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定结婚日期,结婚日期以什么为准
陕西延安结婚习俗 看延安嫁娶习俗
陕西延安结婚习俗
一、择亲
那时,男女自13岁起,父母便托人给儿女挑选对象,了解对方家庭根本(一般往上推三辈祖宗亲路,有无狐臭者、外地人、吹鼓手、轿夫和拉驴公子等),门风(一般指一家人为人处世情况,若外界影响不好,称其人气不正)、光景(主指钱、粮、家产)、人品(泛指一家人的品格,主指所择对象的品貌)、八字(指所择对象出生年、月、日、时是否“犯月”相克)等情况。门当户对,即约请一合适的中间人(即媒人)说合提亲。期间,男女均不知其中缘由,更不曾会面。现在不同了,男女青年自由恋爱,谁也不乐意搞这种名堂,少数思想落后的家长也只能背着人搞。
二、提亲
一般是男方向女方提亲,即使女方家长相中的,也是通过媒人示意男方家长向女方提亲。此时,媒人扮演主角,对方家长领会来意后,通过亲戚朋友侧面了解其根本、门风、光景、人品、八字等情况,视其合适与否,拿出主意,通过媒人传话,媒人发现是小妨碍,必用三寸不烂之舌来说合。
三、定亲
经媒人说合,双方家长认可,选吉日(一般为双月双日)举行订亲仪式。一般县北在男方家举行,县南在女方家举行,由男方拿出烟酒喝订亲酒,后媒人根据提前与双方家长分别议定的钱物而宣布“彩礼”及订亲衣物,并由男方家长把钱物一一交予媒人,再由媒人交予女方家长。女方也通过媒人送男方(即新女婿)鞋袜及裤带,民间称鞋为“稳根鞋”,裤带为“长命带”,以示婚姻关系能稳固、长久。
四、商话
若男女双方到结婚年龄,男方准备结婚迎亲,由媒人传话,在结婚前几个月与双方家长商定婚嫁日期、新娘衣物及迎亲仪式等事宜,后双方均按协议筹备婚嫁之需。年老的延安农民,有很大一部分人相信,崇敬鬼神。对于何时迎亲嫁娶,必定要请阴阳先生看生辰八字,先利月吉日。比如“鸡三月,猪九月,兔子怕的四五月”;“蛇蟠兔,猴赶猪,两头黑年不迎亲”等等。其实,这只是人们根据生肖属相推算,臆想出来一种约束自己行为的模式,并没有科学依据。他们定好了吉日时辰,由男方家给女方家下庚贴,打课庄(把写好的庚贴放在为新娘准备好的衣裤里边),连同彩礼一道送给女方。这就是说:姑娘该出嫁了!
吉日前三天,新娘挨户拜族里长者,为长者斟酒,亲朋共饮。新郎的父亲为儿子加冠。次日,用红纸写明“乳名××,今值弱冠,更为官名”,贴在门首,表示成人。同时,女家开始收房头,摆席请娘舅,请户族人。这时,待嫁的姑娘早已藏入深闺,不再抛头露面,终日跟母亲学礼仪,做针钱,叙谈母女情份。姑娘心里像有只小兔子似地突突地跳个不停,忐忑不安地等候吉日佳时,上轿起程,可直到要上轿的时候,却又要大声啼哭,以示对父母的恩恋。
五、嫁娶
嫁娶在民间,男家称“引(迎)媳妇”,女家称“出嫁女”。旧时,办喜事一般为三天。第一天,亲朋好友前来贺喜或帮忙,称“聚客”。由聘请的总管莅位主持,安排相伙(村里或来客中的亲友)干帮厨、待客等杂务。当晚吹手动乐,喜事开始。次日早饭后迎亲队伍准备出发。迎亲队伍一般由七人组成,其中有一名迎人妇女(或婶娘、或嫂子),俗称迎人婆姨。(民间讲究“姑不迎,姨不送。”)。迎亲队伍中必须有一名懂礼节及能说会道的领头人,若遇女方出难题,能善于应付,巧于化解,出发前要准备携带新娘的衣服被褥、首饰银器,大馍(10个)、猪肉(1块)、离母糕(2卷)、清油(半瓶)、筷子、白面(1小包),揣怀钱、坠箱钱以及未交完的彩礼钱。一切齐备,鸣炮三声出发,吹鼓手在前奏乐,迎人婆姨居中,其余人畜随后。若逢庙宇、村庄须鸣号、吹乐而过;过河、过崾崄也得吹号(俗称“张号”)。
