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五行进退连环拳,柳姓男孩起名100分

形意拳的拳法体系简述

形意拳在车毅斋改革、创新、发展之后,就其拳法内容来说,是极其丰富和极具有传教价值的。它以“三体式”为桩功;以“形意弹腿”为入门拳法;以“五行、十二形”为基本拳法;以“单练套路”为综合拳法;以“对练套路”为训练技法,形成了一套内容丰富循序渐进的拳法体系。下面是我为专门您整理好的:。

1.形意三体式桩功

形意三体式,式简意深。既可作炼丹、运气的桩功;又可作起势、落势的方法;还可作散手技击搭把之用。因此,车毅斋称三体式有:“一桩顶三功”之妙用。它以“为法,四家为根,阴阳为母、三节为用”。关于三体式桩功的动作要领,车意斋传有:“出手向前防上盘,腹前藏掌护中盘、裹膀和膝中门闭,为防下盘裆合严”。这对理解三体式极功的实质是极有指导意义的。

2.形意弹腿

形意弹腿,拳法有崩、炮、裹、顶、架、压、穿、搂、刁、拿、劈、砸、挑、刺、缠、推、摆、剪等。腿法有弹踢、蹬踢、趟踢、十字腿、坐盘腿、扫趟腿、丁字腿、倒插腿、堵门腿、仆腿、飞燕腿、摆莲腿、旋风腿,鸳鸯腿。步法有马步、半马步、虚步、跳步等。车毅斋将其列为八门功拳法。

3.五行拳法

形意五行拳,是依据古代“五行学说”中之金,木、水、火、土,用劈、崩、钻、炮、横五拳相应而命名的。

劈拳:属金,形似斧,有劈物之意,有“生钻克崩”之能。主练一气之起落。拳法特征为掌拳反复回圈的立圆动作,步法特征为左右挪脚顺步轮番前进。立叉步与两手相抱拧裹上钻循“起横”之法;顺势劈出落步,有“落顺”之意。“起如钢挫,落如钩杆”即此拳起落之法。

崩拳:属木,形似箭,有射物之意,有“生炮克横”之说。主练一气之伸缩。拳法特征为左右拳轮番交错平冲而出,步法特征为左脚始终在前,右脚以立马、半马步促左脚前进。一拳前伸,一拳回缩,两手滚出滚回,掌拳在伸缩中互变,为一顾一打之法。

钻拳:属水,形似闪电,有如泉水上翻之状,有“生崩克炮”之说。主练一气之翻钻。拳法特征为两手掌拳互变斜立圆形轮番上钻,用鹰捉轮番下扣。步法特征为左右挪脚轮番直线行进。两掌以横圆翻扣,一拳以立圆上钻,为两顾一打之法。

炮拳:属火,形似炮,有如炮打出口之势。有“生横克劈”之说。主练一气之开合。拳法特征为两鹰捉同时从身前齐向身侧撅回成阳拳,一手出鹰捉上刁,一手出立拳前击。步法特征为沿左右拆线斜向前进。两鹰捉撅下为合,一刁一击为开。为两项一打之法。

横拳:属土,形似弹,有如弹滚之状,有“生劈克钻”之说。主练一气之翻横。拳法特征为两手左右轮换呈平圆形自肘下拧翻而出。步法特征为沿左右折线斜向前进。两掌阴阳相翻,拳从肘下横出,为一顾一打之法。  

4.十二形拳法

形意十二形拳,是摹拟龙、虎、猴、马、蛇、鸡、燕、鹞、鼍、鲐、鹰、熊等动物的形态,取其厮斗之技能而创 编为拳的。

龙形:龙形练神,主练一气之升降。它以龙有升降之形,搜骨之法、抓击之能为拳。练法要求:神发于目,威生于爪,气注丹田,遍体灵活,运转自如,变化神速,如飞龙升天潜下捕捉之形。

虎形:虎形练力,主统一气之吞吐。它以虎有伏身离穴之势,扑食之勇而为拳。练法要求:鼓实全身之气,力起涌泉,劲发尻尾,自背而达于脑,由脑而下注丹田,施于一扑。有如猛虎出洞,两爪排山之势。 猴形:猴形练灵,主练一气之伸缩。以取猴纵跳之灵,伸缩之法,以爪为锋,攫取之能而为拳。练法要求:目光敏锐,手脚轻灵,伸缩起伏,进退灵活迅速。既有刁拿抓击之意,又有穿刺击敌之功。

