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个干支怎么组合的,干支和地支如何组成六十组
为什么天干地支只有60组?
因为天干地支纪年法是按序相配的,顺序奇数的天干只会跟顺序奇数的地支、顺序偶数的天干只会跟顺序偶数的地支相配,即单与单配,偶与偶合,单不与偶组合。
例如:天干中第5个是戊,那么在十二地支中可以与戊组合的只有6个,单数的6个。即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
所以组数是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也就是只有六十组,是60年一个轮回。
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序相配,形成甲子、乙丑、丙寅……癸亥,凡六十组干支,称为“六十甲子“
扩展资料:
1、十天干:
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2、十二地支: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3、干支相配的方法,是以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从甲子开始,继为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到癸亥为止,共合为六十数,之后再从甲子开始循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天干地支
六十甲子天干地支各是多少数
十天干配十二地支,六十甲子中,十天干各出现六次,十二地支各出现五次。60天干,60地支
为什么天干地支只有60种组合?
这其实就是数学上的排列组合题。1、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2、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天干中任一字可以与地支中任一字进行组合,共有10组,每组12个,共120个。但是,天干地支纪年法必须天干在前地支在后,排除了地支在前天干在后这一组合,故而120个组合中只有一半是符合要求的,也就是60个。这也是为什么天干地支纪年法60年一轮回的原因。扩展资料:天干地支据说其发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时期的大挠氏。例如唐代刘恕在《通鉴外纪》中就引古书说:“(黄帝)其师大挠,始作甲子。”大挠作甲子虽是传说,但从殷商的帝王名字叫天乙(即成汤),外丙,仲壬,太甲等来看,干支的来历必早于殷代,即在三千五百年之前便已出现了。起先,我们祖先仅是用天干来记日,因为每月天数是以日进位的;用地支来记月,因为一年十位个月,正好用十位地支来相配.可是随之不久,人们感到单用天干记日,每个月里仍然会有三天同一干,所以,便用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分别依次搭配起来的办法来记日期,后来,干支记日的办法就被渐渐引进了记年,记月和记时了。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天干地支天干地支配对排列组合算法
首先我们先要明白天干与地支是如何搭配的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两两相配,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个组合,即六十甲子。(10与12的最小公倍数是60) 123456789101112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 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 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己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 373839404142434445464748 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 495051525354555657585960 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序号1234 5678910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申壬癸 序号123456789101112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894年是甲午年,那么1895年的天干是乙,依此类推,1900年的天干就是庚;同样,1894年的地支是午,1900年的地支就是子;所以1900年是庚子年。如果大家还想到1901年八国联军胁迫清签订了《辛丑条约》,就是1901年是辛丑年,那么天干与地支的序号都往前推一下,也可以推出来1900年是庚子年。(《辛丑条约》中的所涉及的赔款,因为是针对1900年(庚子年)的义和团运动而规定,所以也叫庚子赔款。)如果没有告诉你相邻的某个年份是什么年,那么又怎样推算呢?比如,1861年用干支纪年应是?1984年用干支纪年应是?这里有一个计算的公式:N=X-3-60m(0≦N﹤60,m是一个自然数)N是60个干支的序号,比如N=1时就是甲子,X就是公元某某年。那么按照这个公式,1861年的序号就是:1860-3-60m,那么就取m=29,这样N=58,如果取m=30的话,N=-2,这时就要加60,也就是说0≦N﹤60,如果N=0,那么就是第60个干支。现在知道与1861年对应干支是第58个,但是如果没有上面那个表格可供查阅,怎么办呢?我们知道天干是10个,地支是12个,10天干与12地支按顺序两两相配,那么第58号对应的天干的序号应是58÷10的余数,余数是8,第八个天干是申;同样,第58号对应的地支的序号是58÷12的余数,余数是10,第十个地支是酉,所以1861年是农历辛酉年。所以天干的序号A=mod(N,10),地支的序号B= mod(N,12)(大家就是对于m应该取多少,不用去想,很简单,就像小学生列除法算式一样,N-3那个数除以60,所得的商数就是m, 余数就是N)注意:这里的公式只适用于公元后的年份公元前的计算公式应是N=X-2-60m,(因为公元前1年后就是公元元年也就是公元1年,没有公元0年),(X就是一个负数了,m也取负数) 不过不知道这个公式是否准确。前面的公式N=X-3-60m来源于《简明天文学教程》 作 者: 余明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天干地支是怎么组合"六十甲子"的呢...请速度回答...
