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有哪些寺庙比较灵验,求财去哪个寺庙最灵验
朝州有哪些寺庙,都是在什么路
开元寺泰佛殿 开元寺位于潮州市区开元路中段,唐初始建荔峰寺,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改名开元寺至今,原寺占地百亩,现有30余亩,结构规范严谨,香火鼎盛,并有岭东佛学院设此。该寺是潮汕三大名寺之首。是全国仅存的...别峰古寺 广东潮州市意溪镇橡埔乡别峰古寺,距离市区东北5公里,由崔道亮创于明代(1368—1644),自1983年至2001年,先后由住持释弘廉、释信愿募资重修、扩建,并开辟水泥路面宽大的公路直通寺前,山门高...南岩寺 南岩寺位於广东省潮州市葫芦山西麓,前对西湖,碧波荡漾。山上有一天然岩洞,左近巨石突兀。唐宋以来,文人雅士多游此地,咏诗作赋,题刻於石。......孝禅寺 孝禅寺,在意溪镇头塘村,清代顺治18年(公元1661)潮州知府吴颖、海阳县知县王运元、郡人梁应龙、谢元汴、翁如麟、蔡元同、高僧澄心建,命名孝禅庵明镜古寺 明镜古寺,在潮州市北关北美路尾,始建于明代(公元1364-1644),是开元寺下院,原系管理违规僧人场所。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僧人寂渊募建后座,雍正九年(公元1731)知府胡恂重修,解放初...[古大土庵 [线路 酒店 机票 交通 地图]古大土庵位城区府仓内(旧永丰会),是潮州古城的一处佛教道场,又是潮州一处很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古迹。目前庵中尚保存有七八块清代重修的碑记石刻,可供稽考溯源。据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修的香火碑记。...叩齿庵 叩齿庵在潮州市区下西平路道后巷。原名济生庵(又名大隐庵),始建于唐代。清咸丰林大川《韩江记》载:“叩齿庵在城南书院左,即韩昌黎大颠至郡所住处也”。......太平寺 太平寺位于广东潮州潮安县凤凰镇凤西村委会大庵村(古属饶平县)高山中,俗称“大庵”。寺前有7座小山峦,曰:“七星赶月,”气势磅礴。系清名将、饶平总兵吴六奇(1607—1665)所创建,为古代名刹,来龙庵 来龙庵位于潮州市区下东平路王厝堀池乾24号,这是闹市中一座具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尼庵。乃明代中叶,有富室谢氏女,矢志披剃出家,法名果弘。其父母为之建此庵以为清修之所。慧清庵 在潮州市区方巾巷13号,清代康熙六年(公元1667)尼僧海度,海玉披剃出家,募得吴姓仕绅购方巾巷瓦屋三间,修葺塑佛像,名为慧清室。......福寺 广东省饶平县海山镇上港村西约二华里处的灯楼山麓,环境幽静,地势奇特,有“仙人骑鹤”之胜。清朝《潮州府志》载“隆福寺在信宁都黄芒山,晋时建”。......松林古寺 位于潮城意溪镇郊之松林峰山麓。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挖东溪时,在原寺址前低洼处出土韦驮菩萨石像一尊、圆形石墩一座,上刻“开山会堂和尚”六字清晰可见,现供于寺中,故有称开山寺者
介绍下潮汕寺庙及风俗
