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爻进阶篇,朱辰彬六爻进阶篇60篇
周易六爻零基础笔记入门篇2——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提到,“就我来说,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阴阳五行学说,就是用以描述人生,乃至于整个宇宙的系统。 追溯到先秦,百家争鸣的那个时代。有一个流派被称作“阴阳家”,据说其创始人是齐国人邹衍。这人动辄谈及宇宙,“迂大而宏辩”,简单的理解,就是不接地气。时人表扬他,给他取了个外号,“谈天衍”。 这外号听起来更像嘲讽,说他吹牛逼。 吹牛逼者易成大事,谈天衍的牛逼吹成了古代哲学的基础,而嘲讽他的人却始终不能有姓名。 方术这个词,如今看来仿佛。行方术的人,叫方士,也就让人觉得是“骗子”。他们做的那些事,在现代人的价值观当中,统统不太靠谱。 比如出海找找仙人啦,给皇帝老儿练点长生不老药啦,点石成金啦,尸解升仙啦……要是以为方士只干这些活儿,他们大概会哭的。 要知道,西方思想传入以前,中国的文史哲是不分家的。不仅文史哲不分家,数理化也不分家。方士不仅玩儿呼风唤雨白日飞升那一套,他们也干别的。 在《汉书·艺文志》中,把方术分为六类。 古人把黄道附近的星象,分成了二十八组,统称“二十八宿”。宿,就是“栖宿”的意思,也就是待着。以待在不同位置的星宿为坐标,对天象进行观测,顺便还预测一下吉凶。 于是这批方士,是天文学家。 顺便说一句,黄道,是我们站在地球上观测太阳时,太阳移动的路径。 时间就像长度、重量、温度等等一样,是个人造的度量单位。没这个单位不行,交流起来太麻烦。有了时间的单位,就能够简单直接的表达,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割,什么时候用我家的陶罐子换你家的老黄牛…… 但时间的单位也要有人制定,于是有些人,就根据天象的变化规律,制订出了“历法”,对时间的间隔长度进行计量。这些人,也就成了历法家。 五行就是用以描述世界的系统,于是研究五行的方士,就可称作哲学家了。 五行分为金木水火土,古代朝代的更迭,也与五行有关,被叫做“五德”。秦始皇最早对该说法点赞,后来又被汉代董仲舒转发,沿用下去。 大概是这么个意思:上古黄帝土德,木克土,夏朝尚木德取而代之,金克木,商朝尚金德后来居上。然后是火克金,周尚火德,水克火,秦尚水德…… 水主黑色,所以秦朝喜欢穿黑衣服。 有人按此推出,如今该属火德。 上一篇文中提过,蓍草和龟甲,是占卜的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怕是和现在的星座一样,是当时的主流。于是就被拎出来,单独分了个类。 这些方士,也就是“命理师”。 除了蓍龟,当时的占卜方法还有很多种,相当丰富。 比如什么河洛之文、龟龙之术、六壬、九宫,还有鸟卜、镜卜、内脏卜……划拉划拉,都分在杂占这一类。 包括风水和相面术。人生活在宇宙当中,因此无论住所还是生活习惯,都应与宇宙变化规律和谐为佳。这些方士,也可叫做“风水师”。 一个方士,很可能既是天文学家,也是历法家,还是哲学家,又是命理师,同时还是个大夫。现代人辛辛苦苦修好几个学位都不一定能坐拥这么多斜杠,古人却可以不用考证就自带数个头衔,你说气不气人。 无论是古代哲学还是现代科学,都只是对世界的一种描述方法。描述者无法跳出这个世界进行观测,只能以有限的视角来解释事物。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生有无限的可能,却也永远摆脱不了局限。 “阴阳”学说,是如何描述世界的呢?我们可以换个词,“对立统一”。 没有对立,我们就很难对事物进行描述。没有“小”,“大”就没有意义。没有“上”,就不会有“下”。而“阴阳”的概念,就可以用来形容一切相对的事物。 “阳”,可以用来描述一切有形、向上、勃发、坚硬、动态、积极、物质、炎热、雄性等事物。 “阴”,则可以描述无形、向下,收敛,柔软,静态,消极,精神、寒冷、雌性等食物。 由于每个概念都是相对的,因而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参照系中,可能为阴,也可能为阳。 比如,15摄氏度与25摄氏度,25摄氏度为阳,15摄氏度为阴。但当描述5摄氏度和15摄氏度时,15摄氏度就变成了阳。 脱离了“对立”,也就无从描述“阴阳”了。所以阴阳是相互对立,也是相互依存的。有了一方的存在,另一方才有其价值。 阴阳之间的关系,除了对立统一,还有共存,消长和转化。 同一事物,也同时具有阴阳两面。一座山,北面为阴,南面为阳;一个人,体内为阴,体表为阳。阴阳始终是同时存在的。 既然一切事物都可以用“阴阳”来表述,那阴阳的变化也就可以描述万事万物的变化了。 阴阳消长,是量变。由于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变化当中,事物的阴阳属性自然会发生变化。 从春到夏,阴消阳长;从夏到秋,阴长阳消。白天黑夜的转化也是同样的道理。 有了消长,量变引起质变,就是阴阳的转化。这样的转化不会停止,达到极点的时候,就是向反方向开始转化的时候。 太极图用图形表现了这个道理。白色为阳,在阳气最旺的时候,便是阴气生出的时候,因而阳鱼藏有黑眼,阴鱼藏有白眼。变化永远不会停止。 五行,也是对世间万物的一种描述方法,也可以说是分类方法。 就像动物分类学把所有动物按照自然演化过程和彼此之间亲缘关系分门别类一样,五行学说把所有事物分成五类: 木火土金水。 与西方的“四元素”性质不同,四元素说认为,一切事物都由土、水、空气和火四种元素组成。而五行学说,并非认为五行是组成事物的元素,而是把事物按其性质分为五类。 “行”,本身就有运动的意思。这五类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着的。 除了草木以外,凡是拥有生长、勃发、舒展等性质的事物,都可以归为木。 木,代表春天,绿色,东方,酸味。气向四周扩散,草木向上生长,事物开始发展。在五礼当中,木主仁,因为这时,万物的天性都得以抒发,无拘无束。 但同时,因其“直”的特性,不会转弯,不够灵活的事物,也可以归为“木”属性。 除了自然界中的火,凡是拥有向上、炎热、热情等特性的事物,均归于火。 火,代表夏天,红色,南方,苦味。气向上升,事物发展到了兴旺的时候。五礼当中,火主礼。代表着热情有礼。 因为其炎热,性烈,也表现为性急、脾气火爆。 代表土壤,大地。此外,具有承载,厚重,包容,博大等性质的事物均归于土。 土,黄色,中央,甜味。分布于四季,每个季节的最后一个月属土。气回旋运动,生化万物。五礼当中,土主信,厚德载物,为万物之母。 因其诚信厚重,也会表现出老实本分,笨拙的一面。 代表金属,坚硬、肃杀、收缩、清凉等性质的事物。 金,代表秋天,白色,西方,辣味。气向内收缩,事物由旺盛转向衰落。“秋后问斩”,也是选在这个万物走向衰亡的时候。 五礼当中,金属义。有义气,却也好斗,肃杀,主兵戈相见。 代表水,江河湖海,以及一切滋润、向下、流动变化、寒冷、阴暗,静止的事物。 水,黑色,北方,咸味。代表冬季,气向下运动,是事物衰亡的最后阶段。五礼当中,水主智。有其内敛,低调,足智多谋的一面。 