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射手的称呼,关于射手的名字
古代的马弓手相当于现在什么官职?
“马弓手”不是官职,是指骑马用弓箭的士兵,或马军中的弓箭手。相当于“狙击手”、“炮手”、“枪手”之类的称呼。《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绍问何人。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绍问现居何职。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这里的“马弓手”相当于“骑马打仗的”,含有蔑视意味。
弓箭手的称号都有哪些
养由基(?-?)养由基,又名养繇基,楚国平舆邑(今安徽临泉)人,《战国策·西周策》中记载:“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李广 汉 祖传 绝世箭法黄忠 三国 蜀 字汉升,南阳人。能开三石之弓,他的箭术,是三国里独一无二的,不但百发百中,箭无虚发,更是历史上有名的老将。在老年时期表现活跃,有勇有谋,智勇双全,常常独当一面,与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齐名。谢映登 唐 绰号 神射将军 武器 金乌枪,后羿神弓 绝招 七星连珠箭薛礼字仁贵(614-683年3月24日),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家。创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诸方面在军事,上的赫赫功勋。药元福,生于唐中和四年(884年),卒于宋建隆元年(960年),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南)人。他在对契丹、党项扩张的抗击和削平诸国的兼并战争中屡立奇功,是五代后期一员有名的骁将。药元福自幼胆量过人,骑马射箭,无所不能.由于历史黑暗性,人才被遗忘。伯颜 元 破襄阳的就是他 蒙古善射 他推首位。源平合战与镰仓、室町时代:那须与一:嘉应元年(1169年) - 贞永元年(1232年),氏名宗隆,是那须资隆的十一男。妻子是新田义重的女儿。在神田城诞生,几位兄长都精于射箭。十岁时移居高馆、福原城。曾经和稻积城的宗资学习过箭术。他是日本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源义经的忠实部下。1184年,在源平合战屋岛之战中因神乎其技的弓术而名留后世。据说当时平氏将一面扇子放在船头,挑衅源义经的军队,认为没有人可以射得到,结果被那须与一用一箭即射中。平教经:永历元年(1160年)-元历2年3月24日(1185年4月25日)是平安时代末期的武将,平清盛之弟平教盛的次子。本名为国盛,从五位下能登守。平家的猛将。在屋岛之战中射杀了义经四天王中的佐藤继信。在后来的坛之浦海战中追杀源义经,迫使源义经连跳8船而逃。最后挟着两个源氏方的武士跳海而亡。除此之外,还有小笠原长清、武田太郎信义、小笠原贞宗、小笠原常兴等等。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熊渠:超过后羿的箭手熊渠是西周时候的楚国国君。芈姓,熊氏,名渠。很多人都知道李广把箭射到石头里的故事。但其实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熊渠身上,而且比李广早了七百年。《韩诗外传》上说,有一次熊渠在夜间赶路,看到远处有一块卧石。