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的智慧是谁写的,易经的智慧46

十六卦怎么自学

自学十六卦要通过学习汉代京房的八个基本卦的十六卦变,感悟卦变的道理。一、入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通过以下的视频、书籍、闲话等入门。1、曾仕强教授的《易经的智慧》(只需要看前10节课的,后面解析六十四卦的部分不要去看,会把你带偏的。)2、南怀瑾先生的《易经杂说》 (很好的入门书籍,点到即止,但又确实面面俱到。)3、网上找的熊逸的《周易江湖》(好像叫这个,记不清楚,寓教于乐,不错的一篇闲话)学完这些之后,应该就学会这些名词了:爻、卦、易、象、数、理等。接下来就是要靠悟性。悟什么呢?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先天八卦图,悟“为什么”;后天八卦图,悟“是什么”。这个悟,只能靠自己去琢磨,别人谁也没法帮你。4、 《十翼》悟完之后,大概会朦朦胧胧建立了一点易象思维。趁热打铁,强化和牢固易象思维。《十翼》去读去感悟,多问问为什么,而不是记忆是什么。最后的效果,就是建立起万事万物均在八卦之中的易象思维。然后在实践中践行之,感悟之。5、《周易》卦爻辞有了易象思维之后,适当的去读一读《周易》的卦辞和爻辞,读不懂没关系的。到了这里就是一个瓶颈期,很多人因为好奇、认死理,非要把一本《周易》读出个子丑寅卯来,从此深陷此坑,爬不出来了。其实,大大方方地承认,这句卦(爻)辞我没读懂,又有什么关系呢?小孩子读《三字经》,他能明白其中的具体含义吗?二、进阶如果说入门纯属靠一腔热血、满怀兴趣的话,那么进阶就需要依靠术了。6、大衍之占通过学习这门春秋时期的占术,继续感悟。悟什么呢?最初级,通过易象来感悟吉凶悔吝,也就是通过观察卦象,分析这个是大吉呢、还是小凶、还是悔吝?接下来,看《左传》和《国语》上的蓍例,情景代人,假如我来解析这个“某卦之某卦”,我会说出什么样的话来?书上的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最高级,悟《周易》的卦辞和爻辞为什么要这样写?如果是我来写,该写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强化和巩固易象思维。7、十二月卦通过学习汉代孟喜的十二月卦,感悟其中的阴阳消息之理。悟到最后,就好像这个图是从我内心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地,而不是别人强制灌输给我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继续加深对后天八卦图的理解。8、十六卦变通过学习汉代京房的八个基本卦的十六卦变,感悟卦变的道理。9、八卦纳甲学习八卦纳甲,如果想学习六壬,这一部分是没法跳过的。多问问为什么,这样纳甲蕴含了什么道理?而不是死记硬背纳甲是什么。10、梅花易数《梅花易数》虽然是托邵雍之名而作,但浅显易懂,通过它可以感悟先天八卦图的妙处。这本书中的“三应十要”部分,有不少梅花易的大师,认为此章节才是梅花易的精髓所在,但是在我看来,不必深究。

如何看待曾仕强,他是反科学者还是得道高人?

曾仕强是1934年出生在中国福建人,被称为中国管理教育之父。多所大学教授。改革开放后多次往返大陆与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易经等中国 历史 文化经典。用自己的研究与专研。写出了许多文化经典文书。广泛宣传中国(易经的智慧),被中央电视台邀请百家讲坛讲师。

本人曾经亲自聆听曾仕强老师的讲座。每次听到总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还有对人生境界的提升,曾仕强老师总能以一种绅士风度,打扮着知识理性温文尔雅,遇到学生提问,就是反对意见也能仔细听清问明白后,再做解答。这种以学者与学员式交流让人倍感亲切。仿佛是老师又是长者还象亲人。

同时,曾仕强按说他不是党员,但是在讲课中,只讲文化与管理。很少或者极少涉及敏感问题,但是又不回避问题与矛盾。总能恰到好处的由里到外的分析,从 历史 典故或者古代故事,启发学生的思想与创新。这种启发式教育,给改革开放的中国培养多少管理人才。又有多少人成为中国企业的领航者。又有多少人摒弃了消沉与无为。

正像我们评价白求恩一样,本来可以不到中国大陆来,但是为了事业为了中国的事业,不怕困难,还有两岸政见不一,能够传播中国文明与精髓。这就是智慧,是大家!