但从另一面来看,因其阴暗向下,也有虚假,狡猾之意。 事物之间的变化规律,可以用五行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和解释。五行当中,有阴阳消长的变化,亦有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转化。最为人熟知的,是五行的生克关系。 不说别的,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我打游戏的时候都已经见过无数次了。无论是四柱还是六爻,五行之间的关系都是推断事物的基础,一定要记住的。 金生水,似乎比起其他的生克关系更难理解一些。金,或者说金属,有寒凉的属性,水蒸气容易在金属表面凝结成水。此外,也有其他的理解:金代表西方,而大江大河都起源于西方。还有人认为,从地理上来看,金矿所在之处,必有水源;或是古时打井,需使用金属工具,因而金生水。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都可由自然界现象直接解释。而土生金也比较好理解,金矿都是生于大地之中的。 五行之间的相克关系也很好理解。金属工具可砍树木,树木根系深入泥土,固土成堤可治水,水可灭火,火能熔金属。 无论是相生还是相克,这种关系的产生都会对双方产生影响。 相生,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助力,得助者增力,相助者自然减力。而相克,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制约,被克者固然减力,主克者也会有所损耗,只不过损耗要比被克者轻些罢了。 不谈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因而五行之间的关系也跟“剂量”有关。正常的生克关系,是对双方力量比较均衡的情况而论。若双方力量悬殊,结果又不同了。 正如阴极阳生,阳极阴生一般,五行盛极,便到了向反方向变化的时刻。此为五行亢乘。 生克当中,若被克者力量比主克者高出太多,便会出现反克的现象,此为五行反侮: “木能克土,土重木折;土能克水,水多土荡;水能克火,火旺水干;火能克金,金多火熄;金能克木,木坚金缺。” 而如果主生者力量比受生者强上太多,受生者无力承受主生者的帮助,因此原本是生助,实际反成了克制: “木能生火,木多火塞;火能生土,火多土焦;土能生金,土多金埋;金能生水,金多水浊;水能生木,水多木漂。”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帮助太过,反而成了负担。因而在判断五行关系的时候,要先了解双方的旺衰程度再进行判断。 ps. 此专题仅适用于完全零基础的小白入门,欢迎各位爱好者一起探讨,也感谢各路大神不吝赐教~~
曲炜与李计忠谁的六爻书好
相对来说前者。。但是曲炜的部分理论纯属扯淡。。自己分辨了。事实上。。。还是推荐现代书入门之后就看古书吧。 黎光,朱辰彬的书不错。。黎光的偏向卜筮正宗一些观点的。王虎应的象法可以说是国内首屈一指,而且理法严谨,只是在吉凶层面上王虎应有时错断过几卦。
《六爻》-- 上下求索(第二篇)