熊渠以为自己遇到了老虎,急忙弯弓射箭,箭镞和箭杆箭翎都射了进去。走过去一看,原来不是老虎,而是一块石头。(“昔者熊渠夜行,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殷羽,下视,知其为石。”)《史记8226;龟策列传》甚至说就后羿的箭术也无法和熊渠媲美。(“羿名善射,不如雄(熊)渠、蠭门”)熊渠不但是一个射箭高手,同时也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家。那个时候,周朝王室的越来越弱,相反诸侯的不断壮大。当时在楚的周围,并立着许多小国。熊渠小心翼翼地处理和周边国家的关系,有选择性地挑出进攻的目标,而和其他国家保持友好。(《史记8226;楚世家》:“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扬粤,至于鄂。”)首先熊渠向西攻打庸(今湖北竹山),巩固了楚国的后方,壮大了自己的声势。随后他顺着汉水而下攻打扬粤(扬粤,又称“扬越”,指古扬水以东以南、洞庭湖区域的越人),最终他攻打下了鄂国(今湖北鄂州市境)。鄂国有着丰富的铜矿资源,是当时著名的炼钢基地。铜矿是那时战争重要的军事资源,控制了鄂国对整个楚国的军事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军事意义。随着国家的强大,熊渠开始不满足于楚国的从属地位,甚至曾经声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公开表明不服从周王朝的统治。分封了自己三个儿子为“王”,这在当时是大逆不道的行为。虽然后来熊渠迫于压力,又去掉了儿子王的称号(《史记8226;楚世家》:“熊渠畏其伐楚,亦去其王。”),但是楚国逐渐强大的势头已经不可阻挡。熊渠在江汉地区很得人心,(《史记8226;楚世家》:“蛮夷皆率服”),经过不断的努力,熊渠将楚国的扩展到长江中游地区。从此以后,楚国的实力逐渐变强,开始和周朝王室分庭抗礼。熊渠的统治为楚国成为春秋五霸打下了基础。一宫随波斎 - 随波斎流创始者 足利义辉12539;今川氏真に仕える。日置弾正正次 - 日置流(へきりゅう)吉田印西(吉田源八郎重氏12539;一水轩印西12539;葛巻源八郎) - 日置流印西派足利义辉、今川义元、太田资正、花房正幸、六角义治、柴田胜家、武田信玄、内藤正成、六角承祯、七条兼仲太田牛一:大永七年(1527)- 庆长十五年(1610),通称又助·和泉守,尾张国春日井郡山田庄安食之人,初仕柴田胜家,后从织田信长,为六人众之中的弓三张其中一人,在信长晚年时於近江任奉行,本能寺之变后仕丰臣秀吉,曾担任伏见之检地奉行,於秀吉晚年时担任京极龙子(侧室松之丸殿)护卫工作。留下的纪录与编撰物有:「信长公记」「原本信长记」「丰国大明神临时祭礼记录」「关原御合战双纸」「今度之公家双纸」等。详细资料就不一一翻译了,请直接在百度上可以浏览。江户时代:石堂竹林坊如成、吉田六左卫门雪荷、伴道雪、森川香山、吉见顺正、和佐大八郎范远明治时代:本多利実、阿波研造、オイゲン12539;ヘリゲル(西洋人)、吉田能安、浦上栄、梅路见鸾以上只是部分被载入史册中的神射手,弓道作为武士必修一课,似此能射之人是有很多的
弓箭手的称号都有哪些
