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婚姻形态,六种婚姻类型
简述传统婚姻家庭的特征
1、婚姻的目的是传宗接代,生儿育女。
2、采取包办的方式缔结婚姻。
3、强调“门当户对”,注重经济利益。
4、推崇“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权力原则。
5、婚姻家庭的建立必须遵循一套固定的程序和规范。
扩展资料:
婚姻关系
1、夫妻关系,即两性关系。你需要处理的是:你和他的关系,你和他的前任的关系,你和你的前任的关系,你和第三者的关系……而你和他的关系又衍生出很多内容:比如私人空间,比如经济大权,性关系等等。
2、职场关系。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是要工作的。特别是如果你或者他是工作狂,那处理工作和伴侣之间的关系,那就尤为重要。当然,在工作中,你要处理和上司、同事、下属、客户的关系。很多人就会把职场中的关系带到家庭中带到夫妻关系中来,那就容易产生矛盾。
3、家庭关系。这是婚姻中最难处理的关系,也是最复杂的关系。其中,婆媳关系是最关键的一环。七大姑八大姨以及亲妈和婆婆的关系,这些都是最为微妙的。而与孩子的关系也是最让人操心的,一旦没处理好,绝对能把一段原本稳固的婚姻给瓦解了。
4、朋友关系。朋友关系在婚姻中的位置变得不再那么重要。很多女人甚至因为家庭而放弃了朋友。这点当然也是不可取的。处理好了朋友关系对婚姻是一个润滑剂。
婚姻的五个阶段
婚姻的五个阶段第1阶段,甜蜜小两口刚结婚,满满都是浓情蜜意,你怎么看怎么好,如胶似妻,这个时候感情是最浓厚的,荷尔蒙消退之后,你们的婚姻就进入第2阶段矛盾期,在一起生活。你就会发现两个人有不合拍的地方了,有些缺点有些坏脾气就会暴露出来,这样就会导致你理想的婚姻跟现实还是有落差了,你这时候很容易去指责,抱怨你们的感情很容易爆发婚姻问题,比如。如果你能够熬过矛盾期,你们之间的脾气性格经过了一定时间的磨合做出一些调整,你们开始进入婚姻的舒适区了。这就进入到第3个阶段稳定期,在这个阶段双方都会对对方感到比较满意,也能够更多地理解对方,感受到婚姻里的幸福。幸福总是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你们很快就进入婚姻的第4个阶段,平淡起来了,在这个阶段两个人会各自忙着自己的事业。我只是把精力放在孩子或者家庭的琐碎上面交集逐渐减少,交流逐渐变浅,这个时候夫妻中的一方可能因为受不了平淡,而到外面去找自己。第5个阶段就是感情的破裂,在这个阶段呢,夫妻之间的交流几乎没有你们没有去在乎对方的。感受也没有去经营你的家庭,逐渐积累起非常多的矛盾,这个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突然爆发,等待你的结果就是只有,少数懂得珍惜,懂得体谅,懂得反思总结的朋友。
中国古代十大婚姻形式反映了什么?
1、我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即使皇帝也只是有一个老婆,但那个时候的内容只要有条件,可以娶很多个老婆,但那叫妾,不能称妻。妾下面还有通房丫头。只有办了手续的通房丫头才能称妾。2、中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宗法制度下的包办和买卖婚姻,婚姻是男女双方家族的事情,婚姻的成立和解除由家长决定。在这种男子为中心的宗亲制度下,夫妻的关系是极不平等的,夫权至上,“夫者倡,妇者随”,女性附属于男性,没有独立的人格。3、婚姻和家庭是家族伦常关系的载体,所以在其中充满的伦理和道德的约束,而这造就了相对稳定的婚姻关系,女子要从一而终的要求培养了爱情的专一和忠诚的传统,家长制的控制使两性关系归于单纯,扼制了婚姻道德的沦丧。4、我国封建社会,妇女没有社会地位,夫为妻纲,妇女的一切只能服从和依赖于丈夫,即使丈夫死了也不准改嫁,从一而终。而男子却可以三妻四妾,皇帝有三宫六院,一般的达官贵人亦都妻妾成群。5、中国古代婚姻经过复杂漫长的过程,都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中牵引,而真正结婚的男女双方都未直接参与,只有在结婚完成之后才见对方模样。