每当想起这位老师,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的问题。都会有种力量,一种不愿意服输的感觉,这就是引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人的传统文化。是中国这和华夏民族源远流长的脊梁。

这个我起码有点资格评价。

我听曾老师的课与讲座很多年了,

闲着没事听的都是他的课。

起码也近千个小时。

我只能说,曾公仕强注定会在这个时代留名。

完完全全对得起曾公这个称号。

他从四十岁后出来到80几岁一直无私讲学。

连自己家庭都顾不得管。

毫无余力的为中华民族做传播,

如果你长时间了解他,会真的觉得他伟大。

从21世纪整个民族转折史上,

他绝对是不可缺少的一颗明星之一。

是他树立起了无数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

完完全全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

让思想直接提升一个纬度。

他是什么?

易经入道,道德经入道,

并且实际应用在21世纪中,

不仅当代的做好,还将未来的路指给我们看,

真的是尽心尽力了。

多听听他的课,会醍醐灌顶。

曾仕强教授不似反科学者也不似得道高人,回到最基本的作为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侠者为国为民‘’,那士者自然应该是传道授业返璞归真。所以这两个头衔与曾老所从事实践出来的传统精髓和易经文化那接地气不浮躁,自然不做作的风格很不相符,有些其实难副。最好的状态是“一介布衣,行有格,言有物,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季羡林先生都辞"国宝、大师、泰斗"称号 ,自谪‘’教书匠‘‘‘爬格子’’’,所以称号到底是虚,难符合为师者脚踏实地的本意……

(图片源于网络)

39岁身体有恙深感头重脚轻的曾仕强听从爸爸建议开始研究易经,打破了自己思维模式里易经算命看风水的狭命论,他不崇尚用易经算命,而是用易经引导认清所处境地并如何透过爻辞思考度过眼下局面的不同阶段,要注意什么……每一卦都充满了古人估事处事的经验之谈,你能顺应爻辞的出世经验调整自己,那结果才会无咎,一爻变则吉凶反转,牵引人为之力的自我扭转而非传播,自然与科学毫无相悖相冲,他也讲过"千万别再去求神明"。而授讲时几乎每一段都有引用谈古论今的真实事例,趣味横生之余也与生活息息相关,有职员篇的"为何我劝你不要盲目去升迁"、"说话的最高艺术之拐弯抹角"等能自由穿古越今,譬如胡雪岩篇时笑点金句频发——"当你有一个儿子,从小不好好教他,就会害了你全家。当你有一个女儿,从小你不好好教她,就会害了别人全家。所以,你跟谁有仇,你就宠坏你的女儿,嫁出去以后,就害了人家全家,大仇就报了。"没有脱离烟火的故作高深,世外隔绝之感,使深奥在嬉笑调侃、剧情反转过程中变得简练。由此看来他是平易朴实的存在,讲究阴阳调和,"反科学"和"高人"像两个彼端,他是那个寻求平衡点的凡人。

用诙谐的摆事实来讲道理,这就是让人理解复杂文化的最好方法,可谓"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去 探索 ,把复杂的简单化来剖析"。这只是一位为人师者传道授业解你心忧的初心,并不求高深莫测也不求玄而生畏……