看了《六爻2》,我才开始真正喜欢《六爻》。相比较《六爻1》中讲他们如何调皮捣蛋,《六爻2》则记录了几个孩子如何被迫成长。每个人的转变都在生活细节中体现。也看得到他们共患难之后逐步升温的、亲人般的情谊。读过的朋友认为《六爻2》是整部故事中最虐的一段,可是我觉得应该是让人感动和印象深刻的,这或许是苦难更容易引起读者情绪变化的缘故。除此之外,一些配角的人物刻画也非常棒,整篇文字处处精彩。而且偶尔的调侃和诙谐让我觉得他们在逆境中的生活也是自得其乐。 承接《六爻1》,黄鼠狼师父去世,掌门位传给了严争鸣。原本扶不起的严娘娘在程潜的“逼迫”下逐渐开始承担起保护师弟师妹、重振门派的重任。“上下求索”整篇里,他们都在青龙岛上生活,借着顾岛主给开的“后门”,在讲经堂中像散修一样学习。 其中难免的被欺负、被羞辱,比如严掌门在参加讲经堂时被周涵正打下高台、当众羞辱为“服药派掌门”。 不过在青龙岛的生活总归是平乐安逸的,直到后来天衍处的周涵正、西行宫的白嵇、牧岚山的唐尧来向顾岛主讨要“心想事成石”(与扶摇派师祖童如有关)。这几个扶摇派尚不经事的孩子卷入险境。在唐晚秋的帮助下准备逃出青龙岛时,被可恶的周涵正盯上,然后程潜借助温雅送他的聚灵玉将周涵正除掉,末了却又被中了画魂符的韩渊杀死。 师傅似乎已经看透了他,预料到他在最无助的时候会本能地选择什么,因此防备得滴水不漏— 木椿真人与蒋鹏,那不知名的北冥君师祖,与什么四圣五圣的恩怨,他没有透露一个字,所有的故事都被他塞进一个铜钱,埋进了土里,连一点可供仇恨生长的渣都没有给程潜留下。用心良苦地逼着他丢掉所有的拐棍,哭完自己爬起来。 水坑也吓醒了,一声也不敢吭地蜷缩在程潜怀里,程潜怀疑她可能是个冒牌的天妖,那相传承袭自妖后的血统对畜生们没有半点威慑力,这些牙尖嘴利的大狼根本不怕她。 “以貌取人”是有一定道理的,一个连自己形象都不顾及的女人,若非另有隐情,多半都是特立独行、从来不看别人脸色的。严争鸣看着唐晚秋那张下巴比脑门还宽的四方脸,心里涌起十足的烦闷,打算将她尽快打发走。 在极度的焦灼中,严争鸣心里自然而然地生出了一个念头,他想:“我要撂挑子回家当少爷!” 这念头刚一冒出头来,就占据了他的全部思绪。。。是啊,他家里什么都缺,就不缺钱,荣华富贵地过完凡人一生几十年也够了,修什么仙,练什么道?至于师弟们,他大可一起带回家去,他们愿意继续习武就习武,愿意读书的就送去考功名,不也就是多几双筷子的事么? 程潜忽然开口道:“等等大师兄,我的书没丢吧?你能把那几本剑谱给我拿来吗?” 严争鸣触到门扉的手陡然一顿,他直挺挺地背对着程潜站在那,整个人好像被他这句话冻住了。 严争鸣听了这话,呆立许久,他蓦地转身,两步走回来,一把将靠坐在床头的程潜揽进怀里。掌门印卡在他的锁骨上,硌得人生疼,他想:去他娘的门派散了,我是扶摇派掌门,老子还没死呢! 李筠不知道从哪里搞到了青龙岛的岛志,里面记载了各大仙门中发生的大事,其中还提到了,当年扶摇派是十大门派之首。严争鸣“嘶嘶”地抽着凉气,半死不活地摆手打断他道:“祖上的风光就不用说了,说说什么时候败的家吧” 严争鸣气如游丝:“我算是听出来了,我派源远流长,多年来盛产邪魔外道与各种怪胎。到我们这一代可好,连怪胎和邪魔都欠奉,就剩我一个闹着玩的掌门,还有你们几个闹着玩的弟子。” 程潜深深地看了他(严争鸣)一眼,将他一条胳膊绕过自己的脖子,撑着他往回走去,果然就不言语了,但眼角眉梢都沾满了稚嫩的仇恨— 他嘴上不说了,但这笔帐已经刻进心里了。 此时,掌门屋里正是侍女环绕。 门外风光正好,但他们一条一寸半长的小伤口养了三个月的大师兄居然没在玩乐,只见他放琴的小桌案上此时摆着一个长长的木条,他正手握刻刀,凝神于掌下符咒。程潜一踹门,严争鸣手下的线条顿时崩断了一角,刻刀在手指上戳出了一粒血珠。 那周涵正无动于衷地看着摔出去的严争鸣,不慌不忙地补全了自己后半句风凉话:“至于那些资质不够,用丹药强行提升境界,因’服药’入道的,我本以为他们兴许能坚持个一盏茶一炷香的功夫,但是眼下看来是我高估了…这位’服药派’严掌门可还好?” 程潜问道:“我们什么时候回去?” 此言一出,几个人都愣住了。严争鸣或许想临阵脱逃,韩渊和李筠或许也没有那么多的坚持,每个人都有可能说出这句话。