如此玄妙的结合,是谓千里姻缘一线牵,男女之间的姻缘,要经过媒人的物色,经过生辰八字批合吉凶,就以定下姻缘,共度一生。扩展资料中国古代婚姻制度存在五大弊端:1、无自主性,无自主性指的是毫无自主选择权;2、承嗣性,古代男女双方结为婚姻关系的目的就是繁衍后代;3、抑女性,中国古代婚姻制度对于女性的束缚力较强;4、买卖性,父母把儿女的婚姻当成买卖来做,婚后妻子可任由丈夫买卖5、繁缛性。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婚前婚时婚后礼节十分繁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婚姻制度婚姻的每个阶段
婚姻的每个阶段 婚姻的每个阶段,婚姻是一场长久的陪伴,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经历无数种感情阶段,度过了那么感情更上一层楼,婚姻更加幸福,没有度过那么很有可能破裂,下面分享婚姻的每个阶段。 婚姻的每个阶段1 阶段一:激情期。主要指新婚期,夫妻二人如胶似漆,婚姻充满了兴奋、性趣和亲昵。这个阶段一般持续到婚后1年,爱情是生活的重心。 忠告:婚姻是人生的一个转折,婚后要学会树立两人的观念,凡事少想“我”,多想“我们”。要利用这个和谐阶段,培养共同的生活习惯。 阶段二:磨合期。失望和冲突成了这个阶段的主题。你们开始发现对方并不完美,也有很多你受不了的缺点和不足,你们开始就某件小事争论,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这个阶段一般在婚后1—2年时出现。 忠告:这是非常重要的时期,处理好了,会为将来的长久厮守打下基础。要打破对婚姻不切实际的幻想,注意换位思考,不要费尽心思改变对方,尊重更重要。 阶段三:叛逆期。你们经常吵架,一方甚至产生外遇的倾向,导致你们对彼此的忠诚产生怀疑。这个阶段大多会持续数年,一般在结婚3—7年后出现。 忠告:千万不要轻易有外遇,即使出现问题,也不能轻言放弃婚姻,互相尊重和理解,一定能走过困难时期。 阶段四:合作期。有了孩子后,你们为了家庭不懈努力,事业蒸蒸日上,共同创造着美好的未来。这个时期多在结婚5年后到来。 忠告:上有老,下有小,会让你们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偶尔重温浪漫情怀,大胆地对他(她)说“爱”,你们将成为令人羡慕的幸福伴侣。 阶段五:重组期。孩子长大了,家庭基础稳定,爱情开始转化为亲情,你们之间多了一些谦让,少了一些争吵。此时,你们已经共同走过了15年的岁月。 忠告:上一阶段的忙碌让你们的身体变得不那么灵活了,此时健康开始提上日程,两人一起运动,一起做家务、一起度假,会让婚姻生活变得更充实。 阶段六:危机期。中年危机到来,你们可能经历人生的一些重大变故,例如一方父母出现重大疾病甚至离世,事业上也可能遭遇瓶颈,很多不幸的事冲击着整个家庭。这个阶段可能在结婚20年后出现。 忠告:压力不言而喻,两个人要学会共同面对,互相支持安慰,只要度过这个时期,你们将永远不离不弃。 阶段七:完美期。婚姻的建设阶段已结束,你们已经完全了解对方,希望对方与自己一起安享晚年。此时你们至少一起走过了25个春秋。 忠告:尽管夕阳西下让人感到生命的悲凉,但共同回忆你们走过的婚姻之路,会带来温暖与幸福感。 婚姻的每个阶段2 第一阶段:甜蜜期 刚结婚,两人还处于新婚的欣喜,维持恋爱时的状态。 虽然偶尔也会有小争吵,但是都会体谅对方。平时生活中也会准备些小惊喜给对方。在别人看来可能是坏毛病,而在你眼里却是美好。 甜蜜总的状态就是你侬我侬,有说不完的话。 第二阶段:磨合期 结婚2-3年后,过了甜蜜期,开始进入磨合期。双方各自的一些毛病会慢慢体现,但是会没有甜蜜期那样的包容,袜子乱放,把刚拖干净的地板又弄脏等这样的小事都可能成为两人争吵的导火索。 在这个期间,两人都会升级,成为爸妈。孩子的到来,会打乱二人世界的平衡,会以孩子为中心。 这时,两人矛盾也会慢慢变多,婆媳矛盾也会增加。帮老婆,还是帮老妈,这是男人头痛的问题了。 磨合期的时间是最长的。争吵,矛盾也是最多的一个阶段。双方都会变得计较,在意,有时也会变得厌倦。一旦争吵,矛盾升级,就有可能导致离婚。