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年龄是怎么算出来,上眼跳是什么预兆
如何判断骨骼的年龄
骨骼年龄,简称骨龄,是由儿童的骨骼钙化程度所决定的。因为骨龄能较精确的反映人从出生到完全成熟的过程中各年龄阶段的发育水平,所以它在各发育年龄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尤其在内分泌疾病、发育障碍、营养障碍、遗传性疾病及代谢性疾病的分析与诊断方面,骨龄更具重要作用。 判断骨龄主要利用X线摄片。一般以手腕部最为理想。这里集中了大量的长骨、短骨和圆骨,集中反映了全身骨骼生长和成熟状况,而且投照方法简便,对人体的损害也最小。有时根据需要,可对肘、膝、踝、头颅进行X线摄片。以进一步判断骨龄与分辨疾病。判断骨骼钙化程度主要看三点:①骨化中心的数目和大小;②骨化中心和骨骺的形态变化;③骨骺和骨干的愈合情况。再跟作为正常值而使用的骨龄标准相比较,即可判断某个人的骨龄。如果是考古方面的话,在考古和法医鉴识中,利用骨骼判断性别的方法很多,总体上可分为两类:对比观察法和仪器测量法。前者是指用肉眼观察骨骼的形态差异来判定性别。一般而言,男性骨骼比较粗大,表面粗糙、肌肉附着处的突起明显,还可以通过骨盆来判别:女性骨盆上口的尺寸大一些。这种差异自胎儿期就已呈现出来。除此之外,颅骨、胸骨、锁骨、肩胛骨以及四肢长骨等也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而后者是指使用骨骼测量仪对遗骸的长、宽、高、角度及厚度进行测量。将所得数据与男性均值及女性均值相比较;或依据相应的数学手段,将数据代入回归函数中计算。进而判断性别。 骨骼也能告诉我们死者的年龄。很多因素都会对骨骼形态产生影响,因此从骨骼出发鉴定年龄时,往往要采用多种方法互相印证。不少骨骼特征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规律性的变化。比如30~40岁时,肋软骨骨化中心增多,胸骨柄与胸骨体出现愈合,40~50岁时,胸骨体与剑突愈合,喉和肋软骨开始固化,到了60岁以上,全身软骨都会发生骨化。 对于成年人骨骸的年龄鉴定,通过观察比较骨骼的形态学变化更为常用。儿童期时,骨组织有机质的成分较多,使得骨骼的韧性大,硬度小。到了成年期,无机质的比例渐渐升高,这时的骨骼不但坚硬,而且弹性韧性都很良好,时至老年期,无机成分进一步升高,骨骼变脆,同时在骨质增生和吸收的作用下,骨骼的形态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推测成年期及以后的骨骸的年龄时,观察耻骨联合面是最佳方法之一。以此处的骨骼特征推断年龄,误差可控制在5年之内,若死亡年龄在20~40岁之间,误差甚至可缩至两年。 在考古挖掘中,颅骨一般保存相对完好,从这里也能找到不少鉴别年龄的线索。颅骨由29块骨骼组成,除下颌骨外,其他颅骨间均以骨缝相连。虽然大部分颅骨骨缝的愈合速度在个体之间差异较大,但依然能为年龄的划分提供宝贵的信息。比如颅骨基底缝的愈合时间相对比较稳定,一般在20~25岁,通过观察基底缝的融合情况可以判断骨骼主人是否为成年人。当人步入老年期后,骨缝发生完全融合并消。综合这些信息,有经验的专家仅凭肉眼就能大致判断出其死亡时所处的年龄段。
骨龄是多少怎么看
人的生长发育可用两个“年龄”来表示,即生活年龄(日历年龄)和生物年龄(骨龄)。骨龄是骨骼年龄的简称,借助于骨骼在X光摄像中的特定图像来确定。在了解人的骨龄情况时,通常要拍摄人左手手腕部的X光片,医生通过X光片观察左手掌指骨、腕骨及桡尺骨下端的骨化中心的发育程度,来确定骨龄。
骨龄怎样计算??
