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啼三遍是什么时辰,鸡啼时是什么时辰
鸡叫三遍是什么时辰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
鸡鸣是什么时辰
鸡鸣是丑时。
古时记载鸡鸣丑时,1时——3时。是第一次鸡鸣。一般夏天是5:30鸡叫第三声,人们常根据此时鸡叫决定起床时间。
鸡鸣,又名荒鸡,是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鸡鸣”确有“鸡叫”之意,但它在十二时中却是特指夜半之后、平旦以前的那时段,即深夜过后的1~3时,以地支来称其名则为丑时。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人、黄昏、人定。
鸡鸣的原因:
在夜间,公鸡是看不到东西的,它们随时都有可能受到攻击,所以感到非常不安。到了清晨,公鸡的眼睛又能够看得到东西了,于是兴奋得不得了。为了表达这种兴奋的心情,就兴奋地打起鸣来。这也是公鸡对于光刺激的一种本能反应。
经过很长的时间,早上打鸣已成为公鸡的一种习性保存下来。现在,即使将公鸡放到黑暗的地方,让它看不到光线,到了清晨,它还是一样要打鸣的。此外,公鸡也是一种很好斗的动物,它通过打鸣来告诫其它的公鸡,不要到它的领地来,否则就不客气了。
鸡叫三遍是什么时辰
鸡叫第一遍是子时,第二遍是丑时,第三遍是寅时。鸡叫从三更开始直到五更,俗云:“鸡叫三遍天下白”。鸡叫第一遍的时间在三更(半夜12点到凌晨1点半左右)。每次间隔大约一个半小时,叫第三遍时就快天亮了,凌晨1点到3点为四更,凌晨3点到5点为五更。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鸡叫一般是几点
一般是五点到六点,冬天天亮得晚,大概在七点,而夏天天亮得早,就在五点左右。鸡叫三遍是几点
鸡叫三遍是:凌晨3点到5点. 详细说明: 鸡叫从三更开始直到五更,俗云:“鸡叫三遍天下白.” 鸡叫第一遍的时间大概在三更,每次间隔大约一个半小时,叫第三遍时就快天亮了.凌晨1点到3点为四更,凌晨3点到5点为五更.
鸡叫是什么时辰是几点?
鸡叫的时辰是凌晨三点到五点之间,所以鸡叫第一遍的时间是早上三点左右,预示着天即将蒙蒙亮。除此之外,公鸡正常时候随时都会打鸣,只不过大多都会在天亮的时候鸣叫几遍。
雄鸡一唱天下白,人们认为公鸡打鸣的时候就预示着天即将明亮了,所以很多人都说鸡叫第一遍的时间就是在早上三点,并且公鸡在三点到五点之间时不时地就会打鸣,古时候有人将公鸡打鸣作为唤醒起床的重要途径。
雉鸡
雉鸡是鸡形目雉科雉属的1种。又名野鸡,山鸡,雉,环颈雉,项圈野鸡。在中国,除青藏高原的大部分以外,分布遍于全国。体长90~100厘米。雄鸟羽色华丽。在华东所见的雉鸡,头顶黄铜色,两侧有白色眉纹。颏、喉、后颈均黑,有金属反光。
颈下有一显著的白圈,所以通称为环颈雉。背部前为金黄色,向后转栗红,再后为橄榄绿,均具斑杂。尾羽甚长,主为黄褐色,而横贯以一系列的黑斑。胸呈金属带紫的铜红色,羽端具锚状黑斑;下体余部亦多斑杂。
平时栖息于有草丛和树木的丘陵,严冬迁至田野间,觅食昆虫、植物种子、浆果和谷物。脚强善走,翅短,不能高飞和久飞。叫声单调而低沉。繁殖时期,在丘陵的草丛间随地营巢,把枯草、落叶等铺在地面凹处。每窝产卵6~14枚,通常1年孵2窝。雉鸡在中国有19个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