它唯独不该从程潜嘴里出来。他们这三师弟从来都是扶摇山的异类,修行之心无旁骛,有目共睹,给他开一个经楼的门,他就能任你差遣,眼下身在青龙岛,有讲经堂这样好的机会,他便是脚下生根也该要留下,怎会主动提出要走? 他为了变强,从来都可以不惜自己的一切,因为本就身无长物,不甚吝惜,然而这大好前程,跟亲人手足比起来,连个屁也不算— 程潜天生亲缘淡薄,如今师傅也没了,他双手空空,只有这么不靠谱的几个师兄弟。他的情义如快刀入豆腐,一刀下去,看不出端倪,刀口却极深。 少年人天不怕地不怕,最怕的就是别人瞧不起,在这一点上,不说程潜,就是严争鸣、李筠甚至韩渊都是一样的。李筠偏过头去,粗鲁地抹去眼眶里转了大半圈的眼泪。 一个人,登临绝顶也是一个,坠入深渊也是一个人,哪怕掉了项上人头,也不过就是碗大的一个疤么?有什么好怕的?然而他(程潜)不知不觉间就有了一大堆软肋(保护师门兄妹成了他的软肋),随便敲哪一条,都够让他痛不欲生,让他不得不违心退让。 “严争鸣,你是烂泥吗?”严争鸣胸口仿佛有一把刀,一遍又一遍地地戳着他,扪心自问,“你要让扶摇派从此也变成一个深山里缩头缩脑的烂泥门派吗?你要让列祖列宗在九泉之下,九天之上蒙羞吗?你要将师傅苟延残喘在畜生身体里拼命传承的血脉断绝吗?” 他算哪门子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开山第一人?” 严争鸣胸口急剧起伏,满眼血丝,骤然扭过头去,毫不退缩地回视着唐晚秋,一字一句地道:“我们没说要走,就算要走也不是现在。” 严争鸣行中千头万绪,不知从何思量起,他终于长叹一口气,仰而往床上一倒,呆呆地注视着自己的床幔,挖空心思地给门派想一个出路,可惜他短暂的人生中光注意皮相了,内里就算挖空了,也实在挖不出什么真材实料。 他在这一刻发现了程潜和别人的不同— 程潜从不关心自己这个掌门有什么决策,也从不指望谁能厉害一些,谁能保护他,让他在青龙岛上不必吃那么多苦头。被欺负了,他就自行增加练剑时间,无论天塌地陷,他眼里都只有那么一条清晰明了的路。 “慢点,你的事还没完,给我站住,”严争鸣道,随即他又转向韩渊,“你每日三十根木条的符咒功课都做完了?” 韩渊:“…” 严争鸣见状,长眉一挑,呵斥道:“那大比小比的和你有什么关系?还不快去!” 韩渊灰溜溜地吐吐舌头,不敢吱声了。他们掌门人已经今非昔比,不得了— 他从一个小玩闹一样的臭美小辣椒,变成了一个积威甚重的臭美大辣椒。 她(水坑-扶摇派小师妹)这一番所作所为看得严争鸣眼角直抽,忍无可忍地拂袖而去,对程潜抱怨道:“她将来要是敢照着唐晚秋那个德行长,我说什么都要将她逐出师门。” “不会的,”程潜安慰道,“毕竟是妖后的女儿,我听说一般绿帽子的产物都不会太丑。” 一来,这平凡无奇,甚至有点旧的剑鞘不符合他们掌门师兄的品味;二来,以严掌门的为人,做好事绝不会这么偷偷摸摸,但凡严争鸣有什么好东西想送人,必然会先大张旗鼓地跟师兄弟们炫耀个遍,弄不好还要举行个梳头比赛什么的,将众人作得团团转,谁伺候大爷高兴了才给谁。 此情此景怎么看怎么眼熟,韩渊顿时想起了当年扶摇山上那“能坐着不站着,能躺着不坐着”的大师兄,一时间又是亲切又是好笑,心道:“这岛主一把年纪了,怎么和我家掌门师兄小时候一个德行?” (李筠教导水坑向大师兄学习剑术)李筠笑道:“你大师兄是正经剑修,以剑入道的,你三师兄的剑是打架斗殴磨练出来的,不够正,戾气也重,学了他的,你长大非得变成个横冲直撞的母夜叉不可。” (严争鸣)他这念头一起,便无法自抑地思念起扶摇山,按他的想法,并不希望门派又多么的显赫,像青龙岛这样每日车水马龙旧完全没有必要,只要能顺顺当当地将列祖列宗的心血传承下去,出去不受人欺负就是了。