骨龄是骨骼年龄的简称,借助于骨骼在X光摄像中的特定图像来确定。在了解孩子的骨龄情况时,通常要拍摄儿童手腕部的X光片,医生通过X光片观察骨化中心的出现,骨块的发育以及骨骺和骨干的愈合过程,来确定儿童的骨龄。 骨龄是人体成熟程度的良好指标。它不仅可以确定儿童的生物学年龄,而且还可以通过骨龄及早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潜力以及性成熟的趋势:通过骨龄还可预测儿童的成年身高,骨龄的测定还对一些儿科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有很大帮助。 判断儿童骨龄有三种常用的方法: 1.根据手腕部骨化中心数来判断骨龄观察受检儿童的手腕部萌出的骨化中心数来判断骨骼发育的成熟程度:如出现头骨、钩骨时,骨龄相当于6个月:出现三角骨时,骨龄相当于3岁……该方法较适应于7岁以前的儿童。 2.根据手腕部X光图谱来判断骨龄 将受检儿童手腕部的X光片与标准图谱作比较,当该儿童手腕部的骨化中心的数目、形态及大小与标准图谱中某一年龄所示的骨化中心较为一致时,此图谱上的年龄即为该儿童的骨龄。该图谱男女各一套,适合于0-19岁的儿童少年。 3.根据腕骨形态、大小等发育变化进行计分判断骨龄 将受检儿童手腕部各骨化中心的发育情况进行分期评分,累计总分后查出相应的骨龄。此法较前两种方法更全面客观,也较精确,但因为方法繁琐、复杂、门诊不常用。 研究表明,骨龄和儿童身高之间有着极其密切的相互关系:中等身材的儿童,其骨龄与时间年龄相差在一年以内;高身材的儿童,骨龄超过时间年龄一年以上(早发育)。如果将骨骼的成熟程度与儿童身高结合起来考虑,就可以判断儿童成年后的身高类型。如果儿童的骨龄与身材均处于低水平,即骨龄落后,身材亦矮小,则该儿童将来可以发育为正常身高者(属晚发育);如果儿童骨龄落后,而身高中等或偏高的,则该儿童可能发育成为高身材者(目前许多少年体校选拔运动员常寻找这类型的儿童);如果儿童骨龄较高,而身材却矮的,则将来很可能成为矮身材者;如果儿童骨龄和身高均处于高水平,则该儿童生长潜力也不大,最终未必成为高身材(属早发育)者。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儿童的骨龄与时间年龄相差二年以上,则要到医院仔细检查。因为骨龄的异常,常常是儿科某些内分泌疾病所表现的一个方面。 作为父母,当发现孩子的生长出现异常时,应尽早到医院请医生帮助寻找原因,最好拍一张手腕部的X光片来判断骨龄,决定是否用药、用何种药物,切忌滥用“增长剂”。这些药会加速骨骼愈合过程,反而抑制身高的继续增长。如何判断骨骼的年龄
骨骼年龄,简称骨龄,是由儿童的骨骼钙化程度所决定的。因为骨龄能较精确的反映人从出生到完全成熟的过程中各年龄阶段的发育水平,所以它在各发育年龄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尤其在内分泌疾病、发育障碍、营养障碍、遗传性疾病及代谢性疾病的分析与诊断方面,骨龄更具重要作用。 判断骨龄主要利用X线摄片。一般以手腕部最为理想。这里集中了大量的长骨、短骨和圆骨,集中反映了全身骨骼生长和成熟状况,而且投照方法简便,对人体的损害也最小。有时根据需要,可对肘、膝、踝、头颅进行X线摄片。以进一步判断骨龄与分辨疾病。判断骨骼钙化程度主要看三点:①骨化中心的数目和大小;②骨化中心和骨骺的形态变化;③骨骺和骨干的愈合情况。再跟作为正常值而使用的骨龄标准相比较,即可判断某个人的骨龄。如果是考古方面的话,在考古和法医鉴识中,利用骨骼判断性别的方法很多,总体上可分为两类:对比观察法和仪器测量法。前者是指用肉眼观察骨骼的形态差异来判定性别。一般而言,男性骨骼比较粗大,表面粗糙、肌肉附着处的突起明显,还可以通过骨盆来判别:女性骨盆上口的尺寸大一些。这种差异自胎儿期就已呈现出来。除此之外,颅骨、胸骨、锁骨、肩胛骨以及四肢长骨等也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而后者是指使用骨骼测量仪对遗骸的长、宽、高、角度及厚度进行测量。将所得数据与男性均值及女性均值相比较;或依据相应的数学手段,将数据代入回归函数中计算。进而判断性别。 骨骼也能告诉我们死者的年龄。很多因素都会对骨骼形态产生影响,因此从骨骼出发鉴定年龄时,往往要采用多种方法互相印证。不少骨骼特征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规律性的变化。比如30~40岁时,肋软骨骨化中心增多,胸骨柄与胸骨体出现愈合,40~50岁时,胸骨体与剑突愈合,喉和肋软骨开始固化,到了60岁以上,全身软骨都会发生骨化。 对于成年人骨骸的年龄鉴定,通过观察比较骨骼的形态学变化更为常用。儿童期时,骨组织有机质的成分较多,使得骨骼的韧性大,硬度小。到了成年期,无机质的比例渐渐升高,这时的骨骼不但坚硬,而且弹性韧性都很良好,时至老年期,无机成分进一步升高,骨骼变脆,同时在骨质增生和吸收的作用下,骨骼的形态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推测成年期及以后的骨骸的年龄时,观察耻骨联合面是最佳方法之一。以此处的骨骼特征推断年龄,误差可控制在5年之内,若死亡年龄在20~40岁之间,误差甚至可缩至两年。 在考古挖掘中,颅骨一般保存相对完好,从这里也能找到不少鉴别年龄的线索。颅骨由29块骨骼组成,除下颌骨外,其他颅骨间均以骨缝相连。虽然大部分颅骨骨缝的愈合速度在个体之间差异较大,但依然能为年龄的划分提供宝贵的信息。比如颅骨基底缝的愈合时间相对比较稳定,一般在20~25岁,通过观察基底缝的融合情况可以判断骨骼主人是否为成年人。当人步入老年期后,骨缝发生完全融合并消。综合这些信息,有经验的专家仅凭肉眼就能大致判断出其死亡时所处的年龄段。怎么测骨龄
