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爻门派比较,六爻人物关系

河图洛书和六爻,哪个更准?

河图洛书是伏羲总结的数术,是既成之原理,然后用河图洛书去推衍天时、中国所独有的地理位置以及命数的原理,是易学里面最古老的的原理,你如果去学易,那就很容易得出这种结论,因为不管是奇门遁甲或者紫薇斗数等易学门派,起卦或者起盘都高不开这个河图洛书。而六爻是先民们在起卦时用阴阳类比万物,看六爻首先需要看它类比的东西,其中的变化是卦象和爻象的变化,代表事物的变化,如果说研究得深的人,你想知一些小事,看六爻更准,但学易的人终归是要研究河图洛书的,这是所有学易人的开始,也是终点。小学生都能理解河图洛书,但为什么是这样是个很大问题!奇门遁甲里遁六甲,纳六仪与乙丙丁三奇,就一个盘就够你学疯!

六爻,六壬,奇门,四柱八字。求高手详解

首先,有个学习的层次问题。阴阳五行,八纯卦之象、干支历等是学习的必备基础。其次,六爻与八字相比,学习八字比较容易。奇门、大六壬与太乙合称为中国古代三式之学,号称古代最高深伯术数预测体系。学习它们除了前面的基础外还需要先天八卦、河图洛书知识以及历法等。如果不是在阴阳五行,六爻八字河洛历法等知识融会贯通的前提下是无法学习的。所以一般初学者应该先从八字、六爻入手,循序渐进,并且不可急于求成。八字是测一人一生之命运;六爻是“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君子静则观其变,动则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但愿对你有所帮助。(如有疑问,可到我空间留言)

六爻与大六壬的区别主要是什么?

六爻是六壬的基础。六壬属于周易三式绝学之一,属于最高层次的预测学六爻属于中级层次的预测学。所以六爻的层次相对较低,也比较简单。

四柱个奇门六爻有什么不同?学哪个会比较好?

最好是都学

梅花易数和六爻的比较,各有各的好

梅花易数 乃是古代中国的一种测试方法,是依托先天八卦数理,随时随地皆可起卦,取卦方式多种多样的一种卦术;而六爻,也是古人观察大自然运行规律而总结出来的一项法则,用以判断事物的发展过程和结果。不少人认为此二者具有相通之处,那么就一起来作梅花易数和六爻的比较吧。

梅花易数与六爻的相同点: 梅花易数:用两个单卦组合复卦,有六个爻位。 六爻:用两个单卦组成复卦,有六个爻位。

梅花易数与六爻的本质不同: 梅花易数:应机外应起卦或者数字起卦。 六爻起卦方法:用三枚铜钱手动摇卦得出。

从起卦方式上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正因为起卦方式的根本不同,决定了二者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测试体系,虽然它们都在用两个单卦组成的复卦,但是实质却相去甚远,同有六个爻位,但是六爻预术确实是在用六个爻位纳甲六亲断卦;而梅花也是六个爻位,但用的却是两个独立的卦象断卦,而不是六个爻位,这是二者最基本的差别。

把六爻分成上下两个单卦生克关系定六爻卦的吉凶是没有道理的;把梅花易数纳甲安上六亲来断卦是无知的。

广大周易爱好者因为初学易理,往往被一些庸师的无知谬论所误导,导致走上断卦的歧路而不知,今天把六爻与梅花易数的同异之处分析出来,以供后学者借鉴。

梅花易数断卦:首重卦象,以八卦类化万物以测吉凶。 六爻断卦:首重六亲万物类象,根据类象定所测之事。

梅花易数断卦:几乎不用旺相休囚死的理念,只是以八卦生克定吉凶。 六爻断卦:严格应用月建日建来约束规范六亲纳甲定吉凶。

梅花易数断卦:二元断卦,体卦、用卦;主卦、互卦;动卦、静卦。它们体象万千。 六爻断卦:静卦断卦;有动爻断卦。动爻变化多端。

梅花易数断卦:有64种卦象组合,按照每卦一个爻位动,则有384种变化。 六爻断卦:从一个爻位发动,到六爻全发动,各个爻位都轮番发动,有52万多种格局变化。

六爻和皇极经世卦不一样

自古以来的易占门派,其实也主要分成两派:象数派和卦气派。其实它们的根源一样,只不过使用形式不同。就比如六爻,我们现在所经常运用的方法属于象数派,而在汉后一段时间,卦气派其实占据一段时间的主流。即将时间演变成六十四卦,而后根据易象或者爻辞作出预测判断。在奇门遁甲的使用方法上,其实也一直存在着这两派,比如主用模型象数的,和将奇门卦中九星和八门演化成星门卦的。实际上这两派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在使用上经常是互用的,单纯使用建立完善的模型,依据模型符号的方法展开思维的话,就可以不用去记六十四卦的爻辞,可以不清楚六十四卦与时间的对应,即“卦气”。而使用“卦气”法,则需要牢记六十四卦每卦对应的节气,以及爻辞,彖辞等等。孟喜、焦延寿、京房都是玩“卦气”的大师。《汉书·京房传》:”其说长于灾变,分六十卦,更直日用事。以风雨寒温为候,各有占验”。京房由卦气演算和建立了六爻的最初模型,直到《火珠林》将这种模型进一步确定,以及将模型内符号制定独有易象,延伸方法后,六爻的模型最终流传了上千年。同样的,“卦气”理论可不仅仅能用于预测,只能说其自带易象和易数原理,易占是它天生就具备的功能,因为本身就是一种规律性的记录。七十二候也属于“卦气”演化出的一种理论。之前我们说过,人体的经络穴位分布,就是“天人合一”思维映射在人身的体现。那么“卦气”就是“天人合一”理论映射在天气上的一种体现,所以“天人合一”在易学里,我们不把它作“哲学”看,凡是作“哲学”看待的,都是不懂中国传统文化的局外人。其实这种人也不仅限于局外,很多貌似从业者也是一样,比如人身的“经络穴位”,几千来可不是一直往“内视”上推吗?因为他们没有那个能力制定象“卦气”一样的模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