潮人拜神,主要是到庙宇去拜。 但说来也怪,潮汕人到庙宇供香,一般不称拜神,而是称“拜老爷”。 潮人“拜老爷”和拜神是有区别的,只有到旧历年末酬神时才叫“拜神”、“谢神”。 究其渊源,还必须从古籍的说法谈起。 潮汕老百姓,自古以来信奉的神很多,村村都有神庙,尤其是平原较大的村庄和市镇,神庙就更多了。神庙中供奉的神偶,大多是木头雕刻,大的比人体还要大,漆上金彩,小的只有一两尺甚至只有几寸高,脸手和衣着都是油漆的。 神庙,潮俗统称为“老爷宫”。 大的有厅殿天井,天井两边还有“龙虎”壁塑,檐角与庙脊还有各种图案塑刻或嵌瓷龙凤或鲤鱼、人物、戏出等等装饰。 小庙只有小屋宽,中有神龛供桌。 还有更小的只有一个模型式的小宫,里面置小型神偶,人在外面祈拜。 潮人信奉的神,有神话故事的神,有历史人物的神,有与外地共通的神,也有地方特有的神,普遍信奉的庙神有:玄天上帝、天后圣母(又称妈祖)、慈悲娘娘、注生娘娘、保生大帝、真君爷、七圣夫人、三义帝君(即刘备、关羽、张飞)、花公花妈、福德老爷(又称土地爷、土地伯公、后土之神)、三山国王 (又称王公、村里的地头神)、木坑圣王、风雨圣者、文昌爷、魁星爷、太子爷……潮州城还有显赫的安济圣王。 各行业也有各种神名,自设小神龛供奉。 解放后破除,各庙神偶被焚毁,庙宇也作别用或拆除。 近十多年,一些旧庙作为文物保护,重新修建,成为当地景点. 潮汕民间祀奉的神明不下百种,惟以土地神最为普及。 村社不论大小,必有土地神庙;营造坟墓,墓侧必设“土地神位”小碑(或写“福神”二字)。 这种土地神乃起始于古代的田社神、社稷神。 在潮汕农村还祀奉“三山国王”,把它视作最大的福神。 清代郑昌时在《韩江闻见录·三山国王》中说:“三山国王,潮之福神也。”这是潮地特有的也是最为崇奉的地方保护神;民间俗称为“地头爷”。 每逢村里谁家死了人,子孙或家人必到地头庙去报告,叫作“报地头”。 土地神在城镇居民中也受到普遍祀奉。 在不显眼的墙旮旯处贴上一张红纸,写着“地主神位”就算是神牌位。 每逢旧历初一、十五或民俗大节日,必焚香供奉祭品。 所谓老爷,原指旧时的官吏。 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五日:“前明时缙绅惟九卿称老爷,词林称老爷,外任司道以上称老爷,余止称爷,乡称老爹而已。”清代四晶官以上称大人,五品以下称老爷。 旧时,豪绅亦称为老爷,仆称主亦为老爷。 潮汕的庙宇,俗称老爷宫,所供的“老爷”,其实都是一些历史上或传说中的有益于人民的官吏、名人。 这里说的老爷,实际上是一些在人民心目中有地位的人。 但由于历经千百年的民间崇拜和神化,以及历代统治者的喧染、利用,给祭拜老爷及其场所(老爷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很有必要对它进行考察和研究,揭开面纱,还其历史本来面目。 一、三山国王庙。 祀巾、明、独三座山神。 最早的三山国王庙是揭西县河婆镇的霖田祖庙。 此外,潮汕各县及我国地区、东南亚各国均有三山国王庙。 二、土地庙。 俗称土地公庙,通称福德祠,祭土地神。 民间相传土地神是管理土地的神,即社神。 三、雨仙庙。 祀雨神。 相传宋代有一位神童孙道者,为民降雨除灾,被尊为雨神。 揭东、潮安、潮阳、饶平等县均有雨仙庙。 尤其是揭阳市揭东县玉洛镇的“风雨圣者庙”,因与南宋爱国诗人谢翱有关而更著名。 谢翱(1249-1295年),字皋羽,号唏发子,谥乐耕公。 他不仅是南宋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也是一位抗元的民族英雄。 同时,他也是揭阳市乃至粤东地区20余万谢姓居民的始祖。 谢翱原是福建省长溪人,其先祖谢邦彦是宋代著名词人,其父谢钥著有《春秋衍义》、《左氏辨证》传于世。 