涣卦九五爻,涣卦九五爻动

...内卦外卦的主爻是什么?书上说,涣卦,九二爻,九五爻,分别为内外卦之主...

主爻之说是王弼在〈明彖〉一文中所提出的主张。王弼认为每一卦都有一个主爻,该主爻不但治理其他五爻,还决定了一卦的卦义与六爻变化的走向。掌握了这一个主爻,就可以掌握六爻的变化,以及全卦的卦义。至於如何决定何爻为主爻?王弼举出了两个原则。一、以寡统众: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治众者至寡」,以一统众的原则。具体来说,一卦如果只有一个阳爻,那麼就是那个阳爻为主爻。如果只有一个阴爻,该阴爻就是主爻。如剥 主爻为上九,复 为初九,大有 为六五,同人 为六二。二、以静制动:王弼在易经中引进了老子的清静无为思想是有名的。老子崇尚虚静阴柔、无为自然的思想与儒家易学阳尊阴卑,「易为君子谋」的有为思想大异其趣。这些哲学问题我们先不去谈论,具体来说,以静制动,其实就是「中爻」,中爻在儒家易中是视为中庸之德性,王弼则将它阐释为一种「无为」居静的德性。这个原则适用在三阳三阴或二阴四阳、四阴二阳,以及乾坤两卦里。以乾卦为例,九五之尊是理所当然的主爻,因该爻处上卦之中,上体符合其尊贵之位。而坤卦则是以六二为主爻,因坤为臣道,以卑下为吉,六处下卦之中,因此为坤卦主爻。但另一观点也可视六五为主爻,因为不管怎麼说,五是永远的君位。如果有第三个主爻的判断原则,那麼就是以上两者的综合判断。但以这三个原则,实务上还是有很多卦非常难以决定主爻,因此我们就王弼立论的精神,可再推理而自行加一条原则,就是反过来看,能够决定一卦之义者。例如噬嗑卦 ,三阳三阴,实难决定何为主爻。但九四为噬嗑卦「口中咬物」卦义之所由来,因此取九四为很好的选择。以下为六十四卦的可能主爻:卦序 卦名 主爻 理由1 乾为天 九五 位中且正2 坤为地 六二 位中且正3 水雷屯 九五 位中且正4 山水蒙 九二 位中而应5 水天需 九五 位中且正6 天水讼 九五 位中且正7 地水师 九二 单一阳爻8 水地比 九五 单一阳爻9 风天小畜 六四 单一阴爻10 天泽履 六三 单一阴爻11 地天泰 六五 位中,中胜于正12 天地否 六二 位中且正13 天火同人 六二 单一阴爻14 火天大有 六五 单一阴爻15 地山谦 九三 单一阳爻16 雷地豫 九四 单一阳爻17 泽雷随 九五 爻辞与卦辞意思相同18 山风蛊 上九 爻辞与卦辞意思相同19 地泽临 九二 位中且正20 风地观 九五 位中且正21 火雷噬嗑 九四 爻辞与卦辞意思相同22 山火贲 六五 爻辞与卦辞意思相同23 山地剥 上九 单一阳爻24 地雷复 初九 单一阳爻25 天雷无妄 初九 爻辞与卦辞意思相同26 山天大畜 上九 爻辞与卦辞意思相同27 山雷颐 上九 爻辞与卦辞意思相同28 泽风大过 九三 爻辞与卦辞意思相同29 坎为水 九五 位中且正30 离为火 六二 位中且正31 泽山咸 九四 由否卦九五变位而来32 雷风恒 六五 由泰卦六五变位而来33 天山遯 九五 位中且正34 雷天大壮 九二 位中,中胜于正35 火地晋 六五 位中,中胜于正36 地火明夷 六二 位中37 风火家人 六二 位中且正38 火泽睽 六五 位中且正39 水山蹇 九五 位中且正40 雷水解 九二 位中而应41 山泽损 六五 位中而应42 风雷益 九五 位中且正43 泽天夬 上六 单一阴爻44 天风姤 初六 单一阴爻45 泽地萃 九五 位中且正46 地风升 六二 位中而应47 泽水困 九五 位中,中胜于正48 水风井 九五 位中且正49 泽火革 九五 位中且正50 雷风鼎 六五 位中而应51 震为雷 初九 爻辞与卦辞意思相同52 艮为山 上九 爻辞与卦辞意思相同53 风山渐 九五 位中且正54 雷泽归妹 六五 位中而应55 雷火丰 六五 位中,中胜于正56 火山旅 六二 位中且正57 巽为风 六四 巽之成象主要素58 兑为泽 六三 兑之成象主要素59 风水涣 九五 位中且正60 水泽节 上六 爻辞与卦辞意思相同61 风泽中孚 九五 位中且正62 雷山小过 六二 位中且正63 水火既济 六二 位中且正64 火水未济 六五 位中而应

