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和马哲,易经属于哲学吗
学了这么多年的马哲,你知道吗?辩证法其实是一种低级的思维方式!_百度...
从高中到大学,作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名公民,无论如何挣扎我们都躲不过一门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物质的,我们要用辩证的方法去看待它。于是,我们学习了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但是,你们知道吗?辩证法作为最实用最有效的思维方法,却只是一种低级的理性逻辑。 说起马哲,不得不提一提德国伟大的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自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黑格尔就成为了中国哲学界的一盏明灯。凡谈起黑格尔,无不心存崇敬,大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感。然而,我们不禁怀疑,中国又有几人真正懂黑格尔的哲学? 黑格尔果然是西方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把传统经典哲学的所有漏洞都填补起来了,真真是个处女座的完美主义者。也许就是因为他的强迫症,他的哲学看上去完美无缺,但是同时也将既往所有哲学的不足暴露了出来。他不能说明为什么会存在精神这个东西,所以不得不编造出一个“绝对精神”出来。另外,他也无法真正讲清楚精神是如何存在的,所以他就用那无比有效却又无比老朽的辩证法。 这里我们不禁要问,辩证法或者辩证逻辑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其实自从猿猴变成人的那一刻起,辩证法就已经存在了。因为我们一旦变成人,从树上下来直立行走,我们的双手就解放了出来。我们不能再依靠树上的果实来生存下去,只能用我们的双手与野兽进行搏斗。但是由于体力和身形的原因,我们根本不是庞然野兽的对手,于是武器就出来了。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工具。其实呢,是因为信息量的复杂,我们为了应对复杂的世界,不得不将脑容量扩大,对事实做简单的判断和决策,这就是辩证逻辑。其实,辩证法只是理性逻辑最原始、最初级的过渡状态。 在古代中国,辩证法大行其是。中国人历来就把道家学说称为“黄老之学”,也就是说自从东方第一位文明先祖“黄帝”开始,辩证法就被用起来了。中国最早的一部经书《易经》,里面充斥着辩证法的思想。所谓《易经》,不过是后人对原始社会中惯用的占卜术所进行的文字整理,而里面的基本符号“爻”,其实只是我们的祖先用树枝或者吃剩的骨头摆成的一个占卜图形。 西方其实也一样。许多古希腊的先哲们都是辩证思想家,最出名的当属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而智者学派又被称为诡辩学派。可见许多哲学家并不把辩证法当成研究哲学的方法。所以亚里士多德就研究了逻辑学,并提出了形式逻辑的三大定律。即同一律、排中律、不矛盾律。亚里士多德认为,在逻辑上出现矛盾是不允许的,这是思维混乱的表现。这些理论,直到如今仍然被科学家们严格地遵循,但是他们是在更高一层的理性逻辑层面遵循的。 有一点我们需要承认,辩证逻辑其实是比形式逻辑更高级的逻辑。黑格尔把形式逻辑称为知性逻辑是很恰当的。但是他并不知道,所谓知性逻辑只是动物的逻辑,而理性逻辑是从动物的知性逻辑里增长出来的。 这里就需要谈及精神现象到底是怎么来的。所谓精神,从古自今,仍有许多人认为它是只有人类才具备的一种心理状态。但是,如果只是从人类的角度去思考,我们永远也得不出答案,因为进化论都告诉我们了,我们是从猴子变过来的,猴子又是从更低级的动物变过来的。所以,我们按照“万物一系”演化的原理来看,精神现象也只不过是是原始物理的感应现象的代偿增益产物罢了。它从原始物理的“感应”演化到低等生物的“感性”,再到后生生物的“知性”,最后来到晚生生物人类的“理性”,这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 所谓理性,它的特点是,动物在进行知性判断之后,主体需要做出决策,但是由于环境的复杂,判断仍处于不断动摇的危机状态。所以他只好把这种判断简化为“概念”,从而在此基础上继续思考,最终在一系列概念之间不断进行推理,从而得出结论。这就是“理性”。然而在一开始,由于对外界认识的不足,知性判断一直处于动摇的状态,而概念也难以进一步测度确定的内涵与外延的边界。这就是所谓的辩证法或者说辩证逻辑。 所以说,什么中庸啦,什么勇敢是介于怯懦与鲁莽之间的某处,其实都是辩证逻辑分析的结果。黑格尔说,生命的每一瞬间,是生,同时也是死亡。你看,他这样讨论问题,无论如何也说不清楚生命的本质。但是你又不能否认这句话的确有道理,因为我们的身体每一刻都有细胞在不断地死去,也有细胞在不断地更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死去的速度越来越快,更新的速度越来越慢,这是一个单向度的过程,这是一个走向死亡无法回避的过程。现代物理学的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就是这样的吗?你可曾见过热水的温度从空中再次回到被子里去?它真的太不给辩证法一个面子了。 我是呼呼小诗哥,一个理性的浪漫主义者。
易经的哲学思想是什么
易经的哲学思想就是:它是对自然规律的高度总结。它包含的哲学思想太广泛了,其中它包含中国传统道德哲学所有的思想和原理。大到宇宙观,小到人生观。
怎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待《易经》?