宋度宗咸淳二年(1266年),谢翱随父移居临安,时年17岁,已能诗善文,颇具声誉。 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年)六月,元世祖下诏攻宋。 宋端宗景炎元年(1276年)七月,文天祥开府于南剑州(州治在今福建省南平市),号召四方起兵护宋。 谢翱激于爱国义愤,倾家赀,赴国难,率乡勇投奔文天祥,并被任命为“谘事参军”,其时谢翱27岁。 景炎二年(1277年),谢翱随文天祥护送宋帝昺,乘船南下,进漳州,复梅县,攻潮阳。 那时,随军而来的谢翱妻子毋氏已怀身孕,不久便在潮阳后江船中产下一子,取名怀壶,字醉仙。 后在揭阳、海丰等地的战斗中,文天祥落入敌手,谢翱机智脱走,并潜回潮阳,寻得妻儿,隐居白土村,并暗中组织乡勇待机组织抗元。 谢翱为使潮汕一带乡民不忘宋国,激发抗元情绪,选择农历二月十六日--宋太祖诞辰日,举行“长春节”活动。 为使元兵不起疑心,便随口称纪念“风雨圣者”。 现在,揭东县玉滘镇大滘村“风雨圣者庙”,就是当年谢翱倡导的热爱故土、热爱家乡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的寄托和体现。 20世纪90年代,为纪念南宋爱国诗人谢翱,揭阳市谢翱研究工作小组决定,建“谢翱纪念堂”。 1995年11月7日,在揭阳市人民 *** 主持召开的揭阳市纪念南宋爱国诗人谢翱大会期间举行了奠基仪式,来自祖国大陆、、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内外乡亲600多人出席。 座落在揭阳市东山区黄岐山纪泽湖畔的谢翱纪念堂第一期工程于2001年4月8日落成揭幕。 四、天后宫。 祭天后圣母,系传说中的保护航海平安的女神--林默娘。 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生于福建省莆田湄洲湾的一个渔村。 其父林愿是福建望族之一,母王氏。 传说林默娘出生时屋顶祥云缭绕,生性聪慧,八岁读书,过目成诵。 长大后能晓天文,习水性,多次搭救遇难船只。 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农历九月初九日在湄洲岛峰顶上“仙化升天”,终年 27岁。 此后,人们纷纷传说林默娘身披盛装,飞翔海上,救助海上遇难的人,遂被尊为海上女神。 天后圣母庙遍布祖国东南沿海、、港澳等地。 潮汕各县市均设有天后宫,较著名的有:妈屿新老妈宫、樟林天后圣母宫等。 五、韩文公祠。 祭韩愈(?68~824年)。 韩愈,字退之,号昌黎,唐代文学家。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一月,因谏迎佛骨而被宪宗皇帝贬为潮州刺史。 他刺潮八月,兴学育才,政绩卓著,而被潮人尊称为“文公”。 潮人为了纪念他,把潮州的双旗山改称韩山,流经潮州全境的恶溪改称韩江,相传韩愈手植的橡木,人称韩木。 潮州有昌黎路,揭阳有韩祠路,还有纪念性建筑景韩亭、观韩楼、仰韩阁、昌黎坊等。 除此之外,潮汕现有韩祠二处,一是潮州韩文公祠,二是潮阳灵山寺西庑的韩祠。 西势的内埔乡也设有韩文公柯。 六、晏侯庙。 祭齐国大夫晏婴。 该庙座落在澄海市莲下镇程洋岗村。 建于明万历丁未年(1607年)。 后历经多次修复。 现庙门是民国十四年(1925年)修建的。 门额由该村文士蔡乃秋手书。 尤为宝贵的是,该庙内有牌坊一座,为明万历年间建庙时建筑,拜堂上书“作中流之砥柱”,为同治三年遗迹。 