养由基(?-?)养由基,又名养繇基,楚国平舆邑(今安徽临泉)人,《战国策·西周策》中记载:“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李广 汉 祖传 绝世箭法黄忠 三国 蜀 字汉升,南阳人。能开三石之弓,他的箭术,是三国里独一无二的,不但百发百中,箭无虚发,更是历史上有名的老将。在老年时期表现活跃,有勇有谋,智勇双全,常常独当一面,与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廉颇齐名。谢映登 唐 绰号 神射将军 武器 金乌枪,后羿神弓 绝招 七星连珠箭薛礼字仁贵(614-683年3月24日),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家。创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诸方面在军事,上的赫赫功勋。药元福,生于唐中和四年(884年),卒于宋建隆元年(960年),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南)人。他在对契丹、党项扩张的抗击和削平诸国的兼并战争中屡立奇功,是五代后期一员有名的骁将。药元福自幼胆量过人,骑马射箭,无所不能.由于历史黑暗性,人才被遗忘。伯颜 元 破襄阳的就是他 蒙古善射 他推首位。源平合战与镰仓、室町时代:那须与一:嘉应元年(1169年) - 贞永元年(1232年),氏名宗隆,是那须资隆的十一男。妻子是新田义重的女儿。在神田城诞生,几位兄长都精于射箭。十岁时移居高馆、福原城。曾经和稻积城的宗资学习过箭术。他是日本历史上的传奇人物源义经的忠实部下。1184年,在源平合战屋岛之战中因神乎其技的弓术而名留后世。据说当时平氏将一面扇子放在船头,挑衅源义经的军队,认为没有人可以射得到,结果被那须与一用一箭即射中。平教经:永历元年(1160年)-元历2年3月24日(1185年4月25日)是平安时代末期的武将,平清盛之弟平教盛的次子。本名为国盛,从五位下能登守。平家的猛将。在屋岛之战中射杀了义经四天王中的佐藤继信。在后来的坛之浦海战中追杀源义经,迫使源义经连跳8船而逃。最后挟着两个源氏方的武士跳海而亡。除此之外,还有小笠原长清、武田太郎信义、小笠原贞宗、小笠原常兴等等。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熊渠:超过后羿的箭手熊渠是西周时候的楚国国君。芈姓,熊氏,名渠。很多人都知道李广把箭射到石头里的故事。但其实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熊渠身上,而且比李广早了七百年。《韩诗外传》上说,有一次熊渠在夜间赶路,看到远处有一块卧石。熊渠以为自己遇到了老虎,急忙弯弓射箭,箭镞和箭杆箭翎都射了进去。走过去一看,原来不是老虎,而是一块石头。(“昔者熊渠夜行,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殷羽,下视,知其为石。”)《史记8226;龟策列传》甚至说就后羿的箭术也无法和熊渠媲美。(“羿名善射,不如雄(熊)渠、蠭门”)熊渠不但是一个射箭高手,同时也是一个深谋远虑的家。那个时候,周朝王室的越来越弱,相反诸侯的不断壮大。当时在楚的周围,并立着许多小国。熊渠小心翼翼地处理和周边国家的关系,有选择性地挑出进攻的目标,而和其他国家保持友好。(《史记8226;楚世家》:“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扬粤,至于鄂。”)首先熊渠向西攻打庸(今湖北竹山),巩固了楚国的后方,壮大了自己的声势。随后他顺着汉水而下攻打扬粤(扬粤,又称“扬越”,指古扬水以东以南、洞庭湖区域的越人),最终他攻打下了鄂国(今湖北鄂州市境)。鄂国有着丰富的铜矿资源,是当时著名的炼钢基地。铜矿是那时战争重要的军事资源,控制了鄂国对整个楚国的军事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军事意义。