马形:马形练疾,主练一气之吞吐。以取烈马疾蹄之功,冲锋陷阵之勇而为拳。练法要求:吞进即吐,快似疾风,拥身前靠,疾步猛刨,使敌倾跌。

蛇形:蛇形练气,主练一气之吞吐。以取蛇有吸食之功,拔草之能而为拳。练法要求:以盘曲伏卧退步刁撅之法吞进,如蛇之吸食,用腰劲挺起,膀劲前靠,顺步单手插入敌挡,以“起如挑担”之劲,“如水翻浪”之力,拥身而起,使敌倾跌。

鸡形:鸡形练勇,主练一气之收纵。以鸡有厮斗之勇,啄食之功,摩胫之能而为拳。练法要求:以两手轮翻上啄击目,两脚轮翻下踢臁骨、下腹,上下夹攻,动作迅速,灵活有力。

燕形:燕形练捷,主练一气之起伏。以燕子性敏而轻捷,有抄水特技而为拳。练法要求:一手横击敌肋,随即仆腿下伏,前手防护,后手掠地而起撩阴,两腿践步而上,又击敌胸,使对方无喘息之机。

鹞形:鹞形练猛,主练一气之开合。以鹞子之猛,有入林特技而为拳。练法要求:侧身缩体,形似飞鹞;两臂一收,如鹞子束身;扣拳而上,如鹞子钻天;两臂一裹,向前践步而上,如鹞子入林。步随身转,如鹞子翻身。动作迅疾,有猛不可挡之势。

鼍形:鼍形练活,主练一气之曲伸。以鼍有浮水分浪之技,翻江拨水之能而为拳。练法要求:两手阴阳相合,左右分拨,两脚沿折线进退;以舒臂探掌之功,拨转刁拿之法,轻捷灵活之步,既可化对方束手,又便于将对方向侧后牵引。曲伸变化,出其不意。瞬间即可将敌击出。此技名:“游鼍化险”,为车毅斋绝技之一。

鲐形:鲐形练精,主练一气之提送。以鲐有分水前进之技,护尾之能而为拳。练法要求:以两掌左右分拔,两阳拳向前项击;步法则以前脚斜向前进,后脚左右调步跟进,臀尾随之左右调动,始终将对方置于正面可击之处。

鹰形熊形:鹰形练狠,取其神目利爪,捉拿之精而为拳。熊形练威,取其出洞之感,竖项之力而为拳。二形合演,俗称“鹰熊与英雄谐音合演。”主练阴阳相合,即一气之合。练法要求:头顶竖项,眼神上注,两拳上顶,裹身叉步,若熊之斗鹰势;而侧身叉步,眼神下注,筋梢用力,鹰捉下抓,如鹰之斗熊势。

5.单练套路

形意单练套路,是依据五行、十二形的技击要领,把一些实用技法按一定的顺序组合而成的拳法内容。拳:此拳以撩阴、横拳、鹰熊合演、望眉斩截、截手炮、炮拳、狸猫上树倒回身、抢步崩拳,坐盘擒拿势九个动作组成。它强调了“为法”在此拳中的作用,故名“拳”。

进退连环:此拳以搂手炮,一马三箭〈立马崩拳、退步崩拳、寸步崩拳〉、白鹤亮翅、炮拳,牵马拼,鹰熊合演、崩拳、狸猫上树倒回身十个动作组成。练法以进中有退,退中有进为特色,故名“进退连环”。鸡形四把:此拳在原金鸡独立、金鸡食米,金鸡抖翎、金鸡夹翅,金鸡报晓五势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鹰形、劈拳、鹰熊合演四把手拳法改编而成,故名“鸡形四把”。