程洋岗晏侯庙是潮汕目前所能见到的唯一一座,省内外也甚为少见。 汕头市蛇东的晏公庙是否也是祭晏婴,已无据可考。 七、凤岭宫。 该庙位于澄海市莲下镇程洋岗凤岭之上,祭南粤王赵佗,同时供药王孙思邈及东岳大帝(商纣时的武成王黄飞虎)。 澄海地方志称,凤岭宫占地约六亩。 现该宫只留下残迹。 祭南粤王的庙宇,潮汕也竟此一家。 八、圣王祠。 祭陈元光。 陈元光(675~711年),字廷炬,号龙湖,河南光州固始人。 自幼聪颖,13岁已博通经书,喜韬略兵法,文武全才,为唐高宗一代名将。 著有《吉光集》、《玉钤记》、《龙湖集》,现只有《龙湖集》传于世。 唐仪凤二年(677年),年仅21岁的陈元光以鹰扬将军代领父职,负责平定泉(州)、潮(州)的“蛮獠啸乱”。 经过大小百余战,俘获万计,岭表以平。 自那以后,潮泉 20多年无战乱,人物辐辏,文化渐开,帆船如云,鱼盐成阜。 唐垂拱二年(686年)陈元光任漳州首任刺史,采取了一系列保境安民、发展经济、兴教选才的措施,为漳州的崛起作出了重大贡献,并对潮州的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景云二年(?11年),陈元光在一次平定蛮寇在潮州作乱的战斗中牺牲,并被封为“豹韬卫镇大将军”,诏命立庙。 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又迫封为“开漳圣王”。 漳潮百姓为了纪念他,纷纷立庙建祠。 圣王庙主要集中漳、潮、台一带。 潮汕地区主要有饶平“圣王祠”、南澳“圣王庙”等。 九、宋帝庙。 祭宋末二皇帝。 宋帝庙位于陆丰县甲子镇,又名进食亭。 庙甚为简陋,有帷幔蒙帝像于中。 民间传说求福消灾甚灵。 相传宋帝昺逃至潮汕乘船进入陆丰前夕,已有范姓者夜梦犬吠之声,有贵人前来的先兆,故当宋臣护帝进入港口登岸进驻时,范、李、吴三姓争相进食,当得知来者竟是宋帝时,都跪请恩赐。 其时宋帝的处境,实金口难开。 范氏要山,李氏要海,吴氏要沙坝,帝均点头。 时至今日,当地还流传着“范山、李海、吴沙坝”的俗语。 十、大忠祠。 祭民族英雄文天祥(1236~1283年)。 南宋朝臣、大文学家、诗人。 祭文天祥的庙宇有潮阳东山大忠祠、海门莲花峰忠贤祠。 十一、陆公祠。 祭南宋丞相陆秀夫(1236~1279年)。 该庙宇有潮州韩山陆公柯、南澳县城城隍庙左侧的“陆、张二忠祠”。 十二、陈元帅庙。 祭陈吊眼。 陈系福建省漳州白叶乡人,汉族,畲族人民起义领袖。 饶平县新圩镇四百岭山南麓的长彬村前,有陈元帅庙。 澄海市莲下镇程洋岗村有陈吊王寨遗址和祭拜庙宇。 十三、龙尾爷庙。 祭虱母仙何野云。 何系元末明初人,扶陈友谅与朱元璋争雄。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陈友谅与朱元璋激战于鄱阳湖(今江西境内),在九江中箭身亡。 失败后,何野云心灰意冷,从江西徒步至潮阳县,经常为人看病、相风水、卜卦,在民间颇有影响。 死后,人民立庙纪念他。 潮汕祭何野云的庙宇达20余座,主要有:潮阳贵屿何仙陵、潮阳仙湖福天宫、揭西黄山王公庙、汕头岐山古庙等。 十四、三保公庙。 祭航海家郑和(1371~1435年)。 该庙位于南澳县深澳古城东门外。 郑和系明朝宦官,原名文和, *** ,小字三保,故称三保公。 十五、周王二公庙。 祭清广东巡抚王来任、两广总督周有德。 清康熙年间,清廷为断绝郑经部队的粮草接济,曾强迫祖国东南沿海居民内迁,人民流离失所。 周、王二公为沿海居民展复回乡、光复民生做了不少工作,深受沿海人民拥戴。 