惭愧浅尝辄止,然感君一阅

曾仕强先生是出生在中国福建的人,他在大陆成为网红大家也是近几年的事。从宇宙角度看 ,他在大陆走红(不是一般的红)且深得相当的大陆民众的喜爱,套用一句著名的古语:”天将降大人于斯人也”;因为宇宙没有偶然,诚如爱因斯坦所说,宇宙的一切都是按排。曾先生在南怀瑾(中国浙江人,大陆解放前去台)之后,再次在大陆掀起中国传统文化热,其影响力远超内地学人。这也是不失可资研究的文化现象,为什么中华传统文化墙内开花墙外香。

曾先生讲国学,笔者认为比内地学人更有优势,因为他在大学读的是理工科,去老美深造,获美英管理学位。像这样一位 出生在中国传统文化家庭,受完整西方教育的学人,应该说具备研究型学者的完美人格—追求科学真理,不屈权势;他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是国人之大幸,是 历史 的安排。

曾先生肯定具有老美定义的具有公众科学素养的公民,但也肯定不影响他研究易经的功力。在老美,信仰是一回事,现实是一回事,没有黑白通吃这回事。所以老美研究特异功能与意识形态无干,是国安之需。一名世界有名的半道体专家现在领衔研究特异功能,这事要放在内地,又是一件网络news。

曾先生以一颗炎黄子孙的赤子之心和融汇贯通的深厚的中西文化学养,晚年为中华文化的复兴在大陆奔走呼号,他是因召出山的文化伟人。

说曾仕强先生反科学?他反了哪方面科学?是不是得“道”高人?我想应该是吧。

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是听了他在《百家讲坛》讲《易经》后认识他的。他对《易经》的讲解深入浅出,使我这个对《易经》并不了解的人受益匪浅。后来陆续又看了一些他关于中国文化及中西文化比较方面的书,可以说我稍微算了解他一些吧。可以肯定的说,他对中国文化的研究还是比较深刻的,我不知道说他忽悠的人到底看过他写的书没有?如果只凭一、二个视频就说他反科学,那可能是以偏概全了。

《易经》是我们祖先七、八千年前的智慧发现,是群经之首。很多人可能穷其一生也只能了解一个皮毛,但它却是我们文化的源头,每一个想了解本民族文化的人都应该学习一下,哪怕只是一点点,我感觉自己只是入门,甚至连入门都算不上,但我还是会继续努力学习它。能在这方面推广它讲述它,这都是功德无量的事,曾教授就是一个这样的人,所以应该得到尊重。而不是自己还一知半解的情况下还在诋毁他。

我们日常生活中,总在说的“福祸相依”、“否极泰来”不都从《易经》中来吗?孔子说善易者不仆,易经虽有仆卦功能,但仅仅是它的一小方面而已,以前我们所以反对它,说它可能这方面原因多些吧!即使很多人不了解《易经》,其实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它给我们的智慧。希望感兴趣的国人想了解《易经》,可以看看曾仕强在百家讲坛的讲座。

一个传播中华文化的长者,一个弘扬国学的老人,近看了一个视频,说曾教授病了,在此祝福他吧,祝福他早日康复吧!

曾仕强老师简介

@曾仕强:现任胡雪岩研究会副会长、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统一促进会理事长等。曾仕强先生生于1934年,祖籍福建漳州。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皆有卓越的成就。

以上是百度能查到的曾仕强老师的官方资料,在百家讲坛上他也是用“师范大学教授”这一职务出现,因此我相信对于他的身份地位大家应该没有异议。

我接触到曾仕强老师讲课的一些图像资料是在 2003 年左右,距今已经有差不多15年了,到现在还记得很清楚,我当时从上海去北京出差,在机场休息室里面的书报摊上看到播出的《中国式管理》,当时觉得这人讲的很有趣、很生动、 很能扯 。

美国高管的故事

印象比较深的是他说的美国高管的故事:

要是按照一些较真的网友的看法,这段话里面有很多错误啊:

事实是这样吗?美国人都这样吗?美国公司的总裁都累成狗了吗?

肯定不是嘛!曾仕强你肯定在瞎讲嘛!你就编吧,编不死你!

