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门遁甲阴阳十八局详解,奇门遁甲阴阳十八局图表

神秘的奇门遁甲(1)——定局

第一讲 定局概说

我国古时侯将一天二十四小时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辛、亥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时家奇门是一个时辰一个格式,按奇门历法,每年冬至上元到第二年冬至上元为一个回圈,总共是360日。一天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一个格式,全年的局数是 12*360=4320,为四千三百二十局。但在这4320局中,说实话每一局是重复了四次的。拿阳遁一局来说,冬至上元、惊蛰上元、清明中元、立夏中元,都完全一样,皆属于阳遁一局。这四个元共二十天,但落实到时家奇门排局,其格式类型以每个时辰一个格式计算,并不是12*20=240,而是 12*20/4=60(因每一局重复了四次)。即六十个格式,正好占据了从甲子到癸亥这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六十种结合。阳遁一局是如此,其它各局也无不如此,即都重复了四次。所以全年360 日,4320个时辰,由于就格式讲都重复了四次,全年时辰的格式类型则为4320/4=1080(局)。这就是传说的黄帝命风后创立的一千零八十局。又据说传到姜太公吕望时,将这一千零八十局简化为七十二局。这七十二局不难理解,因按二十四节气论算,每个节气为十五天,一节又分上、中、下三元,每元为五天。一节三元,全年二十四节气的元数则是3*24=72。

全年1080个局,但并不是每一局都要用一个盘去演示,假如用活盘演示,每个活盘可演示从甲子到癸亥60个时辰的格式,1080/60=18,用十八个活盘就可以演示整个年所有时辰的格式。一共十八局,就是阳遁九局、阴遁九局。

虽说是时家奇门,却不能不顾日,不同日干的日,会产生不同时干的时,如甲、己日和乙、庚日的子时并不相同。甲、己日子时为甲子;乙、庚日的子时为丙子。所以每个时辰定为几局,是受节气和日干的制约的,即看这个时辰所在的这一天属于哪一个节气,是这个节气的哪一元,上元、中元还是下元。

从大的方面说,从冬至开始到芒种结束为阳遁;从夏至开始到大雪绳带为阴遁,局的序数与节气的关系是:

阳遁:

冬至、惊蛰一七四,小寒二八五, 大寒、春分三九六,雨水九六三, 清明、立夏四一七,立春八五二, 谷雨、小满五二八,芒种六三九。

阴遁:

夏至、白露九三六,小暑八二五, 大暑、秋分七一四,立秋二五八, 寒露、立冬六九三,处暑一四七, 霜降、小雪五八二,大雪四七一。

即冬至、惊蛰的上元为阳遁一局,中元为阳遁七局,下元为阳遁四局;其它以此类推。

这是把后天八卦、洛书、二十四节气相配,来确定每个节气中不同日的局数。二十四节气中的二至、二分、四立分别居于八宫正中,也就洛书中的八个数。冬至居坎卦数一,立春居艮卦数八,春分居震卦数三,立夏居离卦数九,立秋居坤卦数二,秋分居兑卦数七,立冬居乾卦数六。这八个节气上元的局数,就是它所居的洛书数,即冬至上元为阳遁一局,立春上元为阳遁四局,夏至上元为阴遁九局,其它以此类推。

神秘的奇门遁甲(1)——定局

第一讲 定局概说

我国古时侯将一天二十四小时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辛、亥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时家奇门是一个时辰一个格式,按奇门历法,每年冬至上元到第二年冬至上元为一个回圈,总共是360日。一天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一个格式,全年的局数是 12*360=4320,为四千三百二十局。但在这4320局中,说实话每一局是重复了四次的。拿阳遁一局来说,冬至上元、惊蛰上元、清明中元、立夏中元,都完全一样,皆属于阳遁一局。这四个元共二十天,但落实到时家奇门排局,其格式类型以每个时辰一个格式计算,并不是12*20=240,而是 12*20/4=60(因每一局重复了四次)。即六十个格式,正好占据了从甲子到癸亥这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六十种结合。阳遁一局是如此,其它各局也无不如此,即都重复了四次。所以全年360 日,4320个时辰,由于就格式讲都重复了四次,全年时辰的格式类型则为4320/4=1080(局)。这就是传说的黄帝命风后创立的一千零八十局。又据说传到姜太公吕望时,将这一千零八十局简化为七十二局。这七十二局不难理解,因按二十四节气论算,每个节气为十五天,一节又分上、中、下三元,每元为五天。一节三元,全年二十四节气的元数则是3*24=72。

