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的地支的计算方法,月与地支对照

天干地支-月柱计算方法

月柱由月干与月支组成 与干支纪年始于立春相对应,干支纪月法采用每个地支对应二十四节气自某节气至下一个节气,以交节时间决定起始的一个月期间, 不是农历某月初一至月底 。如何计算节气的具体日期,见 jianshu/p/1f814c6bb475 月干公式:月干=年干x 2+月支 (如果和超过10,直接取个位数;如果和为20,则取10) 例1:求公历2023-7-2的月柱? 2023年为己亥年,年干为己,己=1;7月2日的月支为午,午=5 月干=年干 x 2 + 月支 = 1 x 2 + 5 = 7,7=庚 因此公历2023-7-2的月柱为庚午。 例2:求公历2013-10-18的月柱? 2013年为癸巳年,年干为癸,癸=5;10月18日的月支为戌,戌=9 月干=年干 x 2 + 月支 = 5 x 2 + 9= 19,和超过10,取个位数9, 9=壬 因此公历2013-10-18的月柱为壬戌。 例3:求公历1988-12-1的月柱? 1988年为戊辰年,年干为戊,戊=5;12月1日的月支为亥,亥=10 月干=年干 x 2 + 月支 = 5 x 2 + 10= 20,和为20,则取10, 10=癸 因此公历1988-12-1的月柱为癸亥。 例4:求公历1993-12-9的月柱? 1993年为癸酉年,年干为癸,癸=5;12月9日的月支为子,子=11 月干=年干 x 2 + 月支 = 5 x 2 + 11= 21,和超过10,取个位数1, 1=甲 因此公历1993-12-9的月柱为甲子。

用天干地支怎么记年月日,和时间的,记的方法又是什么

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怎么记:年——公元 任何世纪的0(零)年,记为:xxx0,其天干均为 庚,特别要记住上世纪的1900年为庚子(辅助记忆:八国联军),本世纪2000年为庚辰;2001年为辛巳……以下照推。月,记住每年正月立春后的地支总是寅,二月是卯……以下照推。其相应的天干要背口诀《五虎遁》“甲、己之年丙作首……”日,日的干支,没有省事的好方法。还是在电脑上查万年历为好。时的干支,其地支是固定的;把12个地支分配于昼夜24小时,不会产生困难。主要是其相应的天干如何分配,也是靠<五鼠遁>,“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来排序。至于《五虎遁》《五鼠遁》,都可在网上搜到。多弄几次,就自然明白了

月干支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月干支的计算公式:1、月干序=(所求年尾数+2)*2+月(份取尾数)。2、月支序=月份+2(大于12的时候同样减去12)。例如:2023年5月份的干支,月干序=(5+2)*2+5=19取尾数9,则干序是壬。月支序=5+2=7则是午,则2023年5月份的干支是壬午。可以公式计算干支历月份:首先推算该年干支历寅月的天干,其余月份可按天干号类推,该年寅月的天干号为:取公历年份除以5的余数减2后乘以2再减1。当该数是负数时加10。例如:公历1991年(干支历辛未年)正月的天干:1991÷5=398余1,正月的天干序号数为=(1-2)×2-1= -3 ,因是负数则加10,得7。即干支历辛未年正月天干为庚,正月干支为庚寅,二月为辛卯,三月为壬辰,余类推。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干支纪月

十二地支对应的数字和月份

十二地支又称十二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总称。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代汉族历法纪年。在汉族民俗学上认为天干对应一些预兆。古代人拿它和天干相配,用来表示年、月、时的次序。旧式记时法也用地支表示次序,如子时、丑时等。 采用干支方法纪年月,就是八字的月份是用十二地支表示,八字的月份是按照二十四节气划分。简单说,十二地支不与农历月份一一对应。八字月份划分简单方法:按照阳历每一个月有二个节气,前一个是“节”,后一个是“气、中气”。八字月份就是按照前一个“节”划分的。 月份数字等于阳历月份数字减去一。立春是年份、正月的划分标志。十二地支与八字月份关系:寅,正月;卯,二月;辰,三月;巳,四月;午,五月;未,六月;申,七月;酉,八月;戌,九月;亥,十月;子,十一月;丑,十二月。 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 正、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月、腊月。 寅、卯、辰是农历正二三月春季,春季万物发芽滋生,三合会为木。 巳、午、未是农历四五六月夏季,夏季万物开花茂盛天气炎热,三合会为火。 申、酉、戌是农历七八九月秋季,秋季万物成熟,肃杀,三合会为金。 亥、子、丑是农历十十一腊月冬,冬季万物收藏,归于地下,冰雪覆盖地面,三合会为水。

月的天干地支怎么算?

月干支的计算公式:月干序=(所求年尾数+2)*2+月(份取尾数)。月支序=月份+2。月干支一般指干支纪月。干支纪月是指用干支记录月序。部分书籍只用地支纪月,每月固定用十二地支表示。把冬至所在之月称为八月,下一个月称为丑月,以此类推。故古历中的《夏历》以寅月为正月,又称建寅之月或建寅正月等。干支纪月是由十二辰纪月发展而来。在古代早以十二辰纪月,即为月建。在以钟表盘面理解日月五星的运行时,我们就可很清楚的看到月建是日月相会时的辰位。古代历法选冬至日且日月相会日为对应于子刻度,月针绕行一周约27天多,但此时作为太阳视运动的年针已前行了约一个刻度,月针需再前行2天多才能赶上太阳进行日月相会,这时就相会于丑刻度,这样日月相会日就会逐步发生在十二刻度中,以此确定月建。望采纳!

月干支的计算方法

月干序=(所求年尾数+2)x2+月份(取尾数),月支序=月份+2(大于12时减去12)。比如求2023年5月份的干支,则月干序=(5+2)x2+5=19,取尾数9,则干序是壬。月支序=5+2=7,则支序是午。则2023年5月份的干支是壬午。

月干支的计算方法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组合。天干有10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12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和地支从“甲子”开始,按顺序逐一相配,各用到最后一个时。再从第一个开始继续相配,形成六十个干支,也称“六十花甲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