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易数求动爻超过60怎么求,梅花易数求动爻超过60怎么求的
梅花易数数字算法
梅花易数,数字算法,我简单给你说:先说初六到上九那个,“—”这样的爻,阳爻,称为“九”;“--”这样的爻,阴爻,称为“六”,你知道算出来的卦,有六个爻(两个单卦组成),从下往上数,最下面的爻,叫初爻,如果这个爻是“—”,就是初九,如果是“--”那就是初六,依此类推,最上面的叫“上爻”, 如果这个爻是“—”,就是上九,如果是“--”那就是上六。再说起卦。你报两个数,比如是7和10,7小于8,就不除了,上卦就是7,艮卦;10大于8,除以8余2,2就是下卦,为兑,就得到了一个上艮下兑的山泽损卦。然后取动爻,刚刚那两个数,7+10=17,大于6,就除以6,余5,从下往上数第5爻,由“—”变为“--”或者“--”变为“—”。刚刚我们得到的是上艮下兑山泽卦,现在第5爻,变,得到上巽下兑,风泽中孚卦。这个中孚卦的第5爻,有一句爻辞,就是我们要看的了,那句话你要根据自己求的事,来解释,不能只看字面意思,要联想,这个就看个人资质了。
快速教你梅花易数的变爻怎么看!
; 梅花易数变爻怎么看?梅花易数也叫梅花心易,它起源于我国的宋代易学,被誉为大道之源,是一种常见的占卜方式。它通过八卦的万物类象来起卦断别求测之人所要判断的事。我们在使用梅花易数为人占卜时,经常会碰到一些变卦、变爻,他们对于判断事物的准确性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聊一聊梅花易数中的变爻,那话不多说,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期的梅花易数变爻规则的相关内容吧!
一、梅花易数变爻怎么看分析: 以数字起卦为例:我们可以先随便以数字起卦,1、用卦数的前半部分相加得到一个数;2、再用卦数的后半部分相加得到第二个数;3、用前半部分相加得到的数除以8,得出一个余数,并从八卦属性图中得出上卦;4、用后半部分相加得到的第二个数除以8,得出一个余数,并从八卦属性图中得出下卦;5、将所有数相加,所得加数除以6得出余数,即为动爻数,卦象的动爻数是从下往上数(注:不足6数不用除6,可直接应用,余数为0等于6数。为阳爻,其旁作一标记为“0”,为阴爻,在其旁作一标记为“X”此标记作划分体用之用。); 6、将所得到的卦象,变卦,(注:原先得到的卦象为主卦,动爻变后的卦为变卦,主卦为起始状态,变卦为终结状态。); 7、根据体、用关系,判断吉凶,梅花易数只有一个变爻,所以没必要记0或“X。 取变爻时还要加时数。上下卦之数相加再加时除以六余数才是变爻数 梅花易数中的震卦万物类象详解!二、梅花易数变爻规则解析 只要是起变爻,都是以卦的总数除以六,或者以两卦的总数加上时辰除以六,如不满六只用此数作为变爻,不必再除。如果是六则继续除,一六除不尽,二六、三六、四六.....直至除尽以零数作为变爻。若余数为一,则一爻动,余数为二则二爻动,这种动变若是阳爻则变为阴爻,若是阴爻则变为阳爻,阴阳爻一变,卦也就随之而变了。 梅花易数中的离卦代表的类象是什么?例1、随意报数字2、7。根据先天八卦数字对应卦为“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数字2兑卦作为上卦,数字7艮卦作为下卦,两卦相叠为上兑下艮,主卦为“泽山咸”卦。卦数总和为数字九,数字九除以六余数为三,主卦三爻动变(阳爻变阴爻)变卦为“泽地萃”卦。例2、某日上午10点随意报数字2、7。主卦依然是泽山咸卦,两卦加上时辰数字总和除以六(上午10点为巳时,巳时数字为六)也就是说卦数2 7 6=15,用数字15除以6,余数为3。主卦三爻动变,泽山咸三爻为阳爻变阴爻,变卦为“泽地萃”卦。 好啦,以上就是本期的梅花易数变爻怎么看以及梅花易数变爻规则的全部内容了,喜欢的小伙伴别忘了收藏哦!更多相关内容推荐: 梅花易数数字占法必须要区分上下卦? 梅花易数怎么取互卦?方法详解! 梅花易数互卦是什么意思?重卦?更多相关内容可点击查询:易经64卦灵签六爻测算更多相关测试梅花易数,怎么算动爻?