随着国家的强大,熊渠开始不满足于楚国的从属地位,甚至曾经声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公开表明不服从周王朝的统治。分封了自己三个儿子为“王”,这在当时是大逆不道的行为。虽然后来熊渠迫于压力,又去掉了儿子王的称号(《史记8226;楚世家》:“熊渠畏其伐楚,亦去其王。”),但是楚国逐渐强大的势头已经不可阻挡。熊渠在江汉地区很得人心,(《史记8226;楚世家》:“蛮夷皆率服”),经过不断的努力,熊渠将楚国的扩展到长江中游地区。从此以后,楚国的实力逐渐变强,开始和周朝王室分庭抗礼。熊渠的统治为楚国成为春秋五霸打下了基础。一宫随波斎 - 随波斎流创始者 足利义辉12539;今川氏真に仕える。日置弾正正次 - 日置流(へきりゅう)吉田印西(吉田源八郎重氏12539;一水轩印西12539;葛巻源八郎) - 日置流印西派足利义辉、今川义元、太田资正、花房正幸、六角义治、柴田胜家、武田信玄、内藤正成、六角承祯、七条兼仲太田牛一:大永七年(1527)- 庆长十五年(1610),通称又助·和泉守,尾张国春日井郡山田庄安食之人,初仕柴田胜家,后从织田信长,为六人众之中的弓三张其中一人,在信长晚年时於近江任奉行,本能寺之变后仕丰臣秀吉,曾担任伏见之检地奉行,於秀吉晚年时担任京极龙子(侧室松之丸殿)护卫工作。留下的纪录与编撰物有:「信长公记」「原本信长记」「丰国大明神临时祭礼记录」「关原御合战双纸」「今度之公家双纸」等。详细资料就不一一翻译了,请直接在百度上可以浏览。江户时代:石堂竹林坊如成、吉田六左卫门雪荷、伴道雪、森川香山、吉见顺正、和佐大八郎范远明治时代:本多利実、阿波研造、オイゲン12539;ヘリゲル(西洋人)、吉田能安、浦上栄、梅路见鸾以上只是部分被载入史册中的神射手,弓道作为武士必修一课,似此能射之人是有很多的中国古代弓箭手有几种美称
器物别称知多少 (1)笔:别称“管城子、中书君”。古时人毛颖,封成管城,累拜中书令,与用管做成的笔能书写有联系。(2)砚台:别称“石虚中、即墨侯”。石虚中被封过即墨侯,又为人器度方圆。(3)墨:别称“松使者”。传说唐玄宗用的墨土,有一道士是墨精,号松使者。(4)纸:别称“楮先生”。传说纸是由楮叶造的;又称“剡藤”,浙江嵊县剡溪产的藤枝能造纸,故又名:又称“玉版”,成都尝花溪制造出来的纸如同玉片一样而得名。(5)剑:别称“干将莫邪”。因春秋时铸剑名家干将莫邪得名。(6)扇:别称“仁风、便面”。仁风,系晋朝袁宏因谢安送他扇子,称是“当奉扬仁风”;便面,传说汉朝张敞走马章台街,以扇挡面,故得名;(7)小船:别称“蚱蜢”。小船很轻快,像小虫一样,所以叫蚱蜢;(8)镜子:别称“菱花,专指女性用”。菱花本是水里开的一种花;(9)竹箫:别称“玉参差”。因姜白石两句诗“剪烛屡呼银凿落,倚窗闲品玉参差”而得名;(10)手杖:别称“鸠杖”。老年人用的手杖叫鸠杖,因鸠是一种不噎的鸟,取其老人安全的意思;(11)钥匙:别称“鱼样”。传说周穆王时造的一种门锁,样子同鱼一样,因为鱼在水中昼夜不闭眼,取其能守夜意;(12)琴:别称“绿绮、焦桐”。绿绮系汉司马相如的琴名,焦桐是汉代蔡邕的琴名;(13)香:别称“龙涎、鸡舌”。以珍贵材料得名;(14)弓:别称“繁弱”。繁弱系地名,以出弓闻名。中国古代神射手的名字
中国古代十大神射手第一名:后羿 后羿, 又称「夷羿」,相传是夏王朝东夷族有穷氏的首领,善于射箭。一说是中国第一个朝代"夏"的建立者,有"人王"之称。神话中后羿之箭连射天上九个太阳,这个第一名当之无愧。 第二名:纪昌 纪昌,战国时期时赵国邯郸人,从小便练得一身好箭法,据说早期"射之射"时射虱如射马,后来遇到一个老人点化他,使他学会"不射之射",这个有多强就不知道了。纪昌死后,邯郸城内的武士们都耻于张弓舞剑。这个第二名应该没问题。 第三名:养由基 ,祖居拾回桥镇老山古林村,公园前7世纪人,楚国名将,原为楚庄王近卫军成员,任楚国宫厩尹,古代著名神箭手,百步外射柳叶百发百中。