惠来县沿海人民为了纪念周、王二公,修庙宇20余座。 其中,较有影响的是隆江镇龙溪河畔的巡抚总督庙。 十六、鹳巢古庙。 祭陈尧佐(963~1044年)。 陈系北宋宰相。 宋咸平二年(999年),以开封府推官转任潮州通判二年。 在潮期间,他修孔庙,建韩吏部祠,率州民之秀者就学。 时鳄鱼肆虐,张氏子为所吃,尧佐命吏往捕,以百夫曳之出,烹诸市,作《戮鳄鱼文》。 潮人为了纪念有功于民的陈尧佐,特修庙纪念。 现存纪念庙宇有鹳巢古庙,规模较大。 十七、马安庙。 祭明揭阳县令冯元飚的都头马安。 马安因缉拿强盗,因公殉职。 冯县令在其殉职的揭阳县马鞍山上建庙祭拜。 十八、将军庙。 祭一未知名将军。 鸥汀寨内的将军庙祭的是唐二晶将军,也不知其真实姓名。 据传,古时该将军在现汕头埠一带沿海剿海寇而船沉身亡。 现汕头内充公等地可见将军庙多座。 十九、关帝庙。 祭关羽(?~219年)。 关羽,字云长,三国时蜀汉大将,以忠、义、勇、信而著称。 潮汕的关帝庙遍布各地,又有武庙、武帝庙等名称。 现在一般的生意人及商铺都祭关公。 二十、孔庙。 祭孔夫子。 孔庙又名文庙、学宫。 潮汕较著名的有揭阳学宫、潮州学宫、普宁孔庙等。 旧时,学童念书必拜孔子爷,学堂必设孔圣灵座。 二十一、城隍庙。 祭城隍公。 城隍被视为古代城镇保护神。 有县必有城,有城必有城隍庙,但潮汕九县十城隍。 旧时揭阳县除县城有城隍庙外,棉湖镇也有一城隍庙。 潮人视城隍老爷为护城神、保国爱民的好官的化身和阴间公正的判官。 潮汕的城隍庙,揭阳城隍为之最。 二十二、双忠庙。 祭张巡、许远二将军。 张、许二将军是唐至德二年(?57年)为平息安禄山之乱而战死的忠勇将军。 潮汕的双忠庙,又称祖庙、双忠行祠、双忠铜辊祠等。 二十三、真君庙。 祭晋朝名医吴猛、许逊和北宋名医吴骑。 吴猛,生于三国吴末,江西豫郡西安县人。 他自幼便是一位出了名的孝子,后云游求师,道法精深,医术高明,能起死回生,为民除害,深得人民爱戴。 许逊,是吴猛的弟子,生于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年)。 相传,其母亲梦神鸟送下神珠,吞下怀孕而生下许逊。 逊未足月,已聪敏异常,过目成诵,无师自通。 后师吴猛,再师王朔、女仙谌母,取得列名上清的资格。 潮汕的这类庙宇也称炼丹古庙、灵济宫、感天大帝庙、英灵古庙、慈济古庙等。 二十四、玄天上帝庙。 祭玄天上帝。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座称为“二十八宿”,并将它们分为四组,称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同为道教的护法神。 后来,玄武被说成是奉玉帝之命镇守北方的统帅,封为上帝。 潮汕各地称这类庙宇为玄帝古庙、真武官、北帝庙、元山古庙、玄真庙、永昌古庙、真武古庙、夏祉古庙。 二十五、伯爷公庙。 祭伯益公,也称伯爷公。 伯益系夏朝大禹帝时的大功臣,助大禹治水有功。 按潮汕人的说法,伯益公主持开山劈路,制服了老虎。 故有“伯公无点头,老虎唔敢食人”的说法。 潮汕各地,伯公庙很多,如伯爷公庙、威灵古庙等均属。 另外,潮汕还有专门祭大禹的水仙庙。 但不知何故,潮汕的伯爷公庙比水仙庙多,祭伯益比祭大禹多。 这种特殊的社会、人文现象,值得研究。 二十六、东岳庙。 祭东岳山神。 东岳是泰LU主峰玉皇顶的封号,也被诏封为“东岳天齐仁圣帝”。 世人称,东岳大帝“掌管人间生死贵贱,主召人魂修短之阴曹冥府君。”潮汕东岳庙有潮阳,饶平二处。 二十七、宋太祖庙。 祭宋太祖赵匡胤。 