事前,女家也按协议准备,办嫁妆,备酒饭,约亲朋,组织送人队伍(一般由8人组成,其中有2名妇女陪送,俗称“送人婆姨”)“迎人的”一到,女家院内设一桌案,摆上烟酒,由管事人向迎亲领头人敬酒三杯,以示欢迎,迎亲领头人将所带之物一一摆于桌案交待,谓之“表礼”。饭后,女方家总管向迎亲领头人交待陪嫁之物,添坠箱钱、揣怀钱、油、面、筷子等各加一倍退回。一切就绪,准备起程。新娘换上嫁妆,蒙上“盖头”(用红花被面或红绸子挽结成的)上轿,迎送婆姨抢着上马,长号一鸣,吹手先行。迎送队伍以迎人婆姨为先,新娘居中,送人婆姨在后,有序而行。此时,唢呐声声入耳,摇摇摆摆、浩浩荡荡出村。若遇好事者,可摆烟酒于路旁,迎送队伍必须停止前进,吹手就地吹奏三曲,三起三落,方才放行。
途中,若有两家迎送队伍同向而遇,则有“抢路”之俗。抢路时,一般双方领头人为免纷争,经协商,往往让先者用圪针条耱路,示意为后行者的新路;若相向而遇,双方新娘应互换裤带或针线包,都用圪针条耱出新路而行。进村时,速度须放慢。吹手大显身手,或吹“得胜令”,或吹“将军令”、“大摆队”等乐曲。村人围观,热闹非凡。此时,公公婆婆入洞房,夹起枕头走一圈,俗称“抱孙子”,家人应遮盖碾、磨,怕青龙白虎“冲喜”。一切就绪,专候新人进门。
迎送队伍进门后,分设专房招待,新娘需“送人的”领头人扶下马(或轿),由新郎揭“盖头”,两人一前一后踩着红毡走向洞房(俗称“帐房窑”)。在此之前,吹手须进去张号,叫“冲帐”。随即有一人手端一碗麦叶、小钱、五谷边撒边唱,谓之“撒帐”。新人入洞房后,由一小孩端水让新娘洗脸,新娘得给少许钱,以示酬谢。新娘上炕,将席四角已压之物(有针线、核桃、红枣、钱币等)收存起来,谓之“踩四角”,后静坐前炕。随后,“送人的”坐席(吃“八碗”)。新郎要敬酒施礼,送亲领头人应以钱相报,民间称之谓“折席口”。
饭后举行上头仪式。由姐(夫)或姑(夫)主持,让新人背靠背坐于水桶上,将二人头发拢在一起,边梳边唱:一木梳青丝云遮月,二木梳两人喜结缘。三木梳夫妇常和气,四木梳四季保平安。新女婿好像杨宗保,新媳妇好像穆桂英。荞麦根儿,玉米芯儿,一个看见一个亲。养小子,要好的,穿长衫子戴顶子;养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双双核桃双双枣,双双儿女满炕跑。天作良缘配好的,夫妻恩爱一辈子。随即,将红枣,核桃从新人头部倒下,夫妻二人争抢捡入自己衣兜。接着,主持人还要将新娘头盘成髽髻,意为结发夫妻能白头到老。随后,姐夫、姑夫老姑夫以及结拜兄弟还要闹房(俗称“骚房”)即让两个新人当众做出各种亲热动作。客人出节目,新人表演,令观者捧腹大笑。闹房毕,婆母由窗口向里撂儿女馍,盼望早日抱孙子。此晚“帐房”(洞房)灯光应彻夜不熄。
第二天清晨,小两口要吃儿女扁食,饭后举行“拜人”仪式和“亮箱”及见婆婆仪式。是日,男家发客,新娘回门,新郎带认亲礼品同去。翌日,小两口又由岳父母送回,谓之“送回面”。八日后,新娘需到娘家住七天再归,曰“对七对八”。
以上就是延安地区比较传统的婚嫁习俗,大部分地区都是根据这五大项程序来进行嫁娶仪式。
怎么算结婚的日子,怎么进行结婚日期推算?
