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里感到孤独和痛苦,婚姻中的孤独

在婚姻中感受到痛苦,是因为不懂得人性的哪三个真相呢?

经常会接到很多人在私信留言,她们在婚姻中阐述自己的痛苦,而我忽然发现,基本上在婚姻中难受的,大都是她们对婚姻的实质与真相不够了解。

一、婚姻是一场契约,好的婚姻都是势均力敌的

当我们走入婚姻的时候,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婚姻是一场契约,不仅仅是爱情就够了。更多还有利益之间的博弈与均衡,因为婚姻伴随的是生命的进程与人生的各种成长和世事万象的感受。

好的婚姻从本质上来说是势均力敌的,彼此之间保持一种动态平衡,这样的感情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一旦感情的天平被打破,夫妻之间的摩擦和矛盾就会增多。比如曾经韩国三星长女李富真因为不懂得这个定律,在爱情中爱上一个保安,但是两个人在精神层面上根本无法统一,后来这段爱情就走向了尽头,而李富真也付出了将近一亿的分手费。

好的感情都是讲究精神上的门当户对以及各种资源上的对等,没有这层关系,很多夫妻感情都会存在问题。

二、感情都会发生变化,花心是每个人本质,婚姻忠诚更多是高道德要求

从心理学角度上来说,爱情的保鲜期只有三个月。一旦超过三个月,所有曾经感觉到的甜蜜也终将回归平淡。

每每我听了都感觉到非常的痛心。而心理学从事实上却发现,一个人朝三暮四是很正常,看到漂亮的女生会心动,男生内心会有变化,这些都是属于人之常情。

而维护婚姻忠诚的是一个人对自己高道德要求,如果我们想要避免婚姻受伤害,或许我们最重要是找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这就是为何我们讲述一个人人品最重要,因为好的人品会自动约束自己,会主动避免自己犯这样的错误。

每个真正有担当的人会谨慎评估自己的德行会给家庭造成多大的伤害,他爱家人,会用理性的头脑克制自己想要犯错的欲望,这是好的人品所带来利益平衡。

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不想尝鲜,只是一个好的人品会在欲望面前保持自己理性的头脑与高的道德律,这才是好人品所带来最大的保障。

三、婚姻中,孤独依然是每个人最终的宿命

很多人都以为结婚了就可以避免孤独。事实上,婚姻与否与我们孤独没有多大关系。人的生命本质就是孤独,这种孤独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

婚姻更多是一种陪伴,是给予我们更多的期待,尤其是孩子到来,让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让我们可以忍受孤独。

但是孤独至始至终都在我们生命的每个阶段轮回。这就是为何很多人在感情中会结婚后,依然感觉到寂寞孤独事实。

很多人曾在私信和我留言,讲述和丈夫没有多少沟通。其实是因为我们对婚姻寄予了很高的希望,总是认为婚姻能让我们的孤独得到释放。

真实的幸福婚姻还是不幸的婚姻,孤独都是生命的最本质的感受。好的婚姻是孤独遇到了理解,对方能够理解你内心的孤独,所以我们不会感觉到孤单。

而坏的婚姻是在孤独中,我们感觉到窒息,因为不被了解,不被看到,所以婚姻的情感交流如同虚设。

而一个人要想过得幸福就必然要去拥抱属于自己生命的孤独,在每个阶段,为自己创造出生命的目标,学会尽量多折腾,让人生过得有希望,我们的孤独才会带来更多的力量。

在婚姻中,我们要想避免自己痛苦,就必须要接受这三个赤裸裸现实,婚姻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游戏,我们必然要学会成长,才能在彼此相处中保持动态的平衡;

其次感情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花心是每个人的本质,而好的婚姻是高道德要求来的,这就是好人品的重要性;第三个方面,婚姻的本质是孤独的,我们要学会看到这种孤独,拥抱自己的孤独,然后找一个能够理解你的孤独,彼此温暖携手同行。

结婚了之后觉得很孤独,说明了哪些问题呢?该怎么办?

说明夫妻关系不是很好,说明你的另一半,对你不关心,不理解你,没有给你制造惊喜,让你的生活过得非常的平淡非常的孤独;这个时候一定要提升自己,让自己忙起来,给自己找事,也可以出去旅游,也可以出去和朋友玩儿。