八势拳:此拳是根据古谱“斩、截、裹、挎、挑、顶、云、领”八字,以劈拳、钻拳、横拳、崩拳、践拳、炮拳、鼍形、蛇形等八拳组成,故名“八势拳”。

杂势锤:此拳是由戴氏“五趟闸势”改编而成的一个单练套路。因拳势复杂,捶法较多,故名“杂势锤”。

形意连拳:此拳是依据形意五行、十二形拳综合连线的一个套路,故名“形意连拳”。

6.对统套路

形意拳对练套路是由车毅斋改革、创新、发展而成,为形意掌中最重要、最丰富的内容之一。其中融汇了各种手法、步法、打法、顾法,充分体现了形意拳“打顾一体”的鲜明特色。“形意对练”是形意散手的基础,它意在培养学拳者机智勇敢的精神和攻防意识以及技击手段,为散手训练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花炮:以钻拳、裹拳、践拳、劈拳反背拳五拳组成,故名“五花炮”。

九拳:以左右贯耳、劈拳、践拳、撩阴、钻拳、踢档,甩锤等九个拳法组成,故名“九拳”。

五踩六捶:以甲乙踢裆、摆腿踢裆五个踩脚法和掏心捶、反背锤、甲乙卡面捶与甩捶六个捶法组成,故名“五踩六捶”。

五行炮:以五行拳为主,故名“五行炮”。

挨身炮:以挨身近打为特色,包括有搂手炮、滚手炮、翻手炮、扳手炮等地法,故名“挨身炮”。

连环手:因以多种手法连环运用而名。

九套环:以连环捶、五花炮、滚翻捶扯钻捶等九个套路连环组成。故名“九套环”

十二连捶:以进攻一方用十二种捶拳法连环进击,故名十二连捶。

劈捶:以突出劈捶为主要特色。

十六把:以甲乙双方共用十六把手法为进攻方法。

此外,车氏形意门中还传有“十五打法”、“七十二技法”等。

形意拳拳法,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编排顺序科学合理,便于传教和训练。

传统武术有哪些

太极 咏春 八卦掌 洪拳,廖拳........... 蛇拳螳螂拳N多十八般兵器暗器和毒大致这样

五行合一 有这个词吗 具体代表什么?是长生不老吗?求大神解答

五行就是五行,只有生与克,没有合一。如果合一就代表混沌,不是死亡也不是生机。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五行属万物的基本元素的而已。比如一个人,脏腑分别对应五行,你能让他合一吗?

有什么传统武术的拳谱?

有拳谱你也看不懂呀,传统拳谱隐晦难懂,有些还是文言文。意拳目录斩、截、裹、胯、挑、顶、云、领,出势虎扑,起手鹰捉、鸡腿、龙身、熊腰、虎抱头。践钻法一寸、二践、三钻、四就、五夹、、七疾、八正、九经、十胫、十一起落、十二进退、十三阴阳、十四五行、十五动静、十六虚实。寸,是步也。践,是腿也。钻,是身也。就,束身也,上下束而为一也。夹,是剪也,两腿行如剪也。合,内外也,外三合,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内外如一,成其。疾,是毒也。正,是直也,看正却是斜,看斜却是正也。经,手摩内五行也。胫,是惊起四梢也,火机一发物必落,摩经摩胫意气响连声。起,是去也,落,是打也,起也打,落也打,起落如水之翻滚,方为起落也。进退,进步低,退步高,进退不识枉学艺。何为阴阳,看阴而有阳,看阳而有阴,天地阴阳相合能下雨,拳技阴阳相合能成其一块,此谓阴阳之气也。五行,内五行要动,外五行要随。动静,静为本体,动为作用,若言其静,未露其机,若言其动,未见其迹。,动静要发而未发之间,谓之动静也。虚,是精也。实,是灵也,精灵皆有成其虚实。精养灵根气养神,养功养道见天真;丹田养就长命宝,万两黄金不与人。自古无双传,多少无妙在其间, 设若妄传无义人,招灾惹祸损寿年。武艺都道无真经,任意变化势无穷,岂知悟得婴儿玩,打法天下是真形。

形意拳五行连环拳

五行连环拳在五行拳基础上构成的一个组合套路.结构短小紧凑,往反内容相同,在广大民间流传基广。

太极拳中形意五行拳的要领

太极拳 在我国历史上已有多年,其中形意五行拳具有历史性,也是太极拳的重要拳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中形意五行拳的要领。欢迎阅读!