.前半相加计算其得数;2.后半相加计算其得数;3. 前半相加所得的除以8,得出的余数数目从属性代表图中找为上卦4. 后半相加所得除以8,余数数目从属性代表图中得出下卦5.将所有数相加,所得加数除以6得出余数,即为动爻数,卦象的动爻数是从下往上数(注:不足6数不用除6,可直接应用,余数为0等于6数。为阳爻,其旁作一标记为“0”,为阴爻,在其旁作一标记为“X”此标记作划分体用之用。);6. 将所得到的卦象,变卦,(注:原先得到的卦象为主卦,动爻变后的卦为变卦,主卦为起始状态,变卦为终结状态。);7. 根据体、用关系,判断吉凶梅花易数只有一个变爻,所以没必要记0或*。取变爻时还要加时数。上下卦之数相加再加时除以六余数才是变爻数。梅花易数断卦方法,哪怕外行也能懂
梅花易数 以其简单而灵活、随时随地皆可起卦的特点,吸引了人们的关注,但入门之后人们会发现,真正复杂的还是挖掘获取卦象的含义,那么如何从卦象中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呢?现在就来看看梅花易数的断卦方法。 一、体、用、变卦及断卦 成卦之后,应把卦分为三种,即本卦、互卦、变卦。再根据动爻区分出体卦、用卦,动爻所在的卦为用卦,另一个为体卦,这就明了一体一用。根据八卦之五行,明确生克比和之理,这对于看用卦及体卦的关系非常重要。 而互卦、变卦属于用卦的一部分,体卦与用卦、互卦、变卦的关系,就是内卦的体用关系。还要看外部的预兆,即应卦,而应卦也属于体用卦的一部分,再加上内卦的体用关系,这就是综合内外卦的体用关系。 然而在具体的测试过程中,并不仅仅看体卦、用卦的关系,而是要看所有卦与体卦的关系(这些卦包括本卦、用卦、互卦、变卦,也包括方位、声音、言语、地理、天时之类的应卦)。即所谓的体一用百,体用关系一明确,就可以根据体用关系来预测事物的吉凶。 事物的发生和发展往往是吉凶参半,并非一帆风顺的,因而其过程难免是复杂的。要达到知其过程这一步,除明了简单的体用生克关系、明了外应对于体用的关系外,还必须明了如下原则,即“生体多者则愈吉,克体多者则愈凶。然有此卦生体,诸卦克此卦者,颇减其吉。然有此卦克体,诸卦克此卦者吉”。生生克克的关系非常复杂,弄懂这些复杂生生克克的关系,对于正确预测非常重要。 二、先、后天卦定应期的方法 先天卦定应期的方法与后天卦定应期的方法不同。用先天起卦法断卦定应验之期,常常用卦气来确定。如果是乾卦,因为乾属金,那么应期应定在庚日,辛日或五行中属金的日子(如申日,酉日)。或者乾之应期应定在戌日,亥日,因为乾在八卦方位中为西北方,而戌,亥亦在西北方。或者兑之应期应定在酉日酉时。再比如,震、巽之应期当定于甲日,乙日,以及五行中属木的日子(如寅日,卯日)。或者震卦之应期应定在卯日卯时,巽卦之应期应定在辰日辰时,等等。 后天起卦法断卦定应验之期则多以卦数加时数来定,又根据当时求卜者当时行、卧、坐、立的姿态或者求占者心情的迟缓与急速的情况,来确定事物的应验之期。用卦数加时数来定应期的方法,是在近期而不是应在长远之期的,就没有必要断为长远之期。有许多复杂情况,必须综合先天卦数与后天卦数来断定应期,亦不可执于一端。梅花易数中如何取动爻?
起动爻时如果遇到60除以6后。应取什么爻? 取上爻 一般情况都是除6之后得到的余数为动爻,如果被整除就直接取上爻,因为每个别卦都是六个爻
梅花易数的问题。
《周易》之后,中国的占卜术逐渐发展为一个庞大的专门研究领域。两汉时,京房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上,发明了蓍草配“纳甲”的占卜之法。这个方法到现在还很有影响。唐代时,经济文化高度发展,人也更聪明了,干脆发明了一种极其简单的占卜方法:“以钱代筮”法,用三个铜钱来预测吉凶。北宋的邵雍则发明了一种更为灵活的起卦方式,这中方式以年月日起卦,也可以以字的笔画和字数起卦,还可以根据尺寸,人,静物起卦。邵雍奉行“无故不占”的原则,因为他得来这些方法都事出有因。《梅花易数》全书共分五卷,主要讲述了象数易理,体用生克,占断总决,字画指迷,拆字杂篇等。 卷之一主要讲述了推卦占断的理论基础,取诸物起卦的具体方法和事例。如:按时间起卦,按可数之物起卦,按声音数字起卦,按字起卦,等等。邵雍创立的按数起卦法,总体来说是将数字或其他事物通过数字运算纳入八卦中进行推算。按数字起卦的规则是数以八除,爻以六除。所谓数以八除,即所得的数除以八,作数以先天八卦数换成挂画,入数字不满八数,则以本身的数字换成八卦中的一卦。如除尽则八数换成挂,因先天数中八数是坤卦数,因此除尽则为坤卦。所谓爻以六除,即六十四挂产生后还得求动爻,则以动摇就是用数字除以六。余数作为动爻,余几就是几动爻,如数字不满六数,则以本身的数字作为动爻,如除尽则以六数作为动爻,即为上爻动。所谓动爻则是如逢阴爻动,则变为阳爻,如逢阳爻动则变为阴爻。 卷之二讲述了推卦占断总决,这是《梅花易数》推断的总纲,其要旨有四:第一:依据《周易》的卦辞爻辞,以断吉凶。第二:考察卦象的体用所主,即卦象生克所主之事。“体”为主,“用”为事。“用”生“体”或“必和”就吉利。第三:看起卦时周围的动静变化所含的信息。第四:看占卜时自身的动静。体用的关系是依据五行的关系而来的,五行中一共有五种情况:即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同类。以水为例:金和水的关系是金生水,所以它们的关系是生我的关系。木和水的关系是水生木,所以它们的关系是我生的关系。土和水的关系是土克水,所以它们的关系是克我的关系。火和水是关系是水克火,所以它们的关系是我克的关系。水和水的关系是同类。以为体用依据五行的关系而来的,所以体用的关系也有五种情况。五行中生我的关系,因为体卦为己,所以体用的关系是用生体。五行中我生的关系,体用的关系是体生用。五行中克我的关系,体用的关系是用克体。五行中我克的关系,体用的关系是体克用。五行中同类的关系,体用的关系中就叫做比和。 卷之三主要讲得是邵康节先生的如何拆字而占。 卷之四讲述了八卦与字的联系,并介绍了以此推断吉凶的方法。 卷之五讲述了“四言”,“五行”,“六神”等测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