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十二地支五行属性对照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什么是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1、十大天干和十二地支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王、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已、午、末、申、酉、戌、亥。 2、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木:甲、乙、寅、卯、辰。 火:丙、丁、巳、午、未。 土:戊、己、辰、戌、丑、未。 金:庚、辛、申、酉、戌。 水:壬、癸、亥、子、丑。
阴阳五行和中医的关系
阴阳五行和中医的关系
阴阳五行和中医的关系,阴阳、五行的学说是源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中医是中国源于流传的的千年医学体系,阴阳五行也渗透到中医的理论中,下面来分享阴阳五行和中医的关系。
阴阳五行和中医的关系1阴阳五行与中医分类
第一、用阴阳表示脏腑,组织,部位的属性。如以脏为阴,腑为阳;血为阴,气为阳;背为阳,腹为阴等。
第二、用阴阳阐明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生理功能,如阴血主要为濡润和滋养组织,阳气主要为温养和固卫肢体;肾阴与肾阳有相互依存关系等,称为阴阳互根或阴阳资生。
病理变化如阴邪内盛或阳气虚衰都可表现寒症,阳邪盛实或阴液耗伤都可以表现热症,寒症与热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称为阴阳转化。
第三、用阴阳指导诊断和治疗。诊断如在表,里,寒,热,虚,实症侯中,区别阴症和阳症。治疗如用补阴的方法以制阳热,用温阳的方法以消阴寒,称为阴阳制约等。
第四、用阴阳区别药物的性能,如把温性热性药或有辛甘发散作用的称为阳,凉性寒性药或有酸苦涌(催吐)泄(泻下)的药物称为阴等。
阴阳五行与中医属性
1、具有生发、条达、曲直作用的事物,用木来代表,春季属木。
2、具有炎热、向上作用的事物,用火来代表,春夏属火。
3、具有长养、化育、稼穑作用的事物,用土来代表,长夏属土。
4、具有清静、肃杀、从革作用的事物,用金来代表,秋季属金。
5、具有润下、寒冷作用的事物,用水来代表,冬季属水。
中医学在指导临床治疗用药上,《素问》云:“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即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因而调整阴阳,使之保持或恢复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
与阴阳学说相关的是五行学说。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之间是相生相克的。
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相克顺序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只有生与克相辅相济,相互作用,才能维持整体平衡。
在中医学中,五行配属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五味等,用此来阐释其相互间生克制化的生理病理关系,指导临床的诊断、治疗。
中医学理论根据五行生克关系,提出了一系列辨证施治的方法,诸如培土生金,滋水涵木、壮水制火等等。
人体五脏的生克关系正常与否,可以从人的色、声、味、脉等体象得到表征和反映,中医大夫可以通过五行的推演归类分析四诊(望、闻、问、切)收集的资料,以五行的生克乘侮理论来推断疾病的发生发展,防治疾病。
五行虽然在阴阳结合中产生,但它不会互相产生对立,如果它们互相对立的话,不会产生结合的。而对立的是阴阳各自的另一半相互对立,如金克木,水克火。这说明:阳的一(上)端是火,另一(下)端是水,同样阴的一(右)端是金,另一(左)端是木。
这种阴阳结合后产生的一半一半的金木水火,也是经过本身的成住灭过程之后,变为另一种物质的,也就是说相生。对人体来说阴阳已结合成五行了,各种零部件都已按照五行的运行规律或相生相克的理来运行了。也就是说这个身体按照金木水火的循环过程当中保持运行了。