全年1080个局,但并不是每一局都要用一个盘去演示,假如用活盘演示,每个活盘可演示从甲子到癸亥60个时辰的格式,1080/60=18,用十八个活盘就可以演示整个年所有时辰的格式。一共十八局,就是阳遁九局、阴遁九局。

虽说是时家奇门,却不能不顾日,不同日干的日,会产生不同时干的时,如甲、己日和乙、庚日的子时并不相同。甲、己日子时为甲子;乙、庚日的子时为丙子。所以每个时辰定为几局,是受节气和日干的制约的,即看这个时辰所在的这一天属于哪一个节气,是这个节气的哪一元,上元、中元还是下元。

从大的方面说,从冬至开始到芒种结束为阳遁;从夏至开始到大雪绳带为阴遁,局的序数与节气的关系是:

阳遁:

冬至、惊蛰一七四,小寒二八五, 大寒、春分三九六,雨水九六三, 清明、立夏四一七,立春八五二, 谷雨、小满五二八,芒种六三九。

阴遁:

夏至、白露九三六,小暑八二五, 大暑、秋分七一四,立秋二五八, 寒露、立冬六九三,处暑一四七, 霜降、小雪五八二,大雪四七一。

即冬至、惊蛰的上元为阳遁一局,中元为阳遁七局,下元为阳遁四局;其它以此类推。

这是把后天八卦、洛书、二十四节气相配,来确定每个节气中不同日的局数。二十四节气中的二至、二分、四立分别居于八宫正中,也就洛书中的八个数。冬至居坎卦数一,立春居艮卦数八,春分居震卦数三,立夏居离卦数九,立秋居坤卦数二,秋分居兑卦数七,立冬居乾卦数六。这八个节气上元的局数,就是它所居的洛书数,即冬至上元为阳遁一局,立春上元为阳遁四局,夏至上元为阴遁九局,其它以此类推。

神秘的奇门遁甲(3)——基本术语

第三讲 九宫、六仪、三奇 一、九宫 九宫是排局的框架和阵地,它是洛书与后天八卦的结合。中宫之数为五,寄于坤宫。这样,依照次序便是:一宫坎(北),二宫坤(西南),三宫震(东),四宫巽(东南),五宫中(寄于坤),六宫干(西北),七宫兑(西北),八宫艮(东北),九宫离(南)。既然九宫是排局的框架和阵地,那么又是用什么来排局呢?这就是六仪和三奇。 二、六仪 六仪就是:戊(甲子)、己(甲戌)、庚(甲申)、辛(甲午)、壬(甲辰)、癸(甲寅)。 戊为甲之财,所以代表钱财。甲子遁于戊,子为甲沐浴之地,即休息之所,故戊也为屋子。戊胎于子。所以用神+戊为有了动机、幼稚。 甲死于午,乙永生于午。甲为阳,阳死阴生,甲死之后,变为阴为乙,乙墓于戌,己又为阴土,即陷下的土,所以己为宅兆。戌又为甲之养地,为甲的需求,故己象意为需求、欲望、愿景。己亦养于戌,用神+己为预谋、策划。 庚为甲之杀神,为仇人、敌人。碰到敌人肯定要受阻碍,所以庚象意为阻碍、阻隔。甲申遁于庚,甲绝于申,旧的行为消失,新的行为就要开始。所以庚象意又为转换、变更。庚临官于申,用神+庚为有力度,气盛、能干。 甲午遁于辛,甲死于午,行为终止,象意为止步、结束。辛病于午,故用神+辛为出现问题、出错。 甲辰遁于壬,甲病于辰,所以壬象意为问题重重。壬入墓于辰,用神+壬为想动动不了,失效、困境。 甲寅遁于癸,甲临官于寅,所以癸的象意为青春期、有活力。癸沐浴于寅,用神+癸为性、休息、休闲、脆弱。 三、三奇 遁甲之法,以甲乃太乙人君之象,为十干之首,常隐于六仪之下,故谓之遁甲。所畏者,庚金也。金能克甲木,庚为七煞之首也。乙乃甲之妹,甲以妹乙嫁于庚,乙与庚合而能救甲,故乙为一奇。丙为甲之子,丙火能克庚金而救甲,故丙为二奇。丁为甲之女,丁火亦能克庚金而救甲,故丁为三奇。所以,三奇就是乙奇(日奇)、丙奇(月奇)和丁奇(星奇)。 排局的次序就是:戊、己、庚、辛、壬、癸、丁、丙、乙。所说的几局,就是排局时甲子戊居于几宫,一局就是甲子戊在坎一宫,二局就是甲子戊在坤二宫,其他各局以此类推。 第四讲 八门、九星、八神 一、八门 就是休门、生门、伤门、杜门、景门、死门、惊门、开门。 二、九星 就是天蓬星、天任星、天冲星、天辅星、天英星、天芮星、天柱星、天心星、天禽星。 八门、九星在活盘没有转动以前,在阴阳十八局中的位置是固定的,各局门、星的位置都是一样的。一般说来门和星的次序是从坎一宫休门、天蓬星开始,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这就是: 休、生、伤、杜、景、死、惊、开。 蓬、任、冲、辅、英、芮、柱、心、禽。