谈谈婚姻中的孤独感

最近看了一部国产电影《一句顶一万句》,一部叙事类型片电影。还蛮戳心的。 我一向偏爱小成本故事类电影,对以噱头来吸引票房的高成本大制作不太感冒,简单的故事有无比深刻的内涵,看完之后会引起你的思考和回味,这才是有魅力的电影,真正的好电影。 电影讲述了一个女人出轨,男人想要报复的家庭故事,平淡真实。用写实的手法刻画出了人们无法言传的却象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孤独和苦闷,通过人物关系的纠结,形象地表达了人在精神上的孤立和无援状态;于是人们希望找到与自己能说得上话的人,希望解除孤独,希望被理解,希望得到人与人的沟通和温暖的抚慰。通过人们对能说得上话的人的追求,在探索中国人的精神存在方式的同时,也反映出普通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电影里有一些令人听过便不能忘却的台词: 世界上的事情都经不起推敲,一推敲,每一件都藏着委屈。 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以前。 从这些台词里,你都能体会到孤独与落寞,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人的挣扎与执着,陷入深深的思考。这就是我不喜欢高屋建瓴,只喜欢人间烟火的原因。 这部电影改编自刘震云的长篇小说,小说分上下两部:《出延津记》和《回延津记》。这部获得矛盾文学奖的小说,作家刘震云酝酿了三年,也是他迄今为止最成熟最大气的作品,被称作《中国人的千年孤独》。书的题记上写着:没有神的世界里,人只能一辈子都在寻找,寻找一个人,和他说一句知心的话,一个人内心的洪流,其实已经足够淹没整个世界。所谓中国人的千年孤独,源自文化根上的隐忍和孤寂感,现在已经渐渐远离一代代年轻人。现代年轻人习惯于喧嚣和刺激,无从体会传统社会结构下压抑的人心和人性。然而在社会转型时期,这种孤独的痛苦是深植于心的锥心却无力改变的痛。 小说里描写的都是特别普通的老百姓,有卖火烧的,修鞋的,厨师等等,他们的日常生活平平淡淡,可他们的精神世界里也有孤独和想要反抗孤独的意识和勇气。刘震云的小说从来都是接地气的,这样平视百姓、体恤灵魂、为苍生而歌的小说自五四以来是第一部。 就象有人说,人生的悲哀,从来都藏在日常生活的褶皱里。孤独感是藏在每个人心里的,不论是在职场还是热闹的朋友聚会,或是琐碎的婚姻中,越是喧闹的场景,孤独感越强烈。它不是形式上的,而是一种内心的不被满足感。你的心情有人了解,你的情绪有人接盘,你永远不是那个独立存在只能靠自己的孤岛,即使颠沛流离,终有一个让你停泊的港口,有懂你的人奉上理解的话语,温暖和抚慰你的心灵,你就不孤独。这就是说得着的人,给你的温暖。 由此我想到婚姻。这个许多人以为,我年轻时也曾经以为的,领了红本就结束了孤独,从此进入幸福生活的童话,其实只是一种斗争的开始。一种真实的伴侣与自己理想中的伴侣的斗争,一种期待与现实的斗争,那我们就来谈谈婚姻中的孤独感。 每一对走进婚姻的男女,在领红本前大抵都是有话说的,聊不完的天,逗不完的趣,因着这份逐渐升温的亲热感而决定同住一个屋檐下。日久天长,这种亲密无间很快淹没在生活的波澜里。渐渐地,两个人变得无话可说,没有交谈,生活象一潭死水,你会发现,激情都在日常生活的琐碎里消失殆尽。两个原本想要牵手一辈子的人,同待在一个一居室的房子里,竟然各自玩着手机,在延续着各自的生活,这生活里没有交集,没有言语的交流,有的只是例行公事般的吃饭睡觉陪孩子。至于精神上的需求,对彼此心灵的滋养,却是全然不能奢望的。两个挨得如此近的人,却感觉千里之遥。 就象刘震云在原著中写到的: 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有些人说得着,有些人说不着;有些人现在说不着,将来或许能说得着;有些人现在说得着,将来未必能说得着;有些人一辈子也说不着。 找一个能说得着的人过一辈子是福分,不管是爱人、朋友还是亲人。 世上的人遍地都是,说得着的人千里难寻。 话,一旦成为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 痛苦不是生活的艰难,也不是生和死,而是孤单。 原著小说中有很多类似的精彩语言,能体会到作者的汗水,每个字每个词都拿捏得相当精准到位,仿佛将手伸到你的心里抓了一下。