那么,土怎么就没有了呢?因为土在这个已结合的一体中,它不再显示土的属性,又当成了金木水火的连接点,完成相生相克的循环过程了。也可以说五行空间,其实就是四种(金木水火)物质构成的世界。
中医应该明确这个运行规律,不应该强调土的属性。另外在这个五行相生相克中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阴阳,虽然说身体有阴阳存在,但这种存在形式是五行之理的说法,一定要分清楚,不然话,很难处理治病治疗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关系问题。
实际上,阴阳结合后的五行,其实它就是让物质不灭的一个循环过程,也就是说灭就是另一个物质产生的过程,这就是宇宙的理。
阴阳五行和中医的关系2阳五行的道理蕴含在自然、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东方哲学的基础。中医作为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也受到了它的指导,阴阳五行的理论自古就被巧妙的运用到医学的领域。
通过他们互相生克的辩证关系,来解释和认识人体各种生理现象,同时也用五行说来适应内部自然规律,以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在阴阳五行的理念中,天为阳,在持续不断地运动着;地为阴,它长期处于安静的状态——地球本身的运动不为古人所觉。
因此,人的身体也会与之相对应,一些器官仿效着天的活动,通过不断运动传输着物质和能量。另一些器官则像大地一样,宽厚安静,储藏着人的`精气。
古代的医学家,将这些和天的功能类似的人的器官统称为六腑,归属于阳。将那些和地的功能类似的人的器官统称为五脏,归属于阴。阴阳就这样跟人的生理构造联系到一起。
古代医学家进而又用阴阳五行的原理分析人的器官,即心、肝、脾、肺、肾的运动规律。
人体的肝色青,如同草木郁郁葱葱的春之色彩,又如同人生机勃勃的少年时代,所以肝属木。
人的心色赤,是人体热能的源泉,如同万物繁茂的炎炎夏日,又如同人健壮有力,热情奔放的成年时代,所以心属火。
人的脾色黄,如同庄稼成熟,四处黄澄澄一片的长夏,又如同人事业有成,自强自立的壮年时代,所以脾属土。
人体的肺色白,如同一派萧瑟景象的秋天,又如同体弱色衰的老年时代,所以肺属金。
人体的肾色黑,如同昼短夜长,常为黑暗笼罩的冬日,又如同人生命垂垂欲绝的垂暮之年,所以肾属水。
在五行原理的影响下,人的生理机能和春、夏、长夏、秋、冬这五个时令巧妙配合,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人之五脏,乃四时之五脏,非血肉之五脏”。
因此,在中医的理念里,人的身体和大自然密切相关,不可分割。人绝非单一生物体,而是包含着自然之法,参照自然之法运行生息的“小宇宙”,是物质与精神紧密结合的生命体。
在很多人将中医定义为一种经验医学的时候,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中的贯彻让它走向了成熟,证明了中医辩证、哲学的色彩,也使中医成为一门名副其实的成熟学科。
天干地支与五行
天干地支的五行属性! 五行与干支 天干金:庚、辛 地支金:申、酉 天干木:甲、乙 地支木:寅、卯 天干水:壬、癸 地支水:子、亥 天干火:丙、丁 地支火:巳、午 天干土:戊、己 地支土:丑、辰、未、戌 是结合天干地支的属性,然后把自己的身主和命主结合!以五行的相生相克来预测的!金:天干的庚、辛 地支金:申、酉 木:天干的甲、乙 地支木:寅、卯 水:天干的壬、癸 地支水:子、亥 火:天干畅丙、丁 地支火:巳、午 土:天干的戊、己 地支土:丑、辰、未、戌 天干地支的与五行的关系 子(鼠)属阳水,北方;亥(猪)属阴水,北方。寅(虎)属阳木,东方;卯(兔)属阴木,东方。巳(蛇)属阴火,南方;午(马)属阳火,南方。申(猴)属阳金,西方;酉(鸡)属阴金,西方。辰(龙)、戌(犬)属阳土,中央;丑(牛)、未(羊)属阴土,中央。 甲为栋梁之木,乙为花果之木,甲乙东方木。丙为太阳之火,丁为灯烛之火,丙丁南方火。戊为城墙之土,己为田园之土,戊己中央土。庚为斧钺之金,辛为首饰之金,庚辛西方金。壬为江河之水,癸为雨露之水,壬癸北方水。 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子何以属鼠也?曰:天开于子,不耗则其气不开。鼠,耗虫也。于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属鼠。