该庙位于饶平县三饶镇河口乡后埔。 二十八、神农庙。 祭神农氏,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 潮汕的神农庙,也叫先农坛。 二十九、文昌祠。 也叫文昌阁。 祭主宰功名、禄位之神。 澄海神山、普宁县洪阳镇、惠来县城均有文昌祠、文昌阁。 三十、木坑圣王庙。 祭介子推。 春秋战国时期,介子推忠诚主子重耳,有“割股啖君”的传说。 潮汕地区的木坑古庙、金砂冢庙、南楼古庙、介公古庙等,均属这一类。 三十一、吕祖庙。 也叫仙师公庙。 祭吕洞宾,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吕?同宾,本名琼,字伯玉,亦名绍先,出家后才改名岩,字洞宾。 俗语说:“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吕洞宾成为 *** 世间、普渡众生的神仙的代称。 此外,潮汕还有同时祭吕洞宾、李铁拐二仙的龙砂古庙,祭李铁拐的仙爷庙等。 三十二、字祖圣庙。 祭字祖仓颉。 位于揭西县金和镇的蜈蚣岭。 三十三、南海圣王庙。 祭海神。 因潮汕临海,古代没有预报天气的设备,只有寄托于神仙,求海神保佑,属自然崇拜。 潮汕沿海的圣王庙、龙王庙等均属。 三十四、雷神庙。 祭雷神,属于对雷电自然天象的崇拜。 除此之外,还有天公庙等。
潮汕丛林寺院有那些?或者可以挂单的?
介绍十家潮汕地区最著名的寺院给您:1、巨峰禅寺:巨峰寺,位于汕头市濠江区珠浦东侧。殿塔亭阁,错落有致;梵宇琳宫,金碧辉煌。整座寺宇依山而上,如玉珠承盘,掩隐于禅林绿荫之中。骚人墨客,探幽至此,无不流连戽返,泼墨挥毫。雪泥鸿爪,珍存于峭壁摩崖,为秀山增色,为名刹添辉。因山寺集宗教、旅游、建筑风格独特于一体,成为粤东地区香客、游人常常造访的胜地。2、灵山寺:汕头灵山寺位于广东汕头市潮阳铜盂龙山湾,素有“道迹贤踪”的美誉。寺院保留当时的结构与规模,占地约5000平方米,为土木结构,分三厅六院九天井,东楼西阎,房40间;前为观音殿,中是大雄宝殿,后是二层的大颠堂及藏经楼。寺前一泓湖水,波光粼粼,背靠青山,分外宜人。3、南山寺:从南澳岛雄镇光北瞰,在古镇城深澳绿林中,显露出色泽鲜明的橙色琉璃瓦,分外妍丽,那就是重建一新的县文物保护单位古刹——南山寺。南山寺位于古城之南,地处“独鲤朝阳”,后枕金山,面向梅花村,古树参天,坑泉潺潺,井水甘甜,幽深清雅。该寺创于明末,由火神爷小庙扩建而成。清时寺内一和尚,武功绝顶,飞檐走壁,腾空三丈远,还能盘脚坐于石景山尖石顶。他把功夫传授给深澳镇一富家子弟,教完“八仙醉酒”后就不知所踪。4、华严寺:华严寺,原名“光明精舍”,于2003年8月30日由区民族宗教局批准易名,坐落于汕头市潮阳区文光街道东山风景区。主体为坐北向南的东西两座双层,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体,辅以木结构盖琉璃瓦而糅合中西建筑风格的楼阁,总建筑面积500平方米。阁前庭院宽敞,广种花木。四周围以围墙并另建山门而成一整体。远观则重檐叠脊,琉璃映辉,处近则花香绿荫,环境清幽;登楼则见宽敞明亮,当然也不乏雕梁画栋;而远眺则视野开阔。善信游客、膜拜参观,必心畅神朗,光明之意寓一于此,是东山风景区内——“佛光普照”之明净地。5、金山寺:在南澳岛古城深澳镇金山脚下,有一座与聚福古庵相连平行,坐东南向西北的古刹,叫金山禅寺,俗称“佛仔灯”。这座由明末清初诗僧释超雪卓锡并题门额、清末妙联羞同知的名寺,在“文革”中遭破坏而仅存部分,在南山寺住持释长仰主持下,已于2001年九月廿四日重建奠基,至越夏已重建了前、后座。