易经中内卦外卦的主爻是什么?书上说,涣卦,九二爻,九五爻,分别为...

主爻之说是王弼在〈明彖〉一文中所提出的主张。王弼认为每一卦都有一个主爻,该主爻不但治理其他五爻,还决定了一卦的卦义与六爻变化的走向。掌握了这一个主爻,就可以掌握六爻的变化,以及全卦的卦义。至於如何决定何爻为主爻?王弼举出了两个原则。一、以寡统众: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治众者至寡」,以一统众的原则。具体来说,一卦如果只有一个阳爻,那麼就是那个阳爻为主爻。如果只有一个阴爻,该阴爻就是主爻。如剥 主爻为上九,复 为初九,大有 为六五,同人 为六二。二、以静制动:王弼在易经中引进了老子的清静无为思想是有名的。老子崇尚虚静阴柔、无为自然的思想与儒家易学阳尊阴卑,「易为君子谋」的有为思想大异其趣。这些哲学问题我们先不去谈论,具体来说,以静制动,其实就是「中爻」,中爻在儒家易中是视为中庸之德性,王弼则将它阐释为一种「无为」居静的德性。这个原则适用在三阳三阴或二阴四阳、四阴二阳,以及乾坤两卦里。以乾卦为例,九五之尊是理所当然的主爻,因该爻处上卦之中,上体符合其尊贵之位。而坤卦则是以六二为主爻,因坤为臣道,以卑下为吉,六处下卦之中,因此为坤卦主爻。但另一观点也可视六五为主爻,因为不管怎麼说,五是永远的君位。如果有第三个主爻的判断原则,那麼就是以上两者的综合判断。但以这三个原则,实务上还是有很多卦非常难以决定主爻,因此我们就王弼立论的精神,可再推理而自行加一条原则,就是反过来看,能够决定一卦之义者。例如噬嗑卦 ,三阳三阴,实难决定何为主爻。但九四为噬嗑卦「口中咬物」卦义之所由来,因此取九四为很好的选择。以下为六十四卦的可能主爻:卦序 卦名 主爻 理由1 乾为天 九五 位中且正2 坤为地 六二 位中且正3 水雷屯 九五 位中且正4 山水蒙 九二 位中而应5 水天需 九五 位中且正6 天水讼 九五 位中且正7 地水师 九二 单一阳爻8 水地比 九五 单一阳爻9 风天小畜 六四 单一阴爻10 天泽履 六三 单一阴爻11 地天泰 六五 位中,中胜于正12 天地否 六二 位中且正13 天火同人 六二 单一阴爻14 火天大有 六五 单一阴爻15 地山谦 九三 单一阳爻16 雷地豫 九四 单一阳爻17 泽雷随 九五 爻辞与卦辞意思相同18 山风蛊 上九 爻辞与卦辞意思相同19 地泽临 九二 位中且正20 风地观 九五 位中且正21 火雷噬嗑 九四 爻辞与卦辞意思相同22 山火贲 六五 爻辞与卦辞意思相同23 山地剥 上九 单一阳爻24 地雷复 初九 单一阳爻25 天雷无妄 初九 爻辞与卦辞意思相同26 山天大畜 上九 爻辞与卦辞意思相同27 山雷颐 上九 爻辞与卦辞意思相同28 泽风大过 九三 爻辞与卦辞意思相同29 坎为水 九五 位中且正30 离为火 六二 位中且正31 泽山咸 九四 由否卦九五变位而来32 雷风恒 六五 由泰卦六五变位而来33 天山遯 九五 位中且正34 雷天大壮 九二 位中,中胜于正35 火地晋 六五 位中,中胜于正36 地火明夷 六二 位中37 风火家人 六二 位中且正38 火泽睽 六五 位中且正39 水山蹇 九五 位中且正40 雷水解 九二 位中而应41 山泽损 六五 位中而应42 风雷益 九五 位中且正43 泽天夬 上六 单一阴爻44 天风姤 初六 单一阴爻45 泽地萃 九五 位中且正46 地风升 六二 位中而应47 泽水困 九五 位中,中胜于正48 水风井 九五 位中且正49 泽火革 九五 位中且正50 雷风鼎 六五 位中而应51 震为雷 初九 爻辞与卦辞意思相同52 艮为山 上九 爻辞与卦辞意思相同53 风山渐 九五 位中且正54 雷泽归妹 六五 位中而应55 雷火丰 六五 位中,中胜于正56 火山旅 六二 位中且正57 巽为风 六四 巽之成象主要素58 兑为泽 六三 兑之成象主要素59 风水涣 九五 位中且正60 水泽节 上六 爻辞与卦辞意思相同61 风泽中孚 九五 位中且正62 雷山小过 六二 位中且正63 水火既济 六二 位中且正64 火水未济 六五 位中而应