我自己总结的很准,不信可以算算天干共十个,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计算方法:年份的最后一位中0对应庚,1对应辛,2对应壬,3对应癸,4对应甲,5对应乙,6对应丙,7对应丁,8对应戊,9对应己。地支(即12生肖)共12个,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地支计算方法:当年生肖是什么就对应它的相应地支。如:子对应鼠,丑对应牛……综上即可算得当年的天干地支。如:1901年最后一位是1,因此可得天干为辛,又因为当年为牛年,因此其对应的地支为丑。所以1901年为辛丑年(我们要永记辛丑条约的耻辱!)同样可得1983年为癸亥年,1984年为甲子年,1985年为己丑年,1986年为丙寅年,今年2006年为丙戌年用十干的“甲、丙、戊、庚、壬”和十二支的“子、寅、辰、午、申、戌”相配,十干的“乙、丁、已、辛、癸”和十二支的“丑、卯、巳、未、酉、亥”相配,共配成六十组,称为六十甲子60年轮一次
天干地支配对排列组合算法
首先我们先要明白天干与地支是如何搭配的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两两相配,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个组合,即六十甲子。(10与12的最小公倍数是60) 123456789101112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 131415161718192021222324 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 252627282930313233343536 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己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 373839404142434445464748 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 495051525354555657585960 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序号1234 5678910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申壬癸 序号123456789101112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894年是甲午年,那么1895年的天干是乙,依此类推,1900年的天干就是庚;同样,1894年的地支是午,1900年的地支就是子;所以1900年是庚子年。如果大家还想到1901年八国联军胁迫清签订了《辛丑条约》,就是1901年是辛丑年,那么天干与地支的序号都往前推一下,也可以推出来1900年是庚子年。(《辛丑条约》中的所涉及的赔款,因为是针对1900年(庚子年)的义和团运动而规定,所以也叫庚子赔款。)如果没有告诉你相邻的某个年份是什么年,那么又怎样推算呢?比如,1861年用干支纪年应是?1984年用干支纪年应是?这里有一个计算的公式:N=X-3-60m(0≦N﹤60,m是一个自然数)N是60个干支的序号,比如N=1时就是甲子,X就是公元某某年。那么按照这个公式,1861年的序号就是:1860-3-60m,那么就取m=29,这样N=58,如果取m=30的话,N=-2,这时就要加60,也就是说0≦N﹤60,如果N=0,那么就是第60个干支。现在知道与1861年对应干支是第58个,但是如果没有上面那个表格可供查阅,怎么办呢?我们知道天干是10个,地支是12个,10天干与12地支按顺序两两相配,那么第58号对应的天干的序号应是58÷10的余数,余数是8,第八个天干是申;同样,第58号对应的地支的序号是58÷12的余数,余数是10,第十个地支是酉,所以1861年是农历辛酉年。所以天干的序号A=mod(N,10),地支的序号B= mod(N,12)(大家就是对于m应该取多少,不用去想,很简单,就像小学生列除法算式一样,N-3那个数除以60,所得的商数就是m, 余数就是N)注意:这里的公式只适用于公元后的年份公元前的计算公式应是N=X-2-60m,(因为公元前1年后就是公元元年也就是公元1年,没有公元0年),(X就是一个负数了,m也取负数) 不过不知道这个公式是否准确。前面的公式N=X-3-60m来源于《简明天文学教程》 作 者: 余明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