地辟于丑,而牛则开地之物也,故丑属牛。人生于寅,有生则有杀。杀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属虎。卯者,日出之候。日本离体,而中含太阴玉兔之精,故卯属兔。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龙行雨之时,故辰属龙。巳者,四月之卦,于时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时蛇不上道,故属蛇。午者,阳极而一阴甫生。马者,至健而不离地,阴类也,故午属马。羊啮未时之草而茁,故未属羊。申时,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气数,将乱则狂作横行,故申属猴。月出之时,月本坎体,中含金鸡之精,故本属鸡。戌时,戌”就是没有牙齿的意思。狗没有了尖牙利齿,就没法磨碎食物,就意味着饿死故戌属狗。亥时,猪则饮食之外无一所知,故亥属猪。”干、支的五行属相01甲子金鼠 ? 02乙丑金牛 ? 03丙寅火虎 ? 04丁卯火兔 ? 05戊辰木龙 ? 06己巳木蛇07庚午土马 ? 08辛未土羊 ? 09壬申金猴 ? 10癸酉金鸡 ? 11甲戌火狗 ? 12乙亥火猪13丙子水鼠 ? 14丁丑水牛 ? 15戊寅土虎 ? 16己卯土兔 ? 17庚辰金龙 ? 18辛巳金蛇19壬午木马 ? 20癸未木羊 ? 21甲申水猴 ? 22乙酉水鸡 ? 23丙戌土狗 ? 24丁亥土猪25戊子火鼠 ? 26己丑火牛 ? 27庚寅木虎 ? 28辛卯木兔 ? 29壬辰水龙 ? 30癸巳水蛇31甲午金马 ? 32乙未金羊 ? 33丙申火猴 ? 34丁酉火鸡 ? 35戊戌木狗 ? 36己亥木猪37庚子土鼠 ? 38辛丑土牛 ? 39壬寅金虎 ? 40癸卯金兔 ? 41甲辰火龙 ? 42乙巳火蛇43丙午水马 ? 44丁未水羊 ? 45戊申土猴 ? 46己酉土鸡 ? 47庚戌金狗 ? 48辛亥金猪49壬子木鼠 ? 50癸丑木牛 ? 51甲寅水虎 ? 52乙卯水兔 ? 53丙辰土龙 ? 54丁巳土蛇55戊午火马 ? 56己未火羊 ? 57庚申木猴 ? 58辛酉木鸡 ? 59壬戌水狗 ? 60癸亥水猪 01 甲子 11 甲戌21 甲申31 甲午41 甲辰51 甲寅02 乙丑 12 乙亥 22 乙酉 32 乙未 42 乙巳 52 乙卯 03 丙寅 13 丙子 23 丙戌 33 丙申 ......>> 天干地支所对应的五行 天干:子亥为水,辰戌丑未为土,寅卯为木,巳午为火,申酉为金,地支: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 如何巧记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庚辛申酉金,甲乙寅卯木,壬癸亥子水,丙丁巳午火,戊己辰戌丑未土。 天干地支与五行的关系? 天干 : 甲阳木,乙阴木;丙阳火,丁阴火;戊阳土,己阴土;庚阳金,辛阴金;壬阳水,癸 阴水 ; 地支: 寅阳木,卯阴木;辰阳土,巳阴火;午阳火,未阴土;申阳金,酉阴金;戌阳土抚亥阴水;子阳水 ,丑阴土;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第一循环开始 第一循环结束 第二循环开始 第二循环结束 干支 五行 生肖 1900年1月31日 1901年2月18日 1960年1月28日 1961年2月14日 庚子 金 鼠 1901年2月19日 1902年2月7日 1961年2月15日 1962年2月4日 辛丑 金 牛 1902年2月8日 1903年1月28日 1962年2月5日 1963年1月24日 壬寅 水 虎 1903年1月29日 1904年2月15日 1963年1月25日 1964年2月12日 癸卯 水 兔 1904年2月16日 1905年2月3日 1964年2月13日 1965年2月1日 甲辰 木 龙 1905年2月4日 1906年1月24日 1965年2月2日 1966年1月20日 乙巳 木 蛇 1906年1月25日 1907年2月12日 1966年1月21日 1967年2月8日 丙午 火 马 1907年2月13日 1908年2月1日 1967年2月9日 1968年1月29日 丁未 火 羊 1908年2月2日 1909年1月21日 1968年1月30日 1969年2月26日 戊申 土 猴 1909年1月22日 1910年2月9日 1969年2月27日 1970年2月5日 己酉 土 鸡 1910年2月10日 1911年1月29日 1970年2月6日 1971年1月26日 