我忽然想起在北京上学时的学妹,她是东北人,性格豪爽但沉稳,由里到外透着过早参透世事的精明和早熟,与年纪不太相符,相处久了她告诉我,她还有个妹妹,一家四口从东北到北京生活,搬过很多次家,父母都没有固定工作,他们生活得很拮据。为了维持生计他们摆过地摊,最艰苦的时候吃不饱穿不暖,但是父亲和母亲从来没有吵过架,两个人总是开开心心,有说不完的话,学妹说她特别羡慕她的父母亲,清贫的生活其实不算什么,在爱中长大的孩子才是幸福的。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富有的家庭,父母亲却完全无话可说,于是,父亲和母亲都出轨找了能说得上话的人,这个看似完整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一定是不懂得爱的,因为他生活的空间里没有爱的传递,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类似的家庭。有很多家庭都延续着这种沉默式婚姻,每天婚姻里的每个人都憋着一肚子的话无人倾诉,最亲近的人却没有说话的欲望,最终只能滞留在他或她的天地里,孤独地看着对方。 婚姻有陪伴的功能,孩子有陪伴的功效,而孤独却是长在心里的一棵草。 美国后垮掉派诗人杰克弗利在他的诗中写道的: 什么是结婚? 它不是两个人的结合 让一个人溶解在另一个人里面 而是在平等者之间 持续不断地对话 持续不断地终止孤独 这种将婚姻比喻为对抗孤独的武器的比喻,我倒是相当喜欢的。只是现实生活中,能真正实现用婚姻持续不断地终止孤独的,太少太少。大抵就是灵魂伴侣了吧,能等到灵魂伴侣的几率也是极低的。很多人没有勇气一直等下去,于是找了个差不多的人提前进入婚姻。 而能够找到能理解自己90%感受的人并成为伴侣已经是万幸,许多伴侣大约只能共通50%,也已经能获得生活中的安慰。每个人的心理感受都有一个核心感受,它在发生一些事情或者到达某一个事件点时才会彰显这个核心的重要性。在婚前它的重要性可能从来没有出现过。伴侣被赋予了互相理解的使命,当在这个核心的重要性出现而伴侣无法给予理解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孤独。 实际上,婚姻中的孤独感,并非空穴来风。 有一些人会不断追求意义,会经常思考关于自身与这个世界相处的哲学,寻求什么才是真正的自我,并且希望与身边的伴侣相互交流讨论自己的所思所想,以期获得共鸣和理解。也有一些人习惯随波逐流,他们不去思考意义,只是做别人告诉他们应该做的事情,比如工作结婚生子,按步就班,没有更多的思考和自省。当婚后的生活与思想有了更多交集,他们无法进行深层的沟通,在平时生活中会出现很大的分歧。后者会觉得前者庸人自扰,时常夸大自己的情绪。前者会觉得后者完全无法交流,甚至感觉对方没有灵魂。 这种无法沟通的孤独感是把单刃剑,它伤害的是追求人生意义的那一类人,也就是敏感且认真生活的人群。而习惯随波逐流的一类人是完全没有意识到伤害的,他们对婚姻中的孤独习以为常,认为另一方常常生活在情绪中,情绪化毁掉了他们本来安静详和的生活氛围,打个比方,有些男人常常说女人想得太多,要求太多,让自己很累。这种习惯性冷漠,习惯性不交流,常常伤害了对方,而他却完全不知情,并且非常享受独处的孤独。这着实让人抓狂。 那么如何才能让这两组类型完全不同,各自为营,完全无法交流的人进入和谐交流的状态呢? 有一种建议是,回到当初恋爱时。找找当初恋爱的感觉,双方都是新鲜的个体,想要探索和了解的欲望激励着彼此,然后生活果真会象恋爱时重新散发出芬芳吗?我很质疑。 第二种方法是直接分开。各自寻找新的伴侣,开始新的生活。当然,前车之鉴,务必了解清楚彼此对情感和精神的要求是否合拍,是否说得着,并且一起努力保持说得着的吸引力。 第三种方式,是直接忽视。在精神上有需求却无法满足的一方直接放弃从婚姻里找到认同感,转而向外部寻求理解,填补婚姻给不了的精神空白。 无论哪一种解决方法,保持自我增值,努力建设自己的圈子,用正能量去吸引和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都是减少孤独感的良策。 所幸我们只是如此平凡的人类,还有朋友能读懂我们这部分或那部分的灵魂。如果不得不拥有孤独的婚姻,愿你拥有不孤独的“人生”。