得出这样结论的网友,我觉得各位很可爱,很好;但是我也同样为各位感到不值,因为你们正好犯了一个毛病,这个毛病就叫做“西式思维”。

曾仕强教授游学过西方国家,也在西方学府讲过课,他真的是对美国公司管理一窍不通,以至于要胡说八道,编造故事吗?

我相信有智慧的人不会这样想。曾仕强教授故意这么说美国人的管理:

第一是为了引起听众的兴趣;

第二是善意的讽刺;

第三是希望大家能带着反思去看待“西方式管理”;

美国式管理存在问题吗?存在。曾仕强老师说的这种现象是不是真的?就我所知这并不是完全编造。我曾经在某顶级世界五百强药企(罗氏制药)做企业流程优化管理,公司的CFO是个典型的美国式高管(现在已经荣升基因泰克公司的CFO及高级副总裁),每天他正常是早上来得最早的几个人之一,晚上是下班走得最晚的几个人之一,每周六下午基本上在办公室里还能碰到他一个人在加班,四十多岁头发已经开始花白了,公司会因为他周末加班给他加班费吗?一分钱也没有。但是他很自觉的这么做,每一份报告都事无巨细的认真阅读,只要有一点不懂的都找下属仔细询问(有时候真不习惯他那种刨根问底的追问),你说他累不累?

说不累的大概是铁人。但是成果真的那么高吗?

从我内心来说,我不认同这种管理方式。他做得很辛苦,下属们也很痛苦,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怀疑他的决断力和管理能力,其他部门的高管也偶尔觉得他很刻板,做事情太细。有个英文名词来形容这种管理方式-- Micro Management (微观管理) 。

西方式管理好不好?

回答好和不好的都是0分。(模仿曾仕强教授语气)

管理的方式并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这是曾仕强教授着重强调的一点,这也是我们中国人所独家拥有的思维观念,这就是我们传统文化、道家思想、儒家思想中的闪光点:

好的管理思想,优秀的管理方法,一定是顺应时势的发展变化而变化,而不是拘泥于某一固定的模式,该宏观管理的时候就宏观管理,该微观管理的时候就微观管理。从不讲究形式,不搞排场,不生搬硬套。

那有人会问那不是乱了吗?什么标准都没了,还怎么管理?

曾仕强教授给出了答案:

中国式管理

中国人所有的处世哲学和管理方法,说到最后就两个字:

不偏不倚是为“中”,符合情理是为“庸”。

为什么我曾经的领导,美国人CFO管得这么累?那是他根本没有深入了解过中国人的管理之道,他很拼命、很努力,但是中国人就是不吃他那一套。

中国人只会被领导的赏识所感动,而从不畏惧强权(我打不过你我消极怠工);中国人除了要求合理的报酬还要求领导的尊重;中国人最能主动的去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而不是生搬硬套操作方法和标准手册。

治大国如烹小鲜

如果各位认真的去了解曾仕强教授的思想理念,认真的去读一读、听一听、看一看他的文章和视频,我相信你不会得出“ 他是反科学者还是得道高人? ”这样的看法。

当然,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相信曾仕强教授会欢迎善意的批评,而不需要一些浮于表面的抨击甚至是斥骂。

与大家共勉。

1934年出生在中国福建人,被称为中国管理教育之父。多所大学教授。改革开放后多次往返大陆与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易经等中国 历史 文化经典。用自己的研究与专研。写出了许多文化经典文书。广泛宣传中国(易经的智慧),被中央电视台邀请百家讲坛讲师。

本人曾经亲自聆听曾仕强老师的讲座。每次听到总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还有对人生境界的提升,曾仕强老师总能以一种绅士风度,打扮着知识理性温文尔雅,遇到学生提问,就是反对意见也能仔细听清问明白后,再做解答。这种以学者与学员式交流让人倍感亲切。仿佛是老师又是长者还象亲人。