庚戌 金 狗 1911年1月30日 1912年2月17日 1971年1月27日 1972年2月14日 辛亥 金 猪 1912年2月18日 1913年2月5日 1972年2月15日 1973年2月2日 壬子 水 鼠 1913年2月6日 1914年1月25日 1973年2月3日 1974年1月22日 癸丑 水 牛 1914年1月26日 1915年2月13日 1974年1月23日 1975年2月10日 甲寅 木 虎 1915年2月14日 1916年2月2日 1975年2月11日 1976年1月30日 乙卯 木 兔 1916年2月3日 1917年1月22日 1976年1月31日 1977年2月17日 丙辰 火 龙 1917年1月23日 1918年2月10日 1977年2月18日 1978年2月6日 丁巳 火 蛇 1918年2月11日 1919年1月31日 1978年2月7日 1979年1月27日 戊午 土 马 1919年2月1日 1920年2月19日 1979年1月28日 1980年2月15日 己未 土 羊 1920年2月20日 1921年2月7日 ......>>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干支法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因此对研究历史非常有帮助,非常容易推算历史时间。希望能够帮助到你!谢谢! 天干地支和五行各代表那个数字如:1234567890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甲对应一,乙对应二,....以此类推,癸对应十. 子对应一,丑对应二...以此类推,亥对应十二. 至於因素,可以去看 十天干生旺死绝表. 这些一言两语不可道清.建议多看易学的书.如邵伟华.这本书的基础知识讲得不错. 奇门可看张志春的等. 天干地支与阴阳五行的关系 中国古人采用干支纪年法,直到现在,我们还经常提到某某年的天干地支是什么,比如今年是戊子年,去年是丁亥年,其中子和亥分别表示了这两年的属相鼠和猪。因此很少有人不知道天干地支是什么,但很少有人了解干支与阴阳五行之间的密切联系。实际上,每个天干每个地支都有它自己的阴阳五行属性。正因为干支自己具有独特的五行属性,人们用干支表示的生辰八字才得以跟五行联系起来,由命理学者根据五行生克来推理出人的命运。 既然讲命理,那我们就从最基础的东西讲起,先来认识一下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干支,顾名思义,是主干和枝丫的意思。有干有支,这才是一棵完整的树,因此天干在上地支在下,这样组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古人最初对天干地支的命名确实有这层含义,但是在八字命理学中,地支倒更像是植物在地下生长的根须。为了方便进行下一步学习,大家不妨这样理解,天干地支的组合就像一棵树,天干是树木在地面之上的枝干部分,而地支则是树木在地下蜿蜒生长的根部。这样的比喻,在命理学上是有其重要意义的,大家会慢慢体会得到。 干支诞生的年代已经相当久远了,具体不详,但可以确定,在商之前一定已经存在了,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商朝的帝王们都喜欢取一些与干支有关的名字,比如太甲,天乙等等。一年十二个月,恰好有十二地支,由此我们容易想到,古人最初是用地支来记月的,但是后来就开始用天干地支组合起来的六十甲子记年、月、日、时,也就有了完整的干支纪年法。年月日时各取一天干一地支也就有了我们平时所说的“生辰八字”。 天干是十个,五行是五个,但金木水火土又分阴阳,于是二五一十,正好配上了十天干。比如甲是阳木,乙是阴木,丙是阳火,丁是阴火。具体有歌诀写道:“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 十天干在单数位次上的属性为阳,在双数位次上的属性为阴,一阴一阳相互交替,邻接的天干又是五行属性上相生的关系。比如甲乙木生丙丁火,丙丁火生戊己土,等等。 这样一来,十天干的五行属性甚至方位含义都一目了然,非常简单明了。但是十二地支就远比天干要复杂。我们知道,地面之上的东西都清晰明白,很容易看得一清二楚,地面之下的东西却隐藏得很深入,根须嘛,容易交错纠缠难以分辨,这样,地支的属性也就随之变得复杂难辨起来。 我们把十二地支分成三组,每四个为一组,分别是四旺,四生,四库。 四旺,这是最简单的一组,它们是子、午、卯、酉,它们的五行属性十分“单纯”,即,子是阴水,午是阴火,卯是阴木,酉是阴金。