期没有得到正确的教诲,往后这个孩子的一生即使不陷入桎梏(脚镣手铐,锒铛入狱),恐怕也很难走上正路。难怪柏拉图会说:要戕害一个孩子,最有效的办法是让他“心想事成”!换言之,启蒙必有某些约束,其目的是为了培养正道,成就圣人的功业。【故事】魏管辂lù为徐季龙筮本日猎得狸清河令徐季使人行猎。令管辂筮其所得。辂曰。当获小兽。非食兽。虽有爪牙。微而不强。虽有文章。蔚而不明。非虎非雉。其名曰狸。猎人暮归。果如辂言。(《三国志·管辂传》)【译文】清河县令徐季龙派人去打猎。让管辂卜筮周易能猎得何物(此称为射覆)。管辂说:“应当捕获一只小兽,但不可食用。虽然有爪有牙,小而不锐利。虽然有花纹,但华美而不明显。不是老虎也不是山鸡,它的名字是狸。”猎人在黄昏时归来,猎物果然和管辂说的一样。(《三国志·管辂传》)【解读】尚秉和按:其所得之卦当为蒙。蒙上艮。艮为黔喙之属。故知其为兽。而艮为小。故知所获为小兽也。蒙下坎。坎上有半兑象。兑为口。今口不全。胡能食。故曰非食兽。兑为爪牙。半兑。故曰微而不强。离为文章。坎上下只有半离象。且二至四爻互震。震为玄黄。三至五互坤。坤为文为黑。故曰蔚而不明。兑为虎。离为雉。半兑则非虎。半离则非雉。夫既为小兽。其文采蔚而不明则非狐(狐则文采彰)。且爪牙又微。必为狸也(又坎为薄蹄。故曰爪牙微)。【感悟】射覆需要具备高超的象数思维和直觉能力,以及丰富的生活阅历。所以射覆具有相当的难度。史书上记载了很多射覆的真实案例,其射覆应验之神奇,令现代人惊奇,足见古人《周易》象数思维水平之高,综合运用能力之强。即使在现代科学界,仍可以用周易预测参与尖端科学研究的决策,针对基本粒子与统一场的疑问,杨振宁与李政道就曾用周易做过预测,案例见渐卦需卦之解读。给加个采纳,谢谢。如果想全知道,我可以帮你解到每一个爻。 前一卦是水雷屯卦,《序卦传》:“屯,物之始生也。” 乾坤交之后,接下来万物生,屯就是万物生之始。其时,初生之万物与乾坤残余,相间相杂,化而未尽,出而未全,万物之形影影绰绰,所以屯各爻均为聚集、徘徊、进退不定之象,正处于洪荒草昧、混沌未开阶段,千头万绪、险阻重重。 后一卦是水天需卦,需是等待。 想知道给我加个采纳。《关于蓍草占卦法的一个问题》
用右手每4根一次取左手堆剩余的蓍草,直到余下的蓍草数是1,2,3,4;然后,再用左手数右手堆的蓍草,也直到余下的蓍草数是1,2,3,4。左右两堆余下的蓍草数的和只能是4或8。把第2步拿出的那根蓍草和左右两堆剩余的蓍草数放在一起,这样三部分的蓍草和只能是5和9。得到的这个和,也称为余数和。重复1-4的过程三遍,得到三个余数和(千万注意,第二遍和第三遍不进行第4步,即不计算拿出的那根蓍草)。例如,5,4,4; 或者9,8,8;或者5,4,8等 (这就是所谓的归奇。朱熹等是每变都归奇,郭雍等是只有第一变归奇。变通遍。确切地说,朱熹认为拿出的那策叫仂,这里不做细分,总之是放在一起)蓍草为什么能占卜
古人相信蓍草是草本植物中寿命最长者,不死而神,故而能数往知来。因此作占卜之用。
蓍草是一种长着白色绒毛的草茎,据说可以活好几百年,而且入冬不死,不像其他的草都是“一岁一枯荣”。《博物志》说“蓍千岁而三百茎,故知吉凶”。相传伏羲氏曾用蓍草画卦占卜,我国古代也常常使用四十九只蓍草进行卜筮,因此古人也将蓍称为神草。
蓍草有一个特点,就是所谓的“缩酒之功”。古代讲究祭祀先祖,只要把酒倒在蓍草上,一下子酒就能被吸干了(因为草本身含水少,而且遍布绒毛能吸水),老百姓因此就认为自己敬的酒被先祖们的在天之灵享用了。就这样,蓍草也被视为灵物。蓍草最初是被周文王用于占卜的。
蓍草的相关知识
蓍草是一种多年生直立菊科草本植物,高三余尺,羽状叶脉互生,夏秋之季开白花,深秋枯槁,逢春又生,据说这种草能生长千年而茎数三百,是草本植物中生长时间最长的一种草,蓍草的杆非常挺直,因此,用蓍草占卜,就像人在决断事情时要问正直且有声望的老年人一样。
还有,因为蓍草成熟后茎杆上自然出现八条白线,八个棱面,切开来看有八个角,所以又称为“八卦草”。有意思的是,在西方文化里,蓍草的花语是“安慰”,而占卜其实也就是求得心理上的安慰吧!这一点,东西方文化似乎相通。
生意经:易经中蓍草怎么占卜
蓍草占卜法 :第一步:取蓍草五十根;第二步:从五十根蓍草中取出一根,占筮过程中始终不用,以象征天地未开之前的太极。然后,将四十九根蓍草任意分成两份,左手持的这份象征天,右手持的这份象征地。第三步:先从右手的蓍草中抽出一根,夹在左手小指与无名指之间,象征人。然后以四根为一组,先数左手的那一份,再数右手的那一份,以象征四季。第四步:小指中的一根与左右手数余下的根数,合起来要么是五,要么是九。以上是第一变。(天和地必须要余,如果余数为0取4余)第五步:将第一次余下的九或五根除开,再用四十或四十四根蓍草合在一起,同样随意分成两份,同样分握其左右手,同样由右手取出一根(43 39)夹在左手的小指与无名指之间,然后同样先左后右四根四根地数,左右手余下的加上小指的一根,合起来必定是八或四。这是第二变。第六步:三变是将二变余下的四十或三十六或三十二再合在一起,如法炮制,同样的方法同样的操作,最后的合数,必定是八或四。去掉三变的余数,剩下的蓍草(竹签)或者为三十六根,或者为三十二根,或者为二十八根,或者为二十四根,再以四除之,一爻遂定。 36÷4=9(为老阳,画作X) 32÷4=8(为少阴,画作、、) 28÷4=7(为少阳,画作、) 24÷4=6(为老阴,画作O) 老阴、老阳可能变化,称之为“动爻”,少阴、少阳不变化,称之为“静爻”。第七步:三变得到第一爻,同样的方法同样操作五次,即可得出另外五爻,经过十八变,就得一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