哲学研究的是万事万物的共同性质和规律,以及人与外部世界的共同本质关系。如果说西方近代哲学,尤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探索之母;那么,中国古典《易经》尤其是文王后天八卦,则是人类智慧登峰造极之父。哲学言矛盾,说明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易经》言阴阳,强调太极生两仪,一阴一阳为之道。哲学讲主观与客观,指出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易经》讲天道与人道,指出趋利避害,天人合一则顺天者昌。哲学言内因与外因,说明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它们都是事物发展的原因;《易经》言内卦与外卦,说明内卦与外卦结合,有动必生变卦。哲学讲量变与质变,认为事物变化超出了度,某物就会转为他物;《易经》讲数变与象变,认为不同的时空数据会有不同的时空卦象。哲学强调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易经》强调有诸外必有诸内。近代西方因为有伟人马克思,得以使近代哲学更趋系统化、理论化。古代中国因为有圣人孔夫子,得以将古代《易经》预测加以哲理化、政教化。清末民初,一批又一批维新派、革命者在中西文化交汇口抛头颅洒热血。唯有人用马克主义哲学结合中国的国情并加以发展最终取得了革命的成功。然而西学东渐,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年轻人在不断西化的时代变迁中倍感迷失与困惑。唯有专家学者,先行者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中国的古典《易经》文化并加以发展,最终才能实现中体西用与文理会通的溶合成功。但是,虽说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古典《易经》都是以当时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都以注重指导人类社会的发展为主要出发点。却因为种种的历史原因,都带有浓厚的意识与宗教色彩,都出现过教条主义或极左极右倾向。所以要会通古今中外哲学理论,融合人文理工学术精华。首先就要排除各种意识形态的影响,立足纯学术研究角度,大胆地进行新的发展研究与探索。例如道家与儒家对《易经》及八卦的不同解读与应用等等,要代之以现代最新的科学知识来检验论证。其次,再颠倒过来,用周易八卦与五行学说来指导更新,更具挑战性的新的科学领域探索,例如:“梅花易数”反映了人类与时空的“关系数学原理”是什么?六十四卦变化模型,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物理磁场结构”又是什么。五行生克原理及六十甲子。与《化学元素周期表》有什么关系?对未来的人类基因工程又可发挥什么指导作用?等等。最后再用阴阳八卦及五行学说细化并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让哲学不再成为空中楼阁,让社会科学不再仅仅以抽象理论形式存在。也许只有中国人才能在“道术会通”的探索中首先取得突破。也许其突破意义可以与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与人类基因工程相比美。坚信源于人文,基于理工的清华大学,能够在古今中外哲学互动,与文理会通的探索上会有新的突破,并再一次成为二十一世纪新的人文与科学思想诞生的摇蓝。而在未来国退民进中最活跃的商家学者,则应是摇蓝中最优生优育的新生儿。总而言之,对于清华首届智慧总裁班来说,学员们不管是为了总结过去,还是为了展望未来,古典《易经》都应该成为必修的核心课程;对于面对新世纪新变局的清华大学来说,不管是为了人文与理工会通,还是为了古今与中外融合,古典《易经》都可成为创造新文化运动的里程碑。而对新世纪的中国社会来说,不管是国退民进,还是国退洋进,古典《易经》都必将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但愿:敢问路在何方者,也敢于捷足先登!但愿:通往世界学术顶峰之路,能从中国智慧总裁班开始!《易经》的三大核心思想是什么?