由于在十天干中癸表示阴水,所以我们又说,子中藏癸,同样的,我们说午中藏丁,卯中藏乙,酉中藏辛。这个“藏”字,多少有些蕴藏储备的含义,地支在地下嘛,自然是藏起来的部分。换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认为子是癸水的根,午是丁火的根,卯是乙木的根,而酉是辛金的根。地支,本来就是天干遗留在地下的根须,只不过子午卯酉这四条根并未经过纠缠,十分单纯而容易分辨。 四生,这一组也相对简单,分别是寅、巳、申、亥。寅,这条根是由三段根须缠起来的,它们分别是阳木,阳火和阳土,也就是甲丙戊,其中甲木的根要粗一些,我们称甲木是寅的地支本气;巳,也是由三条根缠起来的,分别是阳火,阳土和阳金,也就是丙戊庚,其中丙火是巳的地支本气;申,同样是三条根互相缠绕而成,分别是阳土,阳金和阳水,也就是戊庚壬,其中庚金是申的地支本气;亥,这个比较个别,是两条根缠绕起来的,它们是阳水和阳木,也即壬甲,其中壬水是亥的地支本气。 我们容易发现两条规律:第一,这组地支的藏干全是阳性的。没错,甲丙戊庚壬正好全是阳性五行,并且计算起来,除......>>聊聊中医的阴阳五行之阴阳篇
说起阴阳五行,有人认为是封建,不科学。还有人打着阴阳五行的旗号,尽可能搞得玄而又玄,把阴阳五行搞成了玄学,让我们普通人觉得高深莫测,难以接近。那么,阴阳五行到底是什么呢?其实,阴阳五行就是我们古人看待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本质上是对自然界所有事物和现象的一种分类法。 首先,我们先来聊聊阴阳,《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也就是说, 阴阳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和规律,自然界的所有事物和现象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自然界一切事物的生与杀的过程和现象我们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阴阳的相互作用是事物的发生,阴阳的离绝是事物的消亡,阴阳是产生自然界万物运动变化的内在动力和外在表现。 其实,阴阳原始的涵义就是指日光的向背,对于大山来说,面向太阳的一侧为阳,背对太阳的一侧为阴。 逐渐延伸为对事物和现象对立统一规律的科学抽象和高度概括。阴阳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基本规律,这是我们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 阴阳学说被引进到医学领域后,被赋予医学的含义,成为中医学的名词术语和构建中医学理论的体系之一。具体来说,阴阳就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运动的、向上的为阳,相对来说静止的、下降的为阴。热的、向外、明亮的为阳,寒的、向内的、晦暗的为阴,兴奋的、强壮的为阳,抑制的,虚弱的为阴…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前提,相互关联的事物或现象,或者是同一事物或现象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也就说你不能拿驴头和马嘴比较说谁是阴,谁是阳。 下面我们来具体来聊一聊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包括阴阳的交感与互藏,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 阴阳交感就是指阴阳相互作用,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只有阴阳的相互作用,才能变生万物;没有这种相互作用,就没有自然界的生生化化。比如“男女媾精,万物化生”。 阴阳互藏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都包含着另一方。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就像我们下面这个阴阳鱼图,黑色的里有一个白点,白色的里面有个黑点。再联系到我们的生活,一天当中白天属阳,晚上属阴。白天里上午属阳,下午属阴,这样上午就可以说是“阳中之阳”,下午就是“阳中之阴”。 