到时候师弟们会长大,也或许会纷纷收徒,他可以将师傅的不知堂改成专门给徒弟们受戒守罚的祠堂,哪个徒弟调皮捣蛋了,就派那最不通情达理的铜钱去收拾他们。 严争鸣摇摇头,有点艰难地回头嘱咐道:“褚石,你把小师妹照顾好。” 他这一句提醒,让跟在他后面的韩渊也想起了什么。 韩渊连忙在怀中摸了摸,摸出了一串“挂坠”,那正是几年前他在仙市上偷鸡摸狗弄来的搜魂针,针尖有毒,都被塞进了小巧的木头壳里,针鼻处用一根草绳穿了起来,乍一看别有一番沿街讨饭的奇特风情。想当年韩渊刚拿到搜魂针的时候,还寻思着岛上欺负他们的人那么多,说不定很快就被用完了,谁知他凡事有师兄们护着,这三根针竟然一直留到了现在。 韩渊将三根搜魂针挂在了水坑的脖子上,嘱咐道:“有人要欺负你,就将木塞拔下来,用这个去扎他。” 别的修女都被尊称为“仙女”,仙女就算落魄得没有飘渺的白纱,好歹也能有根红头绳,唐晚秋却只拿得出一条破破烂烂的布带子,指不定还是平时当腰带用的。修行中人浊气不侵,伐骨洗髓,不说个个倾城绝代,却也都是赏心悦目,唯有她两条扫帚眉,一张讨债脸。 她自不量力,专会讨人嫌,但凡开口,必要哪壶不开提哪壶… 兴许,除了顶天立地,唐真人真的是一无是处了。 这些年在青龙岛上,他只顾磨练真元与剑法,午夜梦回都想着要将周涵正之流踩在脚下,满脑子复兴门派,却疏于打坐长考,也极少内视。他用满腔的倨傲卷在自己脆弱的脊梁之外,唯恐走得慢了,师兄弟们被谁欺负。 程潜憎恨“魂飞魄散”这样的词,他总觉得师傅只是散在了山川五湖之中,并没有死,而是无处不在地看着他,他那双臆想中的眼睛看得心里时时惶恐,不敢有片刻喘息。 温雅被他噎了个倒仰,总算是领教了程潜的执拗,境界也好,体悟也好,对这小崽子来说仿佛都是身外事,在他眼里,根本比不上他那些同门师兄弟们一根毫毛。温雅板着脸道:“修仙中人历尽千难万劫、天打雷劈,方才能从天道里寻找一丝生机,自来亲缘淡泊,交友如水,需常怀孤苦,方得清净,你心里杂念那么多,如何能登上大道?”程潜不假思索地答道:“活得那么惨还求什么长生?为了惨的时间更长点吗?前辈,我师父的道不是这样的。” 我师父修的是“顺心”、“自在”,前辈,小子无状,但疑问已久,为长生而孤独困苦,把自己修成一只孤独困苦的老鳖,便是大道尽头么? 程潜一直紧紧地盯着他,四肢无意识地抽搐了一下,脸上那点血色似乎都在往眼圈处聚拢而去。过去十几年,有生以来一切背负不动的苦痛与怒放般的欢喜,此时都成了褪色的琐碎,落入了“命该如此”的一捧荒唐里。 终于,本已经架在韩渊脖子上的霜刃剑剧烈地颤动了一下,凡铁似的掉在了地上,只划破了韩渊一层浅浅的油皮,因为主人到死也无法对同门动手。 “小潜,小潜…”李筠的视线都被眼泪糊住了,无措地跪在程潜身边,一只手漫无目的地在自己身上摸来摸去,似乎是还抱着一丝侥幸,企图翻出什么能救命的东西。 他在满脸血污下漏出了一点笑容— 总算是杀了这姓周的,灭了口,以后只要师兄他们自己小心些,外面就不会有人知道他们是扶摇派的,不会有人将扶摇山上那些似真似假、暧昧不明的宝物的主意打到他们身上…程潜轻轻舒了一口气,几乎感觉自己可以功成身退了。他微微向着地面侧过脸,好像人之将死,本能地寻觅一个归宿一样。 一系列的事,程潜却不知道了,他所有的感官都在变得迟钝。全部集中到了疼痛上,一双冰凉的手伸过来,将他整个人拖了起来,那个人的手指哆哆嗦嗦地拂过他的脸。说来也奇怪,这一刻程潜连满地的血腥味都闻不到了,却奇异地嗅到了那股兰花香。 程潜像是笑了一下。 真是疼,死已经这样疼,生的时候也是一样吗?是了,生也疼,只是好像有娘亲替他疼了。 突然之间,程潜对父母、对所有人的怨愤就都烟消云散了,连他短短一生中的颠沛流离与寄人篱下,也都化在了那阵幽然暗生的兰花香里。王虎应在中国周易六爻领域里能排上名次吗
能排上,知名度比较高。学习六爻最基本最基础的书是什么??