太极拳中形意五行拳的要领

五行拳法具有相生相克的原理,这也体现了太极拳中的相互矛盾、互抵的关系,即阴阳变化,每个招式动作都有体现。

如相生学说,劈拳生钻拳(金生水),钻拳生崩拳(水生木),崩拳生炮拳(木生火),炮拳生横拳(火生土),横拳生劈拳(土生金)。

相克学说,劈拳克崩拳(金克木),崩拳克横拳(木克土),横拳克钻拳(土克水),钻拳克炮拳(水克火),炮拳克劈拳(火克金)。

练习太极拳具有补肾强身的作用,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柔和缓慢,对内脏具有按摩的作用,坚持练习可达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另外,人秉五行之气以成形,五脏各有所主,如肾主骨,心主力,肝主筋,肺主气,脾主肉,懂得五行拳的相生与相克学说理论,对养生及技击有莫大之益处。

习练内家拳,如果光实践练习而不明白理论者,是个瘸子;而有理论却不去真实地去实践之人,是个瞎子。只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是完美的修行者。

五行拳“本诸劲力育心理,证之生理与卫生”,先求其规矩,后顺其自然,是求练实战技击内功、劲力的最佳途径与练法,练习的顺序与太极拳的修炼顺序基本相同,由招熟—懂劲---神明,只不过是门派不同、师传不一而提法不同而已。

修炼太极拳要求周身一致,内外双修,太极拳也是一项有氧运动,可以让加快身体内外物质交换,提高身体免疫能力。

如有的形意拳派提到的五行拳中“身法和步法是修炼的第一阶段,”其实,细分析,身法和步法无非就是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外在之架势。练习五行拳外不乖于形劲,内不悖于神气,相抱,内外和顺;技击时,“劲”分懂劲和化劲。

我能将对方之来力“听懂”之,知晓其攻防变化之意图,然后将其化解,形成人背我顺之局面,此为“懂劲”,将敌人之攻击化解掉,然后将其打出,是为“发劲”。

形意拳师所说的“心法”其实就是“神明”阶段,虽然心法处处有,但修炼到上乘非神明而不足论矣。以我个人体会,形意拳的发劲在于身法,再进一步细说,发劲就在于人体的枢纽部位——脊柱。

在实战时,充分利用脊柱发力,才能达到“点紧身松”,重创对手。真正想练好“五行拳”,除了重点练习五拳之首---劈拳外,还要将崩拳放在重点上进行练习,因为全部拳法及劲力技能都可以从劈拳、崩拳中演化出来。

同时在横拳中求达五行合一,因为在五行拳里,横拳是最吃功夫的,也是极其特殊的单操拳法,“万物土中生,”横拳是将其他四拳之劲合而为一的特殊拳法,劈拳、钻拳、炮拳和崩拳都可以由横拳化生而出,只是拳势外在的运动轨迹不同而已。

形意拳势合阴阳,形于自然,以之锻炼身体可平肝益气,使人的思想不因宠辱、毁誉而引起情绪上过大的波动,为人坦坦荡荡,内心无欺,喜从心生,“无我相、无他相、无众生相”。

让人活的自自在在、舒舒服服,进而促进气血旺盈,经络畅通、补益脏腑,自然达到滋润保养, 颐养天年,长生久视。动静以敬,指行为符合规范,有仪有节,这样心火不会上升, 其它 各器官的功能也就能保持正常。

但切记,练拳不是万能的良药,在加强修炼的同时,还要注意饮食起居,平时自己要有个良好的心态,快乐自己,健康无限。

人们常说“养颜”,而我在这里劝诫大家要“养言”,该说的话说,没有用的话不要说,“祸从口出”,话多了可能要对别人造成伤害,同时对自己亦有损伤。从练拳的角度来说,少言益肺,身健体壮;多言肺劳,影响人的健康。

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肾出于耳和二便,主骨;阴亏正是肾虚的表现,淡泊寡欲,节制房事,这是肾的保养所必需的前提条件,更为养生家所重视的环节。

以上五个方面,都是至关重要的养生法,心肝脾肺肾的功能增强了,体内正气充足,邪气不能侵体,疾病也就难以入内,延年益寿、命过百岁的理想与愿望是可以实现的。

人有“五质”,即骨、气、肌、筋、血;性有“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拳有“五纲”,即金、木、水、火、土。由“五纲”生化内劲则能变化“五质”,“五质”之变化必将影响“五常”。