阴阳的对立制约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彼此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斗争。比如人体机能的兴奋属阳,而抑制属阴。根据“天人相应”观点,人体在白天的阳气充盛,兴奋功能制约了抑制功能而占了主导地位,所以学习工作精力旺盛; 入夜则阴气充盛,抑制功能制约了兴奋功能而占了主导地位,所以人进入睡眠状态,从而涵养阳气。 由于一日之内人身之阴阳二气的相互制约,盛衰更替才能使兴奋与抑制取得均势平衡的协调统一,人才能 健康 的生活。 阴阳互根是指阴阳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下。我们有上,就有下,如果没有下,就无所谓上;有热就有寒,如果没有寒,那哪来的热呢?如果全世界永远都摄氏40度,全都出汗伸舌头,那大家也永远不知道什么是热,因为压根儿从来没凉快过。 阴阳互用是指相互依存基础上相互滋生。如气血。一个人血流没了,当然也就没气了;如果没气儿了,当然血液也就干涸了,所以很多中医在补血的时候,要加上一点补气的药;补气的时候,加上一点补血的药,这叫气血互生。 阴阳的消长平衡是指阴阳是在不断的消长运动中维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 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比如四季的变化,从冬天到夏季越来越热,阳越来越占主导,但是热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天气又开始转凉。 总之,阴阳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和规律,自然界的所有事物和现象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干支法在中国古代一直使用,从未间断。因此对研究历史非常有帮助,非常容易推算历史时间。希望能够帮助到你!谢谢! 如何巧记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庚辛申酉金,甲乙寅卯木,壬癸亥子水,丙丁巳午火,戊己辰戌丑未土。 谁有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能告诉我吗? 30分 天干 五行 阴阳 甲 木 阳 乙 木 阴 丙 火 阳 丁 火 阴 戊 土 阳 己 土 阴 庚 金 阳 辛 金 阴 壬 水 阳 癸 水 阴 子 水 阳 丑 土 阴 寅 木 阳 卯 木 阴 辰 土 阳 巳 火 阴 午 火 阳 未 土 阴 申 金 阳 酉 金 阴 戌 土 阳 亥 水 阴 天干地支所对应的五行 天干:子亥为水,辰戌丑未为土,寅卯为木,巳午为火,申酉为金,地支: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第一循环开始 第一循环结束 第二循环开始 第二循环结束 干支 五行 生肖 1900年1月31日 1901年2月18日 1960年1月28日 1961年2月14日 庚子 金 鼠 1901年2月19日 1902年2月7日 1961年2月15日 1962年2月4日 辛丑 金 牛 1902年2月8日 1903年1月28日 1962年2月5日 1963年1月24日 壬寅 水 虎 1903年1月29日 1904年2月15日 1963年1月25日 1964年2月12日 癸卯 水 兔 1904年2月16日 1905年2月3日 1964年2月13日 1965年2月1日 甲辰 木 龙 1905年2月4日 1906年1月24日 1965年2月2日 1966年1月20日 乙巳 木 蛇 1906年1月25日 1907年2月12日 1966年1月21日 1967年2月8日 丙午 火 马 1907年2月13日 1908年2月1日 1967年2月9日 1968年1月29日 丁未 火 羊 1908年2月2日 1909年1月21日 1968年1月30日 1969年2月26日 戊申 土 猴 1909年1月22日 1910年2月9日 1969年2月27日 1970年2月5日 己酉 土 鸡 1910年2月10日 1911年1月29日 1970年2月6日 1971年1月26日 庚戌 金 狗 1911年1月30日 1912年2月17日 1971年1月27日 1972年2月14日 辛亥 金 猪 1912年2月18日 1913年2月5日 1972年2月15日 1973年2月2日 壬子 水 鼠 1913年2月6日 1914年1月25日 