《周易》的这个核心思想也叫中和,易道贵中和,中和的实质性的内涵,可以归结为阴阳协调,刚柔并济,双向互补,动态平衡,是事物生生不已持续发展的内在的生机活力,总体上是从阴阳哲学的基本原理自然引申而来。照《周易》看来,整个客观世界是由阴阳两大所组成,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是个一体化的大系统,表现为大化流行的动态过程,生生不已,变化日新,其内在的动力机制则是阴与阳的协调并济,相反相成。扩展资料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易经》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和谐辨证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其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易经》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其内容涉及哲学、、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各家共同的经典。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易经哲学里的三大规律,五对范畴各是什么?
哲学的三大规律是什么?的答案耿阁(鸣天士君)著哲学的三大规律也可谓既或是无极自然的三大规律也可谓既或是宇宙的三大规律·按其其之的本然本来的面目而论:““理应是中国的《易经》之《周易》或之《周易》之《易经》中所蕴含孕育着的最最伟大的易理之哲理而所提供着的而所昭然着的那个能够真正的统御通驭着所有规律道理的最高层级的客观规律之客观真理的那个整个宇宙的并其整个宇宙间所有事物发展变化全过程始终中的“平衡“”不平衡”“或然平衡”的总规律总道理总天理的“阴阳平衡的原理”的之其规律道理””。什么:“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物质不灭规律·能量守恒规律.万有引力规律·因果循环规律。有无生灭规律的成千上万的概然无数的所有的陈芝磨烂谷子的等之之类类之之等的规律道理统通的都是些小规律小道理而已·之其其之是永恒永远的都称不上也算不上是哲学的或自然的或宇宙的最根本的三大规律(或三大原理或三大法则或三大定律或三大定理)的”。!!!!!●●●●●真正的大规律大道理之其总规律总道理总天理那则是神明的《易经》蕴含孕育的我耿耿阁揭示提出的:“平衡”“不平衡”“或然平衡”的宇宙的总规律总道理总天理总原理总法则总定律或之说是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时空阶段过程或时空过程阶段的始终过程之中中的总规律总道理总天理总原理总法则总定律”的之其《易经》的真谛命根的那个整个无极宇宙的:“宇宙阴阳平衡原理”。●●●●●哲学上的三大规律的问题:●“既是其哲学所要研究的无极大自然界域中所存在着的三大规律的问题”;●“也是其哲学所要研究的无极大宇宙时空间所存在着的三大规律的问题”;●“又是其哲学所要研究的整个无极宇宙间的物质运动运行始终过程中所固然存在着的三大规律的问题”;●“并是其哲学所要研究的整个宇宙中的事物发展变化始终过程时空中所本然存在着的三大规律的问题”;●“更是其哲学所要研究的整个人类社会进步文明过程中所存在着的三大规律的问题”;●“哲学领域问题上的之其其之的三大规律是什么呢?答曰:“在哲学领域问题上所要研究的三大规律就是即:“无极自然宇宙物质运动运行始终的时空过程中的并人类社会文明事物发展变化始终的时空过程中的“平衡规律”“不平衡规律”“或然平衡规律”。【(“平衡规律”“不平衡规律”“或然平衡规律”。也称之为:“平衡律”“不平衡律”“或然平衡律”。)】耿阁:草於2023年7月13日下午3点24分哲学的三大规律也可谓既或是无极自然的三大规律也可谓既或是宇宙的三大规律·按其其之本然本来的面目而论:““理应是中国的《易经》之《周易》或之《周易》之《易经》中所蕴含孕育着的最最伟大的易理之哲理而所提供着的而所昭然着的那个能够真正的统御通驭着所有规律道理的最高层级的客观规律之客观真理的那个整个宇宙的并其整个宇宙间所有事物发展变化全过程始终中中的“平衡“”不平衡”“或然平衡”的总规律总道理总天理的“阴阳平衡的原理”的之其规律道理””。什么:“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物质不灭规律·能量守恒规律.万有引力规律·因果循环规律。有无生灭规律的成千上万的概然无数的所有的陈芝磨烂谷子的等之之类类之之等的规律道理统通的都是些小规律小道理而已·之其其之是永恒永远的都称不上也算不上是哲学的或自然的或宇宙的最根本的三大规律(或三大原理或三大法则或三大定律或三大定理)的”。!!!!!★★★★★真正的大规律大道理之其总规律总道理总天理那则是神明的《易经》蕴含孕育的我耿阁揭示的:“平衡”“不平衡”“或然平衡”的宇宙的总规律总道理总天理总原理总法则总定律或之说是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时空阶段过程或时空过程阶段的始终过程之中中的总规律总道理总天理总原理总法则总定律”的之其《易编辑于 2023-07-12查看全部7个回答高二哲学知识点_相信榜样的力量_提高不仅是成绩高二哲学知识点,高考是所有的家长及学生都面临的一道严峻的问题,高三了高二哲学知识点,尝试高考状元的学习方法,心得体会study.ygsao广告 2023年学心理培训-全国心理培训-大品牌值得一看的心理培训相关信息推荐学心理培训-培训报名,学慧网在线提供学心理培训咨询培训,学慧网名师小班授课,全程为您1VS1指导,学心理培训立即咨询。北京学慧网络科技有..广告 评论评论此刻,你最独特—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马克思主义哲学三大规律是什么1.