过了结婚的新鲜期,有些人会出去寻新的猎物,这种第三者插足的几率大大增加,影响婚姻生活。 磨合期的种种会让人心力交瘁,所以很多夫妻都挺不过这个阶段,实为可惜。 第三阶段:平淡期 熬过了磨合期这个漫长的阶段,上过了高山,也下过了火海,婚姻慢慢进入平淡期。 经过磨合期,棱角被磨平,两个人经过磨合期的“折磨”,心境变得平淡。 两个人都会觉得日子平平淡淡才是福,比磨合期看得开多了。 孩子也工作了了,两个人就有更多时间做自己的事。日子平淡如水,没有波澜也挺好的。 但也有人抵不住这平淡而在这个阶段选择分开,真是遗憾。 第四阶段:长久期 过了前面三个阶段,恭喜你,你们的婚姻进入了长久期。没有什么能拆散你们的婚姻了,可以一起携手到白头。走进婚姻殿堂的,两人都是这个初衷,希望两个人能一起携手到白头,至死不渝。只是很多人的婚姻都死在了前两个阶段。 不论你们现在处于哪个阶段,希望你们能一直走到最后第4个阶段,一直到生命的尽头。如果挺过了第2个阶段,那么离长久就不远了! 婚姻的每个阶段3 一、结合阶段(结婚第1年至第2年) 在蜜月中和蜜月后,“我们”这个概念居中心的地位。夫妻双方关心的是满足对方的期望,因此都特别花功夫来符合对方的想法。他们尽可能经常呆在一起,什么事都一起做。这个阶段是“感情的春天”。 二、失望阶段(结婚的第3至第4年) 最初的狂热劲已消失。夫妇俩遇到的日常生活问题越来越多了。相互共同未来的信任已有伤痕。因为在这时许多夫妇看到,他们的伴侣完全不是他们初次相爱时想象的那个样子。 失望的阶段往往是一个痛苦的但也是可以治疗的过程。夫妇真正相识之后,他们的关系也就从隐隐约约意识到的拘束和失望中解脱了出来,从部分甚至是有意识忍受的拘束和失望中解脱了出来,在现实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真正的夫妻关系。 三、生育阶段(结婚的第5至第6年) 这时,双方就想要孩子了。他们产生一种非常满意和非常和谐的感觉。这对关系的稳定有积极的作用。这开始了婚姻的初夏时期。爱情不再那么热烈,但是在升华并有更多的内容。 四、巩固阶段(结婚的第7至第8年) 这多半是整个婚姻最积极的时期。夫妇俩克服了他们关系最初的`艰难险阻。这时,他们生活、计划和工作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近期具体和现实的目标上。 五、间歇阶段(结婚第9至第11年) 夫妻关系的基础更巩固了。结婚初期负担沉重的年代已经过去,手头开始宽裕。离异的风险少了,特别是夫妇的年龄过了30岁的时候。我们称这个时期是婚姻的夏天。另外的一些特征是:夫妻双方都主动更多地承担责任了。一般还是传统的分工:男在外工作,女操持家务,只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有些争吵。 六、总结阶段(婚姻第12年至第14年) 女的大约是到40岁时开始要做初步总结了。她们重新考虑她们的生活计划,因为她们知道她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作根本性的变动了。鉴于这种情况,有些夫妇感到他们处在生活中的死胡同里。他们感到失望,心灰意冷和垂头丧气。许多人现在也认识到钱和事业上的成就不再能使人感到满足了。这便开始了“婚姻的初秋时期”。 七、危机阶段(结婚第15年至第20年) 爱情已变得麻木。夫妻开始慢慢地分开生活。特别是女方还没打算不要她伙伴的关注和尚能忍受他日益增长的冷漠态度。结婚前,男子热心帮助料理家务。现在,对他们来说,重要的只是冰箱不坏,冰箱里有东西就行了。男的在工作方面变得懒惰了。许多妇女在这方面显露出失望情绪。由于联系双方感情的力量,如性感和温情现在经常被疲倦、紧张和孤独感所削弱,由于已找到的生活目标有时候甚至是在违反伴侣的意愿下取得的,所以在爱情问题上也必然会出现争吵。经常发生婚外恋的问题。因此,这是发生离婚案最多的时期。 八、革新阶段(结婚第21年至第25年) 夫妇考虑了各种选择。尽管如此,他们决定重归于好。这时就可能开始如萨尔诺夫所说的“革新之秋”时期。孩子已独立自主,他们几乎不需要父母了。共同的目标变小了,不完全专注于婚姻了。这时,许多男子在职业上可以呼吸所谓第二种空气了,再次试试尽可能扩大他们飞黄腾达的可能性。女性开始自己解决从事自己的事业。