《卜学备要》,本书以周易经典古籍《火珠林》、《海底眼》、《黄金策》为载体,以正宗六爻预测理论体系为主线,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全面系统的讲述了六爻预测理论与实战原理,既能精准提炼与顺承《火珠林》预测理论体系的精髓,返璞归真,正本清源,又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最基础的五行理论开始阐述,由简入繁,举一反三,点面结合,步步深入,是六爻爱好者难得的一部权威筮法专著。
周易六爻零基础笔记基础篇6——爻的层次
在上一篇中,我们已经得到了一个装好的卦。不过,想要解卦,还需要对卦爻之间的各种关系,有更深的了解。
周易六爻的预测原理,是用卦象来模拟世界变化的理论模型。就如同人际关系当中有上下级、长辈后辈一样,卦爻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的层次关系。高层次爻的力量,比低层次爻的力量大。
李洪成大师在《具体断六爻讲义》中提到,爻分三个层次。曲炜老师又在此基础上将其进一步拓展,提出爻的四个层次。
本质上来说,爻的三个层次理论和四个层次理论并不矛盾,但四个层次的分类更为详细,在此采用曲炜老师“爻的四个层次理论”进行解释。
想要更深入了解的易友,建议阅读李洪成大师的《具体断六爻讲义》及曲炜老师的《六爻详真》。
当我们观察一件事物的时候,外界的影响和内部的变化都应该纳入考虑范围之内。对于卦象的观察也是如此。
卦象当中,爻的旺衰,也就是力量大小,来源于日建、月建。日月建对卦象的影响最大。
日建和月建,是第一层次爻。
作为第一层次爻,日建和月建对卦象中任何一爻都有生克权,但反之,卦象中的爻对日月建没有生克权。
日月建就象征着外界环境对事物的影响,而事物本身是很难对大环境产生影响的。因而卦象中的爻无法对日月建产生作用。
下图为一个完整卦象的例子。日月建“未土”为第一层次爻。主卦中妻财未土值日月建,可判断其状态为旺相。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环境改变,如过月、过日之后日月建的五行改变了,那么原日月建对卦象的影响也就随之改变了。
爻的四个层次,是按照作用力大小来排列的。第二个层次的爻是变爻。
变爻指的是动爻在变卦当中的同位爻,在以上例子中,动爻兄弟卯木、妻财未土在变卦中的同位爻分别为妻财未土和父母亥水。
变爻对主卦的动爻有生克权,同时,对于主卦其他爻,也有生克的作用。
变爻对于本卦其他爻的作用,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只有在变爻对动爻不产生生克合冲的作用时,才对本卦其他爻有生克权。若对动爻有生克合冲作用,则对其他爻的作用很小可以不做考虑。
如上例中,兄弟卯木动化妻财未土,未土对卯木没有生克合冲的作用,因此,变爻妻财未土可以对主卦其他爻产生作用。
虽说卯木克未土,但变爻的层次要高于动爻。变爻是由动爻变化而来,是变化后的结果,会对原来的状态产生影响。原本的状态已经变化,无法对变化后的结果再次产生影响。所以这里卯木对未土是没有生克权的,只能反应事物的发展状态。
变爻的生克权大小,取决于其旺衰,也就是要看日月建的相背。如妻财未土动化父母亥水。日月建未土克亥水,即便变爻亥水对本卦爻有生克权,但因其力量衰弱,亦无法产生影响。
爻的第三个层次,是主卦的动爻。这里还要了解一个概念:暗动之爻。
主卦的动爻和暗动之爻,都是第三层次爻。
动爻及暗动之爻,可以对同层次爻及静爻产生作用。这就如同上下级的关系一样。上级可以命令下级,而下级不能命令上级。
除了暗动的静爻之外,余下的静爻及伏藏之爻,是第四层次爻,力量最小,只能对同层次的其他爻产生作用,对其他层次爻无能为力。
由于高层次爻对低层次爻产生的作用,使得不同层次爻之间有机会相互转化,下一节会详细解释爻的不同层次之间会如何转化。
ps. 此专题仅适用于完全零基础的小白入门,欢迎各位爱好者一起探讨,也感谢各路大神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