同时,曾仕强按说他不是党员,但是在讲课中,只讲文化与管理。很少或者极少涉及敏感问题,但是又不回避问题与矛盾。总能恰到好处的由里到外的分析,从 历史 典故或者古代故事,启发学生的思想与创新。这种启发式教育,给改革开放的中国培养多少管理人才。又有多少人成为中国企业的领航者。又有多少人摒弃了消沉与无为。

正像我们评价白求恩一样,本来可以不到中国大陆来,但是为了事业为了中国的事业,不怕困难,还有两岸政见不一,能够传播中国文明与精髓。这就是智慧,是大家!

每当想起这位老师,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的问题。都会有种力量,一种不愿意服输的感觉,这就是引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人的传统文化。是中国这和华夏民族源远流长的脊梁。

总之吧他算得上是国学大师了,非常了不起!

谢谢!非常感谢有个机会在这里跟大家做个交流。

1、 如何看待曾仕强先生,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素质,以及你的文化层次和境界。这些年我一直向曾仕强老师学习,我觉得他讲的东西比较适合我,很多时候,我有一种特别的感觉,我跟他就是同一个磁场,同一个能量场里的人。所以对于曾仕强先生如何看待,我是平视去看他的,这样我就可以和他平等对话,对于他讲的任何东西也会非常客观地看待,甚至对他本人也是一样的。我认为曾仕强先生跟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他只是懂的东西比我们多一些,理解的能力比我们强一些,为人处世更圆融一些,认识他的人多一些,也仅此而已,既然是这样,我就多跟他请教请教,以此来弥补我身上的不足。因为人生都是一样的:自作自受,最后也都是4个字:不了了之。

2、 当我们看一个人时,如果你仰视他,你跟他是有距离的,你们之间注定不可能平等对话。所以就有了什么得道高人,我相信曾仕强先生本人不会这样认为的,虽然他今天又很多的身份,有很多的光环,他会觉得自己很无知,因为在知识、智慧、圣人、自然等面前,人永远都是无知的。所以无知是一种大智慧,只有自己真正懂得很多的人,而且就像题主说的得道高人,才敢说自己很无知。对于我们这些平凡人,说自己无知,那就真的叫无知了。

3、 当我们低下头去看一个人时,你会觉得他都讲的是什么呢,一窍不通,全是糊弄人的,好像自己很牛哄哄的。这样你也不可能很客观地看待一个人,至于你说他是反科学者,你的这个观点我做保留,但我想告诉你的就是,一个人不要迷恋科学,不要太相信科学,否则你就是,而且那样下去你就会迷失自己的,又何必呢?对于任何东西我希望大家坚持一个信念:不要马上相信,也不要马上否定,以此来培养自己的正知正见。对于科学也是一样。

既然题主敢提出他是反科学者,就说明你对科学很了解了。请问何为反科学者?何为不是反科学者?你能回答吗?你了解多少科学?一个人对一个东西不了解的时候,最好不要乱开口,闭嘴是最保险的,看看再说嘛,你那么心急干嘛呢?

以上不是想针对题主,只是希望我们可以客观地看待某事某人。

4、 总之,我们把曾仕强先生当做一个平凡的人,就像是自己的长辈,如父亲,这样你再去看他的时候就会很平等,否则你不可能很客观地看他,最后还是你自己为自己买单。至于什么反科学者,得道高人,那些都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关键是我们能不能从曾仕强先生的身上学到我们自己想要的东西,能不能学到他的智慧,能不能学到他的那些真本事,以此来指导我们的人生,让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都变得更好一点。我觉得这才是最有意义的,也是最有价值的。

5、 人生短短几十年,希望大家珍惜时间,不要天天在那里做一些没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到头来后悔的是你自己。请记住人生都是自作自受!

谢谢!