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2.量变质变规律,提示了事物变化的状态。 3.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其包括三大部分,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其基础部分。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就应首先从学习它入手。 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视野,加深思想的深度。从而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 扩展资料: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思想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件事上。理解马克思主义,不仅有利于我们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认清事实本质,更可以提高我们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以及思辩能力。 实践的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哲的建构原则。 马哲从实践出发去反观、透视和理解现存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做实践去理解。 马克思把自己的哲学对象规定为作为现存世界基础的人类实践活动,把哲学的任务规定为解答实践活动中的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从而为改变世界提供方法论。 马克思第一次把实践提升为哲学的根本原则,转化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创立了以实践为核心和基础的崭新形态的现代唯物主义。 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机制。实践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而且是同旧唯物主义的分界线,并由此终结了传统哲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马克思主义哲学54赞·15,125浏览2023-11-02哲学上的三大规律是什么?1.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2.量变质变规律,提示了事物变化的状态。 3.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5赞·513浏览哲学三大定律是什么啊?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这三个辩证法规律在哲学上普遍性达到极限程度。这是黑格尔在《逻辑学》中首先阐述出来的,恩格斯则将它从《逻辑学》中总结和提炼出来,从而使辩证法的规律变得更加清晰了。辩证法规律揭示的全是极限本质之间的联系,是抽象程度最高的产物。 扩展资料 实践意义: 唯物历史观的确立使社会科学成了一门真正的科学,人们可以借此研究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 当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束缚着生产力时,生产力得不到解放,当历史的发展需要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时,社会主义制度就诞生了,人们才能在更自由,更安全,更有保证的环境中更为积极地发挥生产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辩证法三大规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大规律2赞·11,506浏览2023-11-09哲学里的三大规律,五对范畴各是什么?三大规律指的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五对范畴指的是: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
易经的智慧箴言(曾仕强)
任何事情都要适可而止,不要过分苛求,这永远是自然的真理。道理永远是现象背后的东西。 人生必须要通过一些检验,谁都跑不掉。 人要把所有的磨练当做自己成长的过程。我们一生的努力就是在证明我们到底有什么样的命。 《易经》的态度:站在不相信的立场来相信;站在相信的立场来不相信。 《易经》的思维方式:事物都会同时存在两个方面。所有的职场都是帮助我们修身,帮助我们立德。婚前要格外的谨慎,婚后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人生就很美满。父亲尊重母亲是阴的,母亲尊重父亲是阳的。小孩子最感兴趣的就是父母的对答。节约永远是美德,这是不变的经。家庭永远是人海茫茫中最温暖的一艘船。认识宇宙的一部分,必须尊重宇宙规律。利害,只是短暂的现象;得失,才是长期的效果。只问应该不应该,少问结果会怎样。按照《易经》的道理,人生是没有吉和凶的。一切是你在决定,不是命在决定。要后悔在先,不要后悔在后。 易经的智慧和《马哲》有异曲团工之妙啊,量变质量、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之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