故习练五行拳可变化人的性情气质。练习形意五行拳,以内劲为宗,法简效宏,技理合于医理,功、法和一,近之于正道。在练功上要讲究科学性和实效性,内养五脏,外练五拳。

形顺,内五行合,周身俱养,邪气避之,颐养身心;形逆,气奴伤体,脏腑紊乱,疾病侵之,病魔缠身。“外”即练习者外在的间架结构,俗称架势,在行拳练功时势正劲遒,形顺气舒,符合拳理标准,这样才能使技击与生理不悖。

“内”即指人体内的精气神方面,要求在演习拳功时,做到内气鼓荡、外形饱满,内外和顺统一,神志清爽。拳顺心虚、气匀神行,外静内动,以气催形,以形导气,气形合一,外柔内刚,意气相连。

达到练习形意拳,一招一势都要以心神行拳,也就是形于手、妙在心,招招连贯劲整,式式不断架顺。在技击实战过程中,其要窍在于有意于无意之间,即古谱所谓的达到“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这样才能在交手时。

技由心生,皮肉如棉,筋骨如钢,劲力生芒,随敌而变,臻至自由无羁之境界,所谓“法无定法,万法归一”是也。

有人以为五行拳是一个基础拳,就是简单的几个动作技法而已!没有什么多重要的东西。这是特错大错的臆断和无知的观点。

五行拳是形意拳的根本,也是形意拳重要的五种单操技法功夫,他远远不是可有可无的拳术,它外形简单而内涵十分深奥,所求者甚多,它主要是练形(身法、步法)、劲和意三种。

在对敌实战时,五行拳的五种拳法可不是一成不变的单式,而是内意丰富、环环相扣、变化无穷的技击法。不得明师传教,不去刻苦练习,没有超人的悟性,是很难将功夫练到身上的,甚至有人可怜的练了一辈子形意拳,也没有得其个中三味。

形意五行拳内功正经

卷一 总论

内功之传,脉络甚真,不知脉络,勉强用之,无益而有损。前任后督,气行滚滚。井池双泉,发劲循循。千变万化,不离乎本,得其奥妙,功乃无垠。

尻尾升气,丹田炼气。气下于海,光聚天心。头正而起,肩平而顺,胸含而闭,背平而正。足坚而稳,膝曲而伸,裆深而藏,肋开而张,气调而匀,劲松而紧。

先吸后呼,一出一入,先提后下,一升一伏;内有丹田,气之归缩,吸入呼出,勿使有声。下收谷道,上提玉楼,或立或坐,吸气入喉,以意送下,渐至于底。

通透穿贴,松悍合坚。按肩以炼步,逼臀以坚膝,圆裆以固胯,提胸以下腰。提颏以正项,贴背以转斗,松肩以出劲。横劲竖劲,辨之明白,横以济竖,竖以济横。

五气朝元,周而复始,四肢无首,收纳甚妙。天地交泰,水升火降,头足上下,交换如神,精神光芒,动则飞腾。

卷二 纳卦经

乾坤头项效法乾,取其刚健纯粹。

足膝效法坤,取其镇静厚载。

巽兑肩背宜于松活,是乃巽顺之意。

裆胯宜于紧靠,须玩兑泽之情。

艮震胸要竦起,艮山相似;肋有呼吸,震动莫疑。

坎离坎离之卦,是乃身内之意也,可以意念,不可以言传。

卷三 神运经 总诀四章

第一章神运之法炼形而能坚,炼精而能实,炼气而能壮,炼神而能飞。

第二章神运之体先明进退之势,复究动静之根。

第三章神运之用击敌有用形、用气、用神之迟速。

被击者有仆也、怯也、索也之深浅。

第四章神运之意纵横者肋中开合之式,丹田呼吸之间。

卷四 地龙经地龙真经,利在底功

全身炼的,强固精明。伸可成曲,住亦能行。曲如伏虎,升比腾龙。行住无迹,伸曲浅踪。身坚似铁,法密如龙。

翻猛虎扑,搏疾鹰捉。倒分前后,左右分明。门有变化,法无空形。前攻用手,二三门同。

后攻用足,踵膝通攻。远则进击,近则迎接。大胯着地,侧身而成。仰倒若坐,尻尾单凭。高低任意,远近纵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