尽管有这种分离,这时夫妇俩有机会得到不受任何影响的独立自主感并能多次利用这种机会。 九、暮春阶段(结婚第26年至第30年) 在孩子离开家时,爱情突然又会获得新的吸引力。爱变得更温柔、更深情、更无私。许多夫妻相互重新发现对方。社会学家说:“48%的夫妇把他们这时候的关系称之为非常幸福的阶段,38%的夫妇说他们这时候的关系很和谐。只有3%的夫妇认为他们的关系有问题。” 十、老年阶段(从结婚的第31年开始) 这是恢复时节。同心协力度过各种危险的夫妇现在可以享受爱情的硕果了。他们欣赏他们之间深厚的感情。他们之间几乎没有误解了,有许多共同在一起度过的时光,这时,他们可以一起来建设更加灵活和更富创造性的生活。占领新的生存空间,让长期枯萎的感情重新充满活力,特别是在两性关系上。此时,爱情和两性关系真正融合成一体了。夫妻之间无限信任,但是有分寸的。婚姻到了“金色秋天”。这是一年四季色彩最丰富、最光彩夺目的时期,也是夫妻关系的顶峰时期。传统婚姻的民俗形态主要有几种?
如今婚姻是很多人所关注的重点之一,当然越来越多的人都非常向往西式的婚礼,对于传统的婚姻也让很多人都有了不一样的理解。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主持西式婚礼的时候都会掺杂进中式的婚礼元素,当然这也正是因为一直以来我国的民俗传统才会有着这样的形式,民俗的形态便是一定要女方嫁到男方家这样的形式才是被众人所认可的。
一、传统民俗包涵了民族自己的传统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国家的发展也越来越开放,但是不得不承认有些民族的传统却依旧保留下来,无论是任何时候女方都要嫁到男方家,这样的民族习惯一直都会有所保留,当然如此传统的婚姻也是为了能够保留好我国一直以来的传统。所以无论在任何时候这样的传统婚姻都会有所存在,毕竟这样的存在才会符合更多人的观念。
二、大部分以男方为主很多时候为了能够展现出公平,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要尊重女方,但是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依旧是以男方为主,这样的民族习惯也是为了能够让一直以来的传统有所保留,虽然都会有开放的形式存在,但是在很多角落中依旧保持着如此传统的文化,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说自身都是有开放的提倡,但是不得不承,对于传统的婚姻,每一个家庭都有自身的想法,所以很多时候他们的存在并不是刻意的。
无论是怎样的婚姻,只要是双方都愿意的,便是最美好的婚姻,毕竟如今的社会中并没有强迫的要求,所以很多时候婚姻的自由才能够看出一个社会最真正的发展。传统的婚姻虽然有所保留,但是大部分的时间也都是由年轻人做主,毕竟对于年轻人来说,自己的婚姻才是最重要的。
古时婚姻是怎么样的?
婚姻是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的主要方式和构成家族、亲族的基础。婚姻风俗主要包括婚姻形态、媒介、礼仪以及离婚、改嫁、夫妇间的地位等种种风俗观念。《诗·小雅·我行其野》载:“昏姻之故,言就尔居。”《礼记·昏义叙》曰:“婿曰昏,妻曰姻。”《说文》载:“婚,妇家也,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姻,婿家也,女子所因,故曰姻。”上列旨义,似乎婿和妇家称婚,妻和夫家称姻。其实,“男昏女姻,散则通”,可以互称,婚姻即指夫妇。婚姻之婚为什么也写作“昏”?《白虎通·嫁娶篇》解释说:“婚姻者何谓也?婚者昏时行礼,故曰婚。”现在娶妻以白昼,且挂红彩,古代以迎女为迎阴气至家,必夜行,车服尚黑,执烛前往。故婚礼“不乐不贺。”《列子·汤问》载,远古时代“男女杂游,不媒不聘。”这种乱婚没有特定的约束规范,构不成氏族、家族,也不知道生育的秘密,往往归结为“感神龙”、“践巨人迹”、“吞薏苡”等,还算不上严格的婚姻。人类最早的婚姻形式是血缘家族,当时已排除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性交关系,是一种同胞兄弟姐妹间的血缘婚。传说,伏羲氏曾让人兄妹结婚,这种血缘婚即相当伏羲氏时代。