先天卦是风水涣九五是什么意思

以下纯手打字: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 意思是:像挥发身上的汗水一样发布重大命令,同时也能疏散君王的积蓄用以聚拢民心。这样做一定不会有什么祸患。因为九五爻句正位,行事端正。

涣卦的爻辞解释

初六,用拯马壮吉。译文初六,借助健壮的好马来弥补力量的不足,可以获得吉祥。《象》曰:初六之吉,顺也。译文《象辞》说:《兑卦》的第一位(初六)之所以是吉祥的,这是由于它能顺承阳刚的缘故。九二,涣奔其机,悔亡。译文九二,处在涣散之时,要迅速脱离险境,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悔恨便会消失。《象》曰:“涣奔其机”,得愿也。译文《象辞》说:“涣散之时,要迅速脱离险境,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脱离了危险,消失了悔恨,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六三,涣其躬,无悔。白话,六三,涣其躬,无悔。宁愿自身受到损失,因此没有什么悔恨。《象》曰:“涣其躬”,志在外也。译文《象辞》说:“宁愿自身受到损失”,说明志向在外。六四,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译文六四,尽散朋党,因而有大的吉祥;同时,它又能化解小群而聚成山丘一般大的群体,这不是常人所能想到的。《象》曰:“涣其群元吉”,光大也。译文《象辞》说:“尽散朋党,因而有大的吉祥”,表明无自私自利之心,品行光明正大。九五,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译文九五,像挥发身上的汗水一样发布重大的命令,同时亦能疏散君王的积蓄用以聚拢民心,这样做一定不会有什么祸患。《象》曰:“王居无咎”,正位也。译文《象辞》说:“疏散君王的积蓄以聚拢民心,这样做一定不会有什么祸患”,是因为九五爻居于正位,行事端正。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译文上九,摆脱伤害,远远地避开它,不再接近它,不会有什么祸患。《象》曰:“涣其血,远害也。译文《象辞》说:摆脱伤害,这就是避祸之道。