1973年2月3日 1974年1月22日 癸丑 水 牛 1914年1月26日 1915年2月13日 1974年1月23日 1975年2月10日 甲寅 木 虎 1915年2月14日 1916年2月2日 1975年2月11日 1976年1月30日 乙卯 木 兔 1916年2月3日 1917年1月22日 1976年1月31日 1977年2月17日 丙辰 火 龙 1917年1月23日 1918年2月10日 1977年2月18日 1978年2月6日 丁巳 火 蛇 1918年2月11日 1919年1月31日 1978年2月7日 1979年1月27日 戊午 土 马 1919年2月1日 1920年2月19日 1979年1月28日 1980年2月15日 己未 土 羊 1920年2月20日 1921年2月7日 ......>> 天干地支的五行属性! 五行与干支 天干金:庚、辛 地支金:申、酉 天干木:甲、乙 地支木:寅、卯 天干水:壬、癸 地支水:子、亥 天干火:丙、丁 地支火:巳、午 天干土:戊、己 地支土:丑、辰、未、戌 是结合天干地支的属性,然后把自己的身主和命主结合!以五行的相生相克来预测的!金:天干的庚、辛 地支金:申、酉 木:天干的甲、乙 地支木:寅、卯 水:天干的壬、癸 地支水:子、亥 火:天干畅丙、丁 地支火:巳、午 土:天干的戊、己 地支土:丑、辰、未、戌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 序干 支五行属相 1甲子金鼠 2乙丑金牛 3丙寅火虎 4丁卯火免 5戊辰木龙 6已巳木蛇 7庚午土马 8辛未土羊 9壬申金猴 10癸酉金鸡 11甲戌火狗 12乙亥火猪 13丙子水鼠 14丁丑水牛 15戊寅土虎 16已卯土免 17庚辰金龙 18辛巳金蛇 19壬午木马 20癸未木羊 21甲申水猴 22乙酉水鸡 23丙戌土狗 24丁亥土猪 25戊子火鼠 26己丑火牛 27庚寅木虎 28辛卯木免 29壬辰水龙 30癸巳水蛇 31甲午金马 32乙未金羊 33丙申火猴 34丁酉火鸡 35戊戌木狗 36已亥木猪 37庚子土鼠 38辛丑土牛 39壬寅金虎 40癸卯金免 41甲辰火龙 42乙巳火蛇 43丙午水马 44丁未水羊 45戊申土猴 46已酉土鸡 47庚戌金狗 48辛亥金猪 49壬子木鼠 50癸丑木牛 51甲寅水虎 52乙卯水免 53丙辰土龙 54丁巳土蛇 55戊午火马 56已未火羊 57庚申木猴 58辛酉木鸡 59壬戌水狗 60癸亥水猪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2023年7月8日4时八分 八字:丁丑丙午丁未庚子 五行:火土火火火土金水 纳音:洞下水天河水天河水壁上土 五行分析: 总述:八字偏强,八字喜「金」,起名最好用五行属性为「金」的字。分析如下: 此命五行火旺;五行缺木;日主天干为火 (同类为:火木;异类为:金水土。五行统计: 0木, 4火, 2土, 1金, 1水) 天干地支和五行各代表那个数字如:1234567890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甲对应一,乙对应二,....以此类推,癸对应十. 子对应一,丑对应二...以此类推,亥对应十二. 至於因素,可以去看 十天干生旺死绝表. 这些一言两语不可道清.建议多看易学的书.如邵伟华.这本书的基础知识讲得不错. 奇门可看张志春的等.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顺口溜
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顺口溜如下: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在中国古代主要是用来记年、月、日、时,就与当代用阿拉伯数字来记年、月、日是一个道理(干支在古代就像今天的日历)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这六十个单位称为一个甲子(花甲),名为“干支纪法”。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天干地支这共二十二个的符号错综有序,充满圆融性与规律性。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作用结果。中国历法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
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