成语"百步穿杨"典故出此。相传楚王养一白猿机灵无比,其他射手都射不中,养由基却一箭将其射杀。 第四名:黄忠 黄忠,三国时原魏国将领,神射无敌,后归蜀汉,三国时期七品上将(吕赵典张关马黄)之一,箭无虚发,在长沙之战中射中关羽头盔上的红樱而不偏一毫,关羽自叹,黄忠老将军真想取吾性命自是在百步之外。排第四应该没问题吧。 第五名:赵云 赵云,三国时期七品上将之一,刘备麾下第一名将,诸葛亮赴东吴前亲自点赵云为其护身,从东吴归来时恰逢吴将 丁奉和徐盛的兵船,时风大浪高,赵云挽弓一箭射断帆索和船的桅杆,吴兵皆惧无人赶追。赵云的箭术直追黄忠,排第五。 第六名:哲别 哲别,其人不详(射雕中有介绍,呵呵),箭无虚发,有一箭双雕之说,被蒙古人尊称为箭神,哲别这个名字后来也成了蒙古语中"神箭手"的代名词。排第六 第七名:太史慈 太史慈,三国时东吴名将。东莱黄县人,字子义。弓马熟练,箭法精良。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与曹魏交战时战死。年轻时单枪匹马凭一张弓箭冲出黄巾军的重围调来援兵解北海之围。归附孙策后在一次兵变中他一箭将一名校尉之手反钉在城楼之梁上,东吴第一神射将军。表现不错,排第七。 第八名:吕布 吕布,三国时期七品上将之首,武功箭术无人可比,有"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之说,三百步外辕门射戟,一箭使得袁术刘备两家休战,呵呵,他对自己倒蛮有把握的~排第八没话说。 第九名:姜唯 姜唯,三国后期蜀汉名将,原为魏将,后被诸葛亮收为麾下,文武全才,诸葛亮死后为圆孔明生前之梦曾经"九伐中原",基本解除了魏国对蜀汉的威胁。姜唯的箭法之高是有名的,在其中一次逃亡中弓箭用完的情况下空手接魏将郭淮连射的三枝箭,然后以箭对箭,射杀了郭淮。这个第九名不是徒有虚名的。 第十名:李广 李广,西汉名将,善骑射,有"汉之飞将军"之称。他一次战败被匈奴俘虏后乘敌人不备夺得一弓一马连射倒匈奴数十人,箭法之准让后来的匈奴没人敢追。一说有次他出去打猎,误将一块大石头当成老虎(眼神还真差)竟一箭将石头射穿。这个"汉之飞将"排第十也应该没问题吧~~
射手职业的古风名字有哪些?
1、后羿
后羿, 又称「夷羿」,相传是夏王朝东夷族有穷氏的首领,善于射箭。一说是中国第一个朝代"夏"的建立者,有"人王"之称。神话中后羿之箭连射天上九个太阳,这个第一名当之无愧。
2、纪昌
纪昌,战国时期时赵国邯郸人,从小便练得一身好箭法,据说早期"射之射"时射虱如射马,后来遇到一个老人点化他,使他学会"不射之射",这个有多强就不知道了。纪昌死后,邯郸城内的武士们都耻于张弓舞剑。这个第二名应该没问题。
3、养由基
祖居拾回桥镇老山古林村,公园前7世纪人,楚国名将,原为楚庄王近卫军成员,任楚国宫厩尹,古代著名神箭手,百步外射柳叶百发百中。成语"百步穿杨"典故出此。相传楚王养一白猿机灵无比,其他射手都射不中,养由基却一箭将其射杀。
4、黄忠
黄忠,三国时原魏国将领,神射无敌,后归蜀汉,三国时期七品上将(吕赵典张关马黄)之一,箭无虚发,在长沙之战中射中关羽头盔上的红樱而不偏一毫,关羽自叹,黄忠老将军真想取吾性命自是在百步之外。
5、赵云
赵云,三国时期七品上将之一,刘备麾下第一名将,诸葛亮赴东吴前亲自点赵云为其护身,从东吴归来时恰逢吴将 丁奉和徐盛的兵船,时风大浪高,赵云挽弓一箭射断帆索和船的桅杆,吴兵皆惧无人赶追。赵云的箭术直追黄忠。
6、哲别
哲别,其人不详(射雕中有介绍),箭无虚发,有一箭双雕之说,被蒙古人尊称为箭神,哲别这个名字后来也成了蒙古语中"神箭手"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