高山族传说,洪水把世上的人都淹死了,只剩兄妹二人。妹妹要和哥哥结婚,哥哥不同意。妹妹说,山洞里有个姑娘,你和她结婚吧。哥哥去山洞,果然见一蒙面姑娘,婚后才知道正是自己的亲妹妹。海南岛的黎族传说,上古天翻地覆,人类尽遭厄运,仅剩兄妹二人。妹妹把脸上刺上花纹,让哥哥认不出来,二人结了婚。从此,黎族姑娘开始纹面。这时,人类不仅知道了生育的秘密,而且逐渐认识到同一血缘结婚的害处,在古代,叫作“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在远古认识愚昧低下的阶段能够认识到近亲结婚的害处似乎难以置信,其实是可以理解的。首先,许多兄妹结婚的传说,都是在各种天灾之后,仅剩下兄妹二人,别无选择,表现了一种万般无奈的心理否定。其次,许多兄妹结婚后,都有生下肉球、肉瓜、葫芦、无四肢五官等怪胎的传说,反映了人们抵制血缘婚的朴素观念。再次,现代许多婚俗比较落后的民族,不仅对同血缘婚姻有清醒的认识,而且实行的基本上都是族外婚。于是,人们先从禁止父母与子女间的婚姻关系入手,再禁止亲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远房兄弟姐妹,最后,本氏族内不准通婚,这就产生了族外婚。族外婚是甲氏族的一群兄弟出嫁到乙氏族,与乙氏族的一群姐妹互相婚姻。在中国占代,一般是两个氏族结成世代通婚的联盟。如姬姓氏族与姜姓氏族即是长期通婚的联盟。中国的媳妇一直称公婆为“舅姑”。唐朝朱庆余有“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的诗句。这种称谓,就是这种族外婚的残余。由于世代互相通婚,甲氏族的男子嫁到乙氏族,乙氏族的男子嫁到甲氏族。媳妇的公公实际上是自己母亲的兄弟,婆婆实际是自己父亲的姐妹,就是媳妇的舅舅和姑姑。族外婚在具体通婚形式上有以下三种,这三种形式也显示了向对偶婚发展的线索。一种形式是野合而婚。古代和现代某些少数民族,都要定期举行祭祀女神的仪式和各种形式的集会,目的之一就是为两氏族青年男女提供建立婚姻关系的机会。商周时代仍有这种旧俗。《周礼·媒氏》载:“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史记·滑稽列传》载:“州闾之会,男女杂坐……履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罗襦襟解,微闻香泽。”另外,《诗经》中反映男女野合调情的例子很多,孔子就是其父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的。一种形式是公共房屋。解放初的云南阿细人氏族男女分居,女住“黑衣德”,男住“若衣德”。其中,黑衣德也是女子晚上招待外氏族男子的场所。由于本氏族男子晚上都出去了,若衣德实际成了老人和小孩睡觉的地方。《三国志·魏志·东夷传》载,高旬丽“女家作小屋于大屋后,名婿屋。婿暮至女家户外,自名跪拜,乞得就女宿,如是者再三,女父母乃节假听使就小屋中宿”。这种“婿屋”,可为上述公共房屋之佐证。一种形式是走访婚。随着族外婚的发展,由本氏族一群兄弟的集体拜访,发展到单个人的拜访。上述高旬丽的婚俗就是典型的走访婚。云南永宁纳西族,对外氏族的异性朋友互称阿注,只要双方合得来,男方即可应约到女方过宿。这种阿注婚就是一种走访婚。族外婚也是群婚,随着它的发展,双方要求保持相对专一、稳定的婚姻关系,这就是对偶婚。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中讲,在对偶婚的情况下,“一个男子在许多个妻子中有一个主妻,而他对女子来说,也是她的许多丈夫中的一个主夫”。上述纳西族的阿注婚有两种情况:一是男方仅仅晚上到女方那儿去,白天的生产、生活是分开的。另一种是不光在女方居住,白天的生产、生活也在一起,就是一种对偶婚。父权制确立后,中国传统婚姻实行严格而虚伪的一夫一妻制。它要求妇女严守片面的贞操,绝对不准同时有两个丈夫,男子则可同时拥有众多个媵妾,但“礼无二嫡”,妻子同时只能有一个。后来也出现过双妻,但都是不合法的。自兄妹血缘婚开始,人类的婚姻生活正式创立,到一夫一妻制为止,传统的婚姻形态最后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