你们的生肖属相是什么?如果生肖相合的话,那么就是大喜日子。如果生肖相冲,那么就是小冲,但是也是好日子。如果生肖没有相合,也没有相冲,那么就是平常日子。你们可以根据你的生肖和你的爱人的生肖,来推算你们的结婚日子。比如: 如果你的生肖是马,那么你的爱人的生肖就是虎,那么你们的结婚日子就是农历的5月20日。如果你的生肖是牛,那么他的生肖就是蛇,那么他们的结婚日子就是农历的4月19日。如果你的生肖是羊,他的生肖就是马,那么他们的结婚日子就是农历的3月14日。如果你的生肖是猴,那么他们的生肖就是鸡,那么他们的结婚日子就是农历的8月15日。如果你的生肖是猪,他们的生肖就是鼠,那么他们的结婚日子就是农历的1月7日。
结婚流程
结婚的基本流程一般分为结婚登记、婚礼准备、举行婚礼、新娘回门这四项。一、结婚登记结婚登记是我国对婚姻关系的建立进行监督和管理的制度,需要每一对有意愿结婚的男女去按照程序办理结婚证。一般流程有四项:申请领证、拍结婚照、审核证件、登记结婚。二、婚礼准备1、婚礼软件准备。在举行婚礼之前双方家长和新人要决定婚礼日期、地点、仪式及婚宴方式,这个过程尽量去做到中和双方意见,尊重新人意愿;同时新人们也需要进行商议讨论婚礼计划,确定好伴郎、伴娘人选,以及婚庆人员的选择事项。2、婚礼硬件准备。婚房的布置安排和婚礼当天的准备工作,如当地较为流行的婚庆习俗物品、婚纱照安排事宜、婚礼化妆预约、婚庆车辆预约、婚宴预约、婚庆摄像预约。当双方一切事宜准备妥当,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邀请亲朋参加婚礼,以发喜帖为主,电话沟通为辅,尽量做到每个需要通知的人都通知到位,并做好详细的反馈记录。三、举行婚礼婚礼一般分为中式和西式两种,较为通用的婚礼过程一般分为三个过程。1、婚礼前一天确认在婚礼举行的前一天,双方家人、新人、婚庆人员就就婚礼准备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沟通,确保婚礼当天不出任何意外。2、婚礼当天的过程婚礼前准备(5:00~09:00):新郎新娘开始化妆,准备迎亲婚车、小物件、伴郎伴娘准备,婚礼现场准备。抢新娘(9:00~10:00):新郎准备好鲜花、红包,新娘在娘家,藏好新鞋。新郎带领伴郎到新娘门前与伴娘周旋(敲门、盘问、塞红包、挤门)。新娘门打开之后,新郎开始找新鞋,并做出爱的承诺。新郎背新娘出门,放彩带,踩气球,上婚车出发。迎新娘(10:00~11:00):到达新房处,新郎抱新娘进门,放彩带,踩气球。新娘给男方父母敬茶(改口)。婚礼仪式(一般在12:20):当亲朋好友按时到场之后,婚礼司仪进入主持环节。新郎新娘遵照安排,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之下完成礼仪。提示:如果是中式婚姻需要遵照相关礼节进行拜天地,如果是西式婚礼则需要见证人去按照相关程序互换戒指。婚宴(13:00~14:00):婚宴正式开始,新郎新娘换装开始准备逐桌敬酒。婚礼结束(14:00):宾客逐渐离开,或者有其他的小聚会。四、新娘回门新娘回门又叫做“归宁”,是中国传统风俗,一般指新娘婚后三天首次回娘家探亲,根据不同地区的风俗各有不同时间。“三天回门”不仅仅是对于父母情感上的抚慰,也是女儿对于父母吐露心声,感谢养育之恩的机会。法定结婚日期
你妈属猴,新娘进门时暂时避开一下就可以了!男方先去女方家还是女方先去男方家
男方先去女方家。
有不少地方的习俗,是男方先见女方家长,这和见面礼也是有关系的。因为一些女方家长也会给见面礼,而之后见男方家长时,他们需要给女方家长给的双倍,所以要先去女方家中见面。
在男女关系上,男方应该是主动方,因此应该男方先去女方家拜访,会亲家也应该男方主动到女方家去。男方要想顺利娶到女方,一定要给女方父母留下好印象,会亲家男方去女方家,能显示出男方对女方的重视。
想要顺利结婚,首先要搞定岳父岳母,男方先去女方家,先把岳父岳母说服,这样后面的事项就会进展得更顺利。女生一般比较害羞,如果会亲家是女方去男方家,女方容易放不开。
会亲家需要商谈的事情
1、当地订婚及结婚风俗
商谈婚事要把双方当地的订婚及结婚风俗都说一下,但主要是以女方的当地习俗为主,要尊重女方。
2、订婚及结婚日期
商谈完订婚及结婚风俗之后,就可以商定订婚及结婚日期了,可以取两个人的生辰八字算吉日,也可以两家商谈个好日子来定订婚和结婚时间。
3、彩礼及嫁妆
彩礼和嫁妆是比较敏感但必须要商谈到的话题,男方需要先听女方说本地的彩礼习俗和个人要求,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对方商谈定下最终的彩礼。
求安徽霍山的结婚风俗
一,提亲,由男方委托媒人到女方提亲,女方同意后,男方父母到女方家与女方父母见面,适当带点礼品。二,望人家,女方带三姑六姨(都为直系女性亲属)到男方家中“挑毛病”,现为女方父母带重要亲戚前往,男方准备宴席,并所到者都要发红包。三,定亲,男方父母到女方家与女方父母商定结婚日期,及双方要操办事项,此时男方要给女方准新娘买定亲信物,多为衣服和首饰。四,结婚,女方结婚当天中午举行婚宴,猪肉及烟酒糖由男方提供,男方去人参加婚宴,午饭后男方的人将新娘和嫁妆带回。原来是男方去女性带新娘,男性抬嫁妆。现多为新郎亲自去接。但农村依然。男方前一天晚上设宴,结婚当天中午设宴,晚上设宴。现多为双方一起在酒店举办,农村依旧。五,回门,女方结婚第二天早上派本家兄弟去男方接新娘和新郎,男方早上设宴,准备红包,准备女方重要亲戚礼品。女方等新娘新郎回家后中午设宴,下午新郎开始拜会女方重要亲戚。六,回门,婚后第一个年初四,新娘回门,步骤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