6、菩提禅寺:广东汕头潮阳区棉城镇棉北菩提禅寺,以石泉岩为邻,于1993年起由邑人李桂波居士捐资所建,2001年8月1日获临时批准登记证,以建筑宏伟、装饰高档而吸引游人。邑人李桂波居士,崇尚释教,自1993年起已捐资100万,在这里劈山铲坡,筑建梵宇。寺坐北向南,屹立于山脚,西侧与石泉岩毗邻,山清水秀。总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分为山门、大雄宝殿、两厢(客堂、僧舍)。“菩提禅寺”大匾,刻于山门,非常显眼悦目。7、龙珠寺:龙珠寺,位于广东汕头南澳岛云澳镇西畔管区崩山处环岛公路旁,依山而建,古色古香,宛似滨海迷宫,以它特有的魅力,在海岛上放着异彩。全寺建筑面积1400多平方米,耗资4百余万元。此寺为附近的西畔管区人田宝真(1927-2001)所创。从1985年到建成历时13年,她从58岁建到71岁,捐献私蓄,以愚公移山之志,吃苦耐劳,辟山填土,感动善信,创造奇迹。建寺之始没发现水源,但后来在辟山时忽然掘出充沛甘泉,真是不可思议。8、慈恩寺:慈恩寺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棉城东山,桐荫寺的下院慈恩寺,位于曲水流山口,2001年十一月初五落成开 光,由住持释宗隆创建,其建筑瑰丽雄伟,金碧辉煌,耸立山腰而分外夺目。慈恩寺在桐荫寺东侧数百米远,劈山而建。寺坐东北向西南,总建筑面积900多平方米,分为二进:大雄宝殿、藏经楼。曲水流山路左旁,寺门高大壮丽,十分引人。前一对石鼓,使大门更显庄严。入门,一个阔埕,走到尽头,置一门,上书“斋堂”,从这进去,竟是下楼之梯,可达地下室,面积近百平方米。9、水仙古寺:水仙古寺位于广东汕头澄海市东里镇,原名水仙庵,创于明末清初,中兴于民国时期,1996年1月至1997年春由住持释定根(1915.7.28-2003.3.7)扩建重兴,5月28日重建落成佛像开光暨定根方丈升座,精工构筑,殿宇宏伟,为潮汕一佛门胜景。寺坐北向南,总建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中国佛协副会长释明旸敬题寺匾,为古刹添彩。分三进: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两厢各三层楼房。寺中诸佛、菩萨圣像,皆为玻璃钢塑造,美观大方。大雄宝殿内释迦大佛,高5.3米;两尊千佛灯塔各高3米余。10、铁林禅寺:铁林寺位于汕头桑浦山旅游区内,据说始建于宋初,全称为“铁林护国禅寺”后又毁于元代,直到2001年春才在当地的支持下,再一次做更具意义的规划建设。 铁林禅寺全称“铁林护国禅寺”,简称“铁林寺",后毁于元代。几经兴废,未能重兴。改革开放,落实政策,兴建一事,始有提及。在党和的大力支持下,2005年,铁林禅寺登记为宗教活动场所。信众欢欣,人天赞叹。寺现有建筑启建于2001年春,规划用地200余亩,已有建筑5000余平方米,供奉有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万佛、观音菩萨、地藏菩萨等佛菩萨造像。汕头哪里有太岁庙,保佑今年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家里人和亲戚身体健康...
太岁是以出生年生肖,到流年生肖为太岁,例如癸亥年生人,2023年己亥年为太岁年。可以设太岁牌位礼敬太岁。中国唯一被压在石头底下的寺庙是哪一座寺庙?