对于曾仕强教授,我们用事实说话。

2023年在江苏一个讲座上发表一个预言,内容是,未来五年,中原地区会有一场大瘟疫。2023年底我们都知道了

个人觉得,不理解的玄学的事物保持敬重,别妄下结论

曾仕强教授既不是反科学者,又不是得道高人,而是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伟大的中华民族 历史 悠久,文化灿烂。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无论是《易经》,还是老子的《道德经》,都是先祖留下来的大智慧,我们不但不能遗弃,还要不断的传承,让其发扬光大,造福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我想这就是曾仕强教授不厌其烦传播中华文化的真谛!

因此,我们华夏儿女都要学习曾教授,做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曾仕强易经的智慧是书吗,还有1、2部吗?

是百家讲坛讲过的,有人整理出来出版成书。你可以直接上网看曾仕强百家讲坛讲易经的智慧的视频。南怀瑾先生的《易经杂说》很不错。之前一直在看南怀瑾先生的书,可惜中秋前一天南怀瑾先生在苏州太湖大学堂去世了,我国又少了一名国学大家。缅怀!

谁有《易经的智慧》150全集视频啊?

是哪个名师讲的呀,这有曾老师讲的版本:magnet:?xt=urn:btih:1bf901902e2f3cfac6dcb7ddfea14604183d07d8&dn=%E3%80%8A%E4%B8%96%E7%95%8C%E6%96%87%E6%98%8E%E8%AE%B2%E5%9D%9B%E3%80%8B%E6%98%93%E7%BB%8F%E7%9A%84%E6%99%BA%E6%85%A7没看到有150集的呢:

谁有《易经的智慧》殷旵、珍泉著的这本书?PDF版的

免费下载地址:ishare.iask.sina/search.php?key=%D2%D7%BE%AD%B5%C4%D6%C7%BB%DB&format=请采纳

曾仕强的"易经的智慧"在百家讲坛播出没?

演讲时间:2010年5月5日10:00-11:302010年5月6日10:00-11:302010年5月8日10:00-11:302010年5月9日10:00-11:302010年5月11日18:30-20:30演讲内容:《易经的智慧》演讲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3号人民铁道报社6层百家讲坛演播室今日(5月5日),我在百家讲坛作了90分钟的关于《易经的智慧》演讲,用易经的智慧梳理了我人生的经验。有位智慧的日本人曾经问我:“您觉得世界上哪种人最聪明。”我微笑而不语。他说:“我研究了几十年,才知道我们日本人排第三,您看呢?”我依然微笑无语。一般人会说,那排前面一二位的是我们中国人嘛。不,因为我是学过易经的,怎么会那样说呢?若说中国人聪明,不就上他当了嘛。又有一次在美国和一位犹太人论及此事,他说:“你们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全世界都认为我们犹太人是最聪明的,我们做任何事他们都提防着,生怕自己吃亏,到头来一分钱也赚不到。你们中国人从来不说自己聪明,在聪明面前装糊涂,钱都被你们赚跑了。”我仍然微笑而无语。用《易经》的智慧让我们明白了做什么事都有度,过和不及都是不好的。譬如教育一个小孩,你天天夸他作文写得好,多少年过去了,他还在那水平上徘徊,就不是好作文了。又有很多人说我们中国人推一下动一下,是被动的,不能主动的。其实他不了解中国人,我们中国人是该主动的时候才主动,该被动的时候就被动,是很灵活的,完全由环境决定。譬如有位留美博士和镇上的书记等人一起吃饭,他举杯向书记敬酒,开口便问:“书记,您贵姓?”书记听了很不高兴。博士很不理解,他想:我没问错啊,他怎么不高兴。博士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我们中国人在这种场合是不会这样问的,应该私下问问其他人,然后才敬酒。既然你要敬酒,不知也要装着知道,那么书记就会像好友一样热情地回敬。可他这样一问,书记的脸面何存?中国人最怕是当众丢面子。这也是中国与西方思维的差异,西方人吃饭用方桌,中国人用圆桌,圆融之道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