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分类,三类人不建议学易经

易经、八卦、五行以及梅花易数

本文是自己初学梅花易数的一些浅薄理解,如有误,还请各位看官指正。 在论语中,孔子说:如果天假我数年,或五年,或十年,去专心学习易经,那么自己的人生就不会走大的弯路了。可见在圣人眼中易经对于人生的指导作用,而不仅仅是一门算命的学问。 这里的易经,也是本文要说的《周易》。其实作为诸经之首的易经是《连山》、《归藏》、《周易》三部的合称。但前两者近乎失传,所以如今普遍流传的就单指《周易》了。 易,即变化之意。《周易》讲述了通过卦象表示事物本质和变化规律的方法。所以先从卦象说起。 卦和爻是易经里的符号系统,用来表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所处状态。 古人用阴、阳表示天地,兴衰,凶吉等各种世间对立的状态,相当于二进制中的0和1。奇为阳,偶为阴。所以一画的“—”表示阳爻(yao,二声),两画的“- -”表示阴爻。 再把这两种状态细分为 少阳、老阳(太阳)、少阴、老阴(太阴) 四象表示事物从起步到兴盛,再由盛转衰,最后衰亡的四个阶段。这样所表达的状态得到了丰富,从两种增加到四种。事情除了极好极坏,也可以是稍好或稍坏。 之后四象各自一分为二,就得到了先天八卦: 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这八种卦象(中天八卦和后天八卦顺序与此不同),每一种卦象由阴阳爻相互排列而成: 除乾坤两卦为纯阳纯阴,震、坎、艮由一阳爻两阴爻组成,画数为五,奇数为阳卦。兑、离、巽由两阳爻一阴爻组成,画数为四,偶数为阴卦。 八卦用以指代事物或现象的八个类别或八种状态,最基本的八种自然指代为: 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 。 以八卦的特质为依据,世间万物都归为其中。列如: 方位: 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震东北,巽西南,艮西北。 家庭: 乾父,坤母,震长男,巽长女,坎中男,离中女,艮少男,兑少女。 因此八卦就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分类器,而分类的经验来源于古人的总结,今人的丰富,以及个人的理解。 《周易·说卦传》中说明了卦象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也是先天八卦的排序依据。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乾坤代表天地,分居南北,上下相对; 艮为山,居西北,兑为泽,居东南。这也很符合我国的地理布局; 震为雷,居东北,巽为风,据西南。相薄者,其势相迫; 最后离为火,代表日,居东,坎为水,代表月,居西。两卦亦成对待之体。 在图中由乾一至坤八的为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S型(想象一下太极),称之为逆行。而从坤八至乾一相反,为从下至上,从右至左,称之为顺行。 在八卦的基础上,把两个卦象上下排列组合,就得到人们熟知的六十四卦。 八卦是用来表示事物的特征,而六十四卦就是用上下两卦的组合表示事物的状态。每一卦在易经里都有卦辞解释其含义,例如: 这一卦上坤为地,下乾为天,所以称之为地天泰。卦辞为: 泰。小往大来,吉亨。 由小而大,由微而盛,是预示着吉利,亨通的一卦。 除了原卦辞,《象辞》、《彖辞》中都给出解释。例如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除此之外,古今的大家也有自己的理解。 邵雍解: 刚健旺盛,发育之功;完事顺利,谨防太强。得此卦者,天行刚健,自强不息,名利双收之象,宜把握机会,争取成果。女人得此卦则有过于刚直之嫌。 易经讲究平和转换,所以另有一卦与泰对应,天地否。 卦辞为: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这两卦不论卦象还是意义都是相对的,合起来正对应了成语否极泰来。 分析卦象是很深奥的学问,要考虑上下卦之间的关系,每一爻的变化和对应,还有结合经验不断调整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六十四卦的每一卦由六爻组成,按照从下至上的顺序分别为:初爻、二爻、三爻、四爻、五爻、六爻。每一卦的各爻也有爻辞,例如最著名的乾卦: 初九。 潜龙勿用。 九二。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 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 亢龙有悔。 