90后旅行,只为遇见:#90后旅行#中国唯一被压石头下的寺庙:已有400年历史,很少外地人知道它
在中国美丽的景致非常多,除了大山河川以外,游客们最喜欢前往寺庙,寺庙往往都会建在高高的大山上面,而且还有一些样式奇特的,会建在悬崖峭壁。中国自古以来就人才倍增,所以古人留下的一些奇特建筑,让现代人看到以后,都感觉很神奇,真不知道,他们当初到底是怎么想到,能够把这样特殊的建筑物,建造在这样奇特地点。在中国唯一被压在石头下面的寺庙,距今已有400年历史,令人费解。
这座寺庙就是位于中国广东潮汕的甘露寺,之所以大家会认为这座寺庙很神奇,原因是它建造的位置极其特殊,被建在了一块硕大的巨石下面。远远看去,仿佛巨石在对寺庙盖了顶遮阳帽子似的,让人实在想不通,当初建造者,怎样在建设寺庙时,找到这样一处与众不同的地点呢?等走近以后,才看到原来这座寺庙的修建跟巨石是有一定距离的,游客们看到这里之后,不得不为寺庙捏了一把汗,生怕哪天石头掉落,把寺庙给毁了。但是通过寺庙的外表可以看出,原来这些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必定巨石已经陪伴寺庙度过四百个春秋冬夏了,现在的寺庙看上去仍然坚固如初。
通过了解得知,甘露寺的得名还有一段故事,据称,在古代有一位孝子的举动感动了苍天,老天爷突然下起了甘露,甘露寺的名字由此而诞生。位于甘露寺旁边还有一处国家级著名景点,即桑浦山,这座山跟北方的山很是不同,跟北方高山的高耸巍峨相比,广东的山峰是地势比较平缓型的。所以慕名而来的游客们,都喜欢悠闲的在桑浦山上散步,赏景,大可不必由于山峰太高而恐惧,四周的绿植很是养眼,放眼望去,那种感觉棒级了。
游客们来到甘露寺,很难想像,因为山的四周并没有超大型石材出现,偏偏位于山腰处,有了这样一块硕大无比的巨石。匠人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就在山间修建了这一甘露寺,现代人看到之后,无不为之感叹。位于甘露寺的上方,石头显得很结实,一点也没有动摇保护甘露寺的意思,看来它们在一起“配合”还挺默契的。
许多游客看到这一惊奇景点时,纷纷拍照留念,这一现象实在让人感到惊奇。这难道就是人们一直说的,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吗?大自然创造的一切,竟然能够得到合理利用,估计谁也想不到,在一块硕大巨石下面,竟然还能建造一所寺庙?
你们觉得甘露寺建造地点神奇吗?
潮州也有一座甘露寺,已有400多年历史, 是潮汕最大的天然石窟寺
潮汕地区有多少个寺院?分别是叫什么?
这个数量庞大啊,尽可能给你罗列出来,如果遗漏,敬请补正。 潮阳云台山寺、潮阳翠峰岩寺、潮阳大小北岩寺、潮阳东岩寺、潮阳西岩寺、潮阳灵山寺汕头塔山寺、汕头妈屿普陀寺、汕头炉柜寺、汕头下蓬证果寺、汕头青云岩青云禅寺、汕头双泉寺澄海丹砂古寺、澄海莲峰古寺、澄海观音寺、澄海玉佛寺南澳潮音寺、南澳金山寺、南澳石潭寺、南澳南山寺、南澳云盖寺饶平隆福寺、饶平永福寺、饶平长乐寺、饶平林姜寺、饶平双流寺、饶平观海寺、饶平雷音寺、饶平白雀寺、饶平古岭寺、饶平云峰寺、饶平定慧净寺、饶平金山寺潮安灵和寺、潮安甘露寺、潮州别峰寺、潮州寿安寺、潮州南岩寺、潮州开元寺联、潮州镇法寺 惠来桥观寺、惠来西来古寺、惠来庄严禅寺、惠来镇江古寺普宁盘龙阁寺揭阳炮台古山禅寺、揭阳腾龙寺、揭阳吉祥寺、揭阳凤山寺、揭阳双峰寺陆丰定光寺、陆丰元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