涣卦的白话解析

涣①:亨,王叚②于庙,利涉大川,利贞。 【白话】筮得涣卦,亨通顺畅,君王到达宗庙,利于渡越大河,利于贞问吉凶。 【注释】①涣:卦名,涣散,离异,引申为洪水泛滥。②叚:假借为“假”,到达。问吉凶。 【讲解】①涣:卦名,涣散,离异,引申为洪水泛滥。②叚:假借为“假”,到达。 初六:撜马①,吉,悔亡。 【白话】筮得涣卦,占得初六爻,蹬马外出,吉善美好,悔恨消失。 【注释】①撜马:蹬马,引申为骑马。 【讲解】初六爻当涣散的开始,其涣散的程度还不很大,位在最下,不急于行走,因而可以从容顺道慢行,所以吉善而悔恨消失。 九二:涣贲其①阶,悔亡。 【白话】筮得涣卦,占得九二爻,洪水奔流到宗庙的台阶上,但悔恨消失。 【注释】①贲:读为“奔”。其:代宗庙。 【讲解】九二阳刚之爻居于阴柔中位,上与九五阳刚相敌不应,因此有悔,但九二阳刚能与初六阴柔亲比相合,所以能安居乐业,因而悔恨消失。 六三:涣其■①,无悔。 【白话】筮得涣卦,占得六三爻,洪水冲到君王的身边,但没有恨惜。 【注释】①其:代君王。■:假借为“躬”,身也。 【讲解】六三阴柔之爻居阳刚之位,不中不正,所以有悔,但能与尚九阴阳相应,因而有悔变成了无悔。王弼说:“涣之为义,内险而外安者也。散躬志外,不固所守,与刚合志,故得无悔也。” 六四:涣其群①,元吉,涣有丘②,非娣所思。 【白话】筮得涣卦,占得六四爻,洪水冲到了君王的车子旁边,但没有出问题,所以大吉,洪水冲到了山丘,姐姐想出了防洪措施,而妹妹却想不到。 【注释】①群:军队的车子。这里指君王卫队的车子。②涣有丘:洪水又涨到了小丘上来了。有:假借为“又”。 【讲解】六四阴柔之爻居阴柔之位,处于巽顺之下,顺从九五之尊,为忠臣之象,所以能够帮助九五以救济天下的离散之心,而成就天下聚合的大功业。 九五:涣其①肝,大号,涣王居,无咎。 【白话】筮得涣卦,占得九五爻,洪水冲到君王身上,大声呼叫,洪水冲到了君王的居所,但没有灾难。 【注释】①其:代指君王。 【讲解】九五阳刚之爻居阳刚之位,得正处中,为涣卦的卦主,是大有作为的君主的象征。王弼说:“处尊履正,居巽之中,散汗大号,以荡险阨者也。为涣之主,唯王居之,乃得无咎也。” 尚九:涣其,血去汤出①。 【白话】筮得涣卦,占得尚九爻,洪水消失,忧愁心消失,恐惧心也没有了。 【注释】①血去:恤去,忧愁消失。汤出:惕出,恐惧心消失。 【讲解】这一卦可能是讲大禹治水的过程。

涣卦的爻辞解释

初六,用拯马壮吉。译文初六,借助健壮的好马来弥补力量的不足,可以获得吉祥。《象》曰:初六之吉,顺也。译文《象辞》说:《兑卦》的第一位(初六)之所以是吉祥的,这是由于它能顺承阳刚的缘故。九二,涣奔其机,悔亡。译文九二,处在涣散之时,要迅速脱离险境,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悔恨便会消失。《象》曰:“涣奔其机”,得愿也。译文《象辞》说:“涣散之时,要迅速脱离险境,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脱离了危险,消失了悔恨,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六三,涣其躬,无悔。白话,六三,涣其躬,无悔。宁愿自身受到损失,因此没有什么悔恨。《象》曰:“涣其躬”,志在外也。译文《象辞》说:“宁愿自身受到损失”,说明志向在外。六四,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译文六四,尽散朋党,因而有大的吉祥;同时,它又能化解小群而聚成山丘一般大的群体,这不是常人所能想到的。《象》曰:“涣其群元吉”,光大也。译文《象辞》说:“尽散朋党,因而有大的吉祥”,表明无自私自利之心,品行光明正大。九五,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译文九五,像挥发身上的汗水一样发布重大的命令,同时亦能疏散君王的积蓄用以聚拢民心,这样做一定不会有什么祸患。《象》曰:“王居无咎”,正位也。译文《象辞》说:“疏散君王的积蓄以聚拢民心,这样做一定不会有什么祸患”,是因为九五爻居于正位,行事端正。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译文上九,摆脱伤害,远远地避开它,不再接近它,不会有什么祸患。《象》曰:“涣其血,远害也。译文《象辞》说:摆脱伤害,这就是避祸之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