所以六十四卦的每一卦包含六爻,每一爻表达了卦象所处的不同阶段。事物都在发展变化,这正是易经的精髓。 而最能体现这种变化的,是动爻。六十四卦表示当前的一种状态,而每一卦的六爻如果变化,由阴转为阳或由阳转为阴,都会变成另外一种卦象,表示当今到未来的转化和发展。也称为变卦。 除了表示动爻产生的变卦,还有以本卦的二三四爻为下卦、三四五为上卦组成的互卦,表示事物发展的中间结果,不一而足。 说到这里,就可以发现易经通过爻卦组成的符号来表示事物的状态。再通过卦象间的转换规律表示事物的变化。在此基础上,人们不断总结和丰富卦象的含义,并尝试各种的起卦和解卦方式去构建不同的占卜预测系统。 讲到占卜,就还要说到五行。 古人把金、木、水、火、土称为五行,和八卦一样也是对世界的一种归纳抽象方法。在占卜中,五行是对八卦的补充和完善。另外还是中医中重要的学说基础。 五行的精髓是五种元素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所谓: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像八卦一样,五行是另一种角度的分类器,人们把事物归为五行中的一类,然后分析其相生相克关系: 五行与八卦也有直接的映射关系: 乾、兑为金,离为火,震为木,坎为水,艮、坤为土 这样,卦象自身的上下卦,卦与卦之间都依据五行产生了相生相克的关系。所以五行在分析卦象中的常常用到。 梅花易数就是结合八卦和五行的一类占卜方法,相传为宋代易学家邵雍所著,使用先天八卦为数理。特点是起卦解卦的方式不受限制,全凭人随心而为,结果的准确性很大程度由个人主观经验决定,这也符合易术由简推繁,通天知命的意境。 梅花易数具体的占卜方法不再赘述,这里引用著名的观梅占来说明其起卦解卦的独特方式: 辰年十二月十七日申时,康节先生偶观梅,见二雀争枝坠地。先生曰:“不动不占,不因事不占。今二雀争枝坠地,怪也。”因占之:辰年五数,十二月十二数,十七日十七数,共三十四数,除四八三十二,得二,属兑,为上卦;加申时九数,总得四十三数,五八除四十,零得三数,为离,作下卦。又上下总四十三数,以六除,六七四十二,得一零为动爻。是为泽火革,初爻变咸,互见乾、巽。 断之曰:详此卦,明晚当有女子折花,园丁不知而逐之,女子失惊坠地,遂伤其股。右兑金为体,离火克之,互中巽木,复三起离火,则克体之卦气盛。兑为少女,因知女子被伤;而互中巽木,又逢乾金、兑金克之,则巽木被伤。而巽为股,故有伤股之应。幸变为艮土,兑金得生,知女子但被伤,而不至于凶危也。 这个例子说的是康节先生邵雍一天观梅,看见两只麻雀在枝头争抢掉落地上,便以此起卦。占卜的具体过程是:以年月日时起卦。年月日为上卦,辰年(5)+ 十二月(12)+ 十七日 (17)= 34,除8余2,按先天卦序对应为兑卦;再加上时辰数为下卦,34 + 申时(9)= 43,除8余3,为离卦。这样上兑下离得到的卦象为泽火革卦。 先生由此断卦:上卦为体(主体),为兑卦,代表少女,属金。下卦为用(外部影响),为离卦,属火。因为火克金,对主体不利。 再取互卦,二三四爻为上卦乾、三四五为下卦巽。互卦中有巽卦,属木。与主卦的体(兑)用(离)之间的关系是,金(主体兑)克木,木生火(用体离)。所以主卦中克制主体的离火更盛,还是不利主体(少女)。同时巽木代表大腿,主体为金克木,亦有坚硬折损之意,故知会有少女来采花摔伤大腿。 接着取动爻,用年月日时总数即下卦(43)除6余1,将主卦的初爻由阳变为阴,得到变卦泽山咸卦。上卦不变为兑,下卦变为艮,属土。因为土生金,利与主体,所以可知女子虽受伤,但并无大碍。 像所有传奇故事一样,第二天果有一女子前来折花,被园丁追赶,摔伤大腿。和先生所测如出一辙。可能会有人问,原文中的“明晚”,“园丁逐之”等从何而来。其实这些细节都可以在卦象中得到体现,也有文章给予解释。 由此看出,梅花易数往往是从繁复的现象中发现不寻常的一点,用巧妙的手段获找到本质和线索,再联系种种细节根据经验和感受去形成一幅关于未来的具体画面。看似随意,实则需要长期的琢磨和积累,也取决于天分和灵性。 就写到这里吧。

易经有几部

《周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亦称易经,简称易,因周有周密、周遍、周流等意,被相传为周人所做。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周易》的诞生地就是现在的古都安阳。羑里城位于安阳市区南10公里处。《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天师后裔、易经专家张金华云:《周易》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易经》这本书是属于文化类还是科学类的书籍?