婚姻中的孤独感

小玲是位职场女性,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一个男人的妻子。 她每天都觉得不是很开心,以至于胆经淤堵到偏头痛。她想不不明白,老公对她尚可,两人在生活事务上配合默契,孩子聪明伶俐、身体健康,生活看起来风平浪静,似乎没有不开心的理由。 可是老公单位里有什么事,从来不跟她说,她有了什么心事,也不愿意说,觉得没有什么可说的。 很多婚姻都是这样,表面上似乎没有问题,可是两个人都过得不开心。两人之间没有深度的交流,就像在搭伙过日子,除了共同应对家庭事务时有一些针对具体事务的沟通,两人之间的心门对对方是闭锁的。 人活在世上本就孤独,这是个无法破解的难题。但在这种状况下,更是加剧了婚姻中的两个人的孤独感。

婚姻里的无处不在的孤独感

女星何洁离婚了,网络上传的沸沸扬扬,还爆出了她老公赫子铭的电台求助录音,来纾解内心苦闷和困惑,网友纷纷表示,真是活久见了,夫妻离婚,男的竟然要找陌生人来倾诉。何洁真是瞎了眼了,找了这样一个男人。        可是当我看到这些,觉得这简直是我婚姻里太正常不过的状态,多少次,我和他争吵后的夜里难以入眠,不知怎么派遣内心的痛苦,常对着微信的漂流瓶写出自己的心声,希望可以找到指点的迷津。因为这些痛苦,父母不敢惊扰,朋友也不尽明白,如果老和闺蜜说,总有点抹不开面。而陌生人仿佛可以尽情倾诉不顾所有了,尤其在收到了一些指点和安慰的时候,心里的痛苦仿佛可以得到舒缓,我常常就靠着这些安慰入眠。         我想,这些大概就是婚姻里的孤独感吧,我们可以指责赫子铭的无担当,巨婴体质,可是也别忽略了他在婚姻里的那种要到电台求助的孤独感。        1.沟通障碍的孤独         看新闻里的描写,赫子铭和何洁两个人各方面差异比较大。何洁很有事业心,好胜心强,性格急躁,是个风风火火的大女人。而赫子铭,拍戏到现在都没有什么作品,他并不是一个胸有大志的人,新闻采访里他也说道,最爱的是呆在家里,和妻儿在一起,在家里打游戏也是被人诟病的一个爱好,不过正好说明他的宅男个性。而且遇事比较懦弱,面对何洁的急性子和暴脾气,他首先选择的是视而不见,而不是面对。两个人之间的沟通很难有效,有这样一个例子,两个人面对别墅装修有不同的想法,男方说装修找30万的,而女方觉得档次太低,要找70万的。男方说装修费太贵,自己觉得压力大,女方直接甩一句:你觉得压力大,那我们就离婚好了,然后直接甩一张离婚协议书。        性格的差异,还有价值观念的不同,造成沟通困难,最后就形成了无处不在的孤独。两人最后都选择放弃沟通,各自为阵,这正是婚姻里最遥远的距离,我们同床共枕,却永远同床异梦。         2.心灰意冷的孤独         我深有体会这种孤独,这是在不断的失望和痛苦中形成的,深深的无法自拔的孤独。开始恋爱的时候都是甜蜜的,他一天给你打好几个小时的电话,记得你的生日,记得你的喜好,惦记你的冷暖,对你赞不绝口。而进入琐碎的婚姻,女性进入生儿育女的阶段,身材变形,事业停滞,甚至是情绪也大变化,极为的敏感和脆弱,变得有些不可理喻,而他呢,却开始挑剔你变形的身材,讨厌你的无理取闹,甚至嫌弃你糟糕的记性。记得我带孩子的第一年,每天晚上在枕边留下的眼泪,好像怎么都擦不干净,闭上眼睛,想起来都是无尽的挑剔和指责。渐渐的,心寒如铁,也孤独成刚了。          而赫子铭呢,送给何洁一个永远的背影,玩游戏的背影。我想为什么何洁现在如此的强大,带小孩,操持家务。工作一肩挑,那就是不断的心灰意冷下逼出来的。我印象很深刻她在节目中说的一番话:为什么男的在有了孩子以后一切都没有变化,该健身健身,该游戏游戏。而女的却可以马上进入到母亲的状态中去,一切为了孩子。而问了周围的人,却大概都是现状。           怎么不逼得女性强大,怎么不感觉到孤独?        面对孤独,面对形同虚设的婚姻,何洁是选择果断离开,因为何洁还是强势的,她的高收入可以让她有离婚的主动权。而中国大部分女性还依然生活在这样孤独感重重的婚姻里苟且下去,为了孩子也好,为了自保也好,为了面子也好,一天天的过下去,日子好像永远没有尽头。

婚姻中感到十分孤独,怎么办?

每个人婚姻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也许在你看来很严重的问题,换一个人可能就觉得无所谓。你需要的不是问别人你该不该离婚,而是问你自己你的底线在哪里?婚姻中你最需要的是什么?现在的婚姻满足了你的需求吗?比方说很多人都会说,如果老公出轨我就要离婚。可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选择离婚,因为对有些人来说,一段婚姻带给她的稳定感比丈夫的忠诚重要得多。她宁愿忍受丈夫的不忠,也不愿背负离婚的名声。你需要的是问一问你自己对婚姻最核心的需求是什么?是安全感?心灵的契合?陪伴?而现在的婚姻还能不能满足你的需求?没有一段婚姻能满足你百分之百的需求,所以核心需求之外的需求,你也许可以从其他方式来满足。比如你通过探索内心,发现自己最需要的不是陪伴,而是一段婚姻,那么你可以调整自己,尝试多交朋友,跟朋友沟通。反过来,你觉得找一个愿意陪伴你的丈夫更重要,你也许应该离婚,但也要承担找不到这样一个人的风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