骨骼年龄,简称骨龄,也就是骨骼的生长周期,许多人的生理年龄与骨骼年龄都存在着不同差异。 但骨骼年龄是无法用肉眼所能辨别的,只能用骨龄仪摄片来判断骨龄。一般手腕部最理想,这里集中了大量的长骨、短骨和圆骨,集中地反映了全身骨骼生长和成熟状况,且方法简便,结论准确。 骨龄评定方法简介 在我国骨龄评定是从1979年以后,随着运动员科学选材的逐步开展而引入体育界的.开始时是使用美国的G-P片法(Greulich—格罗伊里希,Pyle—派尔,美国斯坦福医科大学解剖学教授.他们从1931—1942年对1000多名美国上层富裕家庭的儿童连续观察各拍了2—21张X片,制定出了骨龄片标准图谱).用G—P标准片评定骨龄,是定性的方法,即对比几张标准片后,确定是什么年龄,由于要看一张片上的20多块骨头的发育程度,所以,缺乏经验的人会有一定的误差. 以后,又引进了英国的TW2法(Tanner-Whitehouse)他是以英国中层社会儿童为样本建立的骨龄评定法.要对20 块手腕骨的发育程度进行评定,然后用计分法计算出骨龄.是一种定量的方法.1985年中日两国协作开展青少年儿童体质研究时,即以此种方法评定东京,北京青少年儿童的骨龄. 1979年我国医学界李果珍教授根据1936名北京0—18岁儿童青少年的手部X片首次制定了中国人的骨龄百分计数法. 1987—88年我国国家体委组织了中国人的骨龄评定标准研究,在全国6大区各选一个市(哈尔滨,石家庄,西安,长沙,重庆,福州)共对2万多0—19岁的青少年儿童拍摄了手腕部骨龄片,在此基础上制订了《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CHN法》.1992年被批准为中华人民行业标准正式公布实施. CHN法 手腕骨X片的拍摄:左手五指分开,手心向下紧贴X片盒,手伸直与前臂成一直线,X光镜头对准第三掌骨头,距手背约90厘米.X片除应包括全部手,腕骨外,还应包括桡骨远侧端3-4厘米(CHN法规定拍左手,美国曾研究过450人左,右手的骨龄,其中骨龄不一致的仅13人,占2.9%). 评定:CHN法共评定14块骨的发育程度.即:桡骨,1,3,5掌骨,1,3,5近节指骨,3,5中节指骨,1,3,5远节指骨,头状骨,钩骨.其中,桡骨分为10个等级,头状骨分为7个等级,其余12块骨都是分8等.每块骨的不同等级都有不同的得分,将14块骨的得分相加,再查表就可以评定出骨龄.现在,使用电脑评定软件,只需输入各骨的等级,电脑就会自动评定出骨龄.经过系统培训和反复练习,准确掌握区分各骨块等级的标准后,用CHN法评片的误差是不大的. 骨的发育过程简介:(以桡骨为例) 在新生儿时,骨骺部分还是软骨,以后随着年龄增大,开始出现骨化中心,骨化中心逐渐长大,发育到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的形状,最后,骨骺部分完全骨化,与骨干融合为一体.进行骨龄评定时,就把骨化中心发育成不同的形状作为划分骨发育等级的依据. 在骨化前,从X片上看到的骨骺部分是透明的.一般的医院都可以吧,就是拍个左手的X光片呀,放射科医生都懂的。价格方面还不太详细。希望以上资料对您有所帮助 祝好运 ^_^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
什么是骨龄啊,怎么验
骨龄简单说就是骨骼的年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手腕部各块骨关节面等形态特征的出现顺序都相同,但出现早晚不同。将个体手腕部各块骨的发育状况整合起来就是骨成熟度。当这种成熟度以年龄来衡量时就是骨骼年龄(简称骨龄)测骨龄,实际上是根据左手手腕骨X线片来对手腕骨发育分期做评价的过程。根据手腕骨各骨发育分期就可以得出骨龄。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人才能够进行手腕骨的读片进而得出骨龄。测骨龄需注意的是要选择适合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育趋势的骨龄评价标准与方法。建议使用《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中华05》,这个标准在2006年被国家检验检疫监督总局批准编入了《中华人民行业标准目录》并代替了20年前的《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CHN》法。测骨龄的步骤:拍摄X片-》由专业人士进行读片-》得出骨龄评价结果。希望以上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