易经它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其实它并不是一种科学。

什么是易经,易经分为几大类。

易经简称《周易》,相传是由中华上古时期伏羲所编制。其中有正经、象传、系词组成。它涵盖了天地人以及世间所有的事物。从功用方面说,它既有深邃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成为后来中华文化的以他为中心的文化的全面展开做好了全面的铺垫,使得中华文化从此发展光大起来。可以说,周易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发源文化。它又有占卜的功效,他的占卜功能是指导历代决策人物的行动的很好的决策工具,在历史上它曾起到了主导乾坤的作用,它的占卜准确程度和对未来的预知的功能,是至今所有的科学所无法替代和所能够解释得了的。《周易》只有一部。《奇门遁甲》:创始于轩辕黄帝,由风后演绎成文,后有姜子牙、张良、诸葛亮、等著名的家、军事家,他们皆善用奇门遁甲治国安邦,并为封建王朝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成为名垂青史的佳话。《奇门遁甲》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经过长期观察,反复验证,概括了天文、地理、术数、民俗、经济、兵法等各方面的知识,是研究和探索自然界的磁场作用在每年、每月、每日、每时对人体生物钟运动线曲影响,以及趋吉避凶的最佳方法。奇门遁甲星值运转时,每个门只有一个星当值。出现两个时,有一个是代表“中”的。

易学可以分为哪几类?

易学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分成易理易学、象数易学、数理易学、纳音易学几大类。易理易学又称义理易学,是专门讲述易经本经哲学义理的易学;象数易学宗旨在于运用;数理易学是研究易经中的科学思想与数学思想;纳音易学则结合了易理易学和象数易学的思想。

易经六十四卦阴阳分类

周易六十四卦是古代汉民族的思想、智慧的结晶,按照 风水学 中的阴阳分类, 六十四卦 也有着各自不同的阴阳属性,那么易经六十四卦阴阳分类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易经六十四卦阴阳分类。

卦序溯源──六十四卦之阴阳分类 易经的精要是阴阳之对立统一,奥秘也在阴阳之中。

六十四卦是有阴阳之分的。京房对此早有论述: 阳卦:干、姤、遯、否、巽、小畜、家人、益、艮、贲、大畜、损、坤、复、临、泰、震、豫、解、恒、兑、困、萃、咸、坎、节、屯、既济、离、旅、鼎、未济; 阴卦:观、剥、晋、大有、无妄、噬嗑、颐、蛊、睽、履、中孚、渐、大壮、夬、需、比、升、井、大过、随、蹇、谦、小过、归妹、革、丰、明夷、师、蒙、涣、讼、同人。

如何区分六十四卦之阴阳,可从卦的名字中寻找突破口。 易卦名字粗看杂乱无章,但并非无迹可寻。卦名中有一批字是颇特别的,例如泰、否、鼎、丰、晋、困……这些字形都是左右对称,以中线成左右镜像的。在汉字中,左右对称的字并不罕见,如金、木、水、火、土即是,但在六十四卦卦名中,采用的似乎是特别多一些。初步数一下,计有否、泰、革、鼎、兑、贲、需、晋、困、萃、井、丰、大畜、小畜、同人等十五个,很是不少。

以对称字形为卦名的卦,它们还具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都是偏离阳性和阴性,是属于中性取向的一群。

易经六十四卦中,一半是名字对称形卦,它们是属于中性区的,而另一半是名字非对称形卦,它们是属于非中性区的。(再把它们区分为阳性和阴性就不困难了。)六十四卦的组成完全符合阴阳相合的规则。大自然的对称律是无处不在的。它在易经中早已表示出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