奇门遁甲一共有多少局?

阳遁18局,阴遁18局奇门遁甲,原来是中国古老的一门术数。它往往被认为是做占卜之用,有一说法是说《奇门遁甲》是中国古代人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经过长期观察、反复验证,总结出来的一门传统珍贵文化遗产;还有一说《奇门遁甲》是修真的功法。由於元朝后外族入侵,导致资料大量损毁遗失,出现了众多流派。按照功能划分,奇门遁甲有理数奇门和法术奇门两种。扩展资料:奇门遁甲源于感性思维,发展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形象、比类取象的联想力,以及观物取象的直观思维,类聚群分的逻辑思维,极数通变的象数思维等方法。奇门遁甲一术,或曰黄帝伐蚩尤时命风后所作。其法用洛书与后天八卦,按节气时日干支而起奇门以择日也。奇门遁甲的发展历史凝结了中国古代社会精英和优秀劳动人民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智慧,它在周秦时期称为“阴符”,汉魏时期易名“六甲”,隋唐及宋元时期改称为“遁甲”,明清以后方始统称为“奇门遁甲”。

奇门遁甲排盘时如何根据二十四节气来选局

奇门遁甲的入门难在排盘布局,真正把握了排盘的诀窍也并不难。排盘布局可以分成选局和布局两个阶段。

第一是选局,奇门遁甲共分阳遁九局,阴遁九局,其十八局。凡冬至之后到夏至之前选阳遁九局,夏至之后到冬至之前选阴遁九局。然后再根据二十四节气选局,五日一局,每个节气十五天,其用三局,前五天称上元局,中五天称中元局,后五天称下元局,所以每个节气各有上、中、下三元各一局。阳遁上元局数加六就是中元,中元加六就是下元,大于九则减去九。例如:上元是阳一局,1+6=7,中元就是阳七局,7+6=13,13-9=4,下元就是阳四局,上元是阳八局,8+6=14,14-9=5,中元就是阳五局,5+6=11,11-9=2,下元就是阳二局,余仿此。阴遁上元局数减六,就是中元,中元减六就是下元,得负数则加九。例如,上元是阴九局,9-6=3,中元即为阴三局,3-6=负3,负 3+9=6,下元即为阴遁六局,上元是阴五局,5-6=负1,负1+9=8,中元就是阴遁8局,8-6=2,下元就是阴遁二局,余仿此。由此可见,大家只要晓得了每个节气的上元局数,就能晓得各节气的三元局数。

要想晓得每个节气的上元局数,就要先晓得八节的上元局数,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即四立、二至、二分)为八节,每一节统三气,冬至统小寒、大寒,立春统雨水、惊蛰,春分统清明、谷雨,立夏统小满、芒种,夏至统小暑、大暑,立秋统处暑、白露,秋分统寒露、霜降,立冬统小雪、大雪。冬至、立春、春分、立夏为阳四节,其上元局数加一、二,分别为所统两个节气的上元局数,如冬至上元为一,所以统的小寒上元为二,大寒上元为三。立春上元为八,则雨水为九,惊蛰为一(大于九则减九),余仿此。夏至、立秋、秋分、立冬为阴四节,其上元局数减一、二,分别为所统两个节气的上元局数,例如:夏至上元为九,则小暑上元为八,大暑上元为七,立秋上元为二,则处暑上元为一,白露上元为九(小于一则加九),余仿此。由此可见,只要能晓得八节的上元局数,就能晓得二十四节气的上元局数。

奇门里的阳一局怎么解释

奇门分为十八局,其中有阳九局和阴九局.阳九局从冬至一阳生开始;阴九局从夏至一阴生